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轻中度近视行调节训练后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门诊诊断为轻中 度近视7 ~12岁患儿309例618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6.00D,散光度≤-1.00D,双眼球镜差值≤-1.50D,双眼柱镜差值≤-1.00D,眼位斜视度≤-10△.所有患儿常规验光戴镜,矫正视力1.0,入组前均需进行眼底、眼压及裂隙灯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组(156例312眼)和对照组(153例306眼).训练组需要进行单眼调节功能训练、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
【机 构】
: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61;吉林省人口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轻中度近视行调节训练后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门诊诊断为轻中 度近视7 ~12岁患儿309例618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6.00D,散光度≤-1.00D,双眼球镜差值≤-1.50D,双眼柱镜差值≤-1.00D,眼位斜视度≤-10△.所有患儿常规验光戴镜,矫正视力1.0,入组前均需进行眼底、眼压及裂隙灯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组(156例312眼)和对照组(153例306眼).训练组需要进行单眼调节功能训练、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眼集合和融像功能训练.训练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近视度数增长情况、眼轴长度、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训练6个月后,两组间近视度数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641,P<0.001);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眼轴长度增长(0.61±0.32) mm,优于对照组的(1.06±0.4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2,P<0.01);训练前训练组正相对调节值(-1.01±0.35)D、调节幅度(9.16±1.49)D,对照组正相对调节值(-1.04±0.37)D、调节幅度(9.22±1.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正相对调节值(-2.98±0.33)D、调节幅度(12.35±1.16)D,均优于对照组的(-0.98±0.32)D、(9.12±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前,训练组调节反应(0.67±0.24)D,对照组(0.68±0.2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反应表现为调节滞后,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调节反应(0.25±0.27)D,优于对照组(0.65±0.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前,训练组单眼调节灵敏度(9.83±1.37) cpm,对照组(9.79±1.40) c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单眼调节灵敏度(12.25±1.83) cpm,高于对照组(9.74±1.28) c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前,训练组双眼调节灵敏度(5.97±1.49) cpm,对照组(6.01±1.34) c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双眼调节灵敏度(8.09±1.42) cpm,高于对照组(5.37±1.47) c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轻中度近视患儿经过调节功能训练使近视度数及眼轴长度增长缓慢,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及眼轴的增长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窝沟封闭术联合口腔保健教育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诊治的150例儿童(共530颗牙),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窝沟封闭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口腔保健教育.比较两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封闭剂脱落率、龋均及龋齿发生相关行为情况.结果 对照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为9.54% (25/262),高于观察组儿童的2.61% (7/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2,P<0.05).治疗后12、24个月后,对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指数(CD64)检测在儿童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住院的12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按病原体分为细菌性腹泻组(90例)和病毒性腹泻组(30例),细菌性腹泻组依据病情分为轻型组(28例)、中型组(41例)及重型组(21例).选取30例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PCT、CRP及CD64水平.结果 细菌性腹泻组PCT、CRP及CD64水平分别为(3.2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PHD)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心力衰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1例发生心力衰竭的PHD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同时随机选取121例未发生心力衰竭的PHD患者为无心力衰竭组;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筛选影响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的差异性.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HD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OR=5.371)、心功能(OR=3.943)、射血分数(OR=2.852)、肺动脉高压(O
目的 探索个体化疼痛管理在小儿疝气中的疗效.方法 招募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80例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疼痛管理组,每组各40例.采用FLACC量表与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相结合的方式对疝气患儿进行疼痛评估.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疼痛管理组在予以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疼痛干预.对照组和疼痛管理组疝气患儿子手术前、术后24 h进行疼痛评分及严重程度判断;观察疝气患儿有无术后出血、切口血肿及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术后2周,对疝气患儿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