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 2017年6月《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实施起,城市设计在各类规划设计项目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更有深度,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互为补充和依据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通过城市设计研究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能够更好地统筹片区用地布局和景观风貌分区,进而推导出符合地域特征的街巷尺度、建筑尺度、建筑风貌和绿化布局等的指标和指导。另一方面规划中需要把握好控规城市设计的深度,既有实际指导性也为下层次城市设计留有发挥空间。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公共空间设计
1、项目概况
大连市沙河口2单元位于大连市老城区,总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西邻城市西郊城市森林公园,环境资源良好,北部与机场、东南部与西安路城市副中心、南部与星海湾城市副中心交通联系方便。
伴随近年的快速城市化,城市老城区既有公共设施难以应对大量新增人口的使用要求,公共设施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堵等问题在老城区日益突出。如直接仅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总规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很难做出针对地区特色的规划引导,理想的规划方式是借助城市设计方法辅助研究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引导建筑风貌和景观设计。
2、城市设计定位
本单元毗邻大连市西郊城市森林公园、新老建设区之间的过渡区域,总体形象定位考虑以下三点:首先应守住以西部和南部自然山体为本底的景观生态资源;其次,基于本区拥有大量高密度的居住建筑的现状,必须保证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空间面积;再者,考虑到本区与市内其他片区在不同时期空间格局、建筑风貌之间的协调和过渡作用,新建建筑需要既体现当代气息又融于城市整体风貌。基于以上分析,本区风貌形象定位为“连山环翠,碧园点缀;简约大气,秀丽优雅”。
3、建筑高度控制
3.1总体建筑高度
本区域为城市老区,大部分建设用地已被开发,因此,应严格控制少量可盘活用地的建设强度和高度,新建建筑高度应遵循《大连市总体城市设计》高度控制指标要求,建筑限高≤60m,如有突破,需经过专家论证。
3.2高层建筑布局
新建高层建筑,在城市主要道路和重要节点区域,应结合区域现状竖向空间形态,形成 “轴带型”与“簇群式”相结合的高层建筑相对集聚区。 “轴”即“轴”向沿街条带式高层建筑分布区,形成城市景观风貌轴线。“带”即临近自然山体的高层建筑分布带。“簇群”即高层建筑相对集聚区。
4、建筑风格引导
4.1总体建筑风格
遵循《大连市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专项规划》中对建筑风格的控制要求,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建筑空間布局应形成高低进退变化,塑造丰富的城市轮廓线。居住建筑追求愉悦明朗的风格倾向,公共服务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商业建筑追求时尚明快的风格倾向,可采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多种风格。
4.2屋顶形式
屋顶形式应在城市景观统一和谐的前提下,以发展大连的传统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景观为主线,做到传统风格和现代新风格呼应。低层建筑应采用坡屋顶形式,高层建筑应采用平屋顶形式,鼓励新建高层建筑采用屋顶绿化。
5、建筑色彩引导
5.1建筑色彩
本区域内新建建筑应遵循《大连市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专项规划》中对建筑色彩的控制要求,以协调老城与山体之间的关系为主,城市建筑色彩以暖黄色为主色,浅暖灰色系为辅助色。
其中,居住建筑色彩以主色调为亮灰、暖黄、砖红为主。临山部分建筑可结合山体自然色彩,部分使用砖红色;公共服务建筑色彩以亮灰、砖灰为主色。商业建筑色彩以蓝灰、暖黄、亮灰为主。单体建筑外墙不得大面积(超过10%)涂抹主辅助色调以外的鲜艳色彩。标志性建筑色彩需经专家论证。
5.2建筑材质
建筑材料以涂料、真石漆、石材为主。其中,居住建筑以涂料、真石漆为主;办公建筑以玻璃幕墙、石材为主。
6、公共空间设计
6.1街道空间
1)道路交叉口满足车行视距要求;2)主、次干道与两侧建筑宽高比0.5~0.67,支路与两侧建筑宽高比0.67~1.25;3)主、次干道两侧建筑贴线率不低于60%,支路两侧建筑贴线率不低于70%;4)提升街道两侧绿化、亮化水平和净化能力,增加沿街景观小品、休憩设施,拓展步行活动和绿化空间;5)地铁站周边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及换乘空间,地铁周边建筑天际线具有韵律感和可识别性。
6.2公园广场空间
公园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活动场所,设计中注意以下方面:1)森林公园的绿化覆盖率大于90%,入口周边交通组织顺畅,商业服务、休息设施、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完善;2)公园绿地的绿化覆盖率大于70%,内部空间尺度合理,联系周边组织步行交通组织以及其他交通方式,配套服务设施完善;3)鼓励居住区内外设置中小尺度的广场和绿地,单个广场面积在400-1000平方米左右,广场、公园应与公共步行系统直接连接,与公共交通站点和公共服务设施结合设计;4)新增绿地采用下凹式设计,既有绿地结合城市更新逐步改造为下凹式,提升地表渗水能力。
7、城市设计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落实
7.1用地规划
规划“一心一轴六片区 ”的空间结构。“一心”指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一轴” 指一条商业设施轴线。“六片区”包括一个大学校园片区和五个居住片区。规划五大居住组团,增补多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广场绿地(包括生态山体、道路绿化带和公园绿地)。结合现状,对道路网进行规划,确定道路等级、宽度,完善道路网系统。规划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
7.2控制指标体系
以地块为控制单位,通过图纸和文件两种形式对每个地块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为土地综合开发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地块控制指标体系分为控制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两类。控制指标一经确定和批准,在规划管理中不得随意变更。建议性指标主要为下一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提供参考,目的在于丰富城市景观,使城市发展具有协调统一性。
参考文献:
[1]阳建强,杜雁.城市更新要同时体现市场规律和公共政策属性[J].城市规划,2016.01
[2]曾珊珊,石飞,徐建刚.中国城市街道模式与居民出行方式互动关系城市发展研究[J].2016.03
[3]张文辉.结构与脉络——好的城市形态的理解[J].城市发展研究,2016.03
[4]唐坤.浅谈城市街道景观的规划设计[J].城市地理,2016.03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公共空间设计
1、项目概况
大连市沙河口2单元位于大连市老城区,总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西邻城市西郊城市森林公园,环境资源良好,北部与机场、东南部与西安路城市副中心、南部与星海湾城市副中心交通联系方便。
伴随近年的快速城市化,城市老城区既有公共设施难以应对大量新增人口的使用要求,公共设施不足、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堵等问题在老城区日益突出。如直接仅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总规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很难做出针对地区特色的规划引导,理想的规划方式是借助城市设计方法辅助研究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引导建筑风貌和景观设计。
2、城市设计定位
本单元毗邻大连市西郊城市森林公园、新老建设区之间的过渡区域,总体形象定位考虑以下三点:首先应守住以西部和南部自然山体为本底的景观生态资源;其次,基于本区拥有大量高密度的居住建筑的现状,必须保证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空间面积;再者,考虑到本区与市内其他片区在不同时期空间格局、建筑风貌之间的协调和过渡作用,新建建筑需要既体现当代气息又融于城市整体风貌。基于以上分析,本区风貌形象定位为“连山环翠,碧园点缀;简约大气,秀丽优雅”。
3、建筑高度控制
3.1总体建筑高度
本区域为城市老区,大部分建设用地已被开发,因此,应严格控制少量可盘活用地的建设强度和高度,新建建筑高度应遵循《大连市总体城市设计》高度控制指标要求,建筑限高≤60m,如有突破,需经过专家论证。
3.2高层建筑布局
新建高层建筑,在城市主要道路和重要节点区域,应结合区域现状竖向空间形态,形成 “轴带型”与“簇群式”相结合的高层建筑相对集聚区。 “轴”即“轴”向沿街条带式高层建筑分布区,形成城市景观风貌轴线。“带”即临近自然山体的高层建筑分布带。“簇群”即高层建筑相对集聚区。
4、建筑风格引导
4.1总体建筑风格
遵循《大连市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专项规划》中对建筑风格的控制要求,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建筑空間布局应形成高低进退变化,塑造丰富的城市轮廓线。居住建筑追求愉悦明朗的风格倾向,公共服务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商业建筑追求时尚明快的风格倾向,可采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多种风格。
4.2屋顶形式
屋顶形式应在城市景观统一和谐的前提下,以发展大连的传统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景观为主线,做到传统风格和现代新风格呼应。低层建筑应采用坡屋顶形式,高层建筑应采用平屋顶形式,鼓励新建高层建筑采用屋顶绿化。
5、建筑色彩引导
5.1建筑色彩
本区域内新建建筑应遵循《大连市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专项规划》中对建筑色彩的控制要求,以协调老城与山体之间的关系为主,城市建筑色彩以暖黄色为主色,浅暖灰色系为辅助色。
其中,居住建筑色彩以主色调为亮灰、暖黄、砖红为主。临山部分建筑可结合山体自然色彩,部分使用砖红色;公共服务建筑色彩以亮灰、砖灰为主色。商业建筑色彩以蓝灰、暖黄、亮灰为主。单体建筑外墙不得大面积(超过10%)涂抹主辅助色调以外的鲜艳色彩。标志性建筑色彩需经专家论证。
5.2建筑材质
建筑材料以涂料、真石漆、石材为主。其中,居住建筑以涂料、真石漆为主;办公建筑以玻璃幕墙、石材为主。
6、公共空间设计
6.1街道空间
1)道路交叉口满足车行视距要求;2)主、次干道与两侧建筑宽高比0.5~0.67,支路与两侧建筑宽高比0.67~1.25;3)主、次干道两侧建筑贴线率不低于60%,支路两侧建筑贴线率不低于70%;4)提升街道两侧绿化、亮化水平和净化能力,增加沿街景观小品、休憩设施,拓展步行活动和绿化空间;5)地铁站周边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及换乘空间,地铁周边建筑天际线具有韵律感和可识别性。
6.2公园广场空间
公园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活动场所,设计中注意以下方面:1)森林公园的绿化覆盖率大于90%,入口周边交通组织顺畅,商业服务、休息设施、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完善;2)公园绿地的绿化覆盖率大于70%,内部空间尺度合理,联系周边组织步行交通组织以及其他交通方式,配套服务设施完善;3)鼓励居住区内外设置中小尺度的广场和绿地,单个广场面积在400-1000平方米左右,广场、公园应与公共步行系统直接连接,与公共交通站点和公共服务设施结合设计;4)新增绿地采用下凹式设计,既有绿地结合城市更新逐步改造为下凹式,提升地表渗水能力。
7、城市设计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落实
7.1用地规划
规划“一心一轴六片区 ”的空间结构。“一心”指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一轴” 指一条商业设施轴线。“六片区”包括一个大学校园片区和五个居住片区。规划五大居住组团,增补多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广场绿地(包括生态山体、道路绿化带和公园绿地)。结合现状,对道路网进行规划,确定道路等级、宽度,完善道路网系统。规划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
7.2控制指标体系
以地块为控制单位,通过图纸和文件两种形式对每个地块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为土地综合开发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地块控制指标体系分为控制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两类。控制指标一经确定和批准,在规划管理中不得随意变更。建议性指标主要为下一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提供参考,目的在于丰富城市景观,使城市发展具有协调统一性。
参考文献:
[1]阳建强,杜雁.城市更新要同时体现市场规律和公共政策属性[J].城市规划,2016.01
[2]曾珊珊,石飞,徐建刚.中国城市街道模式与居民出行方式互动关系城市发展研究[J].2016.03
[3]张文辉.结构与脉络——好的城市形态的理解[J].城市发展研究,2016.03
[4]唐坤.浅谈城市街道景观的规划设计[J].城市地理,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