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着重分析了形成产业转移力的产业关联和制度环境两个因素。作者认为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巨大产业转出阻力是可以克服的。那么,克服产业转移阻力的因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制度环境因素是克服产业转出阻力的关键因素。破解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顺利转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
【关键词】产业转移力;产业关联;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5-021-04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产业转移力理论的观点,形成产业转移力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生产资料、销售市场、产业关联和制度环境。其中,前两个因素对形成产业转移力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两个因素的作用在逐渐加大。本文将分别对这两个因素做重点分析,以弄清楚这两个因素对产业转移力的形成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又是如何影响产业跨区域转移的?
二、产业关联因素对产业转移力形成的作用分析
1、产业关联及其相关理论
产业关联是指在产业集聚状态下,集群内的各种产业间形成的前向、后向和旁侧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可分离性。这种关联导致产业集群内产业格局的稳定,使得产业链条上的任何一个产业或企业不能随意的脱离产业集群而转移产业集群外。因为处于产业集群的各种产业相互分工、同时又相互合作,如果一个产业脱离这种集群,那么它将失去享受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效应包括产业集群给集群内的企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刺激创新等。为了更好的理解产业关联的作用,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关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目前,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比较多,理论界比较推崇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马歇尔认为,产业的集聚主要是一种规模经济和广义外部性。第二,埃得加·M·胡佛则认为产业集群区域是一种规模经济区,他将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层次,即:①单个区位单位的规模经济(如工厂、商店的规模经济);②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规模经济;③某个产业在一定区位的集群整体的规模经济。第三,迈克尔·波特从他独特的“钻石体系”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框架出发,重构了有关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第四,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分析可知,无论是马歇尔的“规模经济和广义外部性”理论,还是胡佛的“适当的规模经济”论;无论是波特所采用的“钻石体系”分析方法,还是克鲁格曼坚持的“集群内企业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观点,无一例外的在强调产业集群所产生的产业关联对区域经济体的有利影响。那么,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有利影响吗?产业关联对形成产业转移阻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下面以诸暨市大唐袜业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2.产业关联因素对形成产业转出阻力作用的实证分析
(1)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的关联情况
大唐袜业是袜子生产及原料、机械、市场、服务等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群,形成一个袜业地方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1998年,诸暨市全行业各类袜业机械6.5万台(其中大唐镇1.8万台,以下括号内均为大唐镇指标),其中普通袜机5万台(1.35万台),进口电脑袜机0.6万台(0.19万台),全年生产48亿双(16.5亿双),创产值90亿元(29亿元)。2001年初大唐袜业系统的袜机已达1万多台。与之相配套,大唐镇还拥有丙纶丝生产线40余条,各类加弹机已达1200余台,橡筋机800余台,氨纶包覆丝生产线50条,年产丙纶长比丝10000余吨,各类加弹丝60000余吨,橡筋线近5000吨,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丙纶丝、绦纶高弹丝、橡筋线生产基地,产品除内部消化外,还有大量外销。大唐袜业从手摇袜机开始,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在技术装备上赶上了国际先进,几乎所有的高级袜子都能在这里织出。产品组合也日渐丰富合理,目前己形成多个系列300余个品种的袜子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大唐袜业有一些有趣的特点:没有规模企业,但在整体上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没有知名品牌,但国内外的许多知名品牌都在这里生产加工,而且大唐袜业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品牌;没有独领风骚的技术,主打产品也是最普通不过的袜子,但围绕袜业形成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却是无法复制也无法模仿的。近年来,国内轻纺行业持续低迷,大唐袜业却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1996年以来年均增幅一直超过20%,市场不断扩展,投资需求旺盛。那么,大唐袜业一枝独秀的秘密是什么呢?
第一,弹性生产。第二,创新的产业文化。
(2)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对形成产业转出阻力作用的分析
从上面对大唐袜业情况的介绍中,可知大唐袜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产业集群。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整体规模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产量规模大。1995年以来,大唐镇出口额已占到袜子总销售值的35%,产品出口到美、日、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1998年,诸暨市全行业各类袜业机械6.5万台,大塘镇就有1.8万台。另外,大塘镇的普通袜机、进口电脑袜机拥有量也占诸暨市拥有量的很大比例。
第二,单个企业规模小。在大唐,没有规模企业,但在整体上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
第三,集群内企业分工明确。大唐及其周边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劳动分工系统,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的产业网络,网络中企业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各个企业分担整个袜业生产系统的不同环节,共同完成袜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过程。
因此,与其说大唐袜业是一个产业集群,倒不如说大唐袜业是一个袜子生产企业。在这个庞大的企业内部,各个流程、各个生产模块环环相扣,系统而又明确。其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机制,产生了马歇尔、胡佛、波特、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性以及促进竞争的有利现象。由于这些有利作用的影响,处在这一庞大组织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企业都不会脱离该组织而独立存在。因为独立存在意味着失去享受这种产业关联因素带来的有利影响。因此,产业关联因素对集群内部企业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形成了对产业转出集群的强大阻力。
按照上述逻辑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产业集群会越来越大,内部分工也会越来越完善,导致集群内企业向外转出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产业跨区域转移越来越不可能。这是一条经济社会运行的自然法则吗?有没有一种能克服产业转出阻力的力量存在呢?下面将以东莞IT产业集群崛起为例子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三、制度环境因素对产业转移力形成的作用分析
通過对诸暨市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的分析,我们知道,产业集群的产业关联因素在形成产业转出阻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也是形成目前造成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东莞IT产业集群形成的例子说明,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在产业关联因素之外,存在一个能形成更大产业转入引力的制度环境因素。就是这种因素的存在,使产业能克服产业关联形成的阻力,转移到产业集群之外。
至此,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效果甚微的原因已经完全浮出水面,那就是,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关联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由此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以东莞为代表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所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能大于台湾IT产业的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就不能大于东部地区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呢?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我国东部地区优越的制度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这一时期提出的许多政策措施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造就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奇迹的出现。这一节将选取有代表性的我国沿海地区因制度创新而迅速崛起的广东省和正在积极寻求制度创新的我国中部地区作为实例,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制度环境在形成产业转移力中的重要作用。
1、广东省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1)1978年以前广东省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处于边缘化地位
广东省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由于国际政治的关系,比如,大陆与台湾数十年的敌对状态、越南战争等因素,导致广东省长期处于前线位置,其工业发展一直得不到中央政府的重视,广东省在中央的工业化布局中不具备优先位置。同时,我国在1949年以后推行以资源密集为基础的重工业化战略也不利于当时广东省经济发展。重工业需要从大量煤炭、铁矿、石油等广东省相对缺乏的自然资源,同时,广东省与内陆其他地区的交通又十分不便,因此工业化进展自然缓慢。再有,广东省从20世纪初就缺乏相应的工业基础,也使其工业化的步伐和速度相对缓慢。1978年广东省人口占全国的5.3%,但广东省的GDP只占5.1%;工业总产值只占4.7%,农业却占6.1%。这表明广东省的工业化水平相当落后,在全国的分工中是以农业省份出现的,而非工业省份。最为明显的是广东省的投资占全国的地位,能反映未来工业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投资,只占全国投资的3.6%。在政府投资占投资主要比重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数据表明广东省基本上得不到中央的重视。
(2)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经济迅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的经济迅速起飞,特别是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更是迅猛发展,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成为制造业重镇,挑起了我国在出口市场中崛起的大梁。
珠三角地区的GDP,从1980年不足12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增长到2001年的8360亿人民币以上,在此期间,珠三角地区实际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5%,高于广东全省的13.5%和全国的10.8%。1980年,珠三角地区占广东省GDP的47.7%、占全国GDP的2.6%。到2000年,珠三角地区占广东省GDP的78.6%、占全国GDP的8.7%。1980年,珠三角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3.3%。到2001年,珠三角地区占全国出口的34.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28.6%。而其人口只有全国的3.3%。1980-2001年期间,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我们不禁要问,广东省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吸引到如此多的产业和资金落户,从而创造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呢?是因为广东省一夜之间拥有了大量生产资料吗?不是。是因为广东省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消费市场吗?也不是。是因为广东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吗?更不是。那么,广东省到底为什么能创造出如此的经济奇迹呢?按照产业转移力的形成因素,可以很容易知道,因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才使得广东省的制度环境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大于东南亚地区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那么,是什么经济发展政策导致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的产業吸引力如此空前增强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看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乃至整个中国在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2、广东省经济特区优越制度环境的形成分析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演变及政策导向的阶段性,本文以1996年国家全面实施对进口税收的三项改革为标志,将广东省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是广东省经济起飞时期,也是广东省获得国家和特区双重优惠政策的时期。这一阶段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强有力的说明优越的制度环境在形成产业转移力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现在,这一阶段是广东省经济稳步发展的时期,广东在政策优势上有所减弱,政策优势有所降低。同时,这一时期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是广东省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关联优势的时期。在制度环境绩效分析部分,本文主要注重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情况,以证明政策优势在形成产业转移力中的重要作用。
(1)广东省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
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大一统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下,投资主体单一(基本上是中央政府),建设项目统一安排,布局蓝图一笔独绘,产品统购统销,原材料统一调拨供应,财政统收统支”。1978年底,我国政府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经验和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把实行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原则同意广东省、福建省的两个报告,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即从1980年起,两省在外贸、外汇、财政及计划、物资供应、物价政策等都实行新的经济体制和灵活措施。拉开了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序幕。特别是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15次会议批准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为广东经济特区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制度保证。那么,是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措施,造就了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拥有如此巨大的政策优势呢?
(2)构筑优越制度环境的具体政策措施分析
下面将分别分析各项优惠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形成政策优势的原因。
第一,税收优惠。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对在该条例公布后两年内投资兴办的企业,或者投资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此后,又把过去实行的对合营企业一年免征所得税,两年减半的规定,改为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对中外合营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凡是税率高于国内企业工商税税率的,都按照工商税税率纳税。
第二,关税优惠。1982年12月,中央关于《当前试办经济特区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纪要》指出,特区生产的产品出口,应免征关税,特区进口自用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市场商品,除烟、酒等几种以外,也应免征关税。另外,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对必需的生活用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征税或减免进口税。
第三,土地使用优惠。1984年12月25日深圳人民政府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调整及优惠减免办法》规定:①新建企业在基建期间,按本办法的标准缴纳20%至30%的土地使用费。基建期间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工业一般为2年,个别基建期长的企业可酌情延长;其他行业为1年。②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公布以前办的国营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原批准使用的土地,1985年底以前可免缴土地使用费。但上述企事业单位,在《广东经济特区条例》公布以后扩大使用的土地或以土地、厂房与客商开展合资合作的,均应缴纳土地使用费。上述免缴土地使用费的单位,过去已经缴纳的土地使用费,可从1986年后抵减已缴数额。③国家机关、部队、人民团体以及文化、宣传、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和公共设施使用的土地,暂不缴纳土地使用费。④企业填海增辟的土地,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10年。⑤经深圳市科技发展中心审定,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项目,自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5年,5年后再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3年。技术特别先进的项目,可免缴土地使用费。⑥华侨、港澳以及台湾同胞捐资兴办的企业,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5年,5年后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⑦凡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确实无法缴纳土地使用费者,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当年土地使用费可以缓缴或减免。
第三,商品销售优惠。对合营企业的产品销售,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属于国内急需的或需要进口的短线产品,内销比例可以适当增大。
第四,原材料购买优惠。对合资企业,中外双方投资进口的设备和其他必要的物料,一律免征进口税和工商税,并且简化海关放行手续。合营企业为生产外销产品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原器材,零部件和包装物料,一律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税。合营企业在国内市场购买物资,除部分按出口价格计价外,其余一律按国内市场价格计价。对合营企业的中方按股份分得的税后利润,除归还货款外,五年内留给中方投资者支配。对合营企业在国内购买的办公、生活用品,可不受控制集团购买力限制。对使用外国政府的中低息货款(包括中国银行货款)而进口的材料、设备,一律免征关税和工商税。在扩大自主权方面,除原有规定外,并允许合营企业参加广交会,在配额方面享受国营企业同等待遇。货款项目或合营企业进口设备和材料等,凡是经过批准,可行性报告上有清单的,一律不再办理报批手续。
另外,鼓励特区企业采用我国生产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其他物资,其价格可按照我国当时同类商品的出口价给予优惠,以外汇结算。这些产品和物资,可凭售货单位的销售凭证直接运往特区。
第五,简化行政手续办理。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第六,再投资优惠政策。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投资为5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
第七,简化合法利润转移程序。客商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所得的合法利润,特区企业的外籍职工、华人职工、港澳职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和其他正当收入,可以按照特区外汇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特区内的中国银行或者其他银行汇出。
这样的优惠措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企业运营成本,使得广东省经济特区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超强的政策优势。但是,这些政策优势转化成广东省经济特区吸引产业转移的引力了吗?广东省在获得这些优惠政策之后是不是中央政府又通过行政力量才把产业从国内其他地区转移到广东省去的呢?也即是说,是不是中央政府又导演了一场如建国初期的用行政力量使产业向“大三线”地区转移的好戏呢?答案是否定的。就国际大环境而言,20世纪80年代世界已经步入了缓和的经济形势时代,国家没有必要为备战而对产业的分布实施战略部署;就这次改革的性质而言,这次改革国家是通过政策引导的形式进行的,而不是通过强制命令形式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改革的手段是对外开放。广东省经济特区这一时期承担的就是国家经济改革“试验田”、我国向世界打开的“一扇窗”的角色。
事实证明,这种政策优势在国际产业大转移的世界经济形势下瞬间转化为极大的产业转移引力,吸引了来自东南亚及我国内地的各种投资,这些投资为广东省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这种政策优势到底給广东省经济特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多大效果呢?下面以这些政策实施初期广东省接受外商投资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3)广东省优越制度环境对承接产业转移作用的绩效分析
我国利用外资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形式有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形式。外商其他投资有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和加工装配三种形式。分析资金转移情况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方面是外商投资额的情况,以此来说明产业转移的情况;另一个方面是外商投资行业的情况,以此来说明产业形成情况。下面将分别加以分析。
1)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接受了国外大量资金转移。
改革开放之前的1979年外商在广东省的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两种形式)金额为0.91亿美元。同年,中央确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自此,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外商在广东省的投资就猛增到2.081亿美元。“六五”期间,中央给广东省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首先是1981年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商投资加以优惠,接着又先后出台了《广东省经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调整及优惠减免办法》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规定、办法。到“六五”结束的1985年外商在广东省的投资额已经达到了6.3亿美元。1990年达到15.8亿美元,1995年更是达到102.1亿美元。经过15年的发展,广东省接受外商投资额增加了50倍,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大量外资转移到广东省背后隐含的是国际产业的大批转移。这种飞速的产业和资金的转移,也恰恰证明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优惠政策形成了强大的政策优势,增强了广东省吸引产业转移的引力。
2)外商投资促使广东省工业产业集群形成。
以1996年外商在广东省的直接投资行业来看。在批准的4608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生产型项目占86%以上。按行业分,农林牧渔水利业144个,工业3754个,地质普查和勘探业1个,建筑业52个,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57个,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49个,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业224个,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20个,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17个,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25个,金融、保险业3个,其他行业62个。可见,在广东省,外资主要投资于工业产业,使广东省迅速从农业省份转变为工业大省,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升级。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广东省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确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上面从广东省的纵向发展分析为政策优势转化为广东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引力提供了必要性证明。那么,这些分析是不是可以充分说明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后所具有的巨大产业转移引力是来自政策优势呢?显然不足以充分说明。为了证明这一充分条件,下面将选择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证明,可知,广东省及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崛起,是由于具有了巨大的政策优势,并且是这种优势转化为了产业转移引力的结果。在第二章中的产业跨区域力的作用机理图上,可以表示为广东省的政策优势推动了位于低产业转移力的组合向高产业转移力的组合发生了移动。在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中,政策优势是该机制重要组成因素。由此造成产业迅速向广东省转移。可见,优越的制度环境对形成产业转入引力的作用非常大,在克服产业转出阻力、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方面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对产业关联问题的研究资料回顾,笔者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产业关联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而对产业关联的不利作用的研究尚少。通过对诸暨市大唐袜业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关联的有利作用恰恰是形成产业转移阻力的关键因素。而克服产业转出阻力的关键因素是形成产业转入引力的制度环境因素。总之,笔者认为直接决定产业转移顺利与否的是产业转入引力与产业转出阻力的较量,而决定产业转入引力大小的是制度环境的优越与否。因此,促进我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顺利转移的关键就是要积极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
从上面的总结可知,本文从产业转移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甚微的原因,指明了改善产业转移效果的方向。但没有就改善制度环境的具体方法、措施进行研究。这是有待研究的问题之一。其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的分析论证、实证分析、图例说明的方式。这些研究方法对于本文所涉及的产业关联性、产业转移力的大小等问题只能做定性的分析,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计算产业关联度是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三,针对本文提出的产业转移力理论来说,产业转移力函数如何表达?等力线的性质如何加以证明?也是完善产业转移力理论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浩良,蔡朝晖.网络结构:大唐袜业的组织模式[J].浙江经济,2000,(7).
[2]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R].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3]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曾忠禄.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南开经济研究[J].1997,(1).
【关键词】产业转移力;产业关联;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5-021-04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产业转移力理论的观点,形成产业转移力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生产资料、销售市场、产业关联和制度环境。其中,前两个因素对形成产业转移力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两个因素的作用在逐渐加大。本文将分别对这两个因素做重点分析,以弄清楚这两个因素对产业转移力的形成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又是如何影响产业跨区域转移的?
二、产业关联因素对产业转移力形成的作用分析
1、产业关联及其相关理论
产业关联是指在产业集聚状态下,集群内的各种产业间形成的前向、后向和旁侧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可分离性。这种关联导致产业集群内产业格局的稳定,使得产业链条上的任何一个产业或企业不能随意的脱离产业集群而转移产业集群外。因为处于产业集群的各种产业相互分工、同时又相互合作,如果一个产业脱离这种集群,那么它将失去享受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效应包括产业集群给集群内的企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刺激创新等。为了更好的理解产业关联的作用,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关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目前,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比较多,理论界比较推崇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马歇尔认为,产业的集聚主要是一种规模经济和广义外部性。第二,埃得加·M·胡佛则认为产业集群区域是一种规模经济区,他将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层次,即:①单个区位单位的规模经济(如工厂、商店的规模经济);②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规模经济;③某个产业在一定区位的集群整体的规模经济。第三,迈克尔·波特从他独特的“钻石体系”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框架出发,重构了有关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第四,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分析可知,无论是马歇尔的“规模经济和广义外部性”理论,还是胡佛的“适当的规模经济”论;无论是波特所采用的“钻石体系”分析方法,还是克鲁格曼坚持的“集群内企业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观点,无一例外的在强调产业集群所产生的产业关联对区域经济体的有利影响。那么,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有利影响吗?产业关联对形成产业转移阻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下面以诸暨市大唐袜业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2.产业关联因素对形成产业转出阻力作用的实证分析
(1)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的关联情况
大唐袜业是袜子生产及原料、机械、市场、服务等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群,形成一个袜业地方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1998年,诸暨市全行业各类袜业机械6.5万台(其中大唐镇1.8万台,以下括号内均为大唐镇指标),其中普通袜机5万台(1.35万台),进口电脑袜机0.6万台(0.19万台),全年生产48亿双(16.5亿双),创产值90亿元(29亿元)。2001年初大唐袜业系统的袜机已达1万多台。与之相配套,大唐镇还拥有丙纶丝生产线40余条,各类加弹机已达1200余台,橡筋机800余台,氨纶包覆丝生产线50条,年产丙纶长比丝10000余吨,各类加弹丝60000余吨,橡筋线近5000吨,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丙纶丝、绦纶高弹丝、橡筋线生产基地,产品除内部消化外,还有大量外销。大唐袜业从手摇袜机开始,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在技术装备上赶上了国际先进,几乎所有的高级袜子都能在这里织出。产品组合也日渐丰富合理,目前己形成多个系列300余个品种的袜子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大唐袜业有一些有趣的特点:没有规模企业,但在整体上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没有知名品牌,但国内外的许多知名品牌都在这里生产加工,而且大唐袜业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品牌;没有独领风骚的技术,主打产品也是最普通不过的袜子,但围绕袜业形成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却是无法复制也无法模仿的。近年来,国内轻纺行业持续低迷,大唐袜业却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1996年以来年均增幅一直超过20%,市场不断扩展,投资需求旺盛。那么,大唐袜业一枝独秀的秘密是什么呢?
第一,弹性生产。第二,创新的产业文化。
(2)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对形成产业转出阻力作用的分析
从上面对大唐袜业情况的介绍中,可知大唐袜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产业集群。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整体规模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产量规模大。1995年以来,大唐镇出口额已占到袜子总销售值的35%,产品出口到美、日、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1998年,诸暨市全行业各类袜业机械6.5万台,大塘镇就有1.8万台。另外,大塘镇的普通袜机、进口电脑袜机拥有量也占诸暨市拥有量的很大比例。
第二,单个企业规模小。在大唐,没有规模企业,但在整体上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
第三,集群内企业分工明确。大唐及其周边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劳动分工系统,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的产业网络,网络中企业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各个企业分担整个袜业生产系统的不同环节,共同完成袜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过程。
因此,与其说大唐袜业是一个产业集群,倒不如说大唐袜业是一个袜子生产企业。在这个庞大的企业内部,各个流程、各个生产模块环环相扣,系统而又明确。其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机制,产生了马歇尔、胡佛、波特、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性以及促进竞争的有利现象。由于这些有利作用的影响,处在这一庞大组织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企业都不会脱离该组织而独立存在。因为独立存在意味着失去享受这种产业关联因素带来的有利影响。因此,产业关联因素对集群内部企业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形成了对产业转出集群的强大阻力。
按照上述逻辑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产业集群会越来越大,内部分工也会越来越完善,导致集群内企业向外转出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产业跨区域转移越来越不可能。这是一条经济社会运行的自然法则吗?有没有一种能克服产业转出阻力的力量存在呢?下面将以东莞IT产业集群崛起为例子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三、制度环境因素对产业转移力形成的作用分析
通過对诸暨市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的分析,我们知道,产业集群的产业关联因素在形成产业转出阻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也是形成目前造成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东莞IT产业集群形成的例子说明,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在产业关联因素之外,存在一个能形成更大产业转入引力的制度环境因素。就是这种因素的存在,使产业能克服产业关联形成的阻力,转移到产业集群之外。
至此,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效果甚微的原因已经完全浮出水面,那就是,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关联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由此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以东莞为代表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所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能大于台湾IT产业的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就不能大于东部地区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呢?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我国东部地区优越的制度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这一时期提出的许多政策措施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造就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奇迹的出现。这一节将选取有代表性的我国沿海地区因制度创新而迅速崛起的广东省和正在积极寻求制度创新的我国中部地区作为实例,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制度环境在形成产业转移力中的重要作用。
1、广东省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1)1978年以前广东省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处于边缘化地位
广东省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由于国际政治的关系,比如,大陆与台湾数十年的敌对状态、越南战争等因素,导致广东省长期处于前线位置,其工业发展一直得不到中央政府的重视,广东省在中央的工业化布局中不具备优先位置。同时,我国在1949年以后推行以资源密集为基础的重工业化战略也不利于当时广东省经济发展。重工业需要从大量煤炭、铁矿、石油等广东省相对缺乏的自然资源,同时,广东省与内陆其他地区的交通又十分不便,因此工业化进展自然缓慢。再有,广东省从20世纪初就缺乏相应的工业基础,也使其工业化的步伐和速度相对缓慢。1978年广东省人口占全国的5.3%,但广东省的GDP只占5.1%;工业总产值只占4.7%,农业却占6.1%。这表明广东省的工业化水平相当落后,在全国的分工中是以农业省份出现的,而非工业省份。最为明显的是广东省的投资占全国的地位,能反映未来工业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投资,只占全国投资的3.6%。在政府投资占投资主要比重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数据表明广东省基本上得不到中央的重视。
(2)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经济迅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的经济迅速起飞,特别是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更是迅猛发展,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成为制造业重镇,挑起了我国在出口市场中崛起的大梁。
珠三角地区的GDP,从1980年不足12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增长到2001年的8360亿人民币以上,在此期间,珠三角地区实际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5%,高于广东全省的13.5%和全国的10.8%。1980年,珠三角地区占广东省GDP的47.7%、占全国GDP的2.6%。到2000年,珠三角地区占广东省GDP的78.6%、占全国GDP的8.7%。1980年,珠三角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3.3%。到2001年,珠三角地区占全国出口的34.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28.6%。而其人口只有全国的3.3%。1980-2001年期间,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我们不禁要问,广东省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吸引到如此多的产业和资金落户,从而创造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呢?是因为广东省一夜之间拥有了大量生产资料吗?不是。是因为广东省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消费市场吗?也不是。是因为广东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吗?更不是。那么,广东省到底为什么能创造出如此的经济奇迹呢?按照产业转移力的形成因素,可以很容易知道,因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才使得广东省的制度环境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入引力大于东南亚地区产业关联因素形成的产业转出阻力。那么,是什么经济发展政策导致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的产業吸引力如此空前增强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看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乃至整个中国在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2、广东省经济特区优越制度环境的形成分析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演变及政策导向的阶段性,本文以1996年国家全面实施对进口税收的三项改革为标志,将广东省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是广东省经济起飞时期,也是广东省获得国家和特区双重优惠政策的时期。这一阶段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强有力的说明优越的制度环境在形成产业转移力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现在,这一阶段是广东省经济稳步发展的时期,广东在政策优势上有所减弱,政策优势有所降低。同时,这一时期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是广东省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关联优势的时期。在制度环境绩效分析部分,本文主要注重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情况,以证明政策优势在形成产业转移力中的重要作用。
(1)广东省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
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大一统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下,投资主体单一(基本上是中央政府),建设项目统一安排,布局蓝图一笔独绘,产品统购统销,原材料统一调拨供应,财政统收统支”。1978年底,我国政府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经验和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把实行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原则同意广东省、福建省的两个报告,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即从1980年起,两省在外贸、外汇、财政及计划、物资供应、物价政策等都实行新的经济体制和灵活措施。拉开了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序幕。特别是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15次会议批准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为广东经济特区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制度保证。那么,是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措施,造就了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拥有如此巨大的政策优势呢?
(2)构筑优越制度环境的具体政策措施分析
下面将分别分析各项优惠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形成政策优势的原因。
第一,税收优惠。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对在该条例公布后两年内投资兴办的企业,或者投资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此后,又把过去实行的对合营企业一年免征所得税,两年减半的规定,改为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对中外合营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凡是税率高于国内企业工商税税率的,都按照工商税税率纳税。
第二,关税优惠。1982年12月,中央关于《当前试办经济特区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纪要》指出,特区生产的产品出口,应免征关税,特区进口自用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市场商品,除烟、酒等几种以外,也应免征关税。另外,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对必需的生活用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征税或减免进口税。
第三,土地使用优惠。1984年12月25日深圳人民政府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调整及优惠减免办法》规定:①新建企业在基建期间,按本办法的标准缴纳20%至30%的土地使用费。基建期间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工业一般为2年,个别基建期长的企业可酌情延长;其他行业为1年。②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公布以前办的国营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原批准使用的土地,1985年底以前可免缴土地使用费。但上述企事业单位,在《广东经济特区条例》公布以后扩大使用的土地或以土地、厂房与客商开展合资合作的,均应缴纳土地使用费。上述免缴土地使用费的单位,过去已经缴纳的土地使用费,可从1986年后抵减已缴数额。③国家机关、部队、人民团体以及文化、宣传、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和公共设施使用的土地,暂不缴纳土地使用费。④企业填海增辟的土地,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10年。⑤经深圳市科技发展中心审定,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项目,自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5年,5年后再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3年。技术特别先进的项目,可免缴土地使用费。⑥华侨、港澳以及台湾同胞捐资兴办的企业,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5年,5年后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⑦凡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确实无法缴纳土地使用费者,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当年土地使用费可以缓缴或减免。
第三,商品销售优惠。对合营企业的产品销售,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属于国内急需的或需要进口的短线产品,内销比例可以适当增大。
第四,原材料购买优惠。对合资企业,中外双方投资进口的设备和其他必要的物料,一律免征进口税和工商税,并且简化海关放行手续。合营企业为生产外销产品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原器材,零部件和包装物料,一律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税。合营企业在国内市场购买物资,除部分按出口价格计价外,其余一律按国内市场价格计价。对合营企业的中方按股份分得的税后利润,除归还货款外,五年内留给中方投资者支配。对合营企业在国内购买的办公、生活用品,可不受控制集团购买力限制。对使用外国政府的中低息货款(包括中国银行货款)而进口的材料、设备,一律免征关税和工商税。在扩大自主权方面,除原有规定外,并允许合营企业参加广交会,在配额方面享受国营企业同等待遇。货款项目或合营企业进口设备和材料等,凡是经过批准,可行性报告上有清单的,一律不再办理报批手续。
另外,鼓励特区企业采用我国生产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其他物资,其价格可按照我国当时同类商品的出口价给予优惠,以外汇结算。这些产品和物资,可凭售货单位的销售凭证直接运往特区。
第五,简化行政手续办理。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第六,再投资优惠政策。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投资为5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
第七,简化合法利润转移程序。客商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所得的合法利润,特区企业的外籍职工、华人职工、港澳职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和其他正当收入,可以按照特区外汇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特区内的中国银行或者其他银行汇出。
这样的优惠措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企业运营成本,使得广东省经济特区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超强的政策优势。但是,这些政策优势转化成广东省经济特区吸引产业转移的引力了吗?广东省在获得这些优惠政策之后是不是中央政府又通过行政力量才把产业从国内其他地区转移到广东省去的呢?也即是说,是不是中央政府又导演了一场如建国初期的用行政力量使产业向“大三线”地区转移的好戏呢?答案是否定的。就国际大环境而言,20世纪80年代世界已经步入了缓和的经济形势时代,国家没有必要为备战而对产业的分布实施战略部署;就这次改革的性质而言,这次改革国家是通过政策引导的形式进行的,而不是通过强制命令形式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改革的手段是对外开放。广东省经济特区这一时期承担的就是国家经济改革“试验田”、我国向世界打开的“一扇窗”的角色。
事实证明,这种政策优势在国际产业大转移的世界经济形势下瞬间转化为极大的产业转移引力,吸引了来自东南亚及我国内地的各种投资,这些投资为广东省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这种政策优势到底給广东省经济特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多大效果呢?下面以这些政策实施初期广东省接受外商投资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3)广东省优越制度环境对承接产业转移作用的绩效分析
我国利用外资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形式有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形式。外商其他投资有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和加工装配三种形式。分析资金转移情况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方面是外商投资额的情况,以此来说明产业转移的情况;另一个方面是外商投资行业的情况,以此来说明产业形成情况。下面将分别加以分析。
1)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接受了国外大量资金转移。
改革开放之前的1979年外商在广东省的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两种形式)金额为0.91亿美元。同年,中央确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自此,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外商在广东省的投资就猛增到2.081亿美元。“六五”期间,中央给广东省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首先是1981年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商投资加以优惠,接着又先后出台了《广东省经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调整及优惠减免办法》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规定、办法。到“六五”结束的1985年外商在广东省的投资额已经达到了6.3亿美元。1990年达到15.8亿美元,1995年更是达到102.1亿美元。经过15年的发展,广东省接受外商投资额增加了50倍,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大量外资转移到广东省背后隐含的是国际产业的大批转移。这种飞速的产业和资金的转移,也恰恰证明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优惠政策形成了强大的政策优势,增强了广东省吸引产业转移的引力。
2)外商投资促使广东省工业产业集群形成。
以1996年外商在广东省的直接投资行业来看。在批准的4608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生产型项目占86%以上。按行业分,农林牧渔水利业144个,工业3754个,地质普查和勘探业1个,建筑业52个,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57个,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49个,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业224个,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20个,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17个,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25个,金融、保险业3个,其他行业62个。可见,在广东省,外资主要投资于工业产业,使广东省迅速从农业省份转变为工业大省,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升级。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广东省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确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上面从广东省的纵向发展分析为政策优势转化为广东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引力提供了必要性证明。那么,这些分析是不是可以充分说明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后所具有的巨大产业转移引力是来自政策优势呢?显然不足以充分说明。为了证明这一充分条件,下面将选择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证明,可知,广东省及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崛起,是由于具有了巨大的政策优势,并且是这种优势转化为了产业转移引力的结果。在第二章中的产业跨区域力的作用机理图上,可以表示为广东省的政策优势推动了位于低产业转移力的组合向高产业转移力的组合发生了移动。在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中,政策优势是该机制重要组成因素。由此造成产业迅速向广东省转移。可见,优越的制度环境对形成产业转入引力的作用非常大,在克服产业转出阻力、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方面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对产业关联问题的研究资料回顾,笔者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产业关联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而对产业关联的不利作用的研究尚少。通过对诸暨市大唐袜业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关联的有利作用恰恰是形成产业转移阻力的关键因素。而克服产业转出阻力的关键因素是形成产业转入引力的制度环境因素。总之,笔者认为直接决定产业转移顺利与否的是产业转入引力与产业转出阻力的较量,而决定产业转入引力大小的是制度环境的优越与否。因此,促进我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顺利转移的关键就是要积极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
从上面的总结可知,本文从产业转移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甚微的原因,指明了改善产业转移效果的方向。但没有就改善制度环境的具体方法、措施进行研究。这是有待研究的问题之一。其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的分析论证、实证分析、图例说明的方式。这些研究方法对于本文所涉及的产业关联性、产业转移力的大小等问题只能做定性的分析,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计算产业关联度是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三,针对本文提出的产业转移力理论来说,产业转移力函数如何表达?等力线的性质如何加以证明?也是完善产业转移力理论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浩良,蔡朝晖.网络结构:大唐袜业的组织模式[J].浙江经济,2000,(7).
[2]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R].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3]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曾忠禄.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南开经济研究[J].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