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修辞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浩渺的海洋,其内容涵盖了主观与客观世界,其表达出神入化千姿百态。在这纷繁复杂中,可以称为提纲挈领的方法的,就是语法和修辞了。然而,近几年来,在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口号下,在“双基教学”日益淡出的时候,中考中语法修辞试题几乎无立锥之地了;而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语法修辞教学已微乎其微了。
  其实,这是矫枉过正。在语文教学的确实曾出现过语法修辞半壁江山概念术语满天飞,而忽视理解和运用语言实际能力的错误。但现在抽走了语法修辞的语文教学,又将变得残缺浮泛混乱,因为它们是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本位内容和特征。
  把话说对,说通顺,合乎规范,是语法;而把话说得清楚、生动、感人,是修辞。它们的价值,是应用,是为提高中学生的理解阅读写作水平,其作用:
  一、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使读书更深入更细致,写作更熟练更准确。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在夜宿山寺中突现出几声嗒嗒的扣门声,显得格外幽远寂静,可“推”字喑哑无趣,真是此时有声胜无声,这就是对比修辞之妙。通过研究把握语言的精要细密,养成严格认真的习惯,从而自觉有效的听说读写,识得弦外之音其中三味。
  二、有助于辨别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一个意思可以用许多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比如说天气状况的“天气真好,不赖、确实不错、多好啊”大致相同,但或肯定或委婉或感叹或口语化情味有别。同样,一个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如“吃了吗”除了本意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成了“你好”的代名词;“你真行”既可能是由衷敬佩也可能是像未庄人夸阿Q。只有加以区别分析,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水平。
  三、自觉抵制不规范用法,文白夹杂的、沿袭外语用法的、滥用方言的,应予以坚决杜绝。以言而论,“一个人”客家话为“一只人”;“不知道”河北方言为“知不道”;“我给他钱”“你吃过吗”广东话为“我给钱他”“你有吃吗”。这些方言滥用,将严重影响语言的纯洁健康发展,阻碍普通话的推广,也不利于各民族地区的沟通交流。
  有鉴于此,语法修辞必不可少,而它又不是清规戒律高不可攀,也不是雕虫小技无师自通。讲究方法科学训练就可以服务让它们服务于语文学习。
  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过于分散五花八门面面俱到一大堆,对提高能力极为不利,这就要求抓基本的,不去抠特殊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是:A语序和虚词是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我自己。”属倒装,渲染强化了悔和悲的沉重情绪。“哭他”和“他哭”,“情有可原,罪不容恕”和“罪不容恕,情有可原”迥然不同,而“虽然……但是……”的句式也是万万不可颠倒的。B 短语和句子结构原则基本一致,单词成句的很少。C量词十分丰富,语气词十分发达,利于表达细微差别,增加形象性和感情色彩。如“一弯新月”“一泓清水”后者如“小明今天没起晚嘛!他怎么还不来呢?他还能来吗?”另有“哪、喽、吧、呀、唉,啥”等。学习中可以以简驭繁,提高时效。像“甲是乙”“是”是判断动词,而在“好是好,就是太贵了点”“是人比他都强”中属于特殊用法,没有必要觉察细挖。
  二、在阅读中体会用词的差别。试着分析某些句子的组织,如表意重要理解有些困难的词,长而复杂抓不住要领的句子。如“王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态度认真,经他教过的学生,从未出过‘废品’,一再被评为先进”前两句,第四句的主语是“王老师”,第三句省略主语“学生”造成歧义和混乱。再如“一……就……”可以表示承接,“东风一起,春天就到了”;表示条件,“一下课,他就兴奋起来了”表示因果,“他这么一闹,这事也就解决了。”又如,“我花了一小时才(就)到家了”意思迥然不同,真是“虚词不虚”。在训练中应注意:分析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已经好懂的,没必要深究。就不应再节生枝,像孔乙己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劳而无功。
  三、多从运用入手,不要抠字眼概念,应努力解决实际问题,抓特点修辞效果用途范围,而纯理论的探讨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如“词组、短语”“正补短语后补短语”的名称问题,存现句的结构问题纠缠不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大的悲哀,也是语文教学越走越窄的祸根。
  四、多做些组词造句,修改文章的练习。比如在写日记、文章后,空余的时间,试着用语法修辞的知识去检验,抽出几句,替换用词,将一长句组织为几个短句,或几个短句合并成一长句,看有无语病,是否可以更简洁、更生动,是否整散句结合,是否可以颠倒次序换个说法。在训练中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养成细致严密灵活的语言习惯。
  语法修辞的学习,和学习一门艺术或训练一种技巧一样,开始时完全不懂任意妄为,学些规范后即缩手脚,拘谨约束,最终才能达到下笔成章开口成腔,心中无法而处处合法的自由境界。
其他文献
我从事初中数学教育工作已近九年,在这九年的教学中,数学课程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怕学。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及课后学习数学所花的时间往往是最多的,有的甚至课外花钱请人补习,但大多没有成效。学生陷入不想学数学但又不得不学数学的两难之中,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也很困惑。我曾经看了一则报道,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初中各学科作了一次适应性学习和数学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是人文学科中
期刊
2013年本人作为江西省首批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示范性国培-2013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在项目课程的反复学习和尝试实践的过程中,对教师反思性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在教师成长理论中,提出教师成长
期刊
〔摘 要〕目前,由于各级行政部门加大了教育信息的宣传力度,各学校的普通教师既要上课,还要肩负起向上级新闻媒体报送本单位开展的活动新闻,这对基层学校的普通老师来说,是个挺棘手的问题。本文作者就基层学校普通老师在新闻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让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受益。  〔关键词〕基层教师 新闻写作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一、作存在的问题  (一)把新闻写成了记叙文。
期刊
小学生写好字,能规范学生争取掌握字的笔画笔顺,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得到传承。有利于学生在考试或平时的作业中更能清楚的让教师批阅。写好字能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观察力。同时,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个人向别人展示自己才华的脸面。写好字能培养学生心身健康发展。  去年学校安排我上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写字课,一开始,我想:写字课应该是最简单的课了,每天让学生写字,自己课后简单批阅一下就行,可几节课后,学生觉得
期刊
有人说“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放飞学生在生活中的想象力,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是新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弘扬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对学生进行“三个文明”建设等基本常识教育;另一方面要承担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德育任务。由于学科本身的性质,教材更新快,理论性强,抽象的东西多,思想政治课往往给学生以“假、大、空”的感觉,影响了学习的信念和情绪。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应用,将弥补以上缺陷。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种任务型的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学生能做某事,而不是老师教了某事。这样的改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改变,就使得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传承文化教育,为学生提供实
期刊
夸美纽斯指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少教”和学生“多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进入初中,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增多,学习负担加重,据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教
期刊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从作文教学来讲,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正呈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各种流派层出不穷。但与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研究相比,对作文评价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作文评价形式比较单一。许多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评价往往凭自己的心意乱写一通,应付了事。没有从文章的字、词、句、篇等方面综合评价,有的写得空洞、抽象,学生看了
期刊
自从教以来我时常想,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该在数学课上给孩子们教什么?如何教?在这个假期我带着这些疑问参加了教研中心组织的赴江苏为期十天的学习。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也很深。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纹丝不动。在培训中,能够得以聆听众多专家,倾听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能够观摩那里教师的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