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去工业化与城市衰落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工厂搬迁和资本撤离问题,即所谓的去工業化现象,从而使这两大工业区域沦为“锈蚀带”或“冰雪带”。这两个区域去工业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会强大、国际竞争、科技进步、全球分工等几个方面。去工业化导致了这两个地区城市就业的锐减、工人的贫困化和城市税收的减少,从而导致了城市的财政危机和发展危机。
  关键词:东北部;中西部;去工业化;财政危机;城市危机
  作者简介:孙群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金华321004);孙金龙,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金华3210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郊区的低密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9YJA770013)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空间蔓延的危害及其治理研究”的成果(1IBSS015)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0.04.017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工业繁荣以后,到20世纪中后期普遍出现了“去工业化”( dein-dustrialization)的现象。按照巴里·布卢斯通(Barry Bluestone)和贝内特·哈里森(Bennett Harrison)的定义,所谓的去工业化,就是在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领域中广泛而系统的撤资行为。美国去工业化的根本问题在于资本运作方式的变化,即资本由投资于本国各种工业的生产性投资转向非生产性的投机、合并和兼并或对外投资,从而导致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工业城市的衰败。①去工业化的实质乃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即制造业在全国或区域经济中的就业和产值所占比重的降低。美国的去工业化现象主要发生在东北部和中西部,去工业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该地区城市的衰落。
  一、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去工业化的表现
  美国的去工业化主要是一种区域现象,即主要发生在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而南部和西部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发展。东北部和中西部去工业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型制造业公司将其麾下的生产厂家关闭,将生产设备或资金转移到西部和南部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地区,甚至国外。事实上,这种工厂设备的迁移早在战后初期即已开始,但由于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度繁荣,这种工厂的搬迁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逆转,特别是在1973-1975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的工业告别了过去的辉煌岁月,进入严重的衰退时期,东北部和中西部老工业区的去工业化由过去的涓涓溪水转变为滔滔洪流。
  战后初期,较早向南部迁移的企业之一是联合飞机有限公司( 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的钱斯沃特分厂,该厂由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 Bridgeport)迁移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该厂的迁移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财政援助,成为美国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工厂迁移,多达1500名职员、2000台机器和5000万磅的设备全部南迁。这种工厂设备的迁移当时被称为“工厂逃离”。①战后初期工厂迁移的另一著名案例,就是大型汽车配件公司博格沃纳公司( Borg Warner)所属工厂的迁移。1950年该公司在美国拥有24个工厂,其中大多数位于中西部。1957年,该公司关闭了位于底特律的两个工厂;第二年,该公司位于底特律的一个附属公司莫尔斯·钱恩公司(Morse Chain Co.)也被关闭;随后,该公司还将其在密歇根州马斯基根( Muskegon)的制冷设备工厂迁移到阿肯色州的史密斯堡(Fort Smith);最后,该公司将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一个阿特金斯·索(Atkins Saw)分公司迁往密西西比州的格林维尔(Greenville)。到1975年,博格沃纳公司的55个工厂已经全部位于南部。②
  这种工厂设备的直接搬迁过于惹眼,产生了极强的轰动效应,但它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去工业化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一种更加隐蔽但更加重要的去工业化形式乃是隐形的资本转移,即撤资行为( disinvestment)或称资本逃逸(capital flight),也就是关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工厂设备或缩减其生产规模,而将资本投放到西部和南部甚至国外。从二战到70年代初期,美国制造业基本保持了繁荣状态。整个美国的制造业就业在1963-1973年间增长了17.6%,只有东北部出现了微小的下降,只减少了1.2%。而从1973年经济危机到90年代之初,美国出现了严重的去工业化现象。去工业化最严重的是东北部,其次是中西部,而南部和西部在六七十年代保持了高度的增长率,只有进入80年代才出现了轻微的衰退和增长趋缓现象(参见下页表1)。
  就东北部和中西部某些州制造业的衰退而言(参见下页表2),俄亥俄、伊利诺伊、密歇根三州在1973-1982年间下降了20%以上,而纽约和马萨诸塞在1982-1991年间也下降了20以上。相比之下,得克萨斯州在1963-1973年间制造业增长了54.6%,即使在经济危机的70年代,该州的制造业仍然增长了34.6%。然而,进入80年代,即使那些制造业增长迅速的州,也出现了低度增长甚至衰退的现象。
  工业衰退最为严重的是东北部,这是因为东北部乃是美国最老的工业基地,兴起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产业以纺织、服装和制鞋等轻工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很容易受到南部和西部工业落后地区低工资的诱惑,而且其迁移也灵活方便。因此,该地区的纺织业最早出现了企业南迁的现象,比如在1940年,新英格兰有1/5的工人就业于纺织、服装和制鞋行业,而到1977年,这一比例骤然下降到1/10。女服装厂的就业由1959年的8万多人减少到1975年的不足3.6万人。①而在东北部诸州中受到冲击最为严重的是纽约州,在1969-1977年间,该州的制造业就业人数由197.1万减少到141.3万,下降了28.3%,制造业在非农业就业中的比例由27.4%下降到21 .3%。②中西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工业基地,其产业主要是钢铁、机械、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厂房设备的废弃与搬迁较为不易,但到70年代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要么进行空间迁移,要么进行投资转向,因此也出现了严重的去工业化现象。由于东北部和中西部严重的工业衰退,被学术界蔑称为“锈蚀带”( Rustbelt)、“霜冻带”(Frostbelt)和“冰雪带”(Snowbelt),而西部和南部则被冠以“阳光带”( Sunbelt)的美名。   由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制造业的衰落与南部和西部制造业的崛起,前者在全国制造业就业中所占的比例不斷下降,而后者的比例则与日俱增。1950年,东北部和中西部占全国制造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6.7%和35.6%,两者合计高达72.3%,而到1991年,两者的比例分别下降到20.6%和29.7%,两者合计只有50.3%,已经与南部和西部持平(参见表3)。
  一、东北部和中西部去工业化的原因
  关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去工业化的原因,美国学术界提出了三种理论进行解释:其一,由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认为,去工业化仅仅是第三产业就业的增长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增长,美国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工业就业的减少会由服务业就业的增加进行弥补。因此,去工业化和工厂倒闭并非经济的衰落。其二,生产周期理论认为,基础工业存在着周而复始的生命周期,它会随着产业的成熟而出现分散和迁移的现象,从而导致区域经济的繁荣与衰落。市场机制会对工业的衰落进行调解,从长远来看,某些工业部门就业的减少会由于新产业部门就业的增长所补充。其三,资本流动和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去工业化是由于资本流动和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而企业经营不善则是由于传统制造业组织机构僵化导致的。于是这些企业将资本和生产转移到利润更高的产业部门和工资低廉的地区甚至国外,以便弥补原工业企业的经营不善而导致的损失。在资本流向其它产业部门、其它地区乃至国外市场之时,原工业区就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和区域衰落。②如果说后工业社会理论与生产周期理论对美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了乐观情绪的话,那么资本流动和产业组织理论就没那么乐观了。
  笔者认为,美国的去工业化现象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包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等多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业气候的恶化是东北部和中西部出现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商业气候”就是制造业的投资环境与发展条件。东北部和中西部不利的商业气候,首先是工会势力的强大、高昂的工资成本、高水平的福利待遇、州和地方政府的高额税收,这与南部和西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就国际比较来看,美国与其它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都推动了制造业由东北部和中西部向南部和西部的迁移、由美国向其它国家的迁移,从而导致了东北部和中西部乃至整个美国的去工业化。
  利润是私人公司投资方向的指挥棒。私人公司投资于何种生产部门、国内的哪一地区抑或国外,都是由其利润决定的。而提高利润的方法无非有两种:一是改进技术,提高效率;二是压低工资,降低成本。而在美国的东北部和中西部,这两种方法都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强大的工会正是困难的症结所在。
  罗斯福新政以来,工会势力空前膨胀,工会有权与资方进行工资谈判,有权决定生产程序和参与企业管理,这不仅使企业无法压低工资成本,而且限制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为了逃避强大工会的钳制,许多制造业公司进行了跨州、跨地区乃至跨国的迁移。比如,在20世纪50至70年代,高昂的工资成本使底特律小型制造业的企业主感到愤愤不平。一位小企业主抱怨说:“工会势力尾大不掉,其影响力难以克制,它们贪得无厌,得陇望蜀。”“工会已经摧毁了众多的小型企业。它们提高了工会会费,这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和物价的高涨。小型企业无法与之分庭抗礼。”1950年,郝夫拖车公司( Fruehauf Trail-er)将工厂从底特律迁移到俄亥俄州的埃文莱克(Avon Lake),解雇了3500名底特律工人,将工人数量裁剪到2500人,并规定了更高的生产配额,每小时工资也减少了25美分。同年,另一大型公司爱克赛罗公司(Ex-Cell-O)也从底特律撤离出来,在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的乡村地区建立了6个新厂。该公司的高级经理比克斯比(H.G.Bixby)于1960年解释道:“我们的商业气候急剧恶化。”工会“对企业的好斗和恶意已经而且仍将继续限制就业机会。……企业与居民一样,不愿呆在它们每日遭受侮辱和欺凌的地方。”在1961年被采访的密歇根企业家中,有4go-/o感到“劳工状况”比10年前恶化了。①
  最具戏剧性和代表性的劳资冲突是联合汽车工人工会(UAW)与通用汽车公司(GM)之间的冲突。1937年两者签订的劳资合同只有不到一页半的篇幅,内容只有一条,即承认工会的合法性。而到1979年,两者之间的合同已经涉及该公司的140个生产单位,篇幅长达几千页,内容包括最低工资、公平劳动标准、职业健康与安全、平等雇用机会、失业福利待遇,甚至连机器和装配线的运行速度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林林总总条条框框多达几百个方面,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资方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技术改进。在工会的限制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下,该公司的利润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15.5%逐渐下降到70年代初的10.1%,而1975年以后始终不高于10%。因此,通用汽车公司采取了“南方战略”,仅在1975到1980年间,该公司就在南部有14个新厂开工。逃避工会的束缚已经成为企业选址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的副总裁多诺万·丹尼斯(Donovan Dennis)在《华尔街杂志》答记者问时谈道:“毋庸置疑,劳工成本是首要问题。尽可能地远离劳工成本与工会。”②
  在东北部和中西部商业气候恶化的同时,南部和西部却迎来了创业的春天,这里不仅工会势力弱小,而且一些州和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驻足,推崇自由企业制度,压制工会的发展,正如《财富》杂志于1980年刊登的一则招商广告所说的那样,“休斯敦作为得克萨斯的经济中心,是拥有全国最优企业环境的城市之一,……自由企业制度是其始终不渝的信条。”③南部和西部的一些州和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不惜削减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以便降低各种税收。一份商业杂志在一则广告中盛赞“得克萨斯简直是一个轻徭薄赋的天堂”。此言不虚,该州是美国仅有的4个免除企业所得税和6个免除个人所得税的州之一。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字,休斯敦市民的年人均税收负担只有175美元,而纽约市和波士顿则高达841和695美元。④马萨诸塞州甚至被称为“多税诸塞”(Taxachusetts),20世纪70年代之初,该州的财产税总额位居全国第二,1979年其税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①南部的第三个比较优势就是工资水平偏低。比如,1960年,东北部和中西部大多数州的小时工资在2美元以上,而工业最发达的伊利诺伊、密歇根和俄亥俄三个州的平均小时工资分别高达2.45、2.75和2.60美元,而南部各州大多不足2美元,而最南部的一些州,比如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和密西西比分别只有1.54、1.57和1.52美元。②到1985年,东北部和中西部大多数州每小时超过10美元或接近10美元,而南部大多数州不足10美元,甚至只有七八美元。③   美国企业除了进行跨州和跨区域的迁移以外,东北部和中西部的企业甚至还进行跨国迁移和跨国投资,许多企业迁移到欧洲乃至发展中国家。比如,著名的工程机械公司卡特彼勒( Caterpillar)公司要求削减工资和福利待遇,该公司工人在联合汽车工人工会的领导下,于1982至1983年间举行了一次为期205天的大罢工,于是该公司决定将工厂由俄亥俄州的门托( Mentor)迁移到韩国,1700名工人遭到解雇。到1985年,该公司还关闭了其它4个工厂,将大批生产活动转移到欧洲的3个工厂。④又如.196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将部分生产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转移到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建立了一个雇员多达4000名的黑白电视机生产厂,但由于后者组织了一个工会,于是该公司干脆将上述两个工厂全部关停,而将其生产全部转移到台湾。再如,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合电力工人工会(UnitedElectrical Workers)在马萨诸塞州的阿什兰(Ashiland)举行了两次罢工之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先是缩减该厂的生产,随后干脆将其完全关闭,而将生产全部转移到新加坡。该工会的一位研究人员感慨道:“得出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通用电气公司能够迁移,而联合电力工人工会却不能。”⑤
  美国的制造业公司之所以将生产转移到国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工资水平远远低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即使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西欧与日本,其制造业工人的小时工资与美国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一差距越来越大。到1984年,西欧最发达的西德,其工资水准也仅仅相当于美国的75%,日本只有美国的一半。而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更是不可望其项背,台湾、墨西哥、韩国和巴西只有美国工资水平的15%、13%、10%和9%。⑥
  第二,国际竞争是美国工业相对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美国的经济霸权和制造业的繁荣是建立在二战后其它发达国家的经济废墟之上的,二战中西欧和日本的城市实体和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美国的制造业失去了西欧和日本这两个强劲的对手,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霸权国家。与此同时,其它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生产能力同样大幅度下降,因此世界市场空前膨胀,而美国国内在二战中蓄积起来的购买力也被释放出来。此外,战后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的安排,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又使美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如虎添翼,在国际和国内庞大市场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和制造业的空前繁荣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战后,通过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得以复兴。而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日本成为美国军队和联合国军队的军需品供应基地。这些都使欧洲和日本的制造业基础得到了重建和发展。除了美国政府的扶持之外,美国私人資本通过跨国公司而进行的海外投资和技术输出,同样培植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向西欧和日本输出资本的同时,自己的制造业基础却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已经完成,制造业已经羽翼丰满,并快速起飞。1980年,日本和西德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分别达到了美国的66.30%和88.3%,①它们已经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乃至后来居上。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成为美国制造业产品的最大竞争对手。1960年日本出口汽车只有38809辆,这仅仅相当于美国一个汽车装配厂8个星期的产量,而到1980年,日本生产了1100万辆汽车,超过美国汽车产量近20%,汽车出口达600万辆,仅出口到美国的就达230万辆。②根据另一资料,1970年,日本汽车占美国国内汽车市场的份额只有3 .70-/0,1982年骤然上升到21.9%,1993年上升到28.2%。③1965、1975、1985和1992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逆差分别是3.34亿、18.62亿、461.52亿和494.17亿美元。④比数值更令人吃惊的是双方的商品种类,按照美元价值的高低,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依次是汽车、钢材、卡车和拖拉机底盘、收音机、摩托车、录音机和放映机;而美国对日出口的大宗商品依次是大豆、玉米、冷杉木、铁衫木、煤、小麦和棉花。布卢斯通感慨道:“贸易逆差掩盖了一个令人困窘的事实,至少就我们首要的竞争者而言,美国已经沦为一个农业国家,在竭力与世界上最发达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国进行竞争。”⑤
  上述数字仅仅是日本一个国家与美国的贸易状况,从美国与其它所有发达国家的贸易来看,在1965-1981年间,其它发达国家在美国国内的汽车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6%上升到27%以上。1973年美国进口的卡车只占国内销量的5%,1981年上升到20%。甚至钢铁这种美国的龙头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1962年进口钢只占5%,而到1982年,其它发达国家占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上升到25%。其它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就更加惊人了,比如到1987年,放映机的进口率为100%,收音机为90%,黑白电视机为85%,电子表为68%,各种音响原件为64%。⑥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还无法与美国相抗衡,但其比较优势在于工资水平较低,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也可以对美国的制造业构成威胁。在其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之下,美国的国际贸易出现了巨额逆差。1975年,美国对外贸易还是顺差,数额为106.9亿美元,而1980年则变为逆差,逆差总额为240.88亿美元,1985年逆差1321.3亿美元,80年代后期贸易逆差有所缓和,但1989和1990年贸易逆差仍然高达1093.99亿美元和1017.18亿美元。⑦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来看,美国制造业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也日趋下降,1960年这一比例为25.30-/0,1970年下降到21.3%,1980年为16.8%,1988年甚至下降到15.1%。①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已经日落西山,辉煌不再。
  第三,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美国去工业化的根本动因。二战以后,美国发生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使工业生产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使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劳动生产率提高难度较大的服务业,从而推动了服务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在传统制造业内部,生产方式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减少了直接从事生产的蓝领工人的数量,而那些从事管理工作和脑力劳动的经理阶层、白领雇员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激增,从而推动了去工业化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我国学者罗肇鸿分析了科技进步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比例之间的变化关系,“在机械化初期阶段,两者之比为9:1;在半机械化半自动化阶段,两者之比为6:4;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②再次,随着新技术的出现,逐渐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新兴产业中,蓝领工人的比例更小,而从事管理和研发工作的白领阶层的比例更高,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最后,随着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增长,要求相关的第三产业即生产服务业的相应发展,比如运输业、信息服务业、广告业、教育和培训业务等,从而导致了制造业就业人数的相对减少甚至是绝对减少,而服务业人数急剧增加,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后工业社会或服务经济来临。   第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动分工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去工业化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劳动分工的大调整。前文指出,战后美国的科技进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是国民经济的重心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从物质生产部门向第三产业转移。然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服务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是没有实体经济的空中楼阁,这种实体经济就是为人类提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传统制造业,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担当了传统商品生产者的角色,美国等发达国家则不再主要进行基本商品的生产,而是从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而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污染严重和附加值低的传统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由过去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转变为后工业国与工业国的关系。
  分化与整合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个社会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分化越是深刻,那么越是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将其整合起来,否则就会出现经济与社会的混乱与解组,实现这种整合的力量包括私人部门和政府机构。全球化也是这样,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经济活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和渗透过程,是国际劳动分工的重组过程。私人部门的整合力量就是跨国公司的总部和生产服务业,由于其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对制造业等低端产业起到调节和指挥作用。正如丝奇雅·沙森(Saskia Sassen)所指出的:“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扩散和系统的整合处于当今经济时代的核心地位。这两者结合推动了中心职能的扩大或新的中心职能的出现,而交易活动的复杂性则更加强化了公司对高级专业服务业的需求。”“在新的城市经济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生产服务业。”③‘‘无论是好是坏,现在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们称之为世界经济的战略组织者。”④政府方面的整合力量就是国际经济组织,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贸易组织,以及其它区域性的国际组织,这些组织能够更加宏观地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与规范,从而使其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转。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高居世界经济生产链的顶端,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制造业。比如,在1970-1991年间,美国就业总人数从7680万增加到11690万,增长率为52.2%;制造业从1980万增加到2040万,增长率只有3 .0%;而生产服务业从620万增加到1630万,增长率高达162.9%;社会服务业从1690万增加到2980万,增长率为76.3%;个人服务业从780万增加到1370萬,增长率为75.6%;运输业从1720万增加到2400万,增长率为39.5%。①可见,在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甩掉了地产能的传统制造业,而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去工业化现象就这样发生了。
  去工业化导致了大批工厂企业的倒闭,造成了大批工人的结构性失业。由于城市就业的减少,工人失业严重,城市居民变得贫困化,城市各项税收减少,从而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乃至财政危机。与此同时,城市种族矛盾激化,黑人骚乱频仍,刑事犯罪增多,社会解组严重,城市面貌破败,贫民窟蔓延,美国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
  三、中心城市的就业衰退及其连锁反应
  在去工业化浪潮的有力冲击下,东北部和中西部的许多城市受到重创,就业职位急剧减少,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1972-1982年间,中心城市的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等传统产业在急剧减少,比如,纽约的制造业下降了30%,芝加哥下降了47%,接近一半。虽然这些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有所增加,但不能充分补偿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减少,因此,其总的就业在迅速减少。比如,纽约和芝加哥分别减少了22.9万和22.8万个工作岗位;而从总就业的下降百分比来看,底特律远远超过其它城市,竞高达38%。制造业乃至总就业的减少严重地削弱了这些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参见下页表4)。
  就业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失业率的提高。1965年,美国的总失业率为4.5%,而1975年上升到8.5%;而东北部和中西部某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州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1975年密歇根州和马萨诸塞州的失业率分别为13.8%和12.5%,列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②从绝对数值来看,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仅在1979-1983年间.由于工厂的倒闭或裁员就导致了1150万20岁以上的工人失业,在其中510万失业的工人中,在被解雇前连续3年有稳定的工作。而在这510万曾经有稳定工作的失业人员中,只有310万在1984年1月前重新就业,而且往往是就业于不同的产业类别。即使失业工人重新就业,其工资收入也大幅度下降,比如,金属工业的工人原工资水平为每周407美元,重新就业后的工资为每周246美元,下降了39.6%;汽车制造业的原工资为每周399美元,重新就业后为每周319美元,下降了20.1%。③
  由于东北部和中西部中心城市就业职位的减少和失业率的提高,许多城市居民在本市难以找到工作,不得不在其它城市或郊区寻求就业。在1970-1980年间,新泽西州卡姆登市的居民在本市工作的人员下降了37.7%,底特律下降了30.3%,其它城市也有大幅度的下降。由于中心城市就业的减少和失业率的提高,人均收入指数和城市总的工资收入都大幅度下降,卡姆登市仍然是暴跌最惨的一个城市,在1970-1980年间,这两种收入分别下降了42.0%和32.1%;纽瓦克次之,分别下降了34.0%和21.0%。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城市人口在日益贫困化(参见下页表5)。
  底特律是遭受去工业化和产业郊区化冲击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由于汽车工业对消费需求十分敏感,很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是底特律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汽车制造业开始大量裁员,并将生产转移到国内其它地区或郊区。在1946-1956年间,通用汽车公司投资34亿美元,福特公司投资25亿美元,凯莱斯勒公司投资7亿美元,在全国各地区建立了许多新的汽车工厂。此外,在1947-1958年间,三大汽车公司还在底特律的郊区建立了25个新厂,大多数距离市区在15英里以上,其中许多位于中小城市,比如俄亥俄州的莱马( Lima)、洛雷恩(Lorain)、沃尔顿山(Walton Hills);印第安纳州的科科莫( Kokomo)和印第安纳波利斯等。③1947-1977年间,底特律的制造业公司由3272家减少到1954家,减少了40.3%;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由33.84万下降到15.33万,下降了54.7%;制造业的直接生产人数由28.15万下降到10.75万,下降了61.8%。直接参加生产的人数之所以比制造业就业总人数下降快,是因为自动化生产线的采用,大幅度降低了生产一线的工人,而管理人员则相对稳定(参见表6)。   美国学者托马斯.J.萨格鲁(Thomas J.Sugrue)描述了去工业化和工厂倒闭对底特律的摧残:“二战后仅仅15年,底特律就已经满目疮痍,随处是倒闭和抛弃的厂房,其庞大的形体在那里兀自锈蚀腐烂,周围一个个街区的商店和饭店被木板封得死死的。那些古老的邻里,沿街曾经是世纪之交由底特律人建造起来的体面的住房,而今却斑驳陆离地点缀着烧焦的空荡荡的建筑外壳,静静地歪倒在遍布垃圾的空余宅地之间。残破的房屋和遗弃的店铺仅仅是深刻的社会经济变迁的一个缩影而已,这一变迁正在重塑着这一大都市。”②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不仅导致了经济收入的锐减,而且还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减少,城市税收的降低,教育投资的下降,城市设施的衰败等。
  除了最典型的底特律以外,如此这般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威斯父子公司(J. Wiss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中心机房电视信号源前端接收系统的设计改造方案,对系统设计思路、系统中新增设备的目的和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针对同时送来的
现代液压技术是我国机械传动领域中应用较广泛的技术,其发展与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机械化水平,现代液压技术不断地与新型智能化技术融合,不断地在工程发展中改进.现阶段,应用现代液压技术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项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对机械自动化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液压技术集成应用到机械生产中,可使其破除发展瓶颈,实现更高程度的飞跃.由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的分析.
对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两种理论的结合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如何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获取企业竞争优势,讨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我国企业的指
测井资料标准化可以消除或抑制测井资料中的各种误差,实现油田范围内测井资料的统一刻度,进而提高地质研究的精确度.本文主要分析了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实践,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