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关注“三农”问题。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如下几个新亮点:
把“信息化”列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之一
201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简称“四化同步”。而在2012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简称为“三化同步”,说明了“信息化”并未作为2012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增加了“信息化”,要加快落实“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从而把“信息化”提升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正好说明了“信息化”不再只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动力,也是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
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通过信息化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活动的空间;通过信息化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构建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信息化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东地处中国南疆,毗邻港澳,是全国经济强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2012年,预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2亿元,农业增加值287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8%和3.9%。广东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凸显,农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广东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工程”、“金农工程”等重大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广东农业农村信息化逐步走上了“政府主导、系统规划、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的健康发展轨道——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软件业务产业产值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信息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3203.4万,移动电话用户达9577.1万,用户规模和业务量均居全国首位;有线电视网用户达1704万,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29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8%,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互联网各项应用指标居全国前列,其中互联网用户达5324万,居全国首位,普及率达55.3%,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接入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顺利完成,电信网联通至20户以上的自然村。
信息平台开发整合力度不断增强。广东省积极推动整合社会的“三农”信息资源、专家资源、科技资源、市场资源、服务资源和政府组织资源,建立省、市、县多级数据中心,包括农业科技、生物种质资源、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气象、特色农产品、农业专家等30多个门类的数据库及近1000个涉农网站群,实现了“三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制度。
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由省科技厅、经信委、农业厅、组织部等部门构建的省-市-县-镇-村多级互联互通的农业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全省有1000多个县镇信息服务中心、2万个村级信息服务终端站点向广大农民开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终端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还进一步延伸到全省2225个农业龙头企业、67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5000个农村经纪人及中介组织,农民信息致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持续开展的“百万农民学电脑”、“农村中青年农民信息能力培训”、“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员培训”、“信息员网上继续教育培训”等培训活动,每年培训人数达30多万人,凝聚了15000人的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和500多人的农业专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广东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广东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和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明显提高,使得农业农村信息化为广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信息惠农、科技强农的重大民生工程。
提出加大“科技驱动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3年的“一号文件”的目标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为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这“三个力度”,“力度”不足,则“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最终目标就会难以实现。文件明确指出,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之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在这里,“科技驱动力度”就体现在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体现在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无论现在,或者将来,都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发展现代农业科技,“驱动”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不竭的、强劲的动力。
因此,2013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仍然需要强化和凸显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体现在:
农科政策:要建立起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重点支持农业行业基础性、公益性、共性技术的研发;
良种良法:加大对良种良法补贴的力度,对体现广东区域优势和岭南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设立专项以予扶持,加快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及时快速应用于农业生产; 产业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广东区域优势,加快水稻、生猪、家禽、水产、花卉、特色蔬菜和岭南水果、玉米、甘薯、花生、甘蔗、茶叶等农业产业的技术全面提升和产业均衡发展。
智慧农民:加快农业科技生产实践与实用人才培养,支持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入,依靠科技武装和信息技术,培养科技型、实践型、信息型、知识型的新型智慧农民。
首次强调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要从基层做起
201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要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上述文字,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完善体制体系,抓好源头基层”。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民福祉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公共民生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从田头到餐桌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严峻。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进入食用农产品事件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2008年的三鹿集团“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9年的海南“毒豇豆”事件、青岛“毒韭菜”事件、2010年江苏的“面粉增白剂掺石灰”事件以及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上海浦东区的“染色馒头”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则更加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艰巨性。频发的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使得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空前挑战,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和作为也受到严峻的考验。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的同时,也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失效的成因,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政府监管失灵,二是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协调性差,三是基层监管基础薄弱、支撑不力,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五是监管制度不完善,六是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七是监管环境尚未形成。
因此,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失效问题,关键是“完善体制体系,抓好源头基层”。必须在改革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加强政府监管部门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包括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的作用,全方位参与监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第一,加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建设,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加大执法和惩处力度;第二,放权市场,推动农民、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者自我约束;第三,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作用;第四,从调动消费者维权积极性、为消费者提供维权上的便利、定期发布信息引导消费三方面提高消费者个人的维权意识。
总之,政府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但农产品安全监管领域,政府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主体。既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又集中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包括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的作用,进行复合治理。
(作者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书记、研究员)
把“信息化”列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之一
201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简称“四化同步”。而在2012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简称为“三化同步”,说明了“信息化”并未作为2012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增加了“信息化”,要加快落实“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从而把“信息化”提升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正好说明了“信息化”不再只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动力,也是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
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通过信息化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活动的空间;通过信息化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构建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信息化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东地处中国南疆,毗邻港澳,是全国经济强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2012年,预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2亿元,农业增加值287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8%和3.9%。广东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凸显,农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广东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工程”、“金农工程”等重大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广东农业农村信息化逐步走上了“政府主导、系统规划、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的健康发展轨道——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软件业务产业产值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信息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3203.4万,移动电话用户达9577.1万,用户规模和业务量均居全国首位;有线电视网用户达1704万,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29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8%,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互联网各项应用指标居全国前列,其中互联网用户达5324万,居全国首位,普及率达55.3%,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接入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顺利完成,电信网联通至20户以上的自然村。
信息平台开发整合力度不断增强。广东省积极推动整合社会的“三农”信息资源、专家资源、科技资源、市场资源、服务资源和政府组织资源,建立省、市、县多级数据中心,包括农业科技、生物种质资源、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气象、特色农产品、农业专家等30多个门类的数据库及近1000个涉农网站群,实现了“三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制度。
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由省科技厅、经信委、农业厅、组织部等部门构建的省-市-县-镇-村多级互联互通的农业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全省有1000多个县镇信息服务中心、2万个村级信息服务终端站点向广大农民开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终端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还进一步延伸到全省2225个农业龙头企业、67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5000个农村经纪人及中介组织,农民信息致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持续开展的“百万农民学电脑”、“农村中青年农民信息能力培训”、“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员培训”、“信息员网上继续教育培训”等培训活动,每年培训人数达30多万人,凝聚了15000人的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和500多人的农业专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广东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广东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和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明显提高,使得农业农村信息化为广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信息惠农、科技强农的重大民生工程。
提出加大“科技驱动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3年的“一号文件”的目标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为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这“三个力度”,“力度”不足,则“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最终目标就会难以实现。文件明确指出,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之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在这里,“科技驱动力度”就体现在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体现在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无论现在,或者将来,都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发展现代农业科技,“驱动”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不竭的、强劲的动力。
因此,2013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仍然需要强化和凸显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体现在:
农科政策:要建立起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重点支持农业行业基础性、公益性、共性技术的研发;
良种良法:加大对良种良法补贴的力度,对体现广东区域优势和岭南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设立专项以予扶持,加快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及时快速应用于农业生产; 产业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广东区域优势,加快水稻、生猪、家禽、水产、花卉、特色蔬菜和岭南水果、玉米、甘薯、花生、甘蔗、茶叶等农业产业的技术全面提升和产业均衡发展。
智慧农民:加快农业科技生产实践与实用人才培养,支持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入,依靠科技武装和信息技术,培养科技型、实践型、信息型、知识型的新型智慧农民。
首次强调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要从基层做起
201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要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上述文字,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完善体制体系,抓好源头基层”。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民福祉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公共民生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从田头到餐桌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严峻。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进入食用农产品事件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2008年的三鹿集团“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9年的海南“毒豇豆”事件、青岛“毒韭菜”事件、2010年江苏的“面粉增白剂掺石灰”事件以及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上海浦东区的“染色馒头”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则更加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艰巨性。频发的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使得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空前挑战,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和作为也受到严峻的考验。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的同时,也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失效的成因,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政府监管失灵,二是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协调性差,三是基层监管基础薄弱、支撑不力,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五是监管制度不完善,六是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七是监管环境尚未形成。
因此,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失效问题,关键是“完善体制体系,抓好源头基层”。必须在改革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加强政府监管部门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包括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的作用,全方位参与监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第一,加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建设,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加大执法和惩处力度;第二,放权市场,推动农民、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者自我约束;第三,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作用;第四,从调动消费者维权积极性、为消费者提供维权上的便利、定期发布信息引导消费三方面提高消费者个人的维权意识。
总之,政府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但农产品安全监管领域,政府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主体。既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又集中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包括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的作用,进行复合治理。
(作者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