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表面上看是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对语句所处语言环境的考查。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觉得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下面以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要求翻译的句子为例,总结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采分点,希望能给同学们答好文言文翻译题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采分点之一: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掌握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重要实词的基本义项(我个人认为120个还远远不够,至少要重点积累300个)。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比如:
(1)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2013年高考湖北卷)
(2)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2013年高考湖北卷)
(3)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
(4)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2013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1)句中的“差””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差别、相差;差错、错误;稍微地、比较地。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稍微地”义项最恰当。(2)句的“录”字是个多义字,常见的义项有:记载,登记;抄录;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逮捕等。这里应该是“记录、记载”的意思。(3)句的“望”常见的义项有:远望;盼望,期望;名望,声望;埋怨,责怪等,根据语境揣测,此处用“埋怨”义项最恰当。(4)句中的“发”字是个多音多义字:念作fā,动词,常见的义项有:发射;出发,派遣;兴起,产生;打开;表现,显露;启发,阐明。念作fà,名词,常见的义项只有:头发。根据语境,这里是说金履祥做学问很严谨,有自己的思想,据此推测,此处“发”作动词解,宜解释为“阐明”。
参考译文:(1)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2)(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3)(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年高德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4)凡是引用的书籍,总是加上注解,用来裁定订正他们的意义,有许多先儒所没有阐发的(内容)。
对于一词多义,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特别是要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这是文言文一词多义的复习方法之一。积累丰厚,才能运用自如。如“爱”:①爱。动词。如:“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②喜欢。动词。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③吝惜,舍不得。动词。“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利用具体语境推断词义。一词多义的词义都是指其在一定语境中的某个义项。故须学会利用上下文来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据此推断出来的词义,代入语境又合情合理,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如《师说》中“吾师道也”的“师”指学习,而“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的“师”指从师。
3.略识词义引申知识。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规律,有助于揣摩推断词义。如:“引”,是个指事字,本义是“开弓”,即“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是说君子张满了弓却不发箭。开弓是以弦带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则引兵渡河。”开弓是把弓拉开,形状变长了,所以引申出“延长”、“伸长”的意义。《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引领而望之”是说伸长脖子期待他。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出“引退”的意义。《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导”、“引领”、“延长”、“伸长”、“引退”等意义,都是从“开弓”的形状直接引申而来的。
采分点之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某些词会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具有了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了某一新的意义,临时充当了另一类词。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的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作状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比如:
(5)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2013年高考广东卷)
(6)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2013年高考广东卷)
(7)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2013年高考江西卷)
(8)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2013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5)句中,“蜂”是名词活用为状语,意为“像蜜蜂一样”。(6)句中,“名”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叫……名字”。其实这里有一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即一个名词后带代词如“之”,这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7)句中,“须”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要理解为“长胡须”。(8)句中,“旧”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旧交”。
参考译文:(5)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6)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7)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8)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对于词类活用,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基本知识。对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基础知识应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掌握这类活用的性质特点与基本规律,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在阅读、翻译训练过程中,对文言材料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应予以及时整理,摘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以便强化识记,加深印象。
采分点之三:古今异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词语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造成古今意义不同。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特别是那些与现代汉语中的书写相同但意思和用法完全不同的词语。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比如:
(9)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2013年高考安徽卷)
(10)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2013年高考江苏卷)
(11)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2013年高考江苏卷)
(12)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2013高考重庆卷)
分析:(9)句中,“中国”是两个词,意思是“中原地区”,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0)句中,“左右”,古今异义,意为“身边侍候的人,近臣”,现代汉语中的“左右”是“左和右两方面”的意思。(11)句中的“尚”字今义有“尊崇”、“风尚”“还”等意思,而古义有“推崇”、“时间久远”、“仰攀婚姻,特指娶公主为妻”。句中“尚”字后带有宾语“公主”,这里就是“娶公主为妻”的意思,这一分很多考生都丢了。(12)句中的“丈人”在古代是“对年长人的尊称”,在现代主要指“岳父”。
参考译文:(9)我不能在中原发迹起家,所以才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10)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11)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12)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对于古今异义,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记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指逃跑而非行走。
2.重点关注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
3.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
4.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采分点之四:通假字
通假,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代替本字。代替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这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进行翻译时,如果按照字面一般意思没法解释,那就要想想课文中学过的该词的通假情况,再从通假的角度去考虑。高考常常是在翻译题中涉及,直接或间接考查,着眼于应用。比如:
(13)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2013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13)句中的“帅”和“见”都是通假字,“帅”通“率”,是“率领、带领”的意思;“见”通“现”,是“显露、展示”的意思。如果不能看出这两个是通假字,翻译时可能就会词不达意。
参考译文:(13)章君依仗济世的卓越才华,在闽地敌寇大兵压境的时候,曾经树起大旗准备好战鼓,磨砺长矛,率领军队进攻敌寇击退了他们的侵犯,这是因为他有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才华的抱负啊。
对于通假字,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经典语句识记。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应加以归类梳理,结合教材中的语例来强化识记。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通“授”。又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种识记法,既能识记通假字,还能避免默写时写错别字。
2.根据读音推断。因为通假字与本字之间读音相同或者相近,充分依托上下文,判别某字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并依语境推断其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通“早”。
采分点之五:重要虚词
虚词是辅助实词构成句子语法结构或表达语气的。考纲规定了同学们应掌握的15个重点虚词。大多数虚词既有其基本用法,表示其语法功能,又有意义,能在现代汉语里找到相对的虚词加以解释。有些同学因对虚词重视不够,对虚词的差别没有做细致的分析,导致在翻译时随意误译。因此,对考纲要求掌握的15个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了然于心,只要句中出现,就可能是得分点,就要格外留心。比如:
(14)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2013年高考大纲卷)
(15)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2013年高考江西卷)
(16)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2013年高考重庆卷)
分析:(14)句中的“乃”是一个得分点,在这里作副词,可译为“才”。(15)句中的“以”是文言中最重要的高频虚词,句中出现了两处,第一处作介词,可译为“在”,第二处作连词,表示目的,可翻译为“来”。(16)句中三个重要虚词,“以”,介词,可译为“把”;“所”是“所”字结构,“所恶”就是“厌恶的人或事”,“所喜”就是“喜欢的人或事”;“之所以”中的“所以”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表示结果),而是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参考译文:(14)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15)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阳光。(16)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对于重要虚词,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记典型实例。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而”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等三个句子,并分清它们依次表明并列、转折、修饰的三种用法。
2.看词语结构。主要指根据与虚词紧密相关的实词,推断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如:“所”往往与动词组合,构成“所 动词”的结构形式,根据这一固定结构,就能判断出:“所”作代词,起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事、物”。同时,“所”还可和“为”结合,构成“为……所”的固定结构,根据这一结构,可以判断“所”为助词,表示被动。
采分点之六: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中正常句式语序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在翻译时将其变换成现代汉语正常的句式。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一般命题者选取句子都是仔细考虑了句子的句式特点。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失分。比如:
(17)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2013年高考山东卷)
(18)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2013年高考广东卷)
(19)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2013年高考浙江卷)
(20)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年高考江西卷)
(21)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2013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17)句中,“自厉”是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自”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前置,如“自信”。(18)句中的“自活”也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理解为“养活自己”。(19)句中,“密于法”是状语后置句式,在翻译时,应将其介词短语“于法”调整到形容词“密”字前,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20)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这句是典型判断句式。(21)句中“不予之一言”省略了主语,翻译时应该在句首补充传记主人公廉希宪,句意才能顺畅。
参考译文:(17)那能耐受一年中寒冷的时节却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品德高尚的人常常借它来勉励自己,求得君子的志向,大概也像这样罢。(18)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19)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材,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20)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21)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
对于特殊句式,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熟记典型例句。熟记典型例句,有助于掌握常见句式的性质特点与语言标志、结构规律。如被动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2.善于总结。充分利用已熟悉的特殊句式的经典范例,归纳整理文言句式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文言句式的知识,通过回忆、对比、联想,触类旁通,温故知新,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状语后置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的形式,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于……”的形式,如“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3.学会翻译。辨明是特殊句式后,按各种句式的固定翻译格式进行翻译。如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时要调到动词前;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都要依从现代汉语的语序恢复原位。
采分点之七: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世代沿用,就成为—种用法和结构都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这些固定格式,表示的意义是固定的。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固定结构在古汉语中大量存在,而在现代汉语里大多已经消失,考生不明了就没法翻译。所以积累一些固定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固定结构主要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可译“为什么……呢”),“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如……何”“若……何”(这三个都可译为“把……怎么样”)等。比如:
(22)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013年高考天津卷)
(23)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2013年高考湖南卷)
(24)奚重而不更也?(2013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22)句中的“无乃……欤”是固定结构,可译为“恐怕……吧”。(23)句中的“得无”是固定结构,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24)句中的“奚……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为什么……呢”。
参考译文:(22)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23)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24)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采分点之一: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掌握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重要实词的基本义项(我个人认为120个还远远不够,至少要重点积累300个)。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比如:
(1)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2013年高考湖北卷)
(2)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2013年高考湖北卷)
(3)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
(4)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2013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1)句中的“差””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差别、相差;差错、错误;稍微地、比较地。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稍微地”义项最恰当。(2)句的“录”字是个多义字,常见的义项有:记载,登记;抄录;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逮捕等。这里应该是“记录、记载”的意思。(3)句的“望”常见的义项有:远望;盼望,期望;名望,声望;埋怨,责怪等,根据语境揣测,此处用“埋怨”义项最恰当。(4)句中的“发”字是个多音多义字:念作fā,动词,常见的义项有:发射;出发,派遣;兴起,产生;打开;表现,显露;启发,阐明。念作fà,名词,常见的义项只有:头发。根据语境,这里是说金履祥做学问很严谨,有自己的思想,据此推测,此处“发”作动词解,宜解释为“阐明”。
参考译文:(1)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2)(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3)(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年高德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4)凡是引用的书籍,总是加上注解,用来裁定订正他们的意义,有许多先儒所没有阐发的(内容)。
对于一词多义,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特别是要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这是文言文一词多义的复习方法之一。积累丰厚,才能运用自如。如“爱”:①爱。动词。如:“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②喜欢。动词。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③吝惜,舍不得。动词。“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利用具体语境推断词义。一词多义的词义都是指其在一定语境中的某个义项。故须学会利用上下文来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据此推断出来的词义,代入语境又合情合理,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如《师说》中“吾师道也”的“师”指学习,而“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的“师”指从师。
3.略识词义引申知识。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规律,有助于揣摩推断词义。如:“引”,是个指事字,本义是“开弓”,即“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是说君子张满了弓却不发箭。开弓是以弦带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则引兵渡河。”开弓是把弓拉开,形状变长了,所以引申出“延长”、“伸长”的意义。《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引领而望之”是说伸长脖子期待他。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出“引退”的意义。《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导”、“引领”、“延长”、“伸长”、“引退”等意义,都是从“开弓”的形状直接引申而来的。
采分点之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某些词会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具有了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了某一新的意义,临时充当了另一类词。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的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作状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比如:
(5)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2013年高考广东卷)
(6)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2013年高考广东卷)
(7)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2013年高考江西卷)
(8)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2013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5)句中,“蜂”是名词活用为状语,意为“像蜜蜂一样”。(6)句中,“名”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叫……名字”。其实这里有一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即一个名词后带代词如“之”,这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7)句中,“须”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要理解为“长胡须”。(8)句中,“旧”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旧交”。
参考译文:(5)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6)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7)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8)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对于词类活用,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基本知识。对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基础知识应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掌握这类活用的性质特点与基本规律,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在阅读、翻译训练过程中,对文言材料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应予以及时整理,摘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以便强化识记,加深印象。
采分点之三:古今异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词语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造成古今意义不同。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特别是那些与现代汉语中的书写相同但意思和用法完全不同的词语。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比如:
(9)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2013年高考安徽卷)
(10)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2013年高考江苏卷)
(11)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2013年高考江苏卷)
(12)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2013高考重庆卷)
分析:(9)句中,“中国”是两个词,意思是“中原地区”,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0)句中,“左右”,古今异义,意为“身边侍候的人,近臣”,现代汉语中的“左右”是“左和右两方面”的意思。(11)句中的“尚”字今义有“尊崇”、“风尚”“还”等意思,而古义有“推崇”、“时间久远”、“仰攀婚姻,特指娶公主为妻”。句中“尚”字后带有宾语“公主”,这里就是“娶公主为妻”的意思,这一分很多考生都丢了。(12)句中的“丈人”在古代是“对年长人的尊称”,在现代主要指“岳父”。
参考译文:(9)我不能在中原发迹起家,所以才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10)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11)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12)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对于古今异义,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记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指逃跑而非行走。
2.重点关注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
3.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
4.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采分点之四:通假字
通假,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代替本字。代替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这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进行翻译时,如果按照字面一般意思没法解释,那就要想想课文中学过的该词的通假情况,再从通假的角度去考虑。高考常常是在翻译题中涉及,直接或间接考查,着眼于应用。比如:
(13)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2013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13)句中的“帅”和“见”都是通假字,“帅”通“率”,是“率领、带领”的意思;“见”通“现”,是“显露、展示”的意思。如果不能看出这两个是通假字,翻译时可能就会词不达意。
参考译文:(13)章君依仗济世的卓越才华,在闽地敌寇大兵压境的时候,曾经树起大旗准备好战鼓,磨砺长矛,率领军队进攻敌寇击退了他们的侵犯,这是因为他有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才华的抱负啊。
对于通假字,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经典语句识记。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应加以归类梳理,结合教材中的语例来强化识记。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通“授”。又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种识记法,既能识记通假字,还能避免默写时写错别字。
2.根据读音推断。因为通假字与本字之间读音相同或者相近,充分依托上下文,判别某字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并依语境推断其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通“早”。
采分点之五:重要虚词
虚词是辅助实词构成句子语法结构或表达语气的。考纲规定了同学们应掌握的15个重点虚词。大多数虚词既有其基本用法,表示其语法功能,又有意义,能在现代汉语里找到相对的虚词加以解释。有些同学因对虚词重视不够,对虚词的差别没有做细致的分析,导致在翻译时随意误译。因此,对考纲要求掌握的15个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了然于心,只要句中出现,就可能是得分点,就要格外留心。比如:
(14)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2013年高考大纲卷)
(15)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2013年高考江西卷)
(16)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2013年高考重庆卷)
分析:(14)句中的“乃”是一个得分点,在这里作副词,可译为“才”。(15)句中的“以”是文言中最重要的高频虚词,句中出现了两处,第一处作介词,可译为“在”,第二处作连词,表示目的,可翻译为“来”。(16)句中三个重要虚词,“以”,介词,可译为“把”;“所”是“所”字结构,“所恶”就是“厌恶的人或事”,“所喜”就是“喜欢的人或事”;“之所以”中的“所以”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表示结果),而是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参考译文:(14)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15)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阳光。(16)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对于重要虚词,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记典型实例。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而”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等三个句子,并分清它们依次表明并列、转折、修饰的三种用法。
2.看词语结构。主要指根据与虚词紧密相关的实词,推断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如:“所”往往与动词组合,构成“所 动词”的结构形式,根据这一固定结构,就能判断出:“所”作代词,起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事、物”。同时,“所”还可和“为”结合,构成“为……所”的固定结构,根据这一结构,可以判断“所”为助词,表示被动。
采分点之六: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中正常句式语序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在翻译时将其变换成现代汉语正常的句式。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一般命题者选取句子都是仔细考虑了句子的句式特点。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失分。比如:
(17)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2013年高考山东卷)
(18)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2013年高考广东卷)
(19)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2013年高考浙江卷)
(20)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年高考江西卷)
(21)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2013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17)句中,“自厉”是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自”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前置,如“自信”。(18)句中的“自活”也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理解为“养活自己”。(19)句中,“密于法”是状语后置句式,在翻译时,应将其介词短语“于法”调整到形容词“密”字前,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20)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这句是典型判断句式。(21)句中“不予之一言”省略了主语,翻译时应该在句首补充传记主人公廉希宪,句意才能顺畅。
参考译文:(17)那能耐受一年中寒冷的时节却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品德高尚的人常常借它来勉励自己,求得君子的志向,大概也像这样罢。(18)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19)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材,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20)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21)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
对于特殊句式,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熟记典型例句。熟记典型例句,有助于掌握常见句式的性质特点与语言标志、结构规律。如被动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2.善于总结。充分利用已熟悉的特殊句式的经典范例,归纳整理文言句式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文言句式的知识,通过回忆、对比、联想,触类旁通,温故知新,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状语后置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的形式,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于……”的形式,如“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3.学会翻译。辨明是特殊句式后,按各种句式的固定翻译格式进行翻译。如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时要调到动词前;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都要依从现代汉语的语序恢复原位。
采分点之七: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世代沿用,就成为—种用法和结构都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这些固定格式,表示的意义是固定的。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固定结构在古汉语中大量存在,而在现代汉语里大多已经消失,考生不明了就没法翻译。所以积累一些固定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固定结构主要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可译“为什么……呢”),“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如……何”“若……何”(这三个都可译为“把……怎么样”)等。比如:
(22)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013年高考天津卷)
(23)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2013年高考湖南卷)
(24)奚重而不更也?(2013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22)句中的“无乃……欤”是固定结构,可译为“恐怕……吧”。(23)句中的“得无”是固定结构,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24)句中的“奚……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为什么……呢”。
参考译文:(22)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23)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24)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