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去秋来,话说陈大叔自打今年6月份听了赖医生的建议,开始改换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之后,体重减了十几斤,将军肚明显小了两圈,血糖也比原来稳定多了。为了感谢赖医生,这天陈大叔特地把自己园子里收获的苹果挑了一篮子,让儿子帮忙拿着来到了小区活动室。“赖医生,这可是我自己栽的。为了它们,我没少费工夫,这一篮子是我挑出来最好的。您说什么都得收下。”不由分说地就让儿子把篮子往赖医生手里塞。赖医生盛情难却,只好先收下了这一篮子沉甸甸的礼物。推让之间赖医生发觉陈大叔的儿子和减肥之前的陈大叔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的“苹果”体型,一样挺着个将军肚。“老陈,你儿子这分量看来也不轻啊,千万当心别得糖尿病啊。”“就是,不瞒您说,他这几年自打开了出租车,体重年年往上长,都快200斤了。今年体检还查出来说有高血脂。他呢,光埋怨我说全怪我不好,要真有糖尿病啊,也是我遗传给他的。您说,这糖尿病可有办法预防不?” “有,办法当然有!我们今天就说说怎么样才能预防糖尿病。”
  
  第一步: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加不良生活方式这一对“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现阶段预防糖尿病首先还得从调整生活方式方面着手。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方案,再配合适当的运动以保持理想的体重。早在1986年,我国大庆就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受损(1GT)人群进行了一项如何预防糖尿病的研究。这项为期6年的研究结果确定无疑地告诉世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使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30%一50%左右。在大庆研究8~10年后,相继开展了著名的美国糖尿病预防项目(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和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DPS)。这两项影响极大的研究进一步确认了我国大庆研究的结论。
  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然无法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因为它的效果也仅仅是50%左右,对于肥胖或是血糖偏高的人来说效果更逊一筹。而且对很多IGT患者来说,要接受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药物预防,寄希望于药物预防能再上新台阶。
  
  第二步:接受药物预防
  在DPP研究中,二甲双胍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但和生活方式的干预相比其作用仅有一半左右。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阿卡波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多种药物或多或少也都有降低糖尿病发生的作用。自从上世纪90年代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成为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后,研究人员就把目光投向了它们,希望这类药物能够在预防糖尿病方面有所作为。就在今年9月进行的国际糖尿病会议上,研究人员发布了令人瞩目的DREAM研究结果,在2365名服用罗格列酮3年的患者中有306人患上了糖尿病或死亡,但在没有服用罗格列酮的2634名患者中,却有686人患病或死亡。这表明罗格列酮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高达60%左右。因此,以罗格列酮为代表的TZDs已经日渐成为糖尿病预防的主力军。
  “所以啊,一分耕耘换来十分收获,这些漂亮的苹果是老陈心血的证明。同样的,只要小陈积极控制饮食,适当增加运动,必要时再配合一些药物的治疗,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的预警信号: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具体说就是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 mmol/L之间(即糖耐量低减),或空腹血糖在6.1 mmol/L—7.0 mmol/L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
  糖尿病前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每年会有10%的人发展成糖尿病。并且,糖尿病前期人群与糖尿病人群一样存在着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这种危险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糖尿病前期一般没有症状,不容易被发现。所以以下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注意时常监测血糖,及早发现血糖升高倾向:①年龄≥45岁者,特别是伴超重或肥胖者;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③血脂异常者;④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⑤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者;⑥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⑦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如果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经过积极的干预,是完全可以避免向糖尿病转化的。
  首先,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坚持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和高糖食品,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同时要坚持持之以恒的运动。肥胖的病友更应积极减轻体重,使体重降至正常范围。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可使相当一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恢复正常。
  其次,用药物进行干预。虽然生活方式改变对糖尿病前期防治的效果显著,但一般很难长期坚持。相对而言,药物干预更加直接有效。可用作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的药物必须有作用缓和、不引起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小的特点。目前,拜唐苹是国内唯一被批准用于糖尿病前期的降糖药,一项研究表明:单独服用拜唐苹就可以减少36%的糖耐量损害患者向糖尿病转化。
  糖尿病前期为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的病友提供了一个可以恢复健康的机会,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它,就能把握健康机会,享受多彩人生。
  
  诺和诺德鼓励患者改善血糖控制争当健康之星
  高 勇
  
  第二届“我能改变糖尿病”——诺和关怀健康之星评选活动决赛在即
  覆盖全国38个城市、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的大型公益活动“我能改变糖尿病”——诺和关怀健康之星评选活动,在历时6个多月的激烈角逐后,决赛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糖尿病患者的公益活动。
  我国糖尿病防治呈现的“三高三低”现象令人担忧。所谓“三高”是指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发症发病率高、并发症治疗费用比例高;“三低”是指知晓率低,诊断治疗率低,控制达标率低。我国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5,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患者的知晓率仅为30%~40%,诊断率不足40%,控制达标率更是不足20%,在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足30%,进而导致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据专家介绍,目前很多患者甚至部分医生混淆了监测指标与诊断指标,只将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视为监测糖尿病的标准。实际上,它们只是诊断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才是国际公认的监测糖尿病的“金标准”。研究表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就可以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发病率。如果控制不好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就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针对这一现状,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在全国38个城市面向众多糖尿病患者举办“我能改变糖尿病”——第二届诺和关怀健康之星大型公益活动。诺和诺德公司将一直以来被患者和医生忽视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目的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水平,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选活动于6月启动,分初选、城市决赛、10月大区决赛和11月全国总决赛四个阶段。整个活动以糖尿病知识问卷、问答、“我的血糖达标了”演讲等形式,最终决出“诺和关怀健康之星”。活动邀请了各地权威专家对进入城市初赛、大区决赛及全国总决赛选手的知识问答、演讲进行现场点评,并进行公证。每场比赛都将决出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都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诺和关怀糖尿病健康之星”大赛荣誉证书和精美礼品。
  作为世界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主导企业,诺和诺德公司一直致力于人类健康,以先进的生物技术造福患者、医生和社会。诺和诺德十分重视患者教育,通过患者教育服务咨询机构——“诺和关怀”为糖尿病患者教育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03年至今,“诺和关怀”在全国培养教育培训师600人,开展教育大课堂近1500次,组织“诺和关怀儿童营”15次,覆盖人群近20多万;诺和诺德公司建立的“诺和关怀俱乐部”还把患者积聚到温馨的亲情化家庭组织中,通过会员服务及免费咨询热线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柯瑞龙先生表示:“我们在中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明白:糖尿病并不可怕!我们希望第二届‘我能改变糖尿病’诺和关怀健康之星全国评选活动能在全国范围内再度掀起关注糖尿病疾病及患者健康的高潮,让每位患者都能够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特别是加强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像健康人一样享受多姿多彩的人生!”
  
  战略优先克“糖”取胜
  刘佩文
  
  ——谈糖尿病的综合治理
  作为一名糖尿病医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是我不可推卸的职责。治“糖”过程中,我的经验是糖尿病可防可治,细节决定成败,战略更决定成败。笔者将防治策略概括为“9条大计”:
  
  一个信念:克“糖”制胜
  一个信念,就是医患同心,协力对付糖尿病。患者应当选择自己信任的专科医生,在其指导下进行科学全面的检查;医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后,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两个目标:身心健康
  既要身体健康,又要快乐开朗。虽然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控制好了,一样可以健康长寿。天天快乐,每天都有好心情,这两点比财富、地位更加宝贵。
  三个根源:吃多、动少和高龄好了,动少了,长寿了,患糖尿病的人多了。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糖、高脂、高热量、高盐,烟酒无度,再加上体力劳动减少,肥胖便接踵而来,随之而来的各种现代疾病开始蔓延。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入手,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更应注意由于饮食不科学而导致的肥胖,以及随之而来的代谢综合征,这其中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疾病。
  
  四大现状,亟待改观
  糖尿病教育重视不够,糖尿病防治队伍力单势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对糖尿病的危害和防治更是一无所知。
  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大量增加,糖尿病防治专业队伍相对力单势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急需充实力量。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加学习,直到并发症出现才后悔莫及。因此,普及糖尿病教育势在必行。重点在于开展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并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把糖尿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减少发病率。同时进行糖尿病强化管理,综合治疗,全面达标。
  
  “五驾马车”,保驾护航
  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五驾马车”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教育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
  “五驾马车”为患者保驾护航。只有驾驭好这“五驾马车”,才能实现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和血液黏稠度等指标全面达标,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使糖尿病患者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享受与非糖尿病者基本相同的寿命。
  
  六项指标,全面达标
  1.血糖 理想血糖应该是: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超过60岁的老年糖尿患者可放宽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2.血脂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脂代谢异常,而其正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糖尿患者血脂调节的目标值是: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
  3.体重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肥胖,尤其是向心型肥胖已成为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中国人来说体重指数超过24千克/米2就为超重,超过28千克/米2就为肥胖。腰围越大,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明显增加。腰围的控制目标: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4.血压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高血压。UKPDS研究已证实,控制血压可使中风和心衰的发生率下降44%和56%,视网膜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4%,因此,积极降压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必须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可适当放宽至140/90mmHg以下;合并肾病者,若24小时尿蛋白>1克,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5.血液黏稠度 血液黏稠度高不仅引起血液淤滞、血行缓慢、供血不足和血管损伤,还能加速糖尿病的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促使糖尿病进一步加重、恶化。因此,对血液黏稠度高者,应在降糖的同时采取抗黏、抗凝治疗。
  6.症状 对于因疾病而导致的不舒适状态,应努力治疗改善,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一般说来,经积极治疗,症状减轻越多,生活质量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七大误区,切记远离
  1.治“糖”丧志,心灰意冷 要认识到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控制好了,同健康人一样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
  2.“是药三分毒”,拒绝服药  许多患者认为饮食治疗最好,但是对于单纯饮食治疗不能使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必须适当加用的药物治疗。选择药物的时候,医生会替你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较大伤害。如果担心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任由血糖升高,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3.“打胰岛素有依赖性”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认为,打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之后万不得已的一种选择,一旦用了胰岛素就离不掉了。其实,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让胰岛B细胞得到休息,使疲劳的胰岛细胞逐渐恢复功能,再辅以适当的口服药物,就能发挥良好的降糖效果。
  4.盲信虚假广告,病急乱投医 有的糖尿患者,害怕花钱,不去正规医院看病,买大量所谓“药效神奇”的药吃,找“有独家秘方”的江湖神医看,结果是花了大把的钱,却赔掉了自己的健康。
  5.“药价越高,效果越好”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医生是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状况来选择用药的,不同的患者用药不同,糖尿病的不同阶段用药不同。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不能仅从价格上判断。
  6.血糖一控制好就随意停药 血糖恢复正常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目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还没有根治的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治疗,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一样都不能放松。
  7.只要感觉好,医生不用找 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总是跟着感觉走,只要没有明显不适,就认为病情控制好了,不去看医生,更不做检查,这是很危险的。患者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眼底、肝功能、肾功能及其他监测指标。
  
  八项祸根,全面治理
  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高的问题,大多数的患者往往还合并了多种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代谢综合征又称“新世纪综合征”、“死亡四重奏”。
  代谢综合征包括:高体重(超重或者肥胖)、高血糖(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脂紊乱)、高血液黏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脂肪肝发病率、高胰岛素血症。
  代谢综合征这八项简称“八高”,其中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是真正的祸根。
  
  九大并症,尽早防治
  糖尿病容易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九种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皮肤病、糖尿病骨病。
  糖尿病易引起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为重要。大血管病变以冠状动脉、主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为主。糖尿病的并发症致残、致亡,危害严重。所以,仅仅控制了血糖,还不算控制了糖尿病,尚需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只有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全面达标,才能有效防治并发症,降低糖尿病所造成的死亡或残废。
  战略优先,注重细节,才能克“糖”取胜。真诚祝愿每位糖尿病病友健康快乐百岁!
  
  关注糖尿病弱势群体的倡议书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去年11月14日由我们协办的“世糖日大型图片展及义诊活动”还历历在目,今年世糖日又如期而至。今年世糖日的主题是:关注糖尿病弱势群体。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这个主题,目的在于呼吁全社会:关注身边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糖尿病病友;特别应该关注偏远山区贫困的、得不到及时救助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一个严肃的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作为致力于内分泌领域的深圳中联制药,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这一特殊人群,逐步建立了由网络、免费800健康咨询热线、书信、免费邮寄糖尿病科普教育资料及世糖日等各种糖尿病现场普及疾病知识等活动组成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美迪康家园,奉献着企业应尽的一份责任与爱心。家园使全国各地上千万名糖尿病患者受惠。借此世糖日之际,美迪康家园全体同仁向全社会发出“关注糖尿病弱势群体”的倡议,呼吁健康面前人人平等,给糖尿病患者一份精神上的健康,帮助她(他)们融入社会,享受社会的关爱。
  一位“美迪康家园”患者来信这样写到:“大学刚毕业,我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别人上岗工作,我却上医院看病;别人三三两两聚会会餐,我却一人在家节食;别人找女朋友,享受爱情的甜蜜,我却长期以药为伴,苦涩一个人咽。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克服了许多身体上的不适,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仍然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上天跟我开了个玩笑,为什么不给我平等竞争的机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其实,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力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位病友的苦恼不仅仅是糖尿病本身对身体的伤害,更主要的是糖尿病给他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及社会漠视与歧视,以及因此造成的社会适应能力障碍。在看了这位患者的故事后,美迪康家园工作人员马上联系上他,告诉他糖尿病是可控可治的,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完全能胜任各种工作,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拥有健康的家庭生活。经过不断地给他寄去各种糖尿病健康科普教育手册和生活指导书籍,在多次与他沟通后,他逐步正确认识了糖尿病,抛开了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现在他已经拥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
  是的,没有人不想享受美好生活,没有人愿意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遗憾,生命是不可以改变的,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糖尿病病友首先应该关爱自己,让身心保持健康,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社会有责任帮助糖尿病病友恢复全面的健康,给她(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关爱,少一些漠视与歧视。所以美迪康家园强烈倡议,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糖尿病弱势群体。虽然我们不能让她(他)们身体上完全恢复健康,但我们可以给她(他)们多一份理解与关爱,让她(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帮助她(他)们卸下精神上的巨石,向她(他)们敞开爱的双臂大声说,我们没有漠视你们的困苦与烦扰,我们真诚的欢迎你们一起共建我们的家园,一起来享受和谐的社会,美好的生活。
  
  关爱每一位糖尿病病友
  王 练
  
  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的关怀”,号召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关爱每一位糖尿病病友”的活动中。作为糖尿病防治领域的企业,我们责无旁贷,理当为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竭尽全力。
  
  严峻的现实
  1.四分之三患者不知晓自己患病
  一项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病率仅为1.3%,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2%,空腹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为7.3%,说明我国有将近3/4的糖尿病患 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
  2.仅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
  2002年亚太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定了如下的控制标准:
  
  为判断较长期的血糖控制水平,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采用HbAlc这一指标,在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HbAlc<6.5%,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
  按照以上两个标准,在我国,即使是在城市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达标率也只有25%左右。
  3.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早、发生率高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是:并发症出现早、患病率高。如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为31.9%,脑血管病者为12.2%,心血管病者为15.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中年患者导致失明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病的40%。
  
  希望的曙光
  面对如此严峻的糖尿病防治现状,我国政府与企业正在作各种努力,糖尿病的防治事业已显露出诱人的希望曙光。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出和推广,为糖尿病的科学防治奠定了基础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了三级预防的管理策略与措施。经过3年来省、市、县的推广,糖尿病防治领域的规范化得到了加强,这为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进行科学防治糖尿病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社区医疗体系的完善,为糖尿病的管理提供了保证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更多的公共卫生资源投入到社区医疗体系建设,社区医疗服务得到了加强与完善,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以及糖尿病社区防控适宜技术的推广,为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糖尿病管理提供了保证。
  3.医疗机构,专家与媒体的参与,促进健康教育平台不断扩展
  大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热心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专家参与,众多医疗机构相继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国内专业的糖尿病科普教育杂志的大量发行与网站的推广,以及众多媒体的参与,为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宣传平台。
  4.国内糖尿病产业的技术创新,为糖尿病的治疗和监测提供了优良的产品
  目前,国内企业已能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血糖监测仪器等糖尿病相关产品,其性能达到国际选进水平。如长沙三诺的三诺血糖仪,具有与进口产品同样的优良品质,但价格较进口产品低得多,特别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
  总之,通过政府、医疗机构和专家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到“关爱每一位糖尿病病友”的活动中,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定能取得成功。
  
  
  艾汀塑我别样人生
  辛 宇
  
  我是个年轻人,名牌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并很快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外出用餐,使我参加工作两年后体重便由126斤增加到164斤。看着我腰围渐长,妻子便提醒我该减肥了。但一天忙碌下来回家后根本就不想动,只想躺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或者在书房上上网。就在我春风得意时,忽然出现了多饮、多食、多尿的情况,去医院检查发现我的空腹血糖高达14.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了23,6mmol/L;同时还伴有中度脂肪肝,血压也高,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糖尿病患者。
  母亲说我有可能有糖尿病家族史,因为三个月前她也刚查出糖尿病。想想以后我要终身和药物为伴,而且以后我的孩子也可能患糖尿病,我开始憎恨我的母亲,认为是她把糖尿病遗传给了我。母亲常常为此感到内疚、自责。由于心情不好,母亲的血糖控制得很不稳定,渐渐地,母亲出现了眼底出血的症状,父亲骂我是个不孝之子。就这样,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关系变得日益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我突然收到了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艾汀热线给我寄来的一个邮件:里面有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主任李经写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监测与治疗》一书,两本患者手册,还有医生写给我的几页信。我仔细读了书和信,知道了什么是糖尿病,也了解了更多的糖尿病知识,如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科学饮食、合理运动,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还有糖尿病患者旅游、生育、驾驶、就学等。
  艾汀医生告诉我:在控制糖尿病的路上并没有捷径可走,越早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越早积极地投入到治疗中,就会离健康越近;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情绪是保证血糖稳定的基础。现在医学界权威认为,疾病不都是由病体引起的,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综合良好的完满状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家庭虽说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较一般人偏高,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比一般人多,对糖尿病的预防知识了解的更透彻,可以让子女对糖尿病防患于未然;相反,有些人虽然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但他们不注意控制饮食,不坚持运动,不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不健康,照样有患糖尿病的可能……
  看着那一篇篇充满哲理的文章,一段段真诚的话语,让我顿时变得清醒起来,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灯塔在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剖析自己的身体状况,使我深深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生命的宝贵。
  现在我在医生的指导下海天服用1片艾汀,一日三餐严格控制饮食,早晨我和母亲一起去公园锻炼,晚上则在小区体育馆游泳,一年过去了,我的血糖一直控制得很稳定,血脂和血压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看到我的变化,母亲也好开心,她也每日服1片艾汀,配合二甲双胍联合使用,血糖控制得也不错。父亲看到我现在的状态,感到不可思议:“是什么让我这个不孝主子前后表现得判若两人?”母亲道出了秘密:原来是她请求艾汀医生给我写的信。
  反省自己的过去,我真的要感谢艾汀厂家,是艾汀给了我希望的人生,给了我如今幸福快乐的家庭;是艾汀帮助我走出阴影,重塑我未来美好人生!希望艾汀——盐酸吡格列酮,这一好的胰岛素增敏剂早日被更多的病友认知,让艾汀更广泛地走进病友生活。
  欢迎更多的病友拨打8008101127热线来与我们的专业医生沟通交流!热线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8:30至17:00。
  
  糖尿病性眼病的中药治疗
  田玉香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可使眼的大部分组织受到损害,产生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的眼部神经病变等。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典型、最严重、最常见且治疗最棘手的眼部并发症,也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
  病因病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属于中医“内障”、“视物变形”、“云雾移睛”、“青盲”、“暴盲”等范畴。为消渴日久所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精血亏损是主要原因。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本病有虚实两个方面,属本虚表实之症,并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浊淤血为标。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血津液化源不足,精亏液少不能上承目络,目睛失养,则视瞻昏渺,视力逐渐下降。病变发展,肝肾阴虚日甚,阴虚阳亢,虚火上炎,灼伤目络,加之情志刺激,肝郁化火,上攻眼目,都可见眼底出血,视物模糊,云雾移睛,甚至青盲、暴盲。
  
  典型病历
  王某,女,56岁,已婚,吉林省长春市人
  素患糖尿病20余年,现感双眼视物模糊、干涩、劳则加重、体倦乏力、胸闷气短、口舌干燥、大便干、小便赤涩。绝经。
  既往:左眼眼底陈旧出血,冠心病,高血压。
  查体:血压201/100mmHg,血糖:11.5mmol/L,尿糖“++”,蛋白(+),白细胞20~25,红细胞满视野,形体消瘦、语声低微、语言清楚,脉细弱,右眼视力0.2,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左眼底陈旧性出血,白内障,左眼视力0.1。
  中医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型),目睛失养症。
  治疗:益气养阴、凉血止血、益睛明目。
  方药:当归15克,生地20克,白芍15克,连翘20克,白茅根40克,丹皮15克,茜草根15克,旱连草15克,老节20克,地榆炭15克,女贞子15克,川芎5克,三七10克,鸡内金15克,滑石20克,海金沙10克,甘草5克。用水煎服。
  方中当归、川芎养血行气;白芍平肝敛阴;连翘清热散结、凉血止血;茅根、生地、地榆炭,清热凉血,丹皮平肝凉血,活血散结;女贞子、旱莲草,养阴益肝、止血明日;三七止血散瘀;茜草根、老节行血散瘀、凉血止血;滑石、海金沙利水清热、引浊下行;鸡内金消滞散结。诸药合用,可有血止瘀散、肝平血宁、营阴得充、目自复明。服上药30付,右眼视力恢复0.6,眼底出血全部吸收,左眼视力有所提高,全身症状均有改善。血压由201/100mmHg,下降至140/90mmHg,血糖6.5mmol/L,蛋白消失。继续配合“通脉降糖胶囊”,巩固疗效。“通脉降糖胶囊”组方及方解:
  太子参、丹参、黄连、黄芪、绞股兰、山药、苍术、玄参、水蛭、冬葵果、葛根。
  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生肌托疮、利尿止汗、提高机体免疫力、消除自由基和尿蛋白、调解血压、护肝、降糖;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水蛭破血逐瘀,有利出血、渗血吸收,使血栓消散;丹参养血、活血、除烦安神;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冬葵果利尿通淋、润肠通便;绞股兰具有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抗衰老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综上诸药配合,平衡阴阳、疏通血脉、降脂、降压,从而平稳降血糖,养阴清热,帮助出血、渗血吸收,改善循环,凉血明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要单独治疗眼病,也要结合治疗糖尿病代谢疾病,改善微循环,疏通血脉,平衡阴阳,平稳降糖。只有全面综合的治疗才能提高巩固疗效。
  
  浅谈糖尿病患者使用蜂王浆
  邓丽丽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但医疗市场上的保健品良莠不齐,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又不懂得医学,很容易上当受骗。笔者想通过科学常识,给大家介绍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有效的保健品——蜂王浆。
  蜂王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持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八种氨基酸、矿物元、维生素,而且还含有B族维生素特有的物质——王浆酸。由于蜂王浆是一种名贵的、人工不能仿造的营养保健品,中国商务部已将蜂王浆作为中国出口的营养保健品。蜂王浆在国内有着广泛的保健用途,主要当作滋补营养品,对一些疾患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临床研究证明,蜂王浆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可调节人体的糖代谢,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理如下:
  1.类胰岛素肽类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非常有效的药物。科学家研究发现,蜂王浆中含有类似胰岛素的多肽物质,其分子量与临床使用的动物牛胰岛素相同,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胰岛B细胞受损、B细胞功能失调和胰岛素受体缺陷等因素有关。蜂王浆具有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的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微量元素 有关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铬有降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有疗效,对葡萄糖耐量受损者效果更好;镁参与胰岛B细胞的功能调节,可改善糖代谢指标,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钙能影响胰岛素的释放;锌可维持胰岛素的结构与功能等。由于蜂王浆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因而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4.增强免疫功能 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导致人体生理平衡紊乱,易患糖尿病、肿瘤等疾病。蜂王浆对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组织等免疫器官和整个免疫系统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它能激发免疫细胞的活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5.促进蛋白质合成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从而使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造成蛋白质合成不足,机体组织修复功能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蜂王浆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可改善糖代谢,调节脂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组织的修复功能和抗病能力。
  下面再介绍一下蜂王浆的保存、使用和选择的小知识:
  由于蜂王浆对光、热、氧等外界因素非常敏感,不能在常温保存,为防止蜂王浆变质,应低温保存。一般在0℃左右保存3个月;在零下18℃可保存3年不变。口服液一般只需放到阴凉干燥处储存,并且,蜂王浆口服液服用方便,应用广,效果亦好。
  蜂王浆最好在空腹时服用,因为餐后食用,蜂王浆可受到食物的稀释。糖尿病患者可用糖的替代物阿斯巴甜混合或直接口服无糖型蜂王精口服液。
  目前市场上蜂王浆的种类繁多,希望人们在购买时,一定要认准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蜂王浆食品,最好选用大型企业产品,如北京双鹤药业生产的无糖型(高含量)北京蜂王精。
  
  适合糖尿病人的奶——健怡金奶粉
  
  我刚发现糖尿病,怎么办?
  刚发现高血糖的多数患者有胰岛素抵抗,您在这时将胰岛素抵抗解决了,不仅能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最重要的是让您一生都不发展为重度糖尿病,同时还能防止并发症的的发生。
  
  我开始血糖挺稳定的,现在总反弹,为什么?
  您的血糖稳定,可能是用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控制的结果,时间久 了,由于没有解决胰岛素抵抗以及逐渐加重的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血糖就会上升。
  
  我有慢性胃炎,吃什么好?
  由于糖尿病病人常年服药,对胃有刺激和伤害,一般都有胃酸、胃痛的毛病,喝健怡金奶粉非常适宜,它天然的修复胃黏膜的作用能起到养胃的效果。
  
  我有尿有蛋白,吃什么好?
  患10年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大多数都有尿蛋白,很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所以您一定要补肾、吃优质蛋白,您如果每天喝一杯健怡金奶粉就能补充优质蛋白。
  
  我已有了并发症,吃什么好?
  并发症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直接的关系,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再配合食用健怡金奶粉,会对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
  
  健怡金奶粉浑身是宝
  一宝:健怡金奶粉选用优质羊奶与有机铬络合成糖耐量因子(GTF)的中心成分,特别适合2型糖尿病病人(因为这些人多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的下降),刚发现的和轻度的糖尿病病人,喝健怡金奶粉更加适宜。
  二宝:据《本草纲目》记载“羊乳甘温无毒,补寒冷虚乏,润心肺,治消渴,疗虚痨,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气。”单单羊奶就可作为一味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糖尿病病人需要养、调、补,否则病就会越来越重,血糖越来越难控制。
  三宝:健怡金奶粉中的EGF(请注明中文名称)和GTF相结合对胃黏膜及受损的胰岛有天然的修复作用。更加适合长期用药、有慢性胃炎、胃酸、胃痛的糖尿病病人,其中修复胃黏膜是关键。
  四宝:健怡金奶粉天然的极强补肾作用特别适合肾虚的糖尿病病人,既提供优质蛋白满足生理需要又减少尿蛋白,这样的天然属性实属罕见。
  五宝:健怡金奶粉中的羊奶被营养学家誉为:最接近人奶的奶。尤其适合体质虚弱的糖尿病病人。
  六宝:健怡金奶粉含有更高的钙、钾等微量元素,更适合并发骨质疏松和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根源是胰岛素抵抗和受体靶细胞的受损,要想控制并发症就要做好饮食调理,即解决胰岛素抵抗、修复受体提供必须的营养素,否则都是无效治疗。
  七宝:健怡金奶粉属碱性食品。糖尿病病人都是酸性体质,而碱性体质是长寿体质。每天喝一杯健怡金奶粉就能中和糖尿病病人的酸性体质。
  健怡金奶粉不只是单纯解决糖尿病病人喝奶的营养问题,而是以治消渴、补肾虚、养胃、呵护胰岛为主要饮用目的,是糖尿病病人升级换代的奶粉。
  想要做成一件事,方向起决定作用,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永远达不到目标,甚至越走越远。控制糖尿病也是一样,从您发现的那一天就用了不该用的方法,进入了治疗的误区,最终病情是越来越重。胰岛素抵抗就是糖尿病的根,受体受损不能得到糖,就会发病,是并发症的根。我们批准了方向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其他文献
糖尿病饮食需要计量,要求病友对每天所进  食食物的种类和重量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以正确计算出每天所摄入营养素的总量,掌握血糖与饮食和降糖药物之间的关系,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要求饮食计量准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临床工作中,有些病友对于食物计量出现了过于极端做法,即所有食物都要用秤称,一点都不肯差。这种做法,不仅使人感到累,而且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在饮食疗法中,饮食营养素的计算是一个参考数据
期刊
老年人久坐后应扩胸    由于体力逐渐下降,大多数老人都变得喜静少动。专家指出,老年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非常不利于健康。对于习惯久坐的老年人来说,有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延缓肺功能衰退的方法,这就是“扩胸运动”。方法:每坐一两个小时后,站起来,双臂展开,做扩胸活动。每次舒展胸部三五分钟。做“扩胸运动”的次数、强度和频率,应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而定。  扩胸同时,可上下左右,缓缓活动颈部,自由自在地耸抬双肩
期刊
“28床怎么不吃糖尿病餐呢?一般而言,入院的糖尿病病人都要在医院定制糖尿病餐,可是2 8床却没有进食糖尿病餐,而是自己随意订餐。“他用了胰岛素泵,可以不用吃糖尿病餐了。”旁边的一位病友向主管护士解释道。这位病友错误地认为,注射胰岛素,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病人可以像正常人那样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这一基本措施并不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而改变,当然也包括使用胰岛素泵的
期刊
因一部脍炙人口的《皇城根儿》而名响中国的著名作家赵大年,是一位与糖尿病搏击了17年之久的老患者。曾创下一年出4本书的他,虽自嘲“老牛破车”,但深谙养生玄机,至今精神矍铄,虚怀若谷,绝无龙钟老态。  赵老今年75岁,1.81米的个子身材伟岸,步履稳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京味十足,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展现着文学大师的风采,让听者如沐春风。  赵老是典型的苦孩子出身,用他自己的话说:6岁沦为难
期刊
许多病友的病情恶化,往往不是因为糖尿病,而是由于心理调节不好,被自己糟糕的情绪“放倒”了。  心理状态同样会对病友的病情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病友因为焦虑而导致血糖经常波动,有的则因为心情烦躁甚至闹出酮症酸中毒,这些都是心理问题惹出的麻烦。而一些病友对此并不知情,或者即使有所察觉,也并不重视,总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不必大惊小怪。  本期“抗糖特攻队”推出了糖尿病心理问题专文——《抗“糖”莫忘调
期刊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有限    英国Nuffield骨科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糖尿病足溃疡已被列为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但可以证实其疗效的证据基础却很薄弱。  一般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生是由于足部外周血管缺血、缺氧所致,因此给予高压氧治疗成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之一,美国也已经将其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  但骨科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大规模、双盲法、设有对照组和有足够说服力的研究证实高压氧在愈合溃疡和
期刊
2008年的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如何把首都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2005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鲜明地提出: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现在打开因特网,在百度上搜索“创新”和“金吾伦”这两个关键词时,屏幕上会有上万条相关链接。金吾伦——北京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这位活跃在北京创新新闻中的人物,也是一位奋斗在科技学术前沿的
期刊
低血糖掩盖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以反应性低血糖作掩护,企图“蒙混过关”。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怡博士说:“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这些病人以餐前出现低血糖症状为突出表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患糖尿病后,患者的胰岛细胞虽有损伤,但尚有一定分泌
期刊
第十三段双手按腹补元气    动作1.吸气.随吸气双手按压下腹丹田穴的腹主动脉跳动处(如图13-1、图1 3-2)。  2.呼气,随呼气弯腰下蹲,默数26—56个数,待气呼尽后接下(如图13-3)。    3.吸气,慢站起,双臂后扩,待气吸足后接下。  4.呼气,随呼气意想从任脉下沉丹田直至脚心涌泉穴,待气呼尽后接下。  5.吸气,随吸气意想涌泉穴处之清气,沿下肢后侧足太阳膀胱经上升循后丹田,继续
期刊
80%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得以预防。尽管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标准的健康生活方式,但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并终将因此而获益。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又应该怎样做呢?答案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持正常的体重、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利器    多种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确保饮食中营养及能量的平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