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艺》:华人文化与时代华纳的合作经过是怎样的?
黎瑞刚:我们和时代华纳有长时间的合作和沟通。在美国传媒界,时代华纳以前是一家非常多元化的公司,但这些年公司的路线有所调整,先是和美国在线剥离,之后又进一步把渠道方面的业务剥离,现在的时代华纳专注于内容方面——无论是旗下的华纳兄弟影业,还是电视方面的CNN、HBO和TNT,都是业内的领先公司。美剧方面,华纳的产量大概占据了美剧市场3成的比例,电影产量在好莱坞六大中也是最多的。所以说时代华纳在内容方面的实力非常强,这跟我们基金关注内容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探讨合作的可能。这次正好碰到全球财富论坛,我和华纳的CEO聊得比较多也比较深了,所以双方决定在这个场合做一个简单发布。其实之前就有一系列项目在谈,这次是一个捆绑合作,包括很多电影、电视内容。此外我也跟他们说我们很看重目前在中国蓬勃兴起的一些新内容,就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针对新观众群体的新内容。这方面我们也有浓厚兴趣,希望能有所尝试。
《综艺》:你刚才特别提到了美剧,目前中美之间的电影合拍比较多,你们会尝试电视剧方面的合拍吗?
黎瑞刚:是的,我们对此已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在国内也已和一些制作方有所交流。当然美剧的制作模式更像电影,与中国本地电视剧大批量生产的模式很不同。但我认为这值得尝试,毕竟美剧现在对中国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很大。我关注的从来都不是简单地把国外已有的内容产品拿到中国来发行,挣个差价。我不关心这个,做这个的人有很多。我特别关注的是把海外内容生产的先进体系、流程和机制引进中国,这才能实现我们自己文化产业的真正提升。比如我们星空华文做的《中国好声音》——大家都在买外国的节目模式,为什么很多还是做不好?有外国节目在中国有文化水土不服的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没有真正消化别人的流程和模式,这也是主要挑战。我们现在合作的都是国际顶尖的专业公司,他们多年锤炼出的一整套运作体系是有重要价值的,这一点要承认。
《综艺》:针对新媒体的新内容,未来你们的尝试是会像之前Netflix做的《纸牌屋》那样的高端内容,还是会尝试更小型、更本土的方向?
黎瑞刚:肯定是要根据中国的环境来做内容。美国的市场环境毕竟很不一样,他们还是以收费模式为主,中国的互联网模式则是以免费为主导,所以很多美国的做法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国内的互联网现在也还是以买节目为主。当然不排除未来互联网经过更多整合,然后逐步培育起观众对高品质独家内容的付费习惯。一旦这种习惯培养起来,平台方对内容订制的需求肯定会上升,这种情况我觉得也会产生(高端内容),但这个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综艺》:东方梦工厂目前进展如何?前几天有消息说万达和梦工厂也在酝酿合作?
黎瑞刚:这个完全是没谱的事。梦工厂现在是在跟我们合作,虽然动画和斯皮尔伯格那边的真人电影是分开的公司,但两家的渊源和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之间也有投资,加上“梦工厂”这个品牌是卡赞伯格拥有的。我和卡赞伯格、斯皮尔伯格都保持了良好的沟通。真人电影现在我们还没有大规模涉及,暂时也不是我们的主方向,我们还是主要集中在动画——梦工厂在中国所有跟动画相关的业务都须经过我们来运作,这在合约中是明确规定了的。上次那个报道是个乌龙,完全是子虚乌有。为此卡赞伯格本人还跟我解释了好几次,他其实在成都论坛上当场就否认了(那个消息)。实际上,我们梦工厂的团队之前跟国内很多房地产商都有一些初步接触,只是听听想法,仅此而已。我们不排除和国内的开发商共同创意和尝试新的乐园模式,其中也包括万达,我们看好这个市场方向。
《综艺》:你说东方梦工厂目前的业务集中在动画,但你们最近也参与了一个真人电影《藏地密码》。
黎瑞刚:是,我们主要是做动画,真人电影计划逐步去做。《藏地密码》是因为我们和中影接触比较多,我和韩三平是老朋友。我们和卡赞伯格合作后,我介绍他俩认识,然后有一次韩总提到这个项目,卡赞伯格也上了心。后来我把故事梗概翻译了给他,他看完觉得不错,认为有做成商业电影的基础,大家就说一起合作,希望能做成一个系列。现在这个项目还在前期筹备,主要是卡赞伯格在负责。他正在美国物色编剧和导演,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用好莱坞的创作力量来做剧本——这个片子绝不会是那种翻译一下拿到海外的中国电影,而是从一开始就按好莱坞模式运作,再拿到全球去发行。
《综艺》:就是说东方梦工厂不止是这个电影的投资方,还会负责项目的具体运作?
黎瑞刚:就投资关系而言,这个项目有中影、上影,国影基金也参与了影片投资,但具体运营工作是由东方梦工厂做。从美国过来的制作总监,也是获过奥斯卡、艾美奖提名的,现在他正在亲自负责这个项目。
《综艺》:就具体业务而言,电视这边的星空华文似乎见效最快,这是否和你之前在上海文广多年的经验有关?
黎瑞刚:个人经验是一回事,再说我之前在SMG的经验也不止是在电视,我也做过很成功的IPTV公司百视通,还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至于星空这边最快取得成果,我觉得主要还是商业模式的原因——做一部电影、电视剧,最快要2-3年才能收回投资,我们东方梦工厂做的高品质动画片一般需要5-7年。而电视是快速产品,从决定投入到最后做完,几个月就可以做到。所以这是与产品属性和特点相关的。
《综艺》: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之前跟海外大传媒企业的合作很多,目前中外企业对于合作的诉求似乎有所不同——外方希望借机进入中国市场,而中方更看重借船出海,你怎么看这种差异?
黎瑞刚:我倒不这么觉得。说实话,有多少中国的合作方是真正在看海外市场呢?我想恐怕很多也还是在看中国本地市场吧!比如电影,中国市场这么大,而且仍处于刚刚被开掘的阶段,我想大家主要都还是在看这个。
《综艺》:最近两年中国公司在好好莱坞陆续进行了一些企业并购,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对此会有所考虑吗?
黎瑞刚:这个嘛,其他案例我不好评论。其实一直有很多案子来找我们,但我在这个行业比较久了,所以不会轻易动心。
《综艺》:因为当好莱坞的老板并不那么容易?
黎瑞刚: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吧,其实现阶段可能还说不上这个,首先还是应该考虑你买的东西是否真的值这个钱。我个人觉得这不是我们现阶段应该做的事。
《综艺》:这两年国内文化产业基金出现了很多,你怎么看基金这种形式?
黎瑞刚:至少这种形式在实际运作中是有独特优势的。目前我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虽然之前领导也给了我在大文广的任命,但我现在主要的工作还是在这边。
现在打文化牌的基金太多了,各种背景的都有。我们原来的文化、媒体都不开放,现在虽然慢慢放开了,但很多旧有体制因素还在,所以大家现在看到了基金的好处,似乎谁都能做,而且听起来跟金融很近,名字很好听,但实际上做基金很难,要求非常高。我们现在每天都很紧张。基金是做长线,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是很规则很专业的,对运作团队的要求也很高。忽悠几句当然容易,但我真觉得基金不是那么好做,尤其是市场化的基金,光靠说是不行的。
《综艺》: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你们基金的英文名里用的是“China”一词,但中文名用的词却是更广义的“华人”。
黎瑞刚:这只是个名称问题——理性的投资人不会因为你名字中有哪两个字就对你另眼相看,有时候这还不是个好事情。我觉得基金应该低调,做行业背后的推手。国外很多大基金可能名字让人很陌生,大家都知道Google、Facebook,但在背后帮助这些公司起步的基金可能大多数人没听过。当然出名的基金也有,比如我们做的梦工厂很有名,灿星也越来越有名,所以现在很多人知道了我们,其中也可能有我本人的原因。但从本质上说,基金还是应专注在幕后工作上,让企业更多出现在台前。
黎瑞刚:我们和时代华纳有长时间的合作和沟通。在美国传媒界,时代华纳以前是一家非常多元化的公司,但这些年公司的路线有所调整,先是和美国在线剥离,之后又进一步把渠道方面的业务剥离,现在的时代华纳专注于内容方面——无论是旗下的华纳兄弟影业,还是电视方面的CNN、HBO和TNT,都是业内的领先公司。美剧方面,华纳的产量大概占据了美剧市场3成的比例,电影产量在好莱坞六大中也是最多的。所以说时代华纳在内容方面的实力非常强,这跟我们基金关注内容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探讨合作的可能。这次正好碰到全球财富论坛,我和华纳的CEO聊得比较多也比较深了,所以双方决定在这个场合做一个简单发布。其实之前就有一系列项目在谈,这次是一个捆绑合作,包括很多电影、电视内容。此外我也跟他们说我们很看重目前在中国蓬勃兴起的一些新内容,就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针对新观众群体的新内容。这方面我们也有浓厚兴趣,希望能有所尝试。
《综艺》:你刚才特别提到了美剧,目前中美之间的电影合拍比较多,你们会尝试电视剧方面的合拍吗?
黎瑞刚:是的,我们对此已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在国内也已和一些制作方有所交流。当然美剧的制作模式更像电影,与中国本地电视剧大批量生产的模式很不同。但我认为这值得尝试,毕竟美剧现在对中国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很大。我关注的从来都不是简单地把国外已有的内容产品拿到中国来发行,挣个差价。我不关心这个,做这个的人有很多。我特别关注的是把海外内容生产的先进体系、流程和机制引进中国,这才能实现我们自己文化产业的真正提升。比如我们星空华文做的《中国好声音》——大家都在买外国的节目模式,为什么很多还是做不好?有外国节目在中国有文化水土不服的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没有真正消化别人的流程和模式,这也是主要挑战。我们现在合作的都是国际顶尖的专业公司,他们多年锤炼出的一整套运作体系是有重要价值的,这一点要承认。
《综艺》:针对新媒体的新内容,未来你们的尝试是会像之前Netflix做的《纸牌屋》那样的高端内容,还是会尝试更小型、更本土的方向?
黎瑞刚:肯定是要根据中国的环境来做内容。美国的市场环境毕竟很不一样,他们还是以收费模式为主,中国的互联网模式则是以免费为主导,所以很多美国的做法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国内的互联网现在也还是以买节目为主。当然不排除未来互联网经过更多整合,然后逐步培育起观众对高品质独家内容的付费习惯。一旦这种习惯培养起来,平台方对内容订制的需求肯定会上升,这种情况我觉得也会产生(高端内容),但这个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综艺》:东方梦工厂目前进展如何?前几天有消息说万达和梦工厂也在酝酿合作?
黎瑞刚:这个完全是没谱的事。梦工厂现在是在跟我们合作,虽然动画和斯皮尔伯格那边的真人电影是分开的公司,但两家的渊源和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之间也有投资,加上“梦工厂”这个品牌是卡赞伯格拥有的。我和卡赞伯格、斯皮尔伯格都保持了良好的沟通。真人电影现在我们还没有大规模涉及,暂时也不是我们的主方向,我们还是主要集中在动画——梦工厂在中国所有跟动画相关的业务都须经过我们来运作,这在合约中是明确规定了的。上次那个报道是个乌龙,完全是子虚乌有。为此卡赞伯格本人还跟我解释了好几次,他其实在成都论坛上当场就否认了(那个消息)。实际上,我们梦工厂的团队之前跟国内很多房地产商都有一些初步接触,只是听听想法,仅此而已。我们不排除和国内的开发商共同创意和尝试新的乐园模式,其中也包括万达,我们看好这个市场方向。
《综艺》:你说东方梦工厂目前的业务集中在动画,但你们最近也参与了一个真人电影《藏地密码》。
黎瑞刚:是,我们主要是做动画,真人电影计划逐步去做。《藏地密码》是因为我们和中影接触比较多,我和韩三平是老朋友。我们和卡赞伯格合作后,我介绍他俩认识,然后有一次韩总提到这个项目,卡赞伯格也上了心。后来我把故事梗概翻译了给他,他看完觉得不错,认为有做成商业电影的基础,大家就说一起合作,希望能做成一个系列。现在这个项目还在前期筹备,主要是卡赞伯格在负责。他正在美国物色编剧和导演,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用好莱坞的创作力量来做剧本——这个片子绝不会是那种翻译一下拿到海外的中国电影,而是从一开始就按好莱坞模式运作,再拿到全球去发行。
《综艺》:就是说东方梦工厂不止是这个电影的投资方,还会负责项目的具体运作?
黎瑞刚:就投资关系而言,这个项目有中影、上影,国影基金也参与了影片投资,但具体运营工作是由东方梦工厂做。从美国过来的制作总监,也是获过奥斯卡、艾美奖提名的,现在他正在亲自负责这个项目。
《综艺》:就具体业务而言,电视这边的星空华文似乎见效最快,这是否和你之前在上海文广多年的经验有关?
黎瑞刚:个人经验是一回事,再说我之前在SMG的经验也不止是在电视,我也做过很成功的IPTV公司百视通,还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至于星空这边最快取得成果,我觉得主要还是商业模式的原因——做一部电影、电视剧,最快要2-3年才能收回投资,我们东方梦工厂做的高品质动画片一般需要5-7年。而电视是快速产品,从决定投入到最后做完,几个月就可以做到。所以这是与产品属性和特点相关的。
《综艺》: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之前跟海外大传媒企业的合作很多,目前中外企业对于合作的诉求似乎有所不同——外方希望借机进入中国市场,而中方更看重借船出海,你怎么看这种差异?
黎瑞刚:我倒不这么觉得。说实话,有多少中国的合作方是真正在看海外市场呢?我想恐怕很多也还是在看中国本地市场吧!比如电影,中国市场这么大,而且仍处于刚刚被开掘的阶段,我想大家主要都还是在看这个。
《综艺》:最近两年中国公司在好好莱坞陆续进行了一些企业并购,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对此会有所考虑吗?
黎瑞刚:这个嘛,其他案例我不好评论。其实一直有很多案子来找我们,但我在这个行业比较久了,所以不会轻易动心。
《综艺》:因为当好莱坞的老板并不那么容易?
黎瑞刚: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吧,其实现阶段可能还说不上这个,首先还是应该考虑你买的东西是否真的值这个钱。我个人觉得这不是我们现阶段应该做的事。
《综艺》:这两年国内文化产业基金出现了很多,你怎么看基金这种形式?
黎瑞刚:至少这种形式在实际运作中是有独特优势的。目前我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虽然之前领导也给了我在大文广的任命,但我现在主要的工作还是在这边。
现在打文化牌的基金太多了,各种背景的都有。我们原来的文化、媒体都不开放,现在虽然慢慢放开了,但很多旧有体制因素还在,所以大家现在看到了基金的好处,似乎谁都能做,而且听起来跟金融很近,名字很好听,但实际上做基金很难,要求非常高。我们现在每天都很紧张。基金是做长线,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是很规则很专业的,对运作团队的要求也很高。忽悠几句当然容易,但我真觉得基金不是那么好做,尤其是市场化的基金,光靠说是不行的。
《综艺》: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你们基金的英文名里用的是“China”一词,但中文名用的词却是更广义的“华人”。
黎瑞刚:这只是个名称问题——理性的投资人不会因为你名字中有哪两个字就对你另眼相看,有时候这还不是个好事情。我觉得基金应该低调,做行业背后的推手。国外很多大基金可能名字让人很陌生,大家都知道Google、Facebook,但在背后帮助这些公司起步的基金可能大多数人没听过。当然出名的基金也有,比如我们做的梦工厂很有名,灿星也越来越有名,所以现在很多人知道了我们,其中也可能有我本人的原因。但从本质上说,基金还是应专注在幕后工作上,让企业更多出现在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