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新时期乡村医生的培养目标,基层预防医学的实际工作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依此设计以胜任工作岗位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块化体系,并在高职乡村医生专业学生中进行实施,经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显示预防医学的模块化实践教学比传统带教方式具有优势。
关键词 乡村医生 预防医学 模块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4-0009-04
Research of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or rural doctors
JI Ying, ZHOU Zhiyuan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the rural doctors, it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improve the actual work abili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t primary-level in the new period. The modular training system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for rural doctors. Through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by the questionnaire to the students, the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method showed the more advantage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rural doctor; preventive medicine;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现代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传统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转变要求[2]。社区预防医学人员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3]。因此,对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模块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4]。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嘉定区政府合作建设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对乡村医生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作了改革和实践,以期为探索与新医改相适应的、满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乡村医生专业G10级学生71人和G11级学生80人,该两个年级的学生均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关临床课程,已具备预防医学实践的理论知识。
1.2 方法
研究方法:设计社区预防医学实践训练模块体系,经过社区现场实践训练后,采用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比较、教师和教学内容对教学影响、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以及对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学习方法改进和知识技能扩展等方面。
1.2.1 模块系统设计
本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块体系设计的目标是让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的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社区基层预防医学工作,具有经过系统预防医学理论教学背景的医学生用本系列模块进行实训,可以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体现高职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信心的优势[5]。
从基于社区预防医学事件处置的实际工作来看,所有的模块实际上可以认为是预防医学在社区基层实际工作开展的适宜技术集。因此,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富有弹性的模块化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实践训练单元,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部分训练内容依照上海市地方的业务规范编写,综合考虑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社区实际工作的需求和模块化教学的要求,整个体系包含70个模块[6]。
1.2.2 单个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设计以素质为核心、以解决社区预防医学事件的能力为目标,设计层次清晰,语言简明,不出现大段的理论阐述,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归纳、精练,最终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应用现实层面。
模块的结构包含:①预备知识提示;②知识要点;③教学资源准备;④教学流程;⑤建议讨论要点;⑥思考与练习;⑦知识与技能扩展。模块前部的预备知识用于提示学生在模块的实践学习之前需要的背景知识,并提供知识溯源;知识要点含有知识、技能和心理3个层次,使学生清楚关键学习点,这些要点最终落实到社区具体的预防医学事件;教学资源准备阐明了模块教学执行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源、设备资源等;教学流程是按照实际社区开展预防医学工作的规范和工作流程,提供了教学方法的建议,为教师编写个性化教案和组织教学扩展思路,并附有实际工作的表单和文件。考虑到各地业务流程的特点和侧重,教材中尽量按照国家规范指定的要求,其余则大多采用上海市相关规范文件规定的表单和信息管理工具界面,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建议讨论要点与思考练习根据教学要求,对该模块的知识要点进行应用层面的复习;设计教学器材准备、社区公共关系处理等环节,为教师组织教学资源提供方便;模块的后部提出知识与技能拓展的建议,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溯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和持续学习创造接口和条件。 1.2.3 实践教学中的模块选择
在进行实践教学训练时,根据本地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社区实际工作情况来选取模块,在社区现场的不同时空里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模块体系中有些是基本技能模块,有些是综合提高模块,这样可以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在本体系的模块群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模块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模块调用,完成教案的设计。
本研究中的教学对象是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医学生,针对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选用的模块是:①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由性病教研室实施;②预防接种实施,由免疫规划教研室实施;③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现场准备和数据整理分析,由学校卫生教研室实施;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由防疫消毒教研室实施;⑤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分组管理,由慢病教研室实施;⑥饮用水卫生建档,由职业环境卫生教研室实施;⑦蚊媒传播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由病媒生物教研室实施。
1.2.4 问卷设计
学生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预防医学课程的喜好兴趣和重视程度以及预防医学的社区实践对学生的吸引力,含4个子项;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现场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含29个子项;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经过社区实践训练后对自己的基本素质提高的评价,含18个子项;第四部分是主观描述,对实践训练的教学质量提出建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评价内容与其它学科实践教学进行类比,评价采用5分等级描述,1为非常不重要或非常不满意;2为不重要或不满意;3为一般;4为重要或满意;5为非常重要或非常满意。
2 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参加的学生共151人,发出问卷151份,回收151份。对各部分的子项分值进行累加后得出均值,然后作出模块化实践教学与传统实践教学的差值。
第一部分的选项中,91%的学生选择继续参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模块化实践训练,而选择二级医院临床仅占9%;毕业后就业意向选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生为86%,而其他医疗单位仅14%。
第二部分的选项中,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分值为703.00,传统医院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为541.00分,差值为162.00;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的满意度的差值分别为87.60、79.50和73.92(表1),显示模块化实践教学和传统实践训练的明显不同。
第三部分选项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展、学习方法改进、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方面,差值分别为83.33、75.12和163.84(表2),显示模块化实践训练在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社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的分值差达到163.84,说明模块化实践训练体系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设计具有明显效果。
第四部分的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看法与建议中,大多数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新颖性表示感兴趣。喜欢用学过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尤其在基层公共卫生的实际工作场所,具备真正现场时空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教学场景,具备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与之适应的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在课堂上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集中在预防医学的实践能力训练过程中如何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3 讨论
通过本次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对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模块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研究能够胜任基层社区预防医学工作岗位为教学目标的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适宜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就模块化实践教学的优势而言,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对象和实践所在地的公共卫生资源和时空条件选择模块,进行灵活的教案设计,同时也是注重体现提高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最佳教学路径与方法。
模块化教学要求训练对象需要有前期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初步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另外,需要带教老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公共卫生社会资源来完成基于社区现场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维权, 王月云, 熊光练, 等. 新时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初探[J]. 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2): 278-280.
[2] 朱肖菊, 朱朝辉, 王晓杰.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5(5): 220.
[3] 井明霞, 唐景霞, 毛璐, 等.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探索[J]. 农垦医学, 2011, 33(1): 89-90.
[4] 周新源. 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 职教通讯, 2007(6): 37-38.
[5] 张青碧, 甘仲霖, 李祥, 等. 非预防医学专业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调查[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22(4): 46-52.
[6] 周浩. 实用社区预防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5.
(收稿日期:2013-05-18)
关键词 乡村医生 预防医学 模块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4-0009-04
Research of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or rural doctors
JI Ying, ZHOU Zhiyuan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the rural doctors, it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improve the actual work abili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t primary-level in the new period. The modular training system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for rural doctors. Through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by the questionnaire to the students, the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method showed the more advantage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rural doctor; preventive medicine;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现代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传统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转变要求[2]。社区预防医学人员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3]。因此,对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模块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4]。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嘉定区政府合作建设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对乡村医生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作了改革和实践,以期为探索与新医改相适应的、满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乡村医生专业G10级学生71人和G11级学生80人,该两个年级的学生均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关临床课程,已具备预防医学实践的理论知识。
1.2 方法
研究方法:设计社区预防医学实践训练模块体系,经过社区现场实践训练后,采用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比较、教师和教学内容对教学影响、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以及对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学习方法改进和知识技能扩展等方面。
1.2.1 模块系统设计
本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块体系设计的目标是让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的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社区基层预防医学工作,具有经过系统预防医学理论教学背景的医学生用本系列模块进行实训,可以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体现高职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信心的优势[5]。
从基于社区预防医学事件处置的实际工作来看,所有的模块实际上可以认为是预防医学在社区基层实际工作开展的适宜技术集。因此,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富有弹性的模块化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实践训练单元,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部分训练内容依照上海市地方的业务规范编写,综合考虑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社区实际工作的需求和模块化教学的要求,整个体系包含70个模块[6]。
1.2.2 单个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设计以素质为核心、以解决社区预防医学事件的能力为目标,设计层次清晰,语言简明,不出现大段的理论阐述,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归纳、精练,最终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应用现实层面。
模块的结构包含:①预备知识提示;②知识要点;③教学资源准备;④教学流程;⑤建议讨论要点;⑥思考与练习;⑦知识与技能扩展。模块前部的预备知识用于提示学生在模块的实践学习之前需要的背景知识,并提供知识溯源;知识要点含有知识、技能和心理3个层次,使学生清楚关键学习点,这些要点最终落实到社区具体的预防医学事件;教学资源准备阐明了模块教学执行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源、设备资源等;教学流程是按照实际社区开展预防医学工作的规范和工作流程,提供了教学方法的建议,为教师编写个性化教案和组织教学扩展思路,并附有实际工作的表单和文件。考虑到各地业务流程的特点和侧重,教材中尽量按照国家规范指定的要求,其余则大多采用上海市相关规范文件规定的表单和信息管理工具界面,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建议讨论要点与思考练习根据教学要求,对该模块的知识要点进行应用层面的复习;设计教学器材准备、社区公共关系处理等环节,为教师组织教学资源提供方便;模块的后部提出知识与技能拓展的建议,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溯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和持续学习创造接口和条件。 1.2.3 实践教学中的模块选择
在进行实践教学训练时,根据本地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社区实际工作情况来选取模块,在社区现场的不同时空里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模块体系中有些是基本技能模块,有些是综合提高模块,这样可以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在本体系的模块群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模块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模块调用,完成教案的设计。
本研究中的教学对象是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医学生,针对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选用的模块是:①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由性病教研室实施;②预防接种实施,由免疫规划教研室实施;③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现场准备和数据整理分析,由学校卫生教研室实施;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由防疫消毒教研室实施;⑤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分组管理,由慢病教研室实施;⑥饮用水卫生建档,由职业环境卫生教研室实施;⑦蚊媒传播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由病媒生物教研室实施。
1.2.4 问卷设计
学生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预防医学课程的喜好兴趣和重视程度以及预防医学的社区实践对学生的吸引力,含4个子项;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现场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含29个子项;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经过社区实践训练后对自己的基本素质提高的评价,含18个子项;第四部分是主观描述,对实践训练的教学质量提出建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评价内容与其它学科实践教学进行类比,评价采用5分等级描述,1为非常不重要或非常不满意;2为不重要或不满意;3为一般;4为重要或满意;5为非常重要或非常满意。
2 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参加的学生共151人,发出问卷151份,回收151份。对各部分的子项分值进行累加后得出均值,然后作出模块化实践教学与传统实践教学的差值。
第一部分的选项中,91%的学生选择继续参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模块化实践训练,而选择二级医院临床仅占9%;毕业后就业意向选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生为86%,而其他医疗单位仅14%。
第二部分的选项中,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分值为703.00,传统医院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为541.00分,差值为162.00;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的满意度的差值分别为87.60、79.50和73.92(表1),显示模块化实践教学和传统实践训练的明显不同。
第三部分选项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展、学习方法改进、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方面,差值分别为83.33、75.12和163.84(表2),显示模块化实践训练在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社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的分值差达到163.84,说明模块化实践训练体系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设计具有明显效果。
第四部分的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看法与建议中,大多数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新颖性表示感兴趣。喜欢用学过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尤其在基层公共卫生的实际工作场所,具备真正现场时空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教学场景,具备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与之适应的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在课堂上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集中在预防医学的实践能力训练过程中如何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3 讨论
通过本次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对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模块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研究能够胜任基层社区预防医学工作岗位为教学目标的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适宜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就模块化实践教学的优势而言,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对象和实践所在地的公共卫生资源和时空条件选择模块,进行灵活的教案设计,同时也是注重体现提高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最佳教学路径与方法。
模块化教学要求训练对象需要有前期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初步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另外,需要带教老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公共卫生社会资源来完成基于社区现场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维权, 王月云, 熊光练, 等. 新时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初探[J]. 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2): 278-280.
[2] 朱肖菊, 朱朝辉, 王晓杰.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5(5): 220.
[3] 井明霞, 唐景霞, 毛璐, 等.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探索[J]. 农垦医学, 2011, 33(1): 89-90.
[4] 周新源. 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 职教通讯, 2007(6): 37-38.
[5] 张青碧, 甘仲霖, 李祥, 等. 非预防医学专业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调查[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22(4): 46-52.
[6] 周浩. 实用社区预防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5.
(收稿日期: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