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2日,力帆大厦。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谭冲刚落座,手机便响了起来。
“老谭,恭喜你成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为我们‘两新’党组织争光了!”宗申产业集团党委书记李桃打来祝贺电话。
谭冲刚挂完电话,又一个电话响起……一个上午,谭冲接了十几个祝贺电话。
“‘两新’党建工作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老谭给我们树立了一根标杆。”李桃很佩服老谭。
巧建体系
2003年初,一纸调令,将谭冲从力帆一线调到集团党委,主持党务工作。
“在民营企业搞党建工作是件苦差事,很多老板都觉得党务工作和生产经营关系不大,所以党组织地位不高。”谭冲陷入思考:如何将党务工作与企业经营有机融合?
一番考察后,谭冲找准了症结:“要解决党务工作与生产经营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党支部建在生产线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思路有了,但实施起来很困难。
“有的党员把组织关系揣在口袋里,不愿亮出身份,亮出身份的党员也不愿配合。”力帆老職工钟红说。
“首先要把党员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谭冲开始出招:在力帆建立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管理体系,把党支部建在生产线上,党委班子与行政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集团党委委员中有2/3以上是集团高管。”谭冲说。
三级管理体系,一下拉近了党组织及其活动与生产经营之间的距离。
一夜之间,各类党员生产标兵就从各条生产线上涌现出来。
摩托车四厂普通党员、推车工曾吉华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一次,曾吉华如往常一样搬运货箱。一不小心,他右手两个指甲被货箱压破,十指连心,痛得说不出话来。获悉情况后,厂领导立即把他送进医院。
“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养伤。”厂领导嘱咐道。
第二天,曾吉华裹着纱布,又来上班了。
“怎么不好好养伤?”厂领导问。
“现在正忙呢,每条生产线只有一个推车工,我是党员,不坚持怎么行呢?”曾吉华轻描淡写地说。
党员就像一条条“鲶鱼”,激活了一池“春水”。
如今的力帆党委已经拥有14个基层党组织、631名党员。“我希望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谭冲继续出招。
7月的一天,力帆发动机车间。
生产线上,戴着“班组长”肩章的共产党员夏伟,正悉心指导着他的徒弟们操作机器。
“我已经带出了20多名徒弟。”夏伟自豪地说。
为了“批量”打造业务能手,谭冲提出实施“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目前,力帆集团已将150名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70%以上的党员成为业务骨干。
共渡难关
2007年末,寒冬。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让力帆感到寒气逼人。
海外订单锐减,裁员减薪不可避免。工人们的情绪低落,十几个销售人员不满岗位调动,要求面见公司高层……人事危机一触即发。
“在关键时刻,党组织要挺身而出。”谭冲带领党委和工会的工作人员,分别与有情绪的员工沟通。安抚好工人的情绪后,谭冲和同事们又积极奔走在企业高层和一线工人之间。
“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谭冲向企业高层建言。
最终,力帆集团作出“不裁员、不减薪”的公开承诺。但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不能把包袱全推给企业。“党委要创新活动载体,为企业减负。”在谭冲的谋划下,集团党委在关键部门和环节组织36支党员节能增效攻坚队,带动员工开展“节能增效我先行”活动。经过努力,仅单车生产用电就节约140度,每月节约电费20余万元。
“危机之下,光是节流还不够,我们还得开源。”谭冲决定趁热打铁。不久,集团党委发动党员带头叫响“瑕疵制造危机、质量才是生机”的口号,牵头成立由党员骨干负责的12个质量攻关小组。
力帆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樊亚荣主动请缨,带领一班人,不分昼夜连续奋战70天,使力帆摩托车的排放指标走在行业前列。
不久,力帆开发出众多适合欠发达国家和农村地区的新车型,一举抢占市场先机,不仅渡过难关,而且化危为机、逆势而上。
描绘“七彩”
2009年1月26日,正月初四。
力帆集团发动机事业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完成标书是今年头号任务!”发动机装配车间主任全启国满额汗珠。
“我们有几款一机多用的摩托车,中标‘家电下乡’绝对没问题。”全启国很自信,“因为它们,力帆订单一定会止跌回升。”
“当集团各党支部都在献计献策时,我们支部很郁闷,不知道从何入手,为集团贡献智慧。”1月初,全启国听到“摩托车纳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的消息后,决定在发动机上做文章。
随后,党支部成员分赴农村展开调研。一周后,“一机多用摩托车”点子刊登在集团内刊上:“装上这种发动机后,摩托车可以进行脱粒、粉碎、抽水……”
这一“金点子”受到集团党委领导的褒奖。“我们的动力来自集团党委推出的点子工程。”全启国说。
点子工程正是谭冲着力描绘的“七彩”工程之一。为了创新工作方式,谭冲向集团党委提出以党支部为单元实施“七彩工程”:点子工程,为发展出谋划策;伯乐工程,为企业选拔人才;动力工程,为员工树榜样;啄木鸟工程,为产品治病疗伤;质量工程,为品牌塑造形象;鹊桥工程,为青年牵线搭桥;光彩工程,为社会作贡献。
“七彩工程”让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风生水起:点子工程献计632条,啄木鸟工程挑刺571件,质量工程诞生专利4856项……
看到此景,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激动地说,党建是力帆最得力的投资!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谭冲刚落座,手机便响了起来。
“老谭,恭喜你成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为我们‘两新’党组织争光了!”宗申产业集团党委书记李桃打来祝贺电话。
谭冲刚挂完电话,又一个电话响起……一个上午,谭冲接了十几个祝贺电话。
“‘两新’党建工作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老谭给我们树立了一根标杆。”李桃很佩服老谭。
巧建体系
2003年初,一纸调令,将谭冲从力帆一线调到集团党委,主持党务工作。
“在民营企业搞党建工作是件苦差事,很多老板都觉得党务工作和生产经营关系不大,所以党组织地位不高。”谭冲陷入思考:如何将党务工作与企业经营有机融合?
一番考察后,谭冲找准了症结:“要解决党务工作与生产经营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党支部建在生产线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思路有了,但实施起来很困难。
“有的党员把组织关系揣在口袋里,不愿亮出身份,亮出身份的党员也不愿配合。”力帆老職工钟红说。
“首先要把党员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谭冲开始出招:在力帆建立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管理体系,把党支部建在生产线上,党委班子与行政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集团党委委员中有2/3以上是集团高管。”谭冲说。
三级管理体系,一下拉近了党组织及其活动与生产经营之间的距离。
一夜之间,各类党员生产标兵就从各条生产线上涌现出来。
摩托车四厂普通党员、推车工曾吉华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一次,曾吉华如往常一样搬运货箱。一不小心,他右手两个指甲被货箱压破,十指连心,痛得说不出话来。获悉情况后,厂领导立即把他送进医院。
“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养伤。”厂领导嘱咐道。
第二天,曾吉华裹着纱布,又来上班了。
“怎么不好好养伤?”厂领导问。
“现在正忙呢,每条生产线只有一个推车工,我是党员,不坚持怎么行呢?”曾吉华轻描淡写地说。
党员就像一条条“鲶鱼”,激活了一池“春水”。
如今的力帆党委已经拥有14个基层党组织、631名党员。“我希望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谭冲继续出招。
7月的一天,力帆发动机车间。
生产线上,戴着“班组长”肩章的共产党员夏伟,正悉心指导着他的徒弟们操作机器。
“我已经带出了20多名徒弟。”夏伟自豪地说。
为了“批量”打造业务能手,谭冲提出实施“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目前,力帆集团已将150名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70%以上的党员成为业务骨干。
共渡难关
2007年末,寒冬。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让力帆感到寒气逼人。
海外订单锐减,裁员减薪不可避免。工人们的情绪低落,十几个销售人员不满岗位调动,要求面见公司高层……人事危机一触即发。
“在关键时刻,党组织要挺身而出。”谭冲带领党委和工会的工作人员,分别与有情绪的员工沟通。安抚好工人的情绪后,谭冲和同事们又积极奔走在企业高层和一线工人之间。
“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谭冲向企业高层建言。
最终,力帆集团作出“不裁员、不减薪”的公开承诺。但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不能把包袱全推给企业。“党委要创新活动载体,为企业减负。”在谭冲的谋划下,集团党委在关键部门和环节组织36支党员节能增效攻坚队,带动员工开展“节能增效我先行”活动。经过努力,仅单车生产用电就节约140度,每月节约电费20余万元。
“危机之下,光是节流还不够,我们还得开源。”谭冲决定趁热打铁。不久,集团党委发动党员带头叫响“瑕疵制造危机、质量才是生机”的口号,牵头成立由党员骨干负责的12个质量攻关小组。
力帆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樊亚荣主动请缨,带领一班人,不分昼夜连续奋战70天,使力帆摩托车的排放指标走在行业前列。
不久,力帆开发出众多适合欠发达国家和农村地区的新车型,一举抢占市场先机,不仅渡过难关,而且化危为机、逆势而上。
描绘“七彩”
2009年1月26日,正月初四。
力帆集团发动机事业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完成标书是今年头号任务!”发动机装配车间主任全启国满额汗珠。
“我们有几款一机多用的摩托车,中标‘家电下乡’绝对没问题。”全启国很自信,“因为它们,力帆订单一定会止跌回升。”
“当集团各党支部都在献计献策时,我们支部很郁闷,不知道从何入手,为集团贡献智慧。”1月初,全启国听到“摩托车纳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的消息后,决定在发动机上做文章。
随后,党支部成员分赴农村展开调研。一周后,“一机多用摩托车”点子刊登在集团内刊上:“装上这种发动机后,摩托车可以进行脱粒、粉碎、抽水……”
这一“金点子”受到集团党委领导的褒奖。“我们的动力来自集团党委推出的点子工程。”全启国说。
点子工程正是谭冲着力描绘的“七彩”工程之一。为了创新工作方式,谭冲向集团党委提出以党支部为单元实施“七彩工程”:点子工程,为发展出谋划策;伯乐工程,为企业选拔人才;动力工程,为员工树榜样;啄木鸟工程,为产品治病疗伤;质量工程,为品牌塑造形象;鹊桥工程,为青年牵线搭桥;光彩工程,为社会作贡献。
“七彩工程”让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风生水起:点子工程献计632条,啄木鸟工程挑刺571件,质量工程诞生专利4856项……
看到此景,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激动地说,党建是力帆最得力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