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性,且其原因是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及货币当局忽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本文从最优货币区出发,运用最优货币区标准验证我国经济不满足使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提出我国在统一人民币的前提下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并促进最优货币区在我国的建立。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 货币政策 人民币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起源
蒙德尔在《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中提出最优货币区,是指受外部不平衡冲击的不同地区间内部有充分的调节机制,各成员不需汇率工具就能实现内部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内外收支平衡。地区间可实行固定汇率或采取共同的货币从而达到货币交易的微观效率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灵活性相协调,这些不同地区就组成了一个最优货币区。
(二)最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
蒙德尔首先提出地区间要素自由流动标准。其次McKinnon(1963)提出经济开放度标准:存在密切联系且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及地区可组成最优货币区。这样,外界汇率波动时,经济体内部不同地区物价会同比例变动并自动均衡。之后,Kenen(1969)认为产品多样化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多样化程度高的地区也有多样化的贸易结构,冲击来临时,不同产品的国内外需求相互交叉,可以承受并消除外部冲击对其内部收支和就业的影响。Ingram(1969)提出最金融市场一体化与资本流动性标准。金融市场的一致性将减少地区间收支失衡所需调整的时间和成本,一个经济体可以借助资本的自由流动来阻止国际收支失衡所导致的利率的一切不利变化,从而避免汇率的不必要波动。Haberler(1970)和Fleming(1971)认为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必要条件是区域内通货膨胀要相似,认为这样的国家或地区不会有大规模的短期资本的流动等。
二、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
为判断我国是否满足上述标准,按地域把我国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并比较这三部分的相关参数。
(一)要素自由流动标准
将生产要素分劳动力和资本分别讨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对落后,户籍制度、商品房制度、社会保障系统等配套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劳动力的流动受限。流动人口的数量大,但占总人口比例相当低。固定资产方面,从其在不同区域的分布(表1)可看出全国资本整体上向东部倾斜,资金无法在不同区域之间自由流动。
(二)产品多样化
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度可反映该地区的产品多样化程度。我国的三类产业整体分布极不均衡,且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不均匀。我国尚不符合产品多样化标准(表2)。
(三)经济开放度
我们用不同地区的贸易依存度(表3)来体现它们的经济开放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有很大的差距,三个地区经济开放度的差异性很大,因此也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开放度标准。
(四)通货膨胀和金融一体化标准
我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不均衡,金融深化程度、市场完善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差异大。另外,从通货膨胀率看,我国东部总体比西部通货膨胀率水平低:2008年以来通胀率最高的省份都集中于西部的青海和宁夏等地;通胀率最低的省份集中于东部福建和山东等。此外我不同区域币值不统一:冯冰、郭庆方(2005)证明尽管货币的名义价值相等,我国东部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相对较低,该地区货币相对于中西部存在贬值。这也表明了区域间通胀的差异。
综上所述,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任一标准,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性的根本原因。
三、促进我国不同区域的最优货币区
综合考虑到交易效率及货币的改革,我们应坚持人民币;区域间的异质性致使我们采取需相异的货币政策引导各个地区逐步走向经济的融合。
近期看,建议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设定相应的货币政策目标侧重点。东部地区以保证经济稳步发展为主;中西部则以促进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为主。完善中央银行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制度。实现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区域差别化,实现利率管制上分级管理和区域差别政策,刺激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长期看,应促进我国各项最优货币区指标的内生性转变,提高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降低区域间贸易壁垒,改善中西部区域产业結构,提高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推动区域经济同质化。
作者简介:牛艳娜(1989-),女,河南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 货币政策 人民币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起源
蒙德尔在《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中提出最优货币区,是指受外部不平衡冲击的不同地区间内部有充分的调节机制,各成员不需汇率工具就能实现内部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内外收支平衡。地区间可实行固定汇率或采取共同的货币从而达到货币交易的微观效率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灵活性相协调,这些不同地区就组成了一个最优货币区。
(二)最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
蒙德尔首先提出地区间要素自由流动标准。其次McKinnon(1963)提出经济开放度标准:存在密切联系且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及地区可组成最优货币区。这样,外界汇率波动时,经济体内部不同地区物价会同比例变动并自动均衡。之后,Kenen(1969)认为产品多样化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多样化程度高的地区也有多样化的贸易结构,冲击来临时,不同产品的国内外需求相互交叉,可以承受并消除外部冲击对其内部收支和就业的影响。Ingram(1969)提出最金融市场一体化与资本流动性标准。金融市场的一致性将减少地区间收支失衡所需调整的时间和成本,一个经济体可以借助资本的自由流动来阻止国际收支失衡所导致的利率的一切不利变化,从而避免汇率的不必要波动。Haberler(1970)和Fleming(1971)认为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必要条件是区域内通货膨胀要相似,认为这样的国家或地区不会有大规模的短期资本的流动等。
二、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
为判断我国是否满足上述标准,按地域把我国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并比较这三部分的相关参数。
(一)要素自由流动标准
将生产要素分劳动力和资本分别讨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对落后,户籍制度、商品房制度、社会保障系统等配套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劳动力的流动受限。流动人口的数量大,但占总人口比例相当低。固定资产方面,从其在不同区域的分布(表1)可看出全国资本整体上向东部倾斜,资金无法在不同区域之间自由流动。
(二)产品多样化
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度可反映该地区的产品多样化程度。我国的三类产业整体分布极不均衡,且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不均匀。我国尚不符合产品多样化标准(表2)。
(三)经济开放度
我们用不同地区的贸易依存度(表3)来体现它们的经济开放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有很大的差距,三个地区经济开放度的差异性很大,因此也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开放度标准。
(四)通货膨胀和金融一体化标准
我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不均衡,金融深化程度、市场完善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差异大。另外,从通货膨胀率看,我国东部总体比西部通货膨胀率水平低:2008年以来通胀率最高的省份都集中于西部的青海和宁夏等地;通胀率最低的省份集中于东部福建和山东等。此外我不同区域币值不统一:冯冰、郭庆方(2005)证明尽管货币的名义价值相等,我国东部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相对较低,该地区货币相对于中西部存在贬值。这也表明了区域间通胀的差异。
综上所述,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任一标准,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性的根本原因。
三、促进我国不同区域的最优货币区
综合考虑到交易效率及货币的改革,我们应坚持人民币;区域间的异质性致使我们采取需相异的货币政策引导各个地区逐步走向经济的融合。
近期看,建议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设定相应的货币政策目标侧重点。东部地区以保证经济稳步发展为主;中西部则以促进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为主。完善中央银行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制度。实现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区域差别化,实现利率管制上分级管理和区域差别政策,刺激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长期看,应促进我国各项最优货币区指标的内生性转变,提高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降低区域间贸易壁垒,改善中西部区域产业結构,提高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推动区域经济同质化。
作者简介:牛艳娜(1989-),女,河南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