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影响教学成绩提升的瓶颈,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掌握。这限制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其弊端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随着新课改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学因自身特性,教师更加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如何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教学已成为物理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个体差异 教学方式
在全面提倡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课改氛围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已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加上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高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部分物理教师仍然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卖力,但其教学效果却是低效或无效,这样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新课改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方便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坚持“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在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忽视学困生的存在,而且对于他们要更加照顾。教学设计要体现分层次教学,如上课提出问题时,对于学困生,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让他们接受,其问题的知识点与他们的学習基础一致,并及时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更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为每个层次都选择难易适宜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同程度的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有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理念,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的转变包括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等方面内容。不同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哪种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灵活多变。课堂上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教学模式,分组讨论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将小组讨论过程结果分享给全体同学。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过去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讲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表演活动,学生不能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时间与机会思考。这样造成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内在理论理解不清,从而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教师讲得再丰富多彩,其课堂效率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是指教师要将教学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要重视对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物理定律、定理的内容,然后做大量的题型和练习来掌握教学内容。
(三)重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实验性强的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教学其实是实验教学,物理课程中的每个定理都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教师要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切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实验演示,而不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学生缺少实际动手操作体验,对定理、定律理解不清造成课上听懂课下就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中的实验考核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教师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理教学模式的更新。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现代化教学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以增大物理课的课堂容量,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二是可以减轻教师书写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上。三是具有直观形象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有利于课堂小结与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本堂课的知识体系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可清楚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
总之,教师应将课本知识、实验操作综合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在物理概念、实验中自由转换。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把学生当成朋友,与学生形成融洽课堂氛围;注重物理学科特色,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转换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提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
[2]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8).
[3]聂立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5).
(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个体差异 教学方式
在全面提倡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课改氛围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已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加上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高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部分物理教师仍然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卖力,但其教学效果却是低效或无效,这样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新课改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方便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坚持“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在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忽视学困生的存在,而且对于他们要更加照顾。教学设计要体现分层次教学,如上课提出问题时,对于学困生,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让他们接受,其问题的知识点与他们的学習基础一致,并及时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更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为每个层次都选择难易适宜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同程度的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有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理念,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的转变包括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等方面内容。不同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哪种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灵活多变。课堂上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教学模式,分组讨论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将小组讨论过程结果分享给全体同学。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过去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讲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表演活动,学生不能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时间与机会思考。这样造成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内在理论理解不清,从而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教师讲得再丰富多彩,其课堂效率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是指教师要将教学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要重视对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物理定律、定理的内容,然后做大量的题型和练习来掌握教学内容。
(三)重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实验性强的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教学其实是实验教学,物理课程中的每个定理都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教师要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切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实验演示,而不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学生缺少实际动手操作体验,对定理、定律理解不清造成课上听懂课下就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中的实验考核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教师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理教学模式的更新。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现代化教学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以增大物理课的课堂容量,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二是可以减轻教师书写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上。三是具有直观形象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有利于课堂小结与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本堂课的知识体系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可清楚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
总之,教师应将课本知识、实验操作综合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在物理概念、实验中自由转换。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把学生当成朋友,与学生形成融洽课堂氛围;注重物理学科特色,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转换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提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
[2]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8).
[3]聂立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5).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