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研究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现状调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据调查,大学生心理安全现状总体良好,但受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仍存在大学生对心理安全的认知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方式欠缺、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社会价值多元等问题。文章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对策,推进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1-0034-02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社会和家庭高度的期望。但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家庭变故等因素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安全问题,如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抑郁,产生自杀、伤人等行为表现。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虽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避免大学生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安全的基本概念
自1965年Schein与Bennis开始研究心理安全起[1],就有多位学者对心理安全进行定义及研究,本次研究以2019年戴晓英、许亚军[2]给出的定义为基石,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展开讨论。
心理安全是使自己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能力,并靠这种能力去对抗自身内部或他人的破坏性冲动,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因此心理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表现出对自己的状态和内外部环境有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为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做出正确的行为表现和应对方式,且本身不出现任何心理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浙江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3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8.8%。
三、问题与分析
1.个人
自我认知不足。根据调查结果,94.8%的大学生都意识到心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有57.3%的大学生并不清楚心理安全的定义。这表明,大学生群体普遍不清楚自身是否存在心理安全隐患或问题,更不会主动采取心理安全问题相关的预防或解决措施。
求助意识薄弱。大学生群体受到学业(32.9%)、就業(38.6%)等多方压力,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自信心、自尊心易受打击,加重了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然而多数大学生面对自身心理问题,选择独自承受,不善于主动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如任其发展,轻者影响个人发展,重者甚至休学退学,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3]。
2.家庭
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对比大学生中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且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元与每月生活费在1500以上的两个群体,结果显示不能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分别占17.8%和6.3%。因此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他们与其他同学相处时,更容易因自卑与不平衡而影响人际关系。
教育方式不当。调查结果显示,其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为独生子女和由父母共同照顾的三类大学生中,能够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分别占其人数的77.2%、76.4%、90.4%,与之相对的分别占50%、65.5%、88.6%。结果提示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等因素对教育方式有一定影响,而缺乏沟通与陪伴、过于宠溺或严格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人际交往能力。
3.学校
学校重视不够。高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课堂,大学生活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与帮助直接关系到其在社会中的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等。然而大多高校虽设立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但对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方面涉及较少,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造成多数大学生(57.3%)对心理安全的相关认知薄弱,以至无法及时认识和解决自身产生的心理安全问题。
师生交流不足。高校虽然都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但其与学生之间相互主动联系较少,缺乏沟通与交流,老师未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安全情况,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以至于其最终产生过激的行为表现,对学校、社会等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4.社会
竞争压力较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增,为了更好地生活,被迫接受来自各方的刺激与压力。结果显示,71.0%的大学生感觉到了明显的就业和学习压力,大学生因此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安全问题更易滋生。
价值观念多元。世界正朝着多极化发展,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却也随之而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以职业观为例,调查显示,有68.2%的大学生认为高工资的“IT工作者”和高权利的“公务员”比底层工作者更受人尊崇,且8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工资待遇,与此同时,他们也将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面对现实时,也更易产生自卑感与落差感,对其心理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四、措施与对策
1.个人
提高认识。就调研结果看,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安全普遍缺乏认知,需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把握心理安全的概念,学习心理安全问题后的行为表现等。做到重视心理安全问题,防范心理安全隐患。
自我调适。面对各种矛盾和压力,大学生能否做好自我调节是关键。身处于复杂的环境中,家庭、学业、交友、就业等诸多问题都是自我心理问题产生的导火索。学生个人可以通过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调适方式,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以防心理安全隐患的堆积。
主动求助。个人在面对所处环境长期缺乏安全、自由的感觉,惶恐、惧怕、过激行为、轻生等都是心理安全问题产生的外显行为,一旦发现此类较为严重的情况,作为大学生群体,可以主动寻求心理老师、辅导员甚至医生的帮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根本上解除心理安全问题带来的伤害。 2.家庭
陪伴沟通。父母的陪伴不仅能够提高与子女之间的亲密程度,树立正确的榜样,也能够提高子女心理安全水平。同时,增强沟通也能更了解子女近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和教育,避免出现已产生严重后果才发现问题的情况。
改善教育方式。对于父母工作较忙或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父母的陪伴沟通相对较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安全,但Budd[4]和Stahl等人指出,即使是父母离异的子女在和善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应尊重子女,多用积极温暖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增强子女的心理安全。而对于隔代教育的问题,祖辈和父辈应当统一教育方式,做出正确引导。
3.学校
开设课程。本次调研就大学开设心理安全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了解产生心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及产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掌握解决心理安全问题的具体方法。这提示我们在大学开设心理安全相关课程是有必要的,且从学生希望了解的方面着手展开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大一新生因环境改变更易产生心理安全问题,因此该课程可安排在大一。
师生互动。老师在学生的心理安全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等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较为了解,能充分利用专业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渠道等,助力心理安全教育走进课堂,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
朋辈交流。促进心理咨询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建议学校以专业班级为单位,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定期培训。心理委员通过与班级同学的交流了解其心理安全情况,并及時汇报给老师。老师即可对疑似有心理安全问题的学生展开沟通,进行疏导与开解,加强其心理安全。
4.社会
提供服务。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普及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整合并协调资源,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援助,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努力为学生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对大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测量评估、制定有效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终对效果评估,协助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宣传引导。世界正朝着多元化发展,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却也随之而来,以职业为例,多数人将高工资、高职位作为“成功人士”的代名词,在这样错误风向的影响下,大学生面对就业一味跟风不适己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此时社会需要做的就是摆正社会风气,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心理安全问题。
人文关怀。目前,对大学生的帮扶大多来自学校和国家的层面,然而在社会层面上更多地向大学生传递人情关怀从某些方面来说更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支持,尤其是对贫困生而言。因此政府可以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或企业以恰当的方式给予大学生关爱和帮扶,例如设立企业奖学金、提供就业岗位等等,让大学生感知到社会的力量和温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心理和行为更趋理性、成熟。
五、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个人的认知与行动、家庭的教育与陪伴、学校的重视与交流、社会的支持与引导密切相关,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发生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安全。
参考文献:
[1][2]戴晓英,许亚军.大学生心理安全自媒体体系框架构建初步研究[J].科技视界,2019(36):101-103.
[3]颜刚威,崔亚娟.大学生群体自我认知偏差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03):49-51.
[4]KarenS.Budd Assessing Parenting Competencein ChildProtection Cases:AClinicalPracticeModel[J].ClinicalChildandFamilyPsychologyReview,2001,4(1).
(责任编辑: 张宏玉)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1-0034-02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社会和家庭高度的期望。但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家庭变故等因素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安全问题,如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抑郁,产生自杀、伤人等行为表现。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虽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避免大学生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安全的基本概念
自1965年Schein与Bennis开始研究心理安全起[1],就有多位学者对心理安全进行定义及研究,本次研究以2019年戴晓英、许亚军[2]给出的定义为基石,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展开讨论。
心理安全是使自己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能力,并靠这种能力去对抗自身内部或他人的破坏性冲动,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因此心理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表现出对自己的状态和内外部环境有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为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做出正确的行为表现和应对方式,且本身不出现任何心理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浙江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3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8.8%。
三、问题与分析
1.个人
自我认知不足。根据调查结果,94.8%的大学生都意识到心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有57.3%的大学生并不清楚心理安全的定义。这表明,大学生群体普遍不清楚自身是否存在心理安全隐患或问题,更不会主动采取心理安全问题相关的预防或解决措施。
求助意识薄弱。大学生群体受到学业(32.9%)、就業(38.6%)等多方压力,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自信心、自尊心易受打击,加重了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然而多数大学生面对自身心理问题,选择独自承受,不善于主动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如任其发展,轻者影响个人发展,重者甚至休学退学,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3]。
2.家庭
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对比大学生中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且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元与每月生活费在1500以上的两个群体,结果显示不能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分别占17.8%和6.3%。因此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他们与其他同学相处时,更容易因自卑与不平衡而影响人际关系。
教育方式不当。调查结果显示,其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为独生子女和由父母共同照顾的三类大学生中,能够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分别占其人数的77.2%、76.4%、90.4%,与之相对的分别占50%、65.5%、88.6%。结果提示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等因素对教育方式有一定影响,而缺乏沟通与陪伴、过于宠溺或严格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人际交往能力。
3.学校
学校重视不够。高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课堂,大学生活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与帮助直接关系到其在社会中的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等。然而大多高校虽设立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但对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方面涉及较少,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造成多数大学生(57.3%)对心理安全的相关认知薄弱,以至无法及时认识和解决自身产生的心理安全问题。
师生交流不足。高校虽然都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但其与学生之间相互主动联系较少,缺乏沟通与交流,老师未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安全情况,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以至于其最终产生过激的行为表现,对学校、社会等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4.社会
竞争压力较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增,为了更好地生活,被迫接受来自各方的刺激与压力。结果显示,71.0%的大学生感觉到了明显的就业和学习压力,大学生因此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安全问题更易滋生。
价值观念多元。世界正朝着多极化发展,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却也随之而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以职业观为例,调查显示,有68.2%的大学生认为高工资的“IT工作者”和高权利的“公务员”比底层工作者更受人尊崇,且8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工资待遇,与此同时,他们也将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面对现实时,也更易产生自卑感与落差感,对其心理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四、措施与对策
1.个人
提高认识。就调研结果看,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安全普遍缺乏认知,需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把握心理安全的概念,学习心理安全问题后的行为表现等。做到重视心理安全问题,防范心理安全隐患。
自我调适。面对各种矛盾和压力,大学生能否做好自我调节是关键。身处于复杂的环境中,家庭、学业、交友、就业等诸多问题都是自我心理问题产生的导火索。学生个人可以通过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调适方式,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以防心理安全隐患的堆积。
主动求助。个人在面对所处环境长期缺乏安全、自由的感觉,惶恐、惧怕、过激行为、轻生等都是心理安全问题产生的外显行为,一旦发现此类较为严重的情况,作为大学生群体,可以主动寻求心理老师、辅导员甚至医生的帮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根本上解除心理安全问题带来的伤害。 2.家庭
陪伴沟通。父母的陪伴不仅能够提高与子女之间的亲密程度,树立正确的榜样,也能够提高子女心理安全水平。同时,增强沟通也能更了解子女近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和教育,避免出现已产生严重后果才发现问题的情况。
改善教育方式。对于父母工作较忙或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父母的陪伴沟通相对较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安全,但Budd[4]和Stahl等人指出,即使是父母离异的子女在和善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应尊重子女,多用积极温暖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增强子女的心理安全。而对于隔代教育的问题,祖辈和父辈应当统一教育方式,做出正确引导。
3.学校
开设课程。本次调研就大学开设心理安全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了解产生心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及产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掌握解决心理安全问题的具体方法。这提示我们在大学开设心理安全相关课程是有必要的,且从学生希望了解的方面着手展开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大一新生因环境改变更易产生心理安全问题,因此该课程可安排在大一。
师生互动。老师在学生的心理安全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等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较为了解,能充分利用专业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渠道等,助力心理安全教育走进课堂,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
朋辈交流。促进心理咨询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建议学校以专业班级为单位,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定期培训。心理委员通过与班级同学的交流了解其心理安全情况,并及時汇报给老师。老师即可对疑似有心理安全问题的学生展开沟通,进行疏导与开解,加强其心理安全。
4.社会
提供服务。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普及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整合并协调资源,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援助,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努力为学生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对大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测量评估、制定有效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终对效果评估,协助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宣传引导。世界正朝着多元化发展,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却也随之而来,以职业为例,多数人将高工资、高职位作为“成功人士”的代名词,在这样错误风向的影响下,大学生面对就业一味跟风不适己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此时社会需要做的就是摆正社会风气,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心理安全问题。
人文关怀。目前,对大学生的帮扶大多来自学校和国家的层面,然而在社会层面上更多地向大学生传递人情关怀从某些方面来说更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支持,尤其是对贫困生而言。因此政府可以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或企业以恰当的方式给予大学生关爱和帮扶,例如设立企业奖学金、提供就业岗位等等,让大学生感知到社会的力量和温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心理和行为更趋理性、成熟。
五、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个人的认知与行动、家庭的教育与陪伴、学校的重视与交流、社会的支持与引导密切相关,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发生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安全。
参考文献:
[1][2]戴晓英,许亚军.大学生心理安全自媒体体系框架构建初步研究[J].科技视界,2019(36):101-103.
[3]颜刚威,崔亚娟.大学生群体自我认知偏差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03):49-51.
[4]KarenS.Budd Assessing Parenting Competencein ChildProtection Cases:AClinicalPracticeModel[J].ClinicalChildandFamilyPsychologyReview,2001,4(1).
(责任编辑: 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