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仍要借鉴《论语》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饱含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对教师教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见解。这些思想精华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新课程教学富有启迪意义。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论语》中最为突出的教学思想精华。“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听其言而观其行……退而省其私”(《论语·为政》);“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因材施教”的三层理解,一是观察了解学生,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二是全面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使教学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人,他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生活经历、性格品质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学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三是认识到每个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应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教学。按照这种理解,自然得出如下教学原则:教师教学应当适应学生的学习。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而言是极其可贵的。新课程背景下,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有心”,重视“备学生”,备学生要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了解”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的熟悉,二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发展规律的熟悉。孔子时代是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很有操作性,现今的班级授课制使“因材施教”操作难度加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知道班里大多数学生处于哪种认知发展水平,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因此,真正的备学生,要充分研究教学对象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和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启发引导
  
  孔子被公认为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其经典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各种教育书刊中“出场率”很高,这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智慧:首先,要善于抓住“愤”和“悱”的教学时机,反之则是“不启不发”或者“启而不发”;其次,要善于精选“一”作为教学内容的承载范例,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宜于课堂教学,要甄别其“含金量”的高低:是否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知识、是否具备典型性和迁移性的教育价值、是否表征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一般的社会新闻、反面事件、小道消息、消遣谈资等都是不适宜引进课堂的。要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教学原则与方法,避免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具体引向抽象。引导学生而不是给以牵掣,就能促使学教和谐;激励学生而不是强制使之顺从,就会使学习自觉自愿;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就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达成“三”这个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见仁见智,但在孔子看来,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课程倡导“教学生学会学”“教学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师生是教学合作共同体”之类的理念是与之吻合的。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论语》主张的教学原则之一,“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理学家朱熹进一步阐发了此原则:“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朱子读书法》)。他认为先读基础的、容易把握的书,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其思想启迪是:强调教学要注意阶段性和节奏感,要顺其自然。“序”是知识逻辑之序,是心理逻辑之序。循“序”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主张学习和教学要量力而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讲究次第,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反对揠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认识到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中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低起点、重基础、小梯度、快步子”的教学策略,夯实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心智的渐进式发展。
  
  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鼓励学以致用和重复记忆,将“时习”“温故”与探索新知结合起来,反映了教学要基于先前的认知基础而又有所发展的过程。学生能够发现和领会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牢固掌握了原有知识,在“温故”中“知新”,在“知新”中“温故”,融会贯通,才能形成对某一学习主题系统化的理解。“温故而知新”的“故”是指原有的知识储备,也指先前的经验背景。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所以,“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智慧对现代教学的重要启迪是:新知识要“嫁接”在原有知识准备、经验背景的基础上才会生长。知识不能简单复制,而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只有掌握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明晰课前温习和课后巩固与拓展的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实现前后知识学习的链接,是课堂教学特别是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如登山,登临山顶俯瞰来路,会有一种了然于胸的感觉,这种回顾便是温习与巩固。
  
  由博返约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指出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一是要博学,二是要精约。教师要善于由博返约、以约驭博。“博”是“约”的基础,在“博”的基础上求“约”,以得出简明扼要的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这启示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梳理、浓缩和取舍,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这跟当代工程学中“时动”设计原理很接近,在教学中要考虑教学活动能否取消,能否合并,能否调换顺序,能否改良,该由谁来施行等五个要点,力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一般来说,教师要做到由博返约,讲课应当注重“五讲”:讲教学重点难点,讲学生感兴趣、记得住、开眼界的知识,讲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讲符合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知识,讲主题性、统领性知识。
  
  学思相济
  
  《论语》主张学思结合,学思相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说的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论语》在学思关系上,强调以学习为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则鼓励在学习的基础上多提问、多思考:“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也要适当“留白”,预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切忌灌输得太多太满。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要注意条理性、实证性和批判性。条理性是要根据问题性质与思考对象有系统地思考,做到有条不紊,逻辑关联;实证性是要重视得出结论的依据所在,做到有理有据,避免主观臆断;批判性是对一切问题和结论不轻信、不盲从、不屈服、不武断、不保守。
其他文献
从网上建谩、服务模式、服务政策三方面调查了中美高掖图书馆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建设方面的现状,通过比较发现了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先秦是文献学的萌芽时期。资料散乱、零碎,文章对先秦文献整理的思想、方法和时代特点做了总结,使散乱的资料有序化,零碎的资料系统化。
<正> 人工流产是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一种手术,它不仅对受术者是一种创伤,而且在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我省每年人工流产例数呈增加趋势,目前已达100万左右,占全国每
[目的]明确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方法]以稻纵卷叶螟为指示物种,调查其在抗除草剂转基因籼稻‘Bar681’稻田与非转基因亲本对照‘D68’稻田的种群密度、发育
总结了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重点学科导航库的建设历程,重点描述了在建设CALIS理论经济学导航库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并提出了理论经济学导航库今后的发展方向。
<正> 中国佛教协会和文物出版社将于今年10月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重印清《龙藏》,首批发行仪式。重印《龙藏》为建国以来之首创。这是一项巨大的工作,要将重约400吨的7万多块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善用深度阅读,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本文以《兰亭集序》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披情入文,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达到
<正> 银屑病临床上极为常见,积极治疗皮损一般能消失.但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定的时间内皮损即再现。如何减少银屑病的复发次数,已成为当前皮肤科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门诊中记
<正>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推动着医学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换代,促使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不断出现令人可喜的突破,为疾病的诊治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准,发挥着越来越
500例脑出血CT分析周庆山1陈丽英1庄静2CT检查在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总结500例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出血。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00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