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人们可以见到不少千姿百态的古塔倩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今尚留存在地面的古塔达两千多座。其中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北门眼佛寺的千年古塔内外双塔——飞英塔,堪称中国古塔建筑艺术史上的一绝。
飞英塔创建于晚唐中和四年至乾宁元年(884—894),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的石塔。相传唐代高僧昙皎云游长安得到僧伽授予七粒佛祖舍利及一具阿育王饲虎面像,为珍藏这两件圣物,南下湖州化缘建造了这座全部用太湖青白石砌筑而成的石塔,并命名为“上乘寺舍利宝塔”。该石塔为五层八面实心(至今残高15米),下设由百余块青白石雕拼砌而成的须弥座。塔身四周刻有释迦牟尼佛涅槃等多幅佛教故事图和男性观音菩萨等千余尊佛像及装饰花纹,石刻构图华丽精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是我国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罕见的大型石雕艺术瑰宝。
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因传塔“有神光见于绝顶”之说,根据这个因缘,取佛教“舍利飞转,英光普照”语之意,改名为“飞英塔”。并在石塔四周修建一座高55米、壮丽八角形、七层砖木结构护塔,把石塔罩在里面保护起来,形成了我国唯一的“塔中塔”奇观。这座外塔高峻挺拔、雄浑壮丽,塔内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由于内含石塔,所以其构造更显别致。四层以下中空,沿内壁悬挑出各层平座和扶梯,与各层外平座相通,以供游人登临远眺;上三层均设楼面,中间悬挑一塔心柱,高约27米,直耸塔尖。外塔木质斗拱计348攒,工艺十分精致讲究。这座外塔虽建于北宋年间,但因吴越国割据统治近百年,从晚唐经五代十国,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9)才归地中朝。由此可见,飞英塔不仅外塔为吴越国文物,内塔也是吴越国的文化遗产,这点是无庸置疑的。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飞英塔曾遭雷击受损,但并未被彻底摧毁。所以以后曾多次作些修复工作。据考现存内塔系南宋绍兴二十四、二十五年(1154—1155)时修复,从内塔上的雕刻来看,虽有相当部分是南宋修复时重雕,但内塔的造型及整个雕刻风貌都仍是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艺术风格,男性观音菩萨雕像便是有力的见证。而北宋乾兴元年(1022)时修建的铁佛寺铁观音菩萨像就已变成了女性了。外塔系南末端平初年按原样进行修建,明清时期又多次重修。该塔到公元1921年坍顶,其上已成为众多鸟雀做窝之处。底层成为成群乞丐栖身之所,无人敢人。之后很多年间极少有人提及飞英塔。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飞英塔才被我国古建筑学者重视,1982年国家拨百万巨款进行大维修,历时五载,到1986年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从此重放异彩。外观巍峨端庄,高峻挺拔,塔檐平展舒缓,与江南许多古塔建筑高翘的飞檐不同,飞英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内壁梯级玲珑,盘旋蹑空而上,既可悬梯饱览内塔每层雕刻艺术之精华,又可登高眺望湖州秀丽风光,令人心旷神怡,不禁为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湖州任上携挚友秦观遍游诸寺登临飞英塔作“复寻飞英游”时所写下的“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的名诗所叹绝。是啊,只有当你登上飞英塔,才能放眼大千世界,湖州的峰光城郭、无际浮云美景尽收眼底,让人着迷,留连忘返。
飞英塔“塔中塔”的特殊建筑结构形式及其珍贵的石雕艺术价值,在世界古塔建筑艺术史上实堪称“天下一绝”,不少中外著名建筑学家为之折服。所以当地有“不登飞英塔,不算到湖州”之说,足见其建筑艺术魅力之不凡。
本文作者黄飞英为自由撰稿人,高级经济师;黄建东为自由撰稿人。
本刊上期第69-70页《读“序”说“跋”》一文的作者简介误为“武汉退休工程师”。该文第二作者即本文作者黄飞英,第一作者为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特此更正,并向二位作者致歉。
飞英塔创建于晚唐中和四年至乾宁元年(884—894),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的石塔。相传唐代高僧昙皎云游长安得到僧伽授予七粒佛祖舍利及一具阿育王饲虎面像,为珍藏这两件圣物,南下湖州化缘建造了这座全部用太湖青白石砌筑而成的石塔,并命名为“上乘寺舍利宝塔”。该石塔为五层八面实心(至今残高15米),下设由百余块青白石雕拼砌而成的须弥座。塔身四周刻有释迦牟尼佛涅槃等多幅佛教故事图和男性观音菩萨等千余尊佛像及装饰花纹,石刻构图华丽精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是我国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罕见的大型石雕艺术瑰宝。
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因传塔“有神光见于绝顶”之说,根据这个因缘,取佛教“舍利飞转,英光普照”语之意,改名为“飞英塔”。并在石塔四周修建一座高55米、壮丽八角形、七层砖木结构护塔,把石塔罩在里面保护起来,形成了我国唯一的“塔中塔”奇观。这座外塔高峻挺拔、雄浑壮丽,塔内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由于内含石塔,所以其构造更显别致。四层以下中空,沿内壁悬挑出各层平座和扶梯,与各层外平座相通,以供游人登临远眺;上三层均设楼面,中间悬挑一塔心柱,高约27米,直耸塔尖。外塔木质斗拱计348攒,工艺十分精致讲究。这座外塔虽建于北宋年间,但因吴越国割据统治近百年,从晚唐经五代十国,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9)才归地中朝。由此可见,飞英塔不仅外塔为吴越国文物,内塔也是吴越国的文化遗产,这点是无庸置疑的。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飞英塔曾遭雷击受损,但并未被彻底摧毁。所以以后曾多次作些修复工作。据考现存内塔系南宋绍兴二十四、二十五年(1154—1155)时修复,从内塔上的雕刻来看,虽有相当部分是南宋修复时重雕,但内塔的造型及整个雕刻风貌都仍是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艺术风格,男性观音菩萨雕像便是有力的见证。而北宋乾兴元年(1022)时修建的铁佛寺铁观音菩萨像就已变成了女性了。外塔系南末端平初年按原样进行修建,明清时期又多次重修。该塔到公元1921年坍顶,其上已成为众多鸟雀做窝之处。底层成为成群乞丐栖身之所,无人敢人。之后很多年间极少有人提及飞英塔。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飞英塔才被我国古建筑学者重视,1982年国家拨百万巨款进行大维修,历时五载,到1986年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从此重放异彩。外观巍峨端庄,高峻挺拔,塔檐平展舒缓,与江南许多古塔建筑高翘的飞檐不同,飞英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内壁梯级玲珑,盘旋蹑空而上,既可悬梯饱览内塔每层雕刻艺术之精华,又可登高眺望湖州秀丽风光,令人心旷神怡,不禁为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湖州任上携挚友秦观遍游诸寺登临飞英塔作“复寻飞英游”时所写下的“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的名诗所叹绝。是啊,只有当你登上飞英塔,才能放眼大千世界,湖州的峰光城郭、无际浮云美景尽收眼底,让人着迷,留连忘返。
飞英塔“塔中塔”的特殊建筑结构形式及其珍贵的石雕艺术价值,在世界古塔建筑艺术史上实堪称“天下一绝”,不少中外著名建筑学家为之折服。所以当地有“不登飞英塔,不算到湖州”之说,足见其建筑艺术魅力之不凡。
本文作者黄飞英为自由撰稿人,高级经济师;黄建东为自由撰稿人。
本刊上期第69-70页《读“序”说“跋”》一文的作者简介误为“武汉退休工程师”。该文第二作者即本文作者黄飞英,第一作者为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特此更正,并向二位作者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