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明喻新论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隐喻与明喻之间区别的争论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隐喻和明喻差别很大,有学者认为隐喻是浓缩的明喻,也有学者认为明喻属于隐喻的一种。在此从修辞、认知和翻译三个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隐喻和明喻之间的异同,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隐喻和明喻开辟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成员方,必须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善意履行条约的国际义务。根据WTO的规则要求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外资法律制度的现状,只有不断完善和修
当代中国邪教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一些地区呈孳生蔓延之势,其活动的主要地区则转入了城市。这既与国际上邪教组织的泛滥和猖獗有关联,也与中国转型期间社会价值观念失范、中国文
社会心态作为一段时间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它可以从深层次折射出民众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态度。当前存在的一些危险的社会心态已经体现出
基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06年-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报的数据,对甘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学校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学条件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纵向的比较与分析,
每当考试结束以后,总是有一些同学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当它们面对标准答案时,却往往大为震惊,原来自认为很有把握的"熟题"却没有得分.此种现象常常被总结为马虎,其实这是由于受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自觉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学功能的重视以及对文学性的追求,使文学语言成了标准规范的书面语.这种状况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使语言更加精粹,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