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班学生的数学课本、作业本、草稿本上,乃至练习用的试卷里,出现得最多的符号是“100(后)”。何意?乃“订正后100分”也!这个小小的批改符号,蕴蓄着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经由互助与分享而生发出的惊人的群体智慧。
1.“100(后)”:师生皆大欢喜
学生喜欢拿100分,老师也真心希望学生常得100分。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能不能换个思路?100分难求,而“100(后)”易得。
以前,我是这样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收齐作业,集中全批全改。偶尔碰到个别学生的作业,成绩距离满分只差一点点时,我会将该作业另放一处;课后再把学生找来,当面指出问题所在,让其订正后再打个“100”分。如此一来,师生“皆大欢喜”:学生乐意改,教师高兴给。现在,这样的情况多了,于是有了进一步“批量生产”的想法。
2.“批量生产”:老师不可能的任务
“100(后)”一旦要“批量生产”,问题就来了。
首先是师生的时间问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校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都不多,而且教师有时间时,学生不一定有时间;学生有时间时,教师不一定有时间。因此,“产量”很难提高。其次是学生的水平和意愿问题。作业全批全改后,发到学生手上,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题”。但是全面推行时遇到了困难,因为近1/3的学生做不到。他们要么不太愿意订正作业中的问题,要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订正。虽然我也做了讲评,但是部分学生不懂仍旧不懂,懂的学生似乎还听得烦了。再次是教师的精力问题。我所教班级为民族班,学生来自全县各个村寨,学生的基础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面对新知识,一些学生“一点就会,一练就通”,而绝大多数学生则“一脸茫然”,需要反复讲练才勉强掌握。面对如此巨大的个别辅导工作量,教师的个人力量显得非常渺小。
民族班学生全部寄宿于学校,每周比普通班多出6节晚自修课,为“大量面批面改”提供了时间保证。而“小老师”作用的发挥,使得学生不太愿意订正作业和不知道怎么订正作业的问题迎刃而解。
3.“小老师”们的大智慧
“全部面批面改(订)制”是这么做的:每次练习,第一个完成练习的学生(一般都是学科优秀生),如果所做习题全对,老师给“100”分并标注日期,该生便相当自豪地成为第一个“小老师”,从而有资格去给其后做完题的同学批改习题;如果该生的习题有错误,老师当面指出后,该生会有订正的迫切欲望,待订正完成、老师检查无误后并判分“100(后)”,该生就有了给其他同学批改习题的资格。
如此循环往复,“小老师”的数量由1变2,由2变4,由4变8……呈几何级数增长,最后在少数学困生与“小老师”的面批面改中结束批改过程。在这一主要靠学生“互指互订”的过程中,学科认知上的点滴错误被一一指出并得到及时纠正。
4.宽容、互助与分享:走出教学新道路
“面批面改(订)”虽然老师不能全部参与,难免会有错漏和囫囵吞枣的情况,但是它的好处仍显而易见。
“100(后)”,意味着给了学生知错改错的机会,蕴含着师生对完美(100分)的向往和所求,以及老师对学生“错误缺漏”的宽容和庇护。
“100(后)”,让优秀生的学科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中等生学科知识上的错漏被及时发现和订正;学困生的难题得到解决,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一度渺茫的希望重新被点燃;让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分享精神得到张扬。
“100(后)”,让老师卸下了大量“个别辅导”的沉重负担,领略到旁观的舒缓和“旁观者清”的智慧,享受到了坐看学生相互“比学赶帮”的乐趣。
(作者单位:西林县第二小学,广西 西林,533507)
1.“100(后)”:师生皆大欢喜
学生喜欢拿100分,老师也真心希望学生常得100分。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能不能换个思路?100分难求,而“100(后)”易得。
以前,我是这样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收齐作业,集中全批全改。偶尔碰到个别学生的作业,成绩距离满分只差一点点时,我会将该作业另放一处;课后再把学生找来,当面指出问题所在,让其订正后再打个“100”分。如此一来,师生“皆大欢喜”:学生乐意改,教师高兴给。现在,这样的情况多了,于是有了进一步“批量生产”的想法。
2.“批量生产”:老师不可能的任务
“100(后)”一旦要“批量生产”,问题就来了。
首先是师生的时间问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校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都不多,而且教师有时间时,学生不一定有时间;学生有时间时,教师不一定有时间。因此,“产量”很难提高。其次是学生的水平和意愿问题。作业全批全改后,发到学生手上,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题”。但是全面推行时遇到了困难,因为近1/3的学生做不到。他们要么不太愿意订正作业中的问题,要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订正。虽然我也做了讲评,但是部分学生不懂仍旧不懂,懂的学生似乎还听得烦了。再次是教师的精力问题。我所教班级为民族班,学生来自全县各个村寨,学生的基础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面对新知识,一些学生“一点就会,一练就通”,而绝大多数学生则“一脸茫然”,需要反复讲练才勉强掌握。面对如此巨大的个别辅导工作量,教师的个人力量显得非常渺小。
民族班学生全部寄宿于学校,每周比普通班多出6节晚自修课,为“大量面批面改”提供了时间保证。而“小老师”作用的发挥,使得学生不太愿意订正作业和不知道怎么订正作业的问题迎刃而解。
3.“小老师”们的大智慧
“全部面批面改(订)制”是这么做的:每次练习,第一个完成练习的学生(一般都是学科优秀生),如果所做习题全对,老师给“100”分并标注日期,该生便相当自豪地成为第一个“小老师”,从而有资格去给其后做完题的同学批改习题;如果该生的习题有错误,老师当面指出后,该生会有订正的迫切欲望,待订正完成、老师检查无误后并判分“100(后)”,该生就有了给其他同学批改习题的资格。
如此循环往复,“小老师”的数量由1变2,由2变4,由4变8……呈几何级数增长,最后在少数学困生与“小老师”的面批面改中结束批改过程。在这一主要靠学生“互指互订”的过程中,学科认知上的点滴错误被一一指出并得到及时纠正。
4.宽容、互助与分享:走出教学新道路
“面批面改(订)”虽然老师不能全部参与,难免会有错漏和囫囵吞枣的情况,但是它的好处仍显而易见。
“100(后)”,意味着给了学生知错改错的机会,蕴含着师生对完美(100分)的向往和所求,以及老师对学生“错误缺漏”的宽容和庇护。
“100(后)”,让优秀生的学科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中等生学科知识上的错漏被及时发现和订正;学困生的难题得到解决,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一度渺茫的希望重新被点燃;让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分享精神得到张扬。
“100(后)”,让老师卸下了大量“个别辅导”的沉重负担,领略到旁观的舒缓和“旁观者清”的智慧,享受到了坐看学生相互“比学赶帮”的乐趣。
(作者单位:西林县第二小学,广西 西林,53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