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是,也要笔墨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an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画农民,以郭全忠的作品比较有“味”——有一种独特的地域与个人特色。看他的画,就像是听秦腔,听陕西话,能感到一股浓郁的西北味道。不只人物形象——笑容、姿致有这味道,就是土坡、窑洞、阳光也有这味道。但这是郭全忠而不是别人唱的“秦腔”。在这里。地域特色与个人特色是一体的。
  “味”是观看得来的感受。是由视觉联想到听觉、味觉而形成的“统觉”。这“统觉”的产生与视觉形象的地域与个性特征相关。我曾用“苦涩”形容这一特征,但它又不止于苦涩,还有“土味”等,而且这“苦涩”和“土味”只属于郭全忠,不同于其他的“苦涩”和“土味”。
  郭全忠出生于河南农村,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他在西安美院学习时,曾受教于刘文西等。并遵循一体化的模式画过“英雄形象”。新时期以来,他和绝大多数画家一样,寻求个性与独立,探索刻画农民形象的新途径。其探索,一是追求真实,二是追求笔墨表现。求真实就要抛弃一体化“英雄形象”的虚假和粉饰,在表现农民形象真实性的同时,表现画家自己情志的真实。求笔墨表现就要改变以往只重“好看”造型而轻视中国画特色的倾向,充分发挥笔墨的作用,并创造自己的笔墨个性。这两方面的追求,表明郭全忠人物画的拨乱反正特性,也表明他选择了一条推进人物画演进的大道。
  郭全忠笔下的陕北农民,捕捉的是他们自然状态中的样相、姿致、态度。而没有人为的做作。他们是生活中的农民。而不是被画家摆来摆去、失去自然特性的模特儿。他笔下的人物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乡土气,而没有我们司空见惯的“学院腔”(其早期作品带有这种“腔”);这种“土气”与那类经过精心挑选、精心修饰的“地方特色”不同。无论是面目、身形、衣着、情态,都带着他(她)们原有的质朴、粗糙,甚至有些“赃”和“丑”。这是从对象身上直接抓取而不是刻意夸张出来的东西。这种真实性温暖而亲切。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郭全忠说:“陕北农民的苦与乐就是我的苦与乐,我觉得他们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这不是标榜。熟悉他的人和画。就会相信这是发自内心的声音。陕北农民是他的“根”。他作品中的真实描绘和真实表现。都根于这种苦乐相连、命运相连的沟通、贴近与共鸣。
  (本文为节选)
  郭全忠简介:
  郭全忠,1944年生,祖籍河南。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原陕西国画院人物画家、副院长。自1979年以来,作品《万语千言》、《自乐班》、《选村官》、《自习》等先后参加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获一个二等奖、两个铜奖。2007年获吴作人《造型艺术》大奖。
  获吴作人《造型艺术》奖评语:
  他立足于中国黄河流域乡村大地的真实生活,数十年如一日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探索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新形态,成为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其他文献
就在他最后加固炭窑并打算装窑时,突然炭窑崩塌,他被深深地埋在窑内,不幸光荣牺牲,年仅29岁。  吴烈,延安时期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人民武装警察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副司令员、政治委员,武汉军区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北京卫戍区政治委员,北京军区顾问等职。作为当年的战友,吴烈见证了张思德牺牲的前前后后。  他的手上磨出了血泡  上世纪40年代初,国民党加大了对陕
期刊
五月的拉萨阳光绚丽,车子顺着车辙行驶在当雄县的草原上,两边是还未泛青的土地,突然蹿出的一只野兔为这乍暖还寒的天气增添了一抹生机……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拉萨早春“风光”了,不过,这天车子上的人不是去踏青的游客,而是一群去牧区进行义诊的“白衣天使”。他们就是北京市第六批二期援藏医疗队。  独在异乡“为异客”  2011年的夏天,由13名来自首都各医院的大夫组成的医疗队接棒来到拉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期刊
他从小痴迷武术,参军入伍终于有机会接受正规训练。退役后,他在担任武术教练的同时遍访名师勤学苦练,逐渐成为大巴山深处的一名武林高手。而今,年近5旬的他依然名震当地武术界,前来拜师和挑战的人络绎不绝。然而,“真正的高手绝不轻易出招”,他唯一一次实战,还是20年前英雄救美,以一敌七大战街头不良青年。  驮山有位武林高手  久闻万源市有一位身手不凡的武林高手,记者多次联系采访未果。6月20日晚上8时许,在
期刊
兄弟两个同在清华大学求学,哥哥学的是工程力学,弟弟学的是土木工程:多年后,哥哥设计蛟龙号,弟弟研究神九上九天,兄弟俩可以说是全力以赴……  “蛟龙号”挑战7000米的第一次海试首战告捷,下潜深度达到了6671米,创下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记者在作为三个试航员之一的蛟龙号副总指挥崔维成的老家——江苏海门市三阳镇采访时,意外得知崔维成的弟弟崔维兵参与了“神九”项目的研究,这兄弟俩可谓是上天入海,各显
期刊
龚洁评价引她入行的恩师胡玫导演凡事举重若轻,“在拍摄现场经常是一边嗑瓜子、看书,一边工作,可大事小情,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对于最新合作的冯小宁导演,龚洁深感敬佩,“《甲午大海战》中首次出现的黄岩岛全貌是冯导多年前坐飞机在空中拍到的。他走到哪儿就拍到哪儿,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种一切为艺术的精神令我非常敬佩。”  今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8周年的日子,7月6日,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陆
期刊
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诗人臧克家随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到台儿庄,他在那里待了10余天,先后三次深入战地进行采访。笔者查阅有关史料,采撷到了臧克家当年在台儿庄采访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另外,臧克家的女儿臧小平也为笔者提供了臧克家当年采访台儿庄战役的一些情况。  高唱战歌赴疆场  1937年10月,臧克家从山东省第十一中学(校址在临清)回到了家乡诸城臧家庄。这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莱阳乡村师范的
期刊
她曾一贫如洗,是乡亲们帮她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困境;后来,她勤劳致富,成了身家百万的“破烂王”,同时也走上了感恩之路——捐款150多万元用于助老帮教、扶危济困。她叫潘淑兰,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村的一名七旬老人。  曾经一贫如洗  乡亲们帮她度过困境  “刚嫁到村里,我家什么都没有。乡亲们一起动手给我家盖起了房子,整治了锅灶,还给我们凑了400元钱,可我连管乡亲们一顿饭都付不起。那时我就想要活出
期刊
大学毕业后,我多少次想过应该回西安看看,可是却一直没有成行。没想到在毕业30年之后,由于西安同学热心、辛苦的付出和非同一般的感召力,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西安,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母校,更难得的是回到了曾经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同学中间……我除了开心,还是开心。  去西安的前一个夜晚,平时头一挨枕头就能入睡的我失眠了,像孩子一样兴奋,我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是细细想来,这似乎又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在
期刊
作为十八大献礼剧目,32集兵工大戏《枪神传奇》近期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首都剧场。这部国内首部兵工题材的抗战作品讲述了我军兵工行业从无到有、鲜为人知的发展历程。新老两版《亮剑》的总制片人万荣出任该剧制片人,不但召集了《亮剑》制作团队的原班人马,还吸引了何政军、张光北两位《亮剑》英雄再度联袂,分别出演自学成才的武器专家和斤斤计较的兵工厂长。  何政军向当过老红军的父亲表达敬意  继《亮剑》中的赵政委
期刊
职业:劲松街道副调研员  经历:已在街道工作22年  那天,我去劲松街道采访,劲松街道郑霞书记竭力向我推荐了一个名叫尹长安的老同志:“你真应该去采访采访他。他是1990年从北京星海乐器公司调人劲松街道的。先后担任过文明办副主任、民政科科长、城建科科长、城管监察分队副分队长、司法所所长和副调研员等职务。在此期间,曾七次获评‘优秀公务员’,并先后被市区两级有关部门授予‘无畏城管队员’、‘优秀司法助理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