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鹰 歌,我会写一辈子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人的最低限度是到处奔跑,不断清零自己,然后放空重来。』
  音乐世界里,李海鹰一次次重新检阅自己,最近一次,他以指挥家的新身份站上了舞台。
  入夜。星海音乐厅的灯映在珠江上,与门前水泄不通的车流交相辉映。室内,《当代中国风情音画》流行交响音乐会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这是横跨三个流行音乐年代的李海鹰,人生中第一次指挥交响音乐会。拿着指挥棒的李海鹰显得很兴奋,他说:“比结婚还紧张。” 据主办方透露,这是星海音乐厅2012年票房最火爆的一场演出。
  民间音乐孕育了我
  《当代中国风情音画》流行交响音乐会上演出的作品,旋律都是李海鹰这些年来创作的流行音乐名曲,所不同的是—它们现在已经改成交响乐了。上半场,《走四方》的唢呐变成三个小号,《我的爱对你说》的原唱叶倩文换成花腔女高音柯绿娃,《弯弯的月亮》那款岭南小调也霎时宏大起来。然而,下半场一开场《独自去偷欢》的旋律,混搭潘长江春晚上唱过的《过河》,却让现场的广东观众笑出了声—为的是那种穿着牛仔喇叭裤跳秧歌的感觉。李海鹰后来解释说,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东北小城镇的众生相。
  从划双桨船的家女,到东北小镇上的青年,李海鹰的创作既接上了烟火气,也接住了民族音乐的底气,他说,“我从小就浸淫在广东音乐和曲艺中“。
  在李海鹰的人生经历中,大众所熟知的部分,是他作为一个出色的当代作曲家的身份,而最不为大众所知道的经历,都和民族音乐有关。“我最早学会的乐器是秦琴,第一个认识的音乐家是粤剧撰曲人,那是我班上同学的父亲。”李海鹰的父亲是黄埔造船厂的副厂长,因此儿时家里往来的朋友里,不少都是高级工程师,他们说服父亲买了电唱机,这边听着《蓝色多瑙河》,那边听着《纺棉花》、《梁祝》。那天少年李海鹰在家里自学秦琴,被楼上的工程师邻居看到了,对方告诉他,“小提琴才高级呢!”然后拿木尺架在脖子上,开始比划—那居然也能出声。李海鹰上了心,后来又学会了小提琴。
  16岁进入专业团体,李海鹰第一个进的就是广州粤剧院。那时正值“文革”,样板戏做得如火如荼,会拉小提琴的李海鹰变得很抢手,且同时考上了音乐学院和粤剧院。“粤剧院跟我说,学校那边不要你了。于是我就去上班了。”如今李海鹰说起这件事来,丝毫不觉得遗憾,似乎它已成为生命中一桩趣谈,甚至值得感谢。
  “因为年轻时耳濡目染广东戏曲,后来写《过河》,其实就是把它引过去—懂得广东戏曲,你会发现东北二人转其实也可以贯通。”后来,他还曾经进入广东音乐曲艺团做创作员,专业创作广东音乐,每天跟《旱天雷》、《步步高》打交道。
  对民族音乐有很长时间的浸淫,“亮剑”的板胡,“弯弯月亮”的笛子,中国音乐的灵魂、感情,都是在这时候的两段经历中形成的。对民族民间音乐,比西洋音乐创作者多了经历。“很多年前我在北京开一个流行音乐的研讨会,他们问:李海鹰是什么孕育了你?我说我是学民族民间音乐开始的。”
  创作人以内心说话
  1989年,是中国乐坛“西北风”最劲的时候。那年李海鹰花半小时为电视艺术片《大地情语》创作的《弯弯的月亮》一出,很多人都说它“不够阳刚气”。后来,这首温婉小调,却成了乐坛传唱最久的流行歌,引领了内地流行音乐的潮流。李海鹰自己的说法,“是否引领潮流是旁人的看法。创作人是以内心说话的。不需要考虑太多潮流、风向,不需要考虑别人喜欢不喜欢。反过来说,艺术家认定自己的东西是艺术品,同样也是很武断的。”
  真的只用了半个小时?“真的半小时,”李海鹰回忆道,“那天下午刚睡醒午觉,突然觉得这首曲子该这样写,很快就写好了。”想写的歌,李海鹰向来就手快,同样半小时写就的曲目,有《七子之歌》,而《亮剑》则在两周内就完成了录音。“大家都看了一篇记者发挥比较多的报道,然后说,写《七子之歌》我都是泪流满面,几天不睡的。但其实没有,我坐在钢琴旁边,上来就写完了。”
  创作人的心应该是真诚的,李海鹰说,“《弯弯的月亮》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广东图画。”直到今天,他还会不厌其烦地向新朋友说起这幅图画的来历—那是他小时候,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就是乘着这双桨小船的轮渡,去看天上星,去看外面的世界。
  “做一件事是个寻觅的过程。”对李海鹰来说,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创作都是“顺产”,比如《爱如空气》的旋律,李海鹰就用了很长时间来完成,因为这个“青春纯爱”题材的歌曲,对当时已年届中年的李海鹰来说,反倒是难把握,“虽然不是本色,但作为职业创作人,可以找到这个感觉。” 这感觉,一找就是两个月。
  李海鹰也曾找过自己的“职业定位”。四十三岁,李海鹰成为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但不久他放弃了这个位置,“音乐总监是行政职务,不坐班都不能整天不见人影。我觉得作为创作人,最低限度应该全国到处跑,清零自己,然后才开始写歌。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一个创作人应该到处飞,喜欢就可以到维也纳一个月,奥地利一个月我不如做个‘游仙’。”为了自由,李海鹰辞职了。
  每一次都放空重来
  相比之下,《当代中国风情音画》的寻觅过程更艰巨些。“十几年前就有人找我做类似的事,但当时还没觉得要做。我为这个音乐会,寻找了七年。”
  为了“交响乐”,七年之内,李海鹰除了到中央音乐学院“补课”,还到维也纳去“取经”。相比起内地的演出,维也纳演出市场最不一样的地方,大概是没有黄牛。“维也纳人非常珍惜他们自己的文化,这一点从他们的建筑可以看出来,从他们交响乐的票房也可以看出来。维也纳的歌剧和交响乐的票,当地人基本都是买年票,而且票很早就卖光了。临时要看演出,就只能在门口等。你会发现,卖给你退票的朋友会跟你坐在一起看演出。”
  浸淫在艺术氛围中,李海鹰开始埋头开工。《中国风情音画》第一次写完总谱是2011年春节,李海鹰将总谱拿给一位国外生活的音乐家看,对方说:只有35分。这位在流行乐坛载誉无数的作曲家,对来自别人的“差评”毫不恼火:“袋钱入我袋!”这是老广州形容学到东西和有所收获的口头禅。在此之后,总谱又陆续写了七稿。“这是一个很开心的过程,因为我没有一定要追求的成功。”问李海鹰,在创作的过程中,可曾有过自我否定?他坦言,“这次改七稿,就是自我否定。”   我没有机会难过
  2008年的《祝福北京》音乐会上,几乎所有唱过李海鹰歌曲的明星都齐聚在广州,不少人甚至是推掉了已经敲定的商演,专程过来。他们愕然地发现,原来这些耳熟能详但风格迥异的歌曲,竟然都是李海鹰的出品。
  创作是什么样的过程?李海鹰说,“我这个人基本没机会难过,对我来说它们都是快乐的过程。”创作是快乐的,“不少大作家著作等身,忙碌而高产,但其实他们写作的过程是超快乐的—旁人无法理解这份快乐,认为他们很清苦,很寂寞。但我自己对此表示很理解,因为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开音乐会也是快乐的。“做音乐会就是造楼,当然不能是海市蜃楼。我是很好的技术工,是很认真的人,从小到大读书都是第一。音乐会就像好朋友的聚会,当然要是最好的。”
  对待成功,李海鹰的看法是,“既然这桩事情成功了,就到了尽头。那么就去走第二条路吧”,他眼下希望自己做的这“第二件事”也可以走到顶,“歌我会写一辈子,这是上天给我的。同时我可以玩别的东西,但我希望是高水准的,不是玩票。玩新的东西,会让我觉得自己很年轻。这次登台之前,我吼道:新手上路,大家让开。”
  [对话李海鹰]
  我的电话永远不响
  记者: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是在哪个阶段完成的?
  李海鹰:一个人的才能在15岁前就确定了,后面可以学习的是技术和理论,但才能和爱好是小时候确定的。
  记者:这次不是你第一次做这种古典和流行结合的尝试?
  李海鹰:之前还有1994年在北京首都万人体育馆那场音乐会。刘诗昆老师弹了《弯弯的月亮》。那是因为我在电视里看见他在“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会”里弹了这首曲子,其实它是没有进入华人经典的歌曲,而刘诗昆坚持要弹。事后我问朋友要到了他的联系方式,没有通过任何中间人,用最直接的方式跟他沟通,邀请他来参加我音乐会的表演。他来了以后,大家都很惊讶—其他人都是流行音乐圈的。一首曲子里,首都体育馆一万八千人响起了六次掌声。他说自己弹那么多年钢琴,从来没有收到过那么多的掌声—通常古典音乐的掌声都是礼节性的,每一段都有掌声。
  记者:你认为一个人成功主要靠什么?
  李海鹰:才华、人品、人缘,样样都重要。才能决定你可以在一个行业里是否出众,人品好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不贪心,不计较,就会有很多人帮助我。我的一场又一场的音乐会,都是大家帮助我的结果。当然还需要运气,让你不会两眼一抹黑。最后就是要珍惜自己所有的机会,尽量做好自己。能让家人和朋友都开心,付出就会让你觉得很有价值。我觉得我算是特别幸运的人。
  记者:你的歌曾将很多人推上顶峰,比如刘欢,杨钰莹……你怎么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李海鹰:我创作的自主度很大,一辈子最不喜欢被别人约稿。往往是一起聊天的时候,一拍即合。唱我歌曲的人,多数不是约我写,而是我选的。我选择伙伴、歌手,都是从歌曲的角度,并不是因为金钱、特殊关系,只是看作品本身是否合适。唱我歌的人,大部分都是很适合唱这个歌的人。
  当时孙俪要唱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的主题歌,很多人说她不合适,最后她自己练两天都觉得不行,要放弃,我坚持让她试,第三天一试就觉得合适,就拍板了。韩磊唱《走四方》前,我不认识他,我说要找刘欢和孙国庆之间的嗓音,朋友推荐了他,我一个电话叫他来,他听了歌曲很开心,我们的合作就这样开始了。很多歌也有大牌唱过,比如杨钰莹唱《我不想说》之前有两三个人唱过,也有比她红的,都不合适。就像一个导演,也会选新人演员。流行歌也是一样的。
  记者:创作的状态下不喜欢被打扰?
  李海鹰:我的电话不响,永远静音,也不上微博。基本都是用信息联系别人。信息可以很久都不回复,接到就是缘分。如果手机不停响,那就不用干活,我的工作性质,其实可以不接电话的。黄沾当年跟我说:难道你有10万元等着立刻去拿?所以他也是没有手机的,接到就是刚刚看到。基本上,我想找人聊天,就会打电话约他们出来,我约别人的时候比较多,这和我创作的方式很像。
其他文献
『戴着镣铐在绳索上跳舞的舞者』,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曾经这样形容译者。他们时而像个工匠一般小心翼翼地锤炼着文字,时而又用精妙的语言挥洒自己的创造力。  把语言的艺术舞得精准,舞得漂亮,是他们的天职所在。  “任何一首诗都不是有意为读者而写的,任何一幅画都不是有意为观者画的,任何一首交响乐都不是有意为听众而作的。”本雅明曾在《译者的天职》一文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对于译者而言,翻译就如同世间的一首诗
期刊
到了特定的时间,每个芭蕾舞者都必须停止跳舞。Maria Helena Buckley是一位有着近20年的专业舞者经历的独舞者,成绩斐然。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摄影师。  事实上,Maria 曾打算当一名教师。“因为我很享受教导年轻的舞者。但,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在我即将休舞的两年前的某天,我站在后台,看着舞者在前台做准备,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多么不舍得这一场景。因此我做了一个天真
期刊
行业里最不健康的,就是大家盲目参与比稿,这对员工来说是很痛苦的。  李家舜坚持认为广告公司是创意为重,而不是拿了钱,为客户包揽一切。  很多人说我特立独行,确实,和其他中国广告界大佬相比,我没有他们普世的态度,给人感觉——哇,大公司出来的喔!派头十足,不苟言笑这都是我欠缺的东西,也是我跟他们不同的地方。  最终事情是要靠创意的  在澳洲大学毕业时,我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不会去做和我的专业——计算机
期刊
郑海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碰上秤砣这个玩意儿,十多年来,他与秤砣相依为命,不靠收藏秤砣挣钱谋利,秤砣是他的伴侣。  “嘿,这儿!”郑海生看见我们来了,热情地招呼,一口纯正的京片子。郑海生在北京报国寺的铜器馆里有一间自己的小铺子,他取名“古权斋”,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秤砣。权,是最早的中国古代度量衡中的衡器,是称重量的器物,俗称“秤砣”。衡为杆,权为砣。权衡这个词就是这样引申出来的。朋友们看到郑海
期刊
在新媒体时代,明星+微博+微电影,成为创意领袖最为倚重的创意利器。而『用心』,才能制造出令世界感动的作品。而商业之于创意,不只是镣铐,亦是翅膀。  “微电影,可以是实验的,可以是故事的。它没有大电影那样的盈利与审查的压力,它能给导演无数的创作可能性。”“微电影的商业门槛更高,不能只是品牌的植入式传播。”知名导演张杨、张猛、杨树鹏唇枪舌剑,为时下风行的微电影把脉。这不是一场关于微电影的学术研讨,这些
期刊
只有当韩国的民主进入到自如的阶段时,作为独裁者的女儿,朴槿惠才能重新自如。  2月25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正式履职,这是她离开青瓦台33年后重新成为故宅的主人。当年她是带着成为孤儿的悲痛离开这里的,1974年母亲陆英修中弹身亡,5年后,父亲死在亲信枪下,那年朴槿惠27岁。  家庭悲剧没有给她带来同情,因为她父亲是一系列独裁统治政策的决策者,是韩国绵延近30年军政府的始作俑者,是一系列血案的罪魁。
期刊
禅没有固定形式,是以心传心的开悟形式。  在这里,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身就是禅,就像佛法离不开生活,生活的核心离不开真善美。  杜边疆与马蕙菁 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系,1991年创业,注册陶艺品商标“杜马”,代表作品“杜马之链”。后创立杜马禅园,现经营佛山市杜马禅园创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杜马禅园依山傍水而建。很久以来,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居民都不清楚,本地有这样一片世外桃源存在。在这
期刊
公知的污名化是过去几年各种思想界的讨论、各种文化观念的交锋庸俗化的结果。  把讨论转移到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格上,就抹去了更重要的、牵扯到整个国家重大的社会分歧的讨论。  当大家还在争论中国社会是否具备生成公共知识分子的土壤、是否已经形成了具备足够公共性的知识分子群体时,突然之间,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公然撇清:“我不是公知”。近20年来国际知识界讨论很热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话题,颇具中国特色地被演绎并
期刊
很多人问我,长期在野外工作,不寂寞吗?这个问题太可笑了。  在山里,我天黑前就睡,天亮前就起,与星空和白雪为伴。  当冰雪融化,我们能独享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和城里人比简直幸福死了,怎么顾得上寂寞呢?  “看见,才能了解。了解,才能改变。”这是奚志农眼中,“影像”所具备的不可替代的传播价值。奚志农是国内最早一批野生动物摄影师,摄龄始于1983年,与《动物世界》历史平行。他的职业履历填补了野生动物影像
期刊
他25岁背井离乡开始自己的环球之旅,从北到南来到巴厘岛和妻子用20年的时间白手起家,打造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珠宝王国。  然而在事业登峰造极之时,他选择隐遁山林,用制作珠宝的心思打造了全世界最『绿』的绿色学校。  John Hardy一年四季都穿着巴厘岛当地的手工蜡染服饰,脚踏着一双人字拖,肩挂着一个陈旧的麻布包,即便是被邀请到香港会展中心做演讲也是如此穿着。在一众西装革履的听众面前,格外显眼。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