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说:“教师,就是要把春天植进学生心里。”
——题记
良师有方首推悟,高徒得法唯在魂。15年的教书育人之旅,或“小桥流水”似地对弟子和风细雨,或“大江东去”般地与学生挥斥方遒,心有灵犀,酣畅淋漓。让学生“学习着并快乐着,深爱着并感动着,创造着并精彩着。”一直是我苦心经营的语文境界。
语文的灵性不就是在此吗?她将学生的成长轨迹延展成一条洒满阳光和花朵的河流,让学生沐浴其中,欢畅其中。教师正如勤恳的农家,把春天的温暖、明亮种植在学生心里,期盼着收获燕儿归来、嫩芽吐绿,风筝舞空、笑声阵阵的艳阳天。欣赏着孩子们诗意地健康成长,“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醉意自不待言。
“逍遥彩云里,自有艳阳天。有风方起舞,无线不翩跹。”把春天植进学生心里,如风、如线,助学生像风筝一样在艳阳天自在优美地起舞翩跹。韩愈他老人家对“师者”的解读已把老师定格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教书匠的背后则是一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可怜虫。“把春天植进学生的心里”道别了韩愈老先生的理论,解放了教书匠背后那些摇头晃脑读天书的呆子们。因此,我要把春天植进每个学生的心里。教会学生拥有一份春暖花开的心情,去解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读书生活;教会学生带上一份驿路梨花般感恩的心感触身边的人和事;教会学生给智慧掺些真诚,靠信诚打拼人生;教会学生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教会学生修养出善意的豁达与宽容。让他们摒弃狭隘,拥有大度;远离猥琐,走近崇高;让他们从容谈笑失败与得失;让他们敢于哭,敢于笑,敢于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他们走进人生的春天,浑然大气,把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的着意磨砺融会贯通!
只要足够地热爱学生,足够地勇敢坚韧、锲而不舍、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完成种植春天这份美丽的使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寻春自有“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智慧,师者种春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彰显。为完成这美丽的使命,我在教学中大胆地实践探索。实践的智慧给我带来了一阵阵惊奇,一份份欣喜。石破天惊,茅塞顿开,给予学生更大收获的同时,我的心灵也变得无限的高远,浩渺的想象正在飞翔。每堂阅读课上尝试的“一分钟背诵”分明让孩子们在比赛智慧的速度。在激烈的比赛中,他们懂得了必须做到精力高度集中,才能稳握胜券。每次的比赛结果都是争先恐后,举手如林,一面面胜利的“旗帜”招展着自信,真是“新年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此时此刻,教室里一片盎然春意,上进、赏识、自信、快乐已自然地定格在学生心里。想起“满堂灌”时代学诗歌,台上的教师讲得唾沫四溅,口干舌燥,台下的学生睡得大话梦游,垂涎三尺。可惜了,古人的文采就这样被糟蹋了。我决不愿如此的课堂悲剧上演。记得讲完《卜算子·咏梅》的写作背景后,我就让学生自由自在、酣畅淋漓地读诗。有的学生回归私塾读书模样,摇头晃脑读,惹得邻桌们前仰后合;有的学生立正打着手势、捂着胸口读,作含情脉脉状;有的学生平声静气,羞羞答答读,一副掩口葫芦模样。教室里群情激昂,一个都不少。或高亢、或低沉、或乐观、或悲凉,他们读出了个性,读出了创造。有一个同学表达看法:“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要挺胸抬头,咧开嘴笑着读;另一位学生说“只有香如故”要拉长脸读,读出孤高和无奈。聆听着同学们侃侃而谈,我觉得这不就是“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春境吗?
只要教师肯下工夫,肯动脑筋,敢于打破旧的,课堂的春天就会悄然而至。
我想让学生与作文写谎说再见,不由得有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走向大自然写生,作文课为什么就白白浪费了这天然素材?走,到校外找灵感,去挖掘天然素材,写绿色文章。于是,我带着学生兴奋地走出了校门,走向了湖西公园。首先来到水城集团的荷花亭,当看到几柄荷叶已暗卷残色,却托起两朵荷花姹紫嫣红,我马上引导学生这不正是“花入金盆叶作尘”的奉献精神吗?看那一群群鱼儿躲在大大的荷叶底下乘凉,我和学生马上一起吟诵冰心的《母亲》:“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您的怀里。”来到了一座假山脚下,我大喊一声:“最美的风景在山顶!”男生们如小虎一般冲了上去,狂叫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逗得女生们哈哈大笑。“来,孩子们,快来看这是什么?”一声亲切的呼唤,孩子们挤在一起,伸着头,掮着肩,把我和小树围在中间。小树上有几只蜗牛正背着沉重的壳努力地向上爬或向下爬。“看到这些,你们想到了什么?”我问。有的学生说:“同样是努力,选错了方向,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有的说:“有的人勇敢地奔向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却自甘堕落。”“悟得好!太棒了!”我及时鼓励。继续前行,我们向绿色林荫地前进。“同学们往远方看,前方是不是飘扬着一带绿色的希望?”大家纷纷点头。“好,我们走近那些树木,你会发现什么?”同学们冲了过去。有的抓耳挠腮,悟不出来;有的却一拍脑门,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老师,从远处看,这片林荫地飘着绿色的希望,走近这些树木,却发现它们满身斑驳,不堪入目,这说明最美的风景在远方。”有的接着说:“就像我们同学,最纯真的友谊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唱着歌儿,孩子们欢快地来到河畔。站在亭亭玉立的杨柳树下,平时缺少自信的一位内向的孩子大声说道:“老师,此时,我想到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顿时,掌声如潮。我微笑着摸摸那孩子的头,望着他纯真的眼睛说:“精彩正在进行!”他会心地笑了……
回到教室后,同学们只用了20分钟就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绿色”文章。我尽情地享受着那一行行情真意切的文字:
“因为实力,喜鹊如将军般傲立枝头,威风凛凛;因为实力,庥雀就连维持生计叼着虫子都要东张西望,惊慌失措。”
“看到小石凳被人掀翻在地,我和同桌想把它恢复到原址,石凳却已深陷在泥土里,搬也搬不动。我们想恢复那被破坏的美丽,却无能为力。”
“在我们农村,从未见到这优美雅致的风景。我要把这份美丽装进心里,化作力量,将来,凭自己的实力改变我那落后的家乡。”
……
这些闪耀的思想火花,正是那春天的太阳,放射着温暖、明亮的光芒。让我的学生拥有一颗春天的心,我幸福之极!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把春天植进每个学生的心里”的教学理念正在创造着奇迹,并和学生一起因创造而精彩着。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
我说:“教师,就是要把春天植进学生心里。”
——题记
良师有方首推悟,高徒得法唯在魂。15年的教书育人之旅,或“小桥流水”似地对弟子和风细雨,或“大江东去”般地与学生挥斥方遒,心有灵犀,酣畅淋漓。让学生“学习着并快乐着,深爱着并感动着,创造着并精彩着。”一直是我苦心经营的语文境界。
语文的灵性不就是在此吗?她将学生的成长轨迹延展成一条洒满阳光和花朵的河流,让学生沐浴其中,欢畅其中。教师正如勤恳的农家,把春天的温暖、明亮种植在学生心里,期盼着收获燕儿归来、嫩芽吐绿,风筝舞空、笑声阵阵的艳阳天。欣赏着孩子们诗意地健康成长,“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醉意自不待言。
“逍遥彩云里,自有艳阳天。有风方起舞,无线不翩跹。”把春天植进学生心里,如风、如线,助学生像风筝一样在艳阳天自在优美地起舞翩跹。韩愈他老人家对“师者”的解读已把老师定格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教书匠的背后则是一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可怜虫。“把春天植进学生的心里”道别了韩愈老先生的理论,解放了教书匠背后那些摇头晃脑读天书的呆子们。因此,我要把春天植进每个学生的心里。教会学生拥有一份春暖花开的心情,去解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读书生活;教会学生带上一份驿路梨花般感恩的心感触身边的人和事;教会学生给智慧掺些真诚,靠信诚打拼人生;教会学生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教会学生修养出善意的豁达与宽容。让他们摒弃狭隘,拥有大度;远离猥琐,走近崇高;让他们从容谈笑失败与得失;让他们敢于哭,敢于笑,敢于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他们走进人生的春天,浑然大气,把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的着意磨砺融会贯通!
只要足够地热爱学生,足够地勇敢坚韧、锲而不舍、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完成种植春天这份美丽的使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寻春自有“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智慧,师者种春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彰显。为完成这美丽的使命,我在教学中大胆地实践探索。实践的智慧给我带来了一阵阵惊奇,一份份欣喜。石破天惊,茅塞顿开,给予学生更大收获的同时,我的心灵也变得无限的高远,浩渺的想象正在飞翔。每堂阅读课上尝试的“一分钟背诵”分明让孩子们在比赛智慧的速度。在激烈的比赛中,他们懂得了必须做到精力高度集中,才能稳握胜券。每次的比赛结果都是争先恐后,举手如林,一面面胜利的“旗帜”招展着自信,真是“新年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此时此刻,教室里一片盎然春意,上进、赏识、自信、快乐已自然地定格在学生心里。想起“满堂灌”时代学诗歌,台上的教师讲得唾沫四溅,口干舌燥,台下的学生睡得大话梦游,垂涎三尺。可惜了,古人的文采就这样被糟蹋了。我决不愿如此的课堂悲剧上演。记得讲完《卜算子·咏梅》的写作背景后,我就让学生自由自在、酣畅淋漓地读诗。有的学生回归私塾读书模样,摇头晃脑读,惹得邻桌们前仰后合;有的学生立正打着手势、捂着胸口读,作含情脉脉状;有的学生平声静气,羞羞答答读,一副掩口葫芦模样。教室里群情激昂,一个都不少。或高亢、或低沉、或乐观、或悲凉,他们读出了个性,读出了创造。有一个同学表达看法:“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要挺胸抬头,咧开嘴笑着读;另一位学生说“只有香如故”要拉长脸读,读出孤高和无奈。聆听着同学们侃侃而谈,我觉得这不就是“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春境吗?
只要教师肯下工夫,肯动脑筋,敢于打破旧的,课堂的春天就会悄然而至。
我想让学生与作文写谎说再见,不由得有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走向大自然写生,作文课为什么就白白浪费了这天然素材?走,到校外找灵感,去挖掘天然素材,写绿色文章。于是,我带着学生兴奋地走出了校门,走向了湖西公园。首先来到水城集团的荷花亭,当看到几柄荷叶已暗卷残色,却托起两朵荷花姹紫嫣红,我马上引导学生这不正是“花入金盆叶作尘”的奉献精神吗?看那一群群鱼儿躲在大大的荷叶底下乘凉,我和学生马上一起吟诵冰心的《母亲》:“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您的怀里。”来到了一座假山脚下,我大喊一声:“最美的风景在山顶!”男生们如小虎一般冲了上去,狂叫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逗得女生们哈哈大笑。“来,孩子们,快来看这是什么?”一声亲切的呼唤,孩子们挤在一起,伸着头,掮着肩,把我和小树围在中间。小树上有几只蜗牛正背着沉重的壳努力地向上爬或向下爬。“看到这些,你们想到了什么?”我问。有的学生说:“同样是努力,选错了方向,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有的说:“有的人勇敢地奔向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却自甘堕落。”“悟得好!太棒了!”我及时鼓励。继续前行,我们向绿色林荫地前进。“同学们往远方看,前方是不是飘扬着一带绿色的希望?”大家纷纷点头。“好,我们走近那些树木,你会发现什么?”同学们冲了过去。有的抓耳挠腮,悟不出来;有的却一拍脑门,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老师,从远处看,这片林荫地飘着绿色的希望,走近这些树木,却发现它们满身斑驳,不堪入目,这说明最美的风景在远方。”有的接着说:“就像我们同学,最纯真的友谊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唱着歌儿,孩子们欢快地来到河畔。站在亭亭玉立的杨柳树下,平时缺少自信的一位内向的孩子大声说道:“老师,此时,我想到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顿时,掌声如潮。我微笑着摸摸那孩子的头,望着他纯真的眼睛说:“精彩正在进行!”他会心地笑了……
回到教室后,同学们只用了20分钟就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绿色”文章。我尽情地享受着那一行行情真意切的文字:
“因为实力,喜鹊如将军般傲立枝头,威风凛凛;因为实力,庥雀就连维持生计叼着虫子都要东张西望,惊慌失措。”
“看到小石凳被人掀翻在地,我和同桌想把它恢复到原址,石凳却已深陷在泥土里,搬也搬不动。我们想恢复那被破坏的美丽,却无能为力。”
“在我们农村,从未见到这优美雅致的风景。我要把这份美丽装进心里,化作力量,将来,凭自己的实力改变我那落后的家乡。”
……
这些闪耀的思想火花,正是那春天的太阳,放射着温暖、明亮的光芒。让我的学生拥有一颗春天的心,我幸福之极!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把春天植进每个学生的心里”的教学理念正在创造着奇迹,并和学生一起因创造而精彩着。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