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函数及其图象”的中考考点主要包括:了解常量、变量及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能灵活运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 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 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 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C. -11
【分析】观察图象,然后分段讨论:(1) 当x<-1时,y1>y2;(2) 当-1y2;(4) 当x>1时,y1﹤y2;(5) 当x=-1或1时,y1=y2. 综上所述:当-11时,y1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从函数图象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本题同时考查了同学们的读图能力.
例3 图2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则下列说法:① a>0;② 2a+b=0;③ a+b+c>0;④ 当-10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分析】根据开口方向判断出a是负数,根据对称轴是x=1可知2a+b=0,根据x=1时,y=a+b+c,结合图象可知a+b+c>0,由图象直接可知当-10.
【答案】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综合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例4 如图3,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A(4,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线段AB上的一动点(端点除外),过点P作PD∥AC,交BC于点D,连接CP.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当动点P运动到何处时,BP 2=BD·BC;
(3) 当△PD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分析】(1)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有两个待定系数,只需将点A、B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求解即可.
(2) 首先设出点P的坐标,由PD∥AC得到△BPD∽△BAC,通过比例线段可表示出BD的长;BC的长易得,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BP 2=BD·BC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
(3) 由于PD∥AC,根据相似三角形△BPD、△BAC的面积比,可表示出△BPD的面积;以BP为底,OC为高,易表示出△BPC的面积,△BPC、△BPD的面积差为△PDC的面积,通过所列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确定点P的坐标.
【点评】该题综合了相似三角形、图形面积的求法等知识,难度系数大,(3)题中,将所求三角形的面积进行适当地转化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 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 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 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C. -1
【分析】观察图象,然后分段讨论:(1) 当x<-1时,y1>y2;(2) 当-1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从函数图象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本题同时考查了同学们的读图能力.
例3 图2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则下列说法:① a>0;② 2a+b=0;③ a+b+c>0;④ 当-1
A. 1 B. 2 C. 3 D. 4
【分析】根据开口方向判断出a是负数,根据对称轴是x=1可知2a+b=0,根据x=1时,y=a+b+c,结合图象可知a+b+c>0,由图象直接可知当-1
【答案】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综合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例4 如图3,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A(4,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线段AB上的一动点(端点除外),过点P作PD∥AC,交BC于点D,连接CP.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当动点P运动到何处时,BP 2=BD·BC;
(3) 当△PD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分析】(1)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有两个待定系数,只需将点A、B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求解即可.
(2) 首先设出点P的坐标,由PD∥AC得到△BPD∽△BAC,通过比例线段可表示出BD的长;BC的长易得,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BP 2=BD·BC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
(3) 由于PD∥AC,根据相似三角形△BPD、△BAC的面积比,可表示出△BPD的面积;以BP为底,OC为高,易表示出△BPC的面积,△BPC、△BPD的面积差为△PDC的面积,通过所列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确定点P的坐标.
【点评】该题综合了相似三角形、图形面积的求法等知识,难度系数大,(3)题中,将所求三角形的面积进行适当地转化是解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