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学习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无疑是科学教师必须抓好的关键,下面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实验课堂;教学效果;课题细化;导入创新;材料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科学的教育至关重要,尤其在目前“生本”的自主学习时代里,更是要注重“做中学”这一实验教学模式。而如何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呢,在此,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实验课题的细化
  这里指的“细化”,是将实验大课题分解成几个小课题进行研究。在整体把握本单元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细化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的教学目标之后,弄清楚本节课中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考虑怎样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一节课有多个探究活动,那么就需要合理地安排探究活动的顺序,先从一个小点精讲,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自行探究剩余的部分。
  在对“小车的运动”一课进行备课的时候,我原打算让学生在路面、载重、拉力,甚至车轮等因素进行全面探究,但是在第一次上完课之后,我放弃了这个想法。讲课过程中总感觉左支右绌,每个问题都讲不明白,每个实验也难讲透。于是,我一改最初的设想,调整课的设计,从目标入手,扎扎实实地走每一步。本课的重点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是在建立假设后,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搜集证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一节课。其中,还特别强调了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从而达到搜集证据的目的。明确了目标,就如同船只行驶在黑暗的夜里,突然寻到了灯塔,使我有了前进的方向。多个实验难讲明白,我就突破一个实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拉力和载重的问题是学生最易进行的自主探究的因素。应该选择哪个因素为突破口,才能使整节课显得自然流畅呢?从导入开始,就确定了以速度为整节课的主线而展开教学。先是比较车速的快慢,从而引入发动机这个因素,其次替换拉力的概念,提出研究的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关系”,接着进行假设,再进行实验设计及验证,最后得出结论。重难点解决了,一个实验讲透了,再设计其他实验,也就变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二、实验导入的创新
  “学习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的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往水里加盐的办法,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实验,他们在很多科普读物里都有读到,也许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在探究“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自然会想到只要在水中加盐就行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孩子的实验其实是失败的。他们并不懂得要如何加盐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探究活动,一个让学生懂得不只是加盐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另一个让学生明白只有加入的盐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为了让学生能更有兴趣地进行探究,我利用了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故事引入将实验材料——西红柿化身为“西红柿兄弟”,把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过来。通过兄弟俩的比赛(比个头、比体重、比潜水)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引导出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在学生说出水里有盐时,就及时抓住这点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配置一杯液体,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使得整个课堂笑声不断,并且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实验材料,实验根本就无从谈起。“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然而,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不同,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不同,实验材料的选择往往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折形状”一课时,课前我对“探究纸筒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这一活动进行了充分预设,除了实验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外,其他因材料准备不当而出现的问题都会成为干扰学生自主探究的阻力。如,学生制作纸筒的能力、学生对于承重物的放置重心的把握等。于是,对实验材料精挑细选,反复论证,最终将纸筒缩小,并且选择了用沙子作为承重物,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教学效果。
  总之,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积极的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给学生一个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雪峰.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N].学知报,2011-02-07.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不少学生在处理较复杂的立体图形时,往往对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当,容易产生混乱,从而引发错误,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晕图现象”。“晕图现象”是立体几何教学中常见的现象
时限性是实用的不可否认协议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性质.形式化分析典型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时发现其存在未公布的时限性缺陷.本文通过向协议消息中添加额外时间控制信息和改变协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更是一个普遍性规律。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 要:当前煤矿资源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传统的煤矿通风系统难以满足矿井资源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而常常引发各种各样的煤矿安全事故,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极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实现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程度,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本文则对自动化控制下的煤矿通风系统加以分析。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煤矿;通风系统  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日益扩大,煤矿安全生产也
摘 要:本文对铝在冷轧钢板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酸溶铝(Als)对夹杂总量及冷轧产品组织性能的影响,认为在生产不同种类冷轧钢板时,酸溶铝(Als)含量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关键词:冷轧钢板;酸溶铝;夹杂物;组织  1 前言  在炼钢生产中,铝是强脱氧元素,大部分钢均采用铝或含铝的复合材料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铝,一部分形成Al2O3或Al2O3的夹杂物,其大部分由钢液排出,而少部分则以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