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开澄,男,硕士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合肥,自古以来就有 “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如今,他又被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其地位可见一斑。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合肥更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沉淀,他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拟通过介绍合肥不同的地理名称,以及对其变化原因及规律的探讨,来展示合肥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对历史地理学科的认识。
關键词:合肥;地名;变化;规律一、合肥地名变化
“合肥”二字,作为我家乡的名称,与我而言再熟悉不过。然而在历史上合肥还有许多其他的不被熟知的名字。经过资料查找和论文阅读,在这里做一下简单陈述。
“合肥”是今天人们最为熟悉的名称。“合肥”一词最早见于班固《汉书》:“九江郡,秦置,……合肥,东城,莽曰武城。博乡,侯国。莽曰扬陆。曲阳,侯国。莽曰延平亭。建阳,全椒,阜陵。莽曰阜陆”,时合肥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合肥”一词来由,一说因淝水与淮水相汇合处,故称合肥,史书载“肥水迳鸡鸣山,淮水来与之合,县名昉此①”。一说“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淮水合,故曰合肥”(应劭注)②。一说“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③;又作“合淝”。《水经柱》写作“合淝”,东晋史学家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孙盛知之释有“合淝之守,悬若无源”④,亦有《新唐书》记:“任瑰,字玮,庐州合淝人”⑤,“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⑥《宋史》“奎字仲野,先亢中进士。……同时荐者三十九人,改大理寺丞,知合淝县,徙南充县。”⑦
除了“合肥”这一沿用至今的名称外,今天的合肥在历史上还有过南巢、汝阴、庐州、庐阳等旧称,下面是对一些旧名的介绍。
“南巢”之名,因地处南疆而得名,主要指今天的原巢湖市,位于合肥南部,现部分划归合肥市⑧。《合肥概览》中有:“南巢即今合肥、巢湖一带⑨”。《巢湖市志》也有对南巢地名的记载:“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⑩。史书中也有对此地名的记载,“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
“汝阴”,《通典》中有记载关于“汝阴”:“合肥,汉旧县,故城在北。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肥水合,故曰合肥。有濡须水。梁曰‘汝阴县’。”又有“汝阴:古县名。东晋改合肥县治。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为南汝阴郡治所。”史书中也有众多提及汝阴地名之处,“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 顺昌府,上,汝阴郡,旧防御,后为团练”。
庐阳,今天,合肥市还有庐阳一区,主要包括合肥的老城区。史书有记“合肥,别称庐阳(明代后),以地处巢湖,淝水之北,州境主要在南方而名”。史书中也多次出现这一名称,如“……改桂阳之汝城县为庐阳郡”,“历主江西白鹿洞、山东峄山、安徽庐阳书院讲席”。
庐州,《隋书》载“庐江郡梁置南豫州,又改为合州。开皇初改为庐州。统县七,户四万一千六百三十二”。“公元581年,隋置庐州治于合肥,历唐宋,至明、清计1400余年,均为庐州治所,故又名庐州”。庐州这个名字在很多史料中叶出现过,如:“发汴梁、大名十有三路民十五万人,等戍十有庐州八翼军二万人供役”,“ 邦昌家在庐州,子崧檄通守赵令儦几察之,且请捕诛其母子,以绝奸心”。
金斗城。清嘉庆《合肥县志》:“今南半城,名‘金斗城’……”《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写道:“到来年二月间,换个知县,是庐州金斗城人,姓包名拯,就是今人传说的包龙图相公。”包拯正是今天的合肥人。
淝上,“因地处南淝河岸滨,居淝水上游,又称‘淝上’。”
另合肥还有庐国、南豫州、合州、庐江郡、逡遒等别称,由于资料有限,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了。
二、合肥名称归类
纵观合肥地理名称,虽然数量不少,但基本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类别一:描述型地理名称
所谓描述型地理名称,是指描写或叙述地理实体的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物产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地名。
如“南巢”一名,因其地处南疆而得名《巢湖市志》也有对南巢地名的记载:“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又如“合肥”,史书载“肥水迳鸡鸣山,淮水来与之合,县名昉此”,即因其处于淝水与淮水交合处而得名;“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即因夏水暴涨的自然地理现象而得名。此两例,都为描述合肥所处自然地理景观或特点、方位而得其名称。
类别二:寓托型地理名称
寓托型地理名称,即并非反映地理实体认识,而是反映与其地理实体特点并无实质关系的某种思想观念的地理名称。这类地名,首先是寓托某种思想观念,或者表述特殊寓意。
如“金斗城”,清嘉庆《合肥县志》有载:“今南半城,名‘金斗城’……”。金斗城一名,算是吉祥的称谓。此名,本为合肥唐代所建新城的名称,古人辟城立宫时,十分讲究与天上星位对应,对应为吉。而据史书记载,合肥“分野入斗度独多”,是最吉祥之地,因此命名为“金斗城”。个人认为,“金斗城”一名中有“金”字。而此字自古就被人们视为吉祥富贵的字眼,更可见“金斗城”吉祥的寓意,表达的是人们美好的寄托。
三、合肥地名变化原因
一地地理名称的改变,必然不是空穴来风。但凡改变,必有其由来的原因。合肥的地名变化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就我所查到的资料,和我个人的理解,简单谈一谈合肥历来历史名称的变化的原因。
首先,合肥地区命名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朝代更替时统治者的改动有关。《隋书》、《唐书》等记载,隋唐大业3年,改“庐州”为“庐江郡”,后又在唐初改回“庐州”。可见,由隋到唐的改朝换代,使得出现了“庐州”与“庐江郡”地名的更替。另外,即使没有朝代更替,政府对地名的命名和改动也起到很大作用。“公元581年,隋置庐州治于合肥,历唐宋,至明、清计1400余年,均为庐州治所,故又名庐州”。 再者,合肥地名改动,与其命名的相对自然地理因素有关。如“南巢”一名,因地处南疆而得名;“淝上”一名,因地处南淝河上游而得名;“合肥”,史书载“肥水迳鸡鸣山,淮水来与之合,县名昉此”。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因素,或因自然地理位置,或因自然地理景观,得出不同名称。
最后,名称改动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如“金斗城”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吉祥如意的寓意。
总之,个人认为一地地名,不仅是该地区的一个代号和称谓,更反映出了此地的文化与历史。(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2]《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张爱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月 第30卷 第2期
[3]《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4]《史记》司马迁 崇文书局
[5]《从一块出土墓志看合肥地名变更》 汪炜 《江淮文史》2005年第6期
[6]《老庐州地名史话》 许有为 《合肥学院学报》2010年9月 第27卷 第5期
[7]中华古文博览2007 检索
注解:
①《清史稿》卷五十久 志三十四 中华古文博覽2007
②《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③《水经施水注》转引自《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④《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⑤《新唐书》卷一百十三 列传第十五 《二刘殷许程柴任丘》中华古文博览2007
⑥《新唐书》卷二百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杨时硃孙》中华古文博览2007
⑦《宋史》列传第八十三 《石普张孜许怀德李允则张亢兄奎刘文质子涣沪赵滋》中华古文博览2007
⑧2011年7月14日,安徽省收到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件。地级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3市。2011年8月22日,地级巢湖市正式解体,撤销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管辖,合肥市代管。
⑨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⑩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史记》 律书第三 中华古文博览2007
《后汉书》卷二十八下 冯衍列传第十八下 中华古文博览2007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史记》 陈涉世家第十八 中华古文博览2007
《宋史》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中华古文博览2007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方志出版社 1999年版
《陈书》卷三 《本纪第三 世祖》中华古文博览2007
《清史稿》 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 中华古文博览2007
《隋书》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中华诗词2007版
《合肥概览》合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印1987年版 转引自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元史》卷六十六 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中华诗词2007版
《宋史》列传第六宗室四 中华诗词2007版
《合肥县治》(清)左辅 嘉庆八年刻本第36卷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方志出版社 1999年版
《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张爱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月 第30卷 第2期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清史稿》卷五十久 志三十四 中华古文博览2007
《水经施水注》转引自《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张爱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月 第30卷 第2期
《合肥县治》(清)左辅 嘉庆八年刻本第36卷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合肥概览》合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印1987年版 转引自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清史稿》卷五十久 志三十四 中华古文博览2007
摘要:合肥,自古以来就有 “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如今,他又被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其地位可见一斑。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合肥更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沉淀,他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拟通过介绍合肥不同的地理名称,以及对其变化原因及规律的探讨,来展示合肥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对历史地理学科的认识。
關键词:合肥;地名;变化;规律一、合肥地名变化
“合肥”二字,作为我家乡的名称,与我而言再熟悉不过。然而在历史上合肥还有许多其他的不被熟知的名字。经过资料查找和论文阅读,在这里做一下简单陈述。
“合肥”是今天人们最为熟悉的名称。“合肥”一词最早见于班固《汉书》:“九江郡,秦置,……合肥,东城,莽曰武城。博乡,侯国。莽曰扬陆。曲阳,侯国。莽曰延平亭。建阳,全椒,阜陵。莽曰阜陆”,时合肥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合肥”一词来由,一说因淝水与淮水相汇合处,故称合肥,史书载“肥水迳鸡鸣山,淮水来与之合,县名昉此①”。一说“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淮水合,故曰合肥”(应劭注)②。一说“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③;又作“合淝”。《水经柱》写作“合淝”,东晋史学家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孙盛知之释有“合淝之守,悬若无源”④,亦有《新唐书》记:“任瑰,字玮,庐州合淝人”⑤,“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⑥《宋史》“奎字仲野,先亢中进士。……同时荐者三十九人,改大理寺丞,知合淝县,徙南充县。”⑦
除了“合肥”这一沿用至今的名称外,今天的合肥在历史上还有过南巢、汝阴、庐州、庐阳等旧称,下面是对一些旧名的介绍。
“南巢”之名,因地处南疆而得名,主要指今天的原巢湖市,位于合肥南部,现部分划归合肥市⑧。《合肥概览》中有:“南巢即今合肥、巢湖一带⑨”。《巢湖市志》也有对南巢地名的记载:“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⑩。史书中也有对此地名的记载,“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
“汝阴”,《通典》中有记载关于“汝阴”:“合肥,汉旧县,故城在北。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肥水合,故曰合肥。有濡须水。梁曰‘汝阴县’。”又有“汝阴:古县名。东晋改合肥县治。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为南汝阴郡治所。”史书中也有众多提及汝阴地名之处,“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 顺昌府,上,汝阴郡,旧防御,后为团练”。
庐阳,今天,合肥市还有庐阳一区,主要包括合肥的老城区。史书有记“合肥,别称庐阳(明代后),以地处巢湖,淝水之北,州境主要在南方而名”。史书中也多次出现这一名称,如“……改桂阳之汝城县为庐阳郡”,“历主江西白鹿洞、山东峄山、安徽庐阳书院讲席”。
庐州,《隋书》载“庐江郡梁置南豫州,又改为合州。开皇初改为庐州。统县七,户四万一千六百三十二”。“公元581年,隋置庐州治于合肥,历唐宋,至明、清计1400余年,均为庐州治所,故又名庐州”。庐州这个名字在很多史料中叶出现过,如:“发汴梁、大名十有三路民十五万人,等戍十有庐州八翼军二万人供役”,“ 邦昌家在庐州,子崧檄通守赵令儦几察之,且请捕诛其母子,以绝奸心”。
金斗城。清嘉庆《合肥县志》:“今南半城,名‘金斗城’……”《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写道:“到来年二月间,换个知县,是庐州金斗城人,姓包名拯,就是今人传说的包龙图相公。”包拯正是今天的合肥人。
淝上,“因地处南淝河岸滨,居淝水上游,又称‘淝上’。”
另合肥还有庐国、南豫州、合州、庐江郡、逡遒等别称,由于资料有限,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了。
二、合肥名称归类
纵观合肥地理名称,虽然数量不少,但基本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类别一:描述型地理名称
所谓描述型地理名称,是指描写或叙述地理实体的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物产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地名。
如“南巢”一名,因其地处南疆而得名《巢湖市志》也有对南巢地名的记载:“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又如“合肥”,史书载“肥水迳鸡鸣山,淮水来与之合,县名昉此”,即因其处于淝水与淮水交合处而得名;“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即因夏水暴涨的自然地理现象而得名。此两例,都为描述合肥所处自然地理景观或特点、方位而得其名称。
类别二:寓托型地理名称
寓托型地理名称,即并非反映地理实体认识,而是反映与其地理实体特点并无实质关系的某种思想观念的地理名称。这类地名,首先是寓托某种思想观念,或者表述特殊寓意。
如“金斗城”,清嘉庆《合肥县志》有载:“今南半城,名‘金斗城’……”。金斗城一名,算是吉祥的称谓。此名,本为合肥唐代所建新城的名称,古人辟城立宫时,十分讲究与天上星位对应,对应为吉。而据史书记载,合肥“分野入斗度独多”,是最吉祥之地,因此命名为“金斗城”。个人认为,“金斗城”一名中有“金”字。而此字自古就被人们视为吉祥富贵的字眼,更可见“金斗城”吉祥的寓意,表达的是人们美好的寄托。
三、合肥地名变化原因
一地地理名称的改变,必然不是空穴来风。但凡改变,必有其由来的原因。合肥的地名变化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就我所查到的资料,和我个人的理解,简单谈一谈合肥历来历史名称的变化的原因。
首先,合肥地区命名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朝代更替时统治者的改动有关。《隋书》、《唐书》等记载,隋唐大业3年,改“庐州”为“庐江郡”,后又在唐初改回“庐州”。可见,由隋到唐的改朝换代,使得出现了“庐州”与“庐江郡”地名的更替。另外,即使没有朝代更替,政府对地名的命名和改动也起到很大作用。“公元581年,隋置庐州治于合肥,历唐宋,至明、清计1400余年,均为庐州治所,故又名庐州”。 再者,合肥地名改动,与其命名的相对自然地理因素有关。如“南巢”一名,因地处南疆而得名;“淝上”一名,因地处南淝河上游而得名;“合肥”,史书载“肥水迳鸡鸣山,淮水来与之合,县名昉此”。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因素,或因自然地理位置,或因自然地理景观,得出不同名称。
最后,名称改动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如“金斗城”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吉祥如意的寓意。
总之,个人认为一地地名,不仅是该地区的一个代号和称谓,更反映出了此地的文化与历史。(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2]《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张爱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月 第30卷 第2期
[3]《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4]《史记》司马迁 崇文书局
[5]《从一块出土墓志看合肥地名变更》 汪炜 《江淮文史》2005年第6期
[6]《老庐州地名史话》 许有为 《合肥学院学报》2010年9月 第27卷 第5期
[7]中华古文博览2007 检索
注解:
①《清史稿》卷五十久 志三十四 中华古文博覽2007
②《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③《水经施水注》转引自《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④《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⑤《新唐书》卷一百十三 列传第十五 《二刘殷许程柴任丘》中华古文博览2007
⑥《新唐书》卷二百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杨时硃孙》中华古文博览2007
⑦《宋史》列传第八十三 《石普张孜许怀德李允则张亢兄奎刘文质子涣沪赵滋》中华古文博览2007
⑧2011年7月14日,安徽省收到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件。地级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3市。2011年8月22日,地级巢湖市正式解体,撤销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管辖,合肥市代管。
⑨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⑩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史记》 律书第三 中华古文博览2007
《后汉书》卷二十八下 冯衍列传第十八下 中华古文博览2007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史记》 陈涉世家第十八 中华古文博览2007
《宋史》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中华古文博览2007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方志出版社 1999年版
《陈书》卷三 《本纪第三 世祖》中华古文博览2007
《清史稿》 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 中华古文博览2007
《隋书》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中华诗词2007版
《合肥概览》合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印1987年版 转引自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元史》卷六十六 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中华诗词2007版
《宋史》列传第六宗室四 中华诗词2007版
《合肥县治》(清)左辅 嘉庆八年刻本第36卷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方志出版社 1999年版
《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张爱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月 第30卷 第2期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清史稿》卷五十久 志三十四 中华古文博览2007
《水经施水注》转引自《安徽方志考略》 刘尚恒 编著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5年版
《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张爱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月 第30卷 第2期
《合肥县治》(清)左辅 嘉庆八年刻本第36卷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合肥概览》合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印1987年版 转引自转引自《合肥考释》 宁业高 杨福生 王心源 《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二期
《清史稿》卷五十久 志三十四 中华古文博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