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笔下的“公开性”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列宁倡导的“公开性”原则引起了理论界、读书界的注意。列宁在他的著作中怎样使用“公开性”这个词?他在这方面有过哪些论述?这些情况是值得向大家介绍的。
  我们现在译作“公开性”这个词,俄文是гласиоcТъ。根据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编的十七卷本《现代标准俄语词典》的解释,гласность就是“接受社会的讨论、监督,使公众知道”。十月革命前后出版的《“格拉纳特”百科词典》和三十年代出版的第一版苏联百科全书都把гласнoсть列为专门的条目,并指出,“公开性”作为一个民主原则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产物。这些词书指出,гласноcть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指议会会议的公开。当资产阶级议会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议员们的言论自由还没有切实的保障,因此议会的会议是不公开的。随着资产阶级议会权力的扩大,议会的会议在一般情况下都公开进行,议会的发言和讨论记录都在报刊上公布,其目的是使议会和议员的活动得到公众的监督。许多国家的宪法对此都作了明文规定。гласность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审判公开”,就是说法院对诉讼案件的审理和判决,除特殊情况以外,都在法庭公开进行,允许公众旁听。这种审判公开的诉讼原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
  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多次使用过гласнoсть这个词。他一再肯定глаcность这个民主原则。他说:“没有公开性(гнасность)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六卷第131页)。还说:“靠着议会活动向上爬的律师和教授们伪善地谴责地下活动,赞扬各政党的公开活动,而实际上是嘲弄公开性(гласность)这一民主原则,向公众掩盖自己党内的各种不同的政治倾向。”(第十六卷)上面我们提到的几部百科词书中所列出的гласность的两个含义在列宁的著作中都出现过。例如,他说:“正因为这个缘故,缩小陪审法庭的权限和限制公开审判(гласность),贯穿着俄国改革后的全部历史……”(第四卷第360页)。这里用的就是“审判公开”的意思。又如,他在批评国家杜马中的劳动派代表时指出,他们“没有明确地提出把问题交给各个地方委员会的要求,对于自由派(立宪民主党人)想撇开人民、把一个尖锐的问题交给专门的委员会去讨论而不能拿出来公开讨论(гласность),不让人自由批评的阴谋没有表示反对。”(第十五卷第115页)
  列宁使用гласность这个词时还赋予“公开性”原则以新的内容,把它运用于党内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一九○一年下半年写的《怎么办?》中认为,一切情况完全公开,并在这个前提下一切职务经过选举产生,这是在党内实行“广泛民主原则”的两个必要的前提。由于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还处于秘密状态,还做不到“完全的公开性”,因此不可能象经济派所要求的那样在党内实行“广泛民主原则”。他说:“每一个人大概都会同意‘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以下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попнaя гласность);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гласность)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这种公开性(гласность) 还要不仅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我们称德国社会党组织为民主的组织,因为在德国社会党内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党代表大会的会议也是公开的;然而一个对所有非组织以内的人严守秘密的组织,谁也不会称之为民主的组织。试问,既然‘广泛民主原则’的基本条件对秘密组织来说是无法执行的,那么提出这种原则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样,‘广泛原则’只不过是一句响亮的空话。”(第六卷第131页)
  列宁认为,党内实行公开性原则,便于全党对担任党内领导职务的人实行监督。他说:“完全公开(полная гласность)、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选择’作用,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的能力的工作,亲身尝到自己的错误的一切后果,并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能够认识错误和避免错误。”(第六卷第132页)列宁在一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的《给<火星报>编辑部的信》中,对这个问题谈得更加明确,他认为全党必须对于每个准备担任党内高级职务的候选人的全部活动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个人特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要把他们的失败拿出来让全党评论,而不是加以隐瞒。“这是我们对党、对工人阶级应尽的责任。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全体……有影响的党的工作人员有机会了解自己的领袖,并且把每个领袖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第八卷第89页)他还指出,只有彻底公开情况(широкая огласка)才能纠正一切偏向;只有通过公开讨论,才能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领导集体,才能获得工人的理解。
  列宁要求最彻底地公开情况(самая щирокая гласность),还因为他认为这样做能够很好地教育群众,吸收他们参加党的各项活动和党的队伍。他指出,为了使党成为群众的党,应当吸引群众参加党的活动,而“不把问题完全开诚布公地摊开来(иевиосясамой широкойгласностивела)……能够达到这种结果吗?”(第八卷第88页)为了做到彻底公开情况,列宁主张党的机关报要辟出一定的篇幅让大家发表意见,让全党有可能对各种意见作出判断。列宁说,一个依靠群众的党在其内部应该提出这样一个坚决的口号:“多一些光,要让党知道一切,让它得到全部的,真正全部的材料来对一切分歧、对回到修正主义和背离纪律的行为等等作出评价。”(第八卷第87页)
  列宁指出,要维护党的团结,一个稳妥可靠的办法是在党内实行公开性原则。他在《给<火星报>编辑部的信》中谈到维护党的统一,避免党的分裂时指出:“……不该向党隐瞒正在产生和发展的分裂原因,不该隐瞒造成这些原因的任何情况和事件。不仅如此,不但不要向党隐瞒,而且尽可能地不要向局外的公众隐瞒。……开诚布公(широкая гласность)——这是避免可以避免的分裂、把已经不可避免的分裂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最妥善和唯一可靠的方法。”(第八卷第87—88页)一旦党内出现分歧,列宁认为“对所有没有什么需要保密的问题,一定要公开审理(гласность pa3бирательства)”。(第九卷第98页)
  列宁在一九○四年发表的《进一步,退两步》中谈到普列汉诺夫故意向修正主义者退让时,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的这种手段“未免太幼稚了,这种构筑得很不高明的工事根本挡不住全党公论(ларгийнаяглаcноcть)的炮火。”(第八卷第370—371页)在党内出现危机时,列宁主张:我们为诉诸党内公论(партийHаяглаcиоcть)而斗争。”(第九卷第4页)在一九○九年六月举行的《无产者报》扩大编辑部会议上,列宁在讨论关于布尔什维克在杜马活动方面的任务问题时,直截了当地指出,对于那些充当第三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顾问的取消派和修正主义者,“和他们斗争的方法就是要走公之于众(гласность)的道路。应该更多地报道他们的情况。”(第十九卷)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报刊的作用时指出,“报刊应当成为劳动公社的报刊,也就是说,还是要公开报道(предавать гласности)资本主义企业的领导人竭力不让群众知道的东西。”(第三十四卷第136页)他还说:“公开报道(введениеrласиости)这方面的情况(指整顿企业的情况——本文作者注),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它能够吸引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地参加解决这些与他们最有切身关系的问题。”(第三十四卷第138页)从这里可以看出,列宁认为通过报刊的公开报道,可以调动广大劳动群众参加国家经济生活的积极性,加强劳动纪律,从而使与劳动群众切身有关的各种问题得到解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