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藏区小学语文受到地方教育资源匮乏和地区民族语言系统双重影响,所以开展汉语教学拥有一定难度,因此就目前来看大部分藏区的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并不到位,无法发挥语文汉语教学的实际作用。本文就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探讨了藏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所存在的特殊问题,并简单探讨了对地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藏区;习惯培养;特殊问题;途径;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124-01
考虑到藏区在各方面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整体上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相比于大陆内部地区差距较大。在近年来的小学教育水平上来看,它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落后趋势。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这一方面来看,还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于藏区的正确方法,开拓师生视野,特别是培养学生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通过阅读来认知外部世界。
一、藏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特殊问题分析
藏区教育与其它地区教育存在本质区别,由于地处偏远且生产方式落后,整体上来看藏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意识都相对孱弱,这就赋予了藏区发展一定的特殊性。在藏区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这一点体现尤为明显。
(一)阅读资源不足。
藏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面临阅读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问题,而课外阅读方面更是贫瘠。图书馆作为小学生为数不多的课外阅读场合,藏区小学的图书馆明显存在设施落后、馆藏不够丰富的问题,许多刊物也无法迎合与时俱进的特点,这让藏区儿童在课外阅读方面与其它地区存在整体时代差异。建设图书馆,优化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物质条件支持,显然藏区小学在这一方面无法满足要求。
(二)智能化沟通困难。
藏区显然还未能实现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标准,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方面严重不到位。这一方面和藏区儿童与外界接触少有关,一方面也与地方经济落后有直接关系。藏区的网络覆盖率明显低于其它内地地区,智能化沟通相对困难。
(三)双语交流存在沟壑。
藏区小学大多数以双语教学为主,但主要语言系统还是藏语。藏语本身在语序上与汉语大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平时阅读汉语课外读物过程中相对吃力,再加之藏语课外读物稀少,所以藏区小学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且整体上对文学名著或者插图偏少的课外读物不感兴趣。另外,再加之藏区小学语文教法依然偏向于传统落后形式,所以学生课外学习任务还以背诵、抄写为主,他们疲于应付也不会拥有太多阅读时间,这导致藏区小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方面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藏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藏区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传统应试教育束缚,整体上表现为教学资源不足,难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及语文课外阅读环境,所以针对藏区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应该具备针对性,突出重点。本文认为应该以群文阅读组织材料作为教学重点,选择具体材料具体内容,保证教学过程有效性。
(一)灵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藏区学校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当地民族语言系统影响,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难以形成以汉语为主的教学体系,这对藏区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当地小学应该设法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灵活自由的课外阅读平台,并注重平台上材料选择的灵活多样性,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机会。之所以采用群文阅读方式是希望实现对传统教学进程的有效补充与延伸,更好为藏区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提高提供良性服务。在具体的材料选择方面,应该注重群文阅读文章的代表性,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一文带单元”的中心教学目标。比如在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乌鸦喝水》与《司马光》两篇文章中,它们就都蕴含了丰富且深刻的知识性与哲理性,同时还有一些生活化内容,能够凸显出在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中所展现出的超凡智慧。再者,还可以根据《乌鸦喝水》主题来扩展课外阅读学习内容,比如引出《龟兔赛跑》、《三只小猪盖房子》这样的课外读物,同样教会学生理解不同小动物在应对不同情况时所体现出的智慧力,形成教学延伸。这种以单篇带动群文的阅读教学形式非常受小学生欢迎,不但丰富了语文课堂学习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眼界,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他们主动寻找课外读物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1]。
(二)强调无处不在的双语教育。
藏区小学开展基于群文阅读这样的课外阅读教学还希望引领双语教育,让其无处不在,处处影响藏区小学生的日常阅读生活。为此,学校应该多多开设阅读课程,至少做到每周2~4节阅读课,保证学生的课上阅读时间。同时,也要将阅读教学从学校课堂延伸到课外社会及家庭中,鼓励学生之间共同阅读、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通过多角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利用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柳树醒了》一课,教师就可以借题发挥课题延伸,即通过这一春天主题来为学生介绍更多书籍,例如林焕彰的《春天》以及像《竹叶小船》、《春天在哪里》、《勇敢的小笋》、《雨点》这样的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读物,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生活,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一方面也希望锻炼他们的汉语识字及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如的走出藏语系统,用汉语实现阅读与交流。为此,教师还可以围绕课外阅读双语教育来多设计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小组课外读物学习、讨论辩论甚至加入了家长元素的亲子教育活动,让学生的课外阅读阵地越来越广阔[2]。
总结:在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开设双语教育课外阅读以及群文阅读有它一定的建设性,能够帮助藏区小学生摆脱汉语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学生人文文化培养而言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值得藏区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认真把握。
参考文献
[1] 马晓伟.藏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85.
[2] 龙珍卓嘎.藏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33-33.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藏区;习惯培养;特殊问题;途径;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124-01
考虑到藏区在各方面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整体上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相比于大陆内部地区差距较大。在近年来的小学教育水平上来看,它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落后趋势。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这一方面来看,还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于藏区的正确方法,开拓师生视野,特别是培养学生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通过阅读来认知外部世界。
一、藏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特殊问题分析
藏区教育与其它地区教育存在本质区别,由于地处偏远且生产方式落后,整体上来看藏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意识都相对孱弱,这就赋予了藏区发展一定的特殊性。在藏区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这一点体现尤为明显。
(一)阅读资源不足。
藏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面临阅读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问题,而课外阅读方面更是贫瘠。图书馆作为小学生为数不多的课外阅读场合,藏区小学的图书馆明显存在设施落后、馆藏不够丰富的问题,许多刊物也无法迎合与时俱进的特点,这让藏区儿童在课外阅读方面与其它地区存在整体时代差异。建设图书馆,优化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物质条件支持,显然藏区小学在这一方面无法满足要求。
(二)智能化沟通困难。
藏区显然还未能实现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标准,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方面严重不到位。这一方面和藏区儿童与外界接触少有关,一方面也与地方经济落后有直接关系。藏区的网络覆盖率明显低于其它内地地区,智能化沟通相对困难。
(三)双语交流存在沟壑。
藏区小学大多数以双语教学为主,但主要语言系统还是藏语。藏语本身在语序上与汉语大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平时阅读汉语课外读物过程中相对吃力,再加之藏语课外读物稀少,所以藏区小学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且整体上对文学名著或者插图偏少的课外读物不感兴趣。另外,再加之藏区小学语文教法依然偏向于传统落后形式,所以学生课外学习任务还以背诵、抄写为主,他们疲于应付也不会拥有太多阅读时间,这导致藏区小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方面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藏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藏区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传统应试教育束缚,整体上表现为教学资源不足,难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及语文课外阅读环境,所以针对藏区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应该具备针对性,突出重点。本文认为应该以群文阅读组织材料作为教学重点,选择具体材料具体内容,保证教学过程有效性。
(一)灵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藏区学校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当地民族语言系统影响,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难以形成以汉语为主的教学体系,这对藏区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当地小学应该设法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灵活自由的课外阅读平台,并注重平台上材料选择的灵活多样性,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机会。之所以采用群文阅读方式是希望实现对传统教学进程的有效补充与延伸,更好为藏区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提高提供良性服务。在具体的材料选择方面,应该注重群文阅读文章的代表性,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一文带单元”的中心教学目标。比如在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乌鸦喝水》与《司马光》两篇文章中,它们就都蕴含了丰富且深刻的知识性与哲理性,同时还有一些生活化内容,能够凸显出在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中所展现出的超凡智慧。再者,还可以根据《乌鸦喝水》主题来扩展课外阅读学习内容,比如引出《龟兔赛跑》、《三只小猪盖房子》这样的课外读物,同样教会学生理解不同小动物在应对不同情况时所体现出的智慧力,形成教学延伸。这种以单篇带动群文的阅读教学形式非常受小学生欢迎,不但丰富了语文课堂学习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眼界,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他们主动寻找课外读物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1]。
(二)强调无处不在的双语教育。
藏区小学开展基于群文阅读这样的课外阅读教学还希望引领双语教育,让其无处不在,处处影响藏区小学生的日常阅读生活。为此,学校应该多多开设阅读课程,至少做到每周2~4节阅读课,保证学生的课上阅读时间。同时,也要将阅读教学从学校课堂延伸到课外社会及家庭中,鼓励学生之间共同阅读、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通过多角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利用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柳树醒了》一课,教师就可以借题发挥课题延伸,即通过这一春天主题来为学生介绍更多书籍,例如林焕彰的《春天》以及像《竹叶小船》、《春天在哪里》、《勇敢的小笋》、《雨点》这样的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读物,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生活,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一方面也希望锻炼他们的汉语识字及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如的走出藏语系统,用汉语实现阅读与交流。为此,教师还可以围绕课外阅读双语教育来多设计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小组课外读物学习、讨论辩论甚至加入了家长元素的亲子教育活动,让学生的课外阅读阵地越来越广阔[2]。
总结:在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开设双语教育课外阅读以及群文阅读有它一定的建设性,能够帮助藏区小学生摆脱汉语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学生人文文化培养而言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值得藏区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认真把握。
参考文献
[1] 马晓伟.藏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85.
[2] 龙珍卓嘎.藏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