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寒连大寒,病从寒中来
每年的公歷1月6日前后是小寒节气,1月20日前后是大寒节气,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两个节气。在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最冷的时候,谚语云:“小寒大寒,冷作一团。”因此,小寒和大寒期间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针对一个“寒”字做文章,日常要保暖,疾病须预防。
保暖别忘头脚“小寒大寒,街上走走,金钱丢手。”民间这一说法道出了这段时间的寒冷程度,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更加容易体现出来。在严寒的冬季,保护头部十分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外出最好戴帽子,因为头部作为人体的“诸阳之会”部位,是全身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之一,如果头部受了寒,体内的阳气就很容易散失。另外脚的御寒也很重要,“脚冷脚冷,全身就冷。”因为脚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流经的路程也就最远,加上脚上有着60余处和五脏六腑相对应的穴位,一旦双脚冰凉就会牵动全身,所以说脚冷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百病从寒起,寒由脚下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冬季千万不能忽视脚的保暖。
“三高”人群防意外小寒和大寒是最冷的季节,对于“三高”人群来说,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来说,也最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病变事件。
这时的高血压患者除了注意保暖外,还应经常测量血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增加药物品种;至于冠心病患者,因为对寒冷的刺激特别敏感,而寒冷的刺激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诱发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或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症状;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在寒冷季节更易发生感染和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足的多发季节,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冬季养生食物排行榜
山楂健胃火锅是人们冬季大餐时必不可少的选择,但这种饮食往往浓油多肉,属肥甘厚腻之品,吃多了不易消化,因此此时山楂就派上用场了。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本草纲目》认为它“化饮食,消肉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楂中的枸橼酸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消化肉食等蛋白质的功能。但需要提醒的是山楂还有活血化瘀、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不宜过多食用山楂,以免诱发流产。
山药补脾饮食过度,饮食不节,加上精神紧张、压力加大,都会导致人们不同程度的脾胃受损。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补气而不雍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是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为中医所赞誉,称为补脾第一良药。山药里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也有助于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阳亏虚、胃阳阴虚的人皆可食用。
板栗补肾在人体的五脏中,肾主水,属阴脏,寒气通于肾气,而冬季为肾气主令,此时人体气血开始收敛,精气需要养藏,所以中医学里的冬季养生尤其强调养肾,此时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通肾益气。”
百合养肺中医认为秋冬寒凉之气均易伤肺,而百合味甘微苦,有润肺之功,对肺燥咳嗽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本草述》中记载过“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养正而更能去邪”。百合尤其适宜中老年朋友们经常食用。
杏仁止咳燥邪犯肺或温差较大时,人体容易感受寒凉邪气,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喘等症状。药食两用的止咳佳品首推杏仁,它不但止咳,还有助化痰。《本草求真》里称赞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无不可以调治”。
枣仁安神酸枣仁又名枣仁,其性平味甘,有宁心安神之效,是中医治失眠的经典用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酸枣仁还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这也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
芝麻润燥进入冬季,气候逐步变得干燥,加上人们为了驱寒,大多喜食辛辣食物,而运动又减少了、补水也不及时,以上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肠燥而诱发便秘。芝麻富含油脂与食物纤维,可促进肠蠕动,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中国药典》里记载,芝麻能“益精血,润肠燥”,可见它不但润燥,还兼具补肾阴功效。桑葚与芝麻都具有润肠祛燥、温补肝肾、乌发益精的功效,如果同食,效果会更好。
编辑/林青雨
每年的公歷1月6日前后是小寒节气,1月20日前后是大寒节气,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两个节气。在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最冷的时候,谚语云:“小寒大寒,冷作一团。”因此,小寒和大寒期间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针对一个“寒”字做文章,日常要保暖,疾病须预防。
保暖别忘头脚“小寒大寒,街上走走,金钱丢手。”民间这一说法道出了这段时间的寒冷程度,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更加容易体现出来。在严寒的冬季,保护头部十分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外出最好戴帽子,因为头部作为人体的“诸阳之会”部位,是全身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之一,如果头部受了寒,体内的阳气就很容易散失。另外脚的御寒也很重要,“脚冷脚冷,全身就冷。”因为脚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流经的路程也就最远,加上脚上有着60余处和五脏六腑相对应的穴位,一旦双脚冰凉就会牵动全身,所以说脚冷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百病从寒起,寒由脚下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冬季千万不能忽视脚的保暖。
“三高”人群防意外小寒和大寒是最冷的季节,对于“三高”人群来说,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来说,也最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病变事件。
这时的高血压患者除了注意保暖外,还应经常测量血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增加药物品种;至于冠心病患者,因为对寒冷的刺激特别敏感,而寒冷的刺激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诱发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或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症状;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在寒冷季节更易发生感染和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足的多发季节,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冬季养生食物排行榜
山楂健胃火锅是人们冬季大餐时必不可少的选择,但这种饮食往往浓油多肉,属肥甘厚腻之品,吃多了不易消化,因此此时山楂就派上用场了。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本草纲目》认为它“化饮食,消肉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楂中的枸橼酸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消化肉食等蛋白质的功能。但需要提醒的是山楂还有活血化瘀、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不宜过多食用山楂,以免诱发流产。
山药补脾饮食过度,饮食不节,加上精神紧张、压力加大,都会导致人们不同程度的脾胃受损。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补气而不雍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是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为中医所赞誉,称为补脾第一良药。山药里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也有助于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阳亏虚、胃阳阴虚的人皆可食用。
板栗补肾在人体的五脏中,肾主水,属阴脏,寒气通于肾气,而冬季为肾气主令,此时人体气血开始收敛,精气需要养藏,所以中医学里的冬季养生尤其强调养肾,此时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通肾益气。”
百合养肺中医认为秋冬寒凉之气均易伤肺,而百合味甘微苦,有润肺之功,对肺燥咳嗽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本草述》中记载过“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养正而更能去邪”。百合尤其适宜中老年朋友们经常食用。
杏仁止咳燥邪犯肺或温差较大时,人体容易感受寒凉邪气,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喘等症状。药食两用的止咳佳品首推杏仁,它不但止咳,还有助化痰。《本草求真》里称赞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无不可以调治”。
枣仁安神酸枣仁又名枣仁,其性平味甘,有宁心安神之效,是中医治失眠的经典用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酸枣仁还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这也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
芝麻润燥进入冬季,气候逐步变得干燥,加上人们为了驱寒,大多喜食辛辣食物,而运动又减少了、补水也不及时,以上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肠燥而诱发便秘。芝麻富含油脂与食物纤维,可促进肠蠕动,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中国药典》里记载,芝麻能“益精血,润肠燥”,可见它不但润燥,还兼具补肾阴功效。桑葚与芝麻都具有润肠祛燥、温补肝肾、乌发益精的功效,如果同食,效果会更好。
编辑/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