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静好、45度天空、白色棉裙、帆布鞋、
LOMO相机、脚丫特写、陈绮贞、岩井俊二……
这些加起来等于“小清新”。
咔嚓一声,文艺了
莉莉周(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声音空灵的歌手)是信仰,陈绮贞是活佛。穿条白色棉布裙子,往耳边塞个大耳机,再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儿,往里一站,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再拿个小LOMO(一种成像色彩浓郁的相机)一喀嚓,哇噻,文艺了。这是网上对“小清新”不乏揶揄的形容。
“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这种音乐起源自1980年代的英国,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在中国,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也被叫做“小清新”。“小清新”的文艺特点可以归纳为:清新、唯美、温暖、治愈(即治愈心灵创伤)。“小清新”成为文化现象,和80后一代有关:读大学时,大学扩招、学费飞涨;就业要自谋出路,社会压力空前巨大;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他们又陷入忙乱的都市生活,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小清新”的文艺形式,希望从中找到安顿灵魂、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小清新”多为女性,有统一的“制服”——白色棉裙、光脚穿帆布鞋、白T恤、大耳机、LOMO相机……“小清新”服饰关于搭配和衣服质地还有更复杂的美学系统,落落主编的《文艺风象》有一个栏目教女孩子穿衣,走的就是“小清新”路线,简单可爱。
“我是标准版的‘小清新’。”80后自由摄影师夏以年乐于这么称呼自己她大学时无意间在摄影网站看到了日本清新派摄影师川内伦予的作品,当时就被那些照片柔和得近乎惨白的色调,还有特写的脚丫、树叶、电线杆吸引了,“看起来像青春期的小情绪”。2006年,夏以年加入了豆瓣网“小清新”小组,组员们都自称为“清新小草”,最初的“小草”只有几百人,如今,已经膨胀到两万多人了。在这个圈子里,台湾歌手陈绮贞被奉为“小清新”教母。
“这陈绮贞谁啊?”
1998年,台湾音乐人张培仁在魔岩音乐签下了陈绮贞。那时陈绮贞还是台湾淡江大学的一名学生,背着把木吉他到处走唱。陈绮贞在“魔岩”出了3张专辑。她在这些旋律甜美的歌里反复吟唱的,是自己的小情绪和私人化的生活,如《我的骄傲无可救药》、《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我喜欢木村拓哉》。她一度率先以自费形式发行限量Demo,“独立”、“小众”的形象深入人心。2005年,她贷款制作的专辑《华丽的冒险》,在唱片业面临互联网冲击的恶劣环境下,两个月卖出超过30万张。刚开始,陈绮贞是“拼盘歌手”,演唱会只能选择小场地。2008年,当她宣布在可容纳几千人的北京北展剧场连续三天举行演唱会时,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说她疯了。人们普遍怀疑,“小清新”们是否忠诚到了成群结队去听演唱会的地步。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演唱会场场爆满。门票开唱前几天已经售罄,不少人找黄牛买高价票。黄牛们一边数着钞票一边纳闷:“这陈绮贞谁啊?”
陈绮贞有一首《旅行的意义》,成了许多“小清新”的“国歌”。在这首歌曲的MV里,她戴着机车帽骑摩托车,于是在她的演唱会上,常有人戴机车帽来助兴。“小清新”也因为这首《旅行的意义》而把“旅游”称为“旅行”,他们认为,“旅游”太俗,“旅行”才对了路子。
在陈绮贞专辑大卖的2005年,一个叫豆瓣网的网站成立,此后,成为“小清新”的大本营。这个瞄准文化消费领域,网友自发填充内容的web2.0网站,已拥有五千万注册用户,有三大内容,图书、音乐、电影。与传统网站的最大区别是,资料库可由网友任意添加,推荐电影,看完还可以打分、写评论——尽管这些内容后来被认为日趋“矫情”。生僻电影,冷门书籍爱好者都能在这里轻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今已有6万成员的豆瓣“陈绮贞”小组创办于2005年。过了一年,陈绮贞首次成了大陆杂志的封面人物:她身着T恤、牛仔裤,出现在北京鼓楼前。
当反“小清新”也成为潮流
“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件事情,一个西藏朝圣,一个咖啡馆读书,每次想到这个,悲从中来,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旅游景点,一个丽江,一个凤凰,每次想到这个,我了个去,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国家,一个尼泊尔,一个越南,每次想到这个,驾鹤西游;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牛作家,一个村上春树,一个张爱玲,每次想到这个,杀心四起。”在网上随便搜一搜,你会发现很多的网友都跟从这个语体写过这样的句子。当“小清新”逐渐被大众了解,“小清新”开始遭到炮轰。
一年前的夜晚,值夜班的北京电影记者田野闲得无聊,做了一个试验。他瞎编了一个电影名字——《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用同事的英文名炮制了一份演职员表,“盗用”前苏联电影导演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的插画设计了一份海报,信手胡诌一段剧情,添加到豆瓣网电影片库里去了。
一年后的一天,忘了这次恶作剧的田野,无意间打开了这部并不存在的电影链接,奇迹发生了:一年里,有2500人想看它,最逗的是,有三百多人表示已经看过了,竟然有人写下了影评。“这些人中,一定有不少所谓的‘小清新’吧。”田野说。
田野把假造电影骗倒豆瓣网友的事写到了微博上,几千人转发留言,“小清新”的所有负面特征都由此昭然于天下了。留言者基本都是看笑话的态度:“豆瓣上装的人还真不少。”
但在《城市画报》执行主编黎文看来,反“小清新”恰恰是因为大家的生活太“粗鄙”了,“当我达不到的时候如果有人那样做,我就要鄙视他,达到我的狂欢。这个世界已经有许多媒体在揭黑和煽动愤青,如果再没人去单纯地传递一些花草系、清新系的美好情怀,世界就更加没趣了。”歌手邵夷贝更在博客中忿忿不平:“在一个物质崇拜的时代里,情怀和理想主义都被认定是‘装’和‘假’。我没有明白‘小清新’的危害性在哪里,也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人用特别像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在辱骂这个称号。所以从今天起,我宣布我是一个‘小清新’。”
80后刘帅帅完成了一次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疯狂”。大学毕业,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稳定的工作成了一名流浪歌手,梦想完成一次全国“巡演”。2010年夏,刘帅帅真的上路了。他在网上选定10座城市,當地网友提供一顿饭、一晚住宿,每座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通道就是表演现场。“巡演”常因缺钱进行不下去,朋友们就轮流偷偷给他寄钱。刘帅帅和这些朋友,就是在豆瓣网“立方米小剧场”小组认识的。创立者支翔是80后警察,从小喜欢看青春杂志《萌芽》,文艺情结很深。“立方米”在连云港组成了一个两三百人的圈子,成员都是刚进入社会不久的“新鲜人”:记者、警察、设计师……大家每周末一起去固定的咖啡厅、酒吧聚会,看电影院不会放的小众文艺片、独立电影,夏天在连云港海滩上举办音乐节,助阵的都是当地的独立乐队。“如果你想成为特别的那一个,就不要在乎大多数人的眼光。”支翔说。 不过,当“小清新”队伍不断壮大,当棉布裙、海魂衫、帆布鞋成为流行,问题还是出现了:“小清新”本是以一种回避商业社会的“小众”姿态出现,却被商业社会“收编”,制造了新的大众消费。陈绮贞一旦太大众了,估计一部分人就会放弃她,去寻找更小众的东西。
有关“小清新”的关键词
周志强 陈军吉
“小清新”跟文青、小资看上去很像,实际上很不同。“文青”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背景是当时的文学热、美学热,认为艺术可以使人解放。相信文学、艺术是人生活的自由象征时,年轻人用文学设计未来,就会出现一批文青。到21世纪,文青群落慢慢消失了:相信文学、艺术可以带来美好人生的乌托邦理想主义信念破灭了,文青成了讽刺性概念。说人是“小文青”,意思是你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情调:“小清新”观念里没有“文青”这么复杂的哲学理念,他们并不认为陈绮贞的歌能带来更理想化的生活,但他会沉浸在这个情调里,对他们而言,清新、优雅、伤感等美学色彩较重的情境体验更加重要。
反消费主义:“小资”更多是一个消费概念。一杯咖啡成本只有十几元,但我愿意花60元在咖啡馆获得那一瞬间的享受,实际上就是花过量的钱去购买自身的身份感、奢侈感。“小资”跟“小清新”是一对敌人,是反消费主义的。小资的理想是有点钱,有点闲,有点爱情。小资是反文青的,因为文青反对消费主义,追求自由,在内在情调上跟“小清新”比较沟通。
娱乐版“小清新”快速养成术
佚名
新穷人:“小清新”更多的是用“笔”来塑造自己的体验,是一种思考活动,更执著于美学、感官上的快乐。“小清新”属于夹心层,刚离开校园不久,在社会上还没有获得支配性地位的“新穷人”。“新穷人”是英国社会学家鲍曼的概念:他在经济上有一定收入,尽管不足以让他获得社会主流资源,进入奢侈场所,但他的贫穷感并不强烈,他对付这种尴尬处境的办法,就是创造清新的、抵抗消费主义的幻觉文化。
1 文学
65%的小清新喜欢并且痴迷安妮阿姨和郭敬明大爷,但是为了照顾部分人叶公好龙的特点,作为小清新的你只需要记住安妮阿姨和郭大爷的模样即可,至于他们的作品,识字较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背下书名。
2 ID
关于ID,小清新最热衷的姓是苏、夏,并且多为三字名,为此特提供苏翰烟、夏鉴壬供选用。
3 音乐
音乐是小清新的至爱,但是如果你听的是周杰伦之类的流行性感冒音樂,你还好意思自称小清新吗?所以,小清新至爱的是小众的独立的音乐。如陈鸿鹄陈老师,你也可以叫她鸿鹄或者她的英文名HONGHU,这样更能彰显小清新的个性。
4 照片
作为小清新,摄影是必备的招数,但是为了与普通群众划清界限,小清新有其特殊的拍摄手法。
手法1:闭眼
手法2:45度仰望
手法3:电线杆
手法4:蓝天鲜花绿草
手法5:耳机音乐旅行
手法6:脚
5、签名
为方便模仿,现列出小清新自我介绍范本:
我是苏翰烟。八月生。处女座。
棉布裙子。帆布鞋。素颜。
安静。执拗。暴戾。乖僻。
执著于文字。音乐。绘画。电影。摄影。
独自旅行。
LOMO相机、脚丫特写、陈绮贞、岩井俊二……
这些加起来等于“小清新”。
咔嚓一声,文艺了
莉莉周(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声音空灵的歌手)是信仰,陈绮贞是活佛。穿条白色棉布裙子,往耳边塞个大耳机,再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儿,往里一站,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再拿个小LOMO(一种成像色彩浓郁的相机)一喀嚓,哇噻,文艺了。这是网上对“小清新”不乏揶揄的形容。
“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这种音乐起源自1980年代的英国,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在中国,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也被叫做“小清新”。“小清新”的文艺特点可以归纳为:清新、唯美、温暖、治愈(即治愈心灵创伤)。“小清新”成为文化现象,和80后一代有关:读大学时,大学扩招、学费飞涨;就业要自谋出路,社会压力空前巨大;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他们又陷入忙乱的都市生活,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小清新”的文艺形式,希望从中找到安顿灵魂、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小清新”多为女性,有统一的“制服”——白色棉裙、光脚穿帆布鞋、白T恤、大耳机、LOMO相机……“小清新”服饰关于搭配和衣服质地还有更复杂的美学系统,落落主编的《文艺风象》有一个栏目教女孩子穿衣,走的就是“小清新”路线,简单可爱。
“我是标准版的‘小清新’。”80后自由摄影师夏以年乐于这么称呼自己她大学时无意间在摄影网站看到了日本清新派摄影师川内伦予的作品,当时就被那些照片柔和得近乎惨白的色调,还有特写的脚丫、树叶、电线杆吸引了,“看起来像青春期的小情绪”。2006年,夏以年加入了豆瓣网“小清新”小组,组员们都自称为“清新小草”,最初的“小草”只有几百人,如今,已经膨胀到两万多人了。在这个圈子里,台湾歌手陈绮贞被奉为“小清新”教母。
“这陈绮贞谁啊?”
1998年,台湾音乐人张培仁在魔岩音乐签下了陈绮贞。那时陈绮贞还是台湾淡江大学的一名学生,背着把木吉他到处走唱。陈绮贞在“魔岩”出了3张专辑。她在这些旋律甜美的歌里反复吟唱的,是自己的小情绪和私人化的生活,如《我的骄傲无可救药》、《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我喜欢木村拓哉》。她一度率先以自费形式发行限量Demo,“独立”、“小众”的形象深入人心。2005年,她贷款制作的专辑《华丽的冒险》,在唱片业面临互联网冲击的恶劣环境下,两个月卖出超过30万张。刚开始,陈绮贞是“拼盘歌手”,演唱会只能选择小场地。2008年,当她宣布在可容纳几千人的北京北展剧场连续三天举行演唱会时,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说她疯了。人们普遍怀疑,“小清新”们是否忠诚到了成群结队去听演唱会的地步。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演唱会场场爆满。门票开唱前几天已经售罄,不少人找黄牛买高价票。黄牛们一边数着钞票一边纳闷:“这陈绮贞谁啊?”
陈绮贞有一首《旅行的意义》,成了许多“小清新”的“国歌”。在这首歌曲的MV里,她戴着机车帽骑摩托车,于是在她的演唱会上,常有人戴机车帽来助兴。“小清新”也因为这首《旅行的意义》而把“旅游”称为“旅行”,他们认为,“旅游”太俗,“旅行”才对了路子。
在陈绮贞专辑大卖的2005年,一个叫豆瓣网的网站成立,此后,成为“小清新”的大本营。这个瞄准文化消费领域,网友自发填充内容的web2.0网站,已拥有五千万注册用户,有三大内容,图书、音乐、电影。与传统网站的最大区别是,资料库可由网友任意添加,推荐电影,看完还可以打分、写评论——尽管这些内容后来被认为日趋“矫情”。生僻电影,冷门书籍爱好者都能在这里轻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今已有6万成员的豆瓣“陈绮贞”小组创办于2005年。过了一年,陈绮贞首次成了大陆杂志的封面人物:她身着T恤、牛仔裤,出现在北京鼓楼前。
当反“小清新”也成为潮流
“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件事情,一个西藏朝圣,一个咖啡馆读书,每次想到这个,悲从中来,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旅游景点,一个丽江,一个凤凰,每次想到这个,我了个去,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国家,一个尼泊尔,一个越南,每次想到这个,驾鹤西游;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牛作家,一个村上春树,一个张爱玲,每次想到这个,杀心四起。”在网上随便搜一搜,你会发现很多的网友都跟从这个语体写过这样的句子。当“小清新”逐渐被大众了解,“小清新”开始遭到炮轰。
一年前的夜晚,值夜班的北京电影记者田野闲得无聊,做了一个试验。他瞎编了一个电影名字——《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用同事的英文名炮制了一份演职员表,“盗用”前苏联电影导演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的插画设计了一份海报,信手胡诌一段剧情,添加到豆瓣网电影片库里去了。
一年后的一天,忘了这次恶作剧的田野,无意间打开了这部并不存在的电影链接,奇迹发生了:一年里,有2500人想看它,最逗的是,有三百多人表示已经看过了,竟然有人写下了影评。“这些人中,一定有不少所谓的‘小清新’吧。”田野说。
田野把假造电影骗倒豆瓣网友的事写到了微博上,几千人转发留言,“小清新”的所有负面特征都由此昭然于天下了。留言者基本都是看笑话的态度:“豆瓣上装的人还真不少。”
但在《城市画报》执行主编黎文看来,反“小清新”恰恰是因为大家的生活太“粗鄙”了,“当我达不到的时候如果有人那样做,我就要鄙视他,达到我的狂欢。这个世界已经有许多媒体在揭黑和煽动愤青,如果再没人去单纯地传递一些花草系、清新系的美好情怀,世界就更加没趣了。”歌手邵夷贝更在博客中忿忿不平:“在一个物质崇拜的时代里,情怀和理想主义都被认定是‘装’和‘假’。我没有明白‘小清新’的危害性在哪里,也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人用特别像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在辱骂这个称号。所以从今天起,我宣布我是一个‘小清新’。”
80后刘帅帅完成了一次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疯狂”。大学毕业,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稳定的工作成了一名流浪歌手,梦想完成一次全国“巡演”。2010年夏,刘帅帅真的上路了。他在网上选定10座城市,當地网友提供一顿饭、一晚住宿,每座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通道就是表演现场。“巡演”常因缺钱进行不下去,朋友们就轮流偷偷给他寄钱。刘帅帅和这些朋友,就是在豆瓣网“立方米小剧场”小组认识的。创立者支翔是80后警察,从小喜欢看青春杂志《萌芽》,文艺情结很深。“立方米”在连云港组成了一个两三百人的圈子,成员都是刚进入社会不久的“新鲜人”:记者、警察、设计师……大家每周末一起去固定的咖啡厅、酒吧聚会,看电影院不会放的小众文艺片、独立电影,夏天在连云港海滩上举办音乐节,助阵的都是当地的独立乐队。“如果你想成为特别的那一个,就不要在乎大多数人的眼光。”支翔说。 不过,当“小清新”队伍不断壮大,当棉布裙、海魂衫、帆布鞋成为流行,问题还是出现了:“小清新”本是以一种回避商业社会的“小众”姿态出现,却被商业社会“收编”,制造了新的大众消费。陈绮贞一旦太大众了,估计一部分人就会放弃她,去寻找更小众的东西。
有关“小清新”的关键词
周志强 陈军吉
“小清新”跟文青、小资看上去很像,实际上很不同。“文青”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背景是当时的文学热、美学热,认为艺术可以使人解放。相信文学、艺术是人生活的自由象征时,年轻人用文学设计未来,就会出现一批文青。到21世纪,文青群落慢慢消失了:相信文学、艺术可以带来美好人生的乌托邦理想主义信念破灭了,文青成了讽刺性概念。说人是“小文青”,意思是你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情调:“小清新”观念里没有“文青”这么复杂的哲学理念,他们并不认为陈绮贞的歌能带来更理想化的生活,但他会沉浸在这个情调里,对他们而言,清新、优雅、伤感等美学色彩较重的情境体验更加重要。
反消费主义:“小资”更多是一个消费概念。一杯咖啡成本只有十几元,但我愿意花60元在咖啡馆获得那一瞬间的享受,实际上就是花过量的钱去购买自身的身份感、奢侈感。“小资”跟“小清新”是一对敌人,是反消费主义的。小资的理想是有点钱,有点闲,有点爱情。小资是反文青的,因为文青反对消费主义,追求自由,在内在情调上跟“小清新”比较沟通。
娱乐版“小清新”快速养成术
佚名
新穷人:“小清新”更多的是用“笔”来塑造自己的体验,是一种思考活动,更执著于美学、感官上的快乐。“小清新”属于夹心层,刚离开校园不久,在社会上还没有获得支配性地位的“新穷人”。“新穷人”是英国社会学家鲍曼的概念:他在经济上有一定收入,尽管不足以让他获得社会主流资源,进入奢侈场所,但他的贫穷感并不强烈,他对付这种尴尬处境的办法,就是创造清新的、抵抗消费主义的幻觉文化。
1 文学
65%的小清新喜欢并且痴迷安妮阿姨和郭敬明大爷,但是为了照顾部分人叶公好龙的特点,作为小清新的你只需要记住安妮阿姨和郭大爷的模样即可,至于他们的作品,识字较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背下书名。
2 ID
关于ID,小清新最热衷的姓是苏、夏,并且多为三字名,为此特提供苏翰烟、夏鉴壬供选用。
3 音乐
音乐是小清新的至爱,但是如果你听的是周杰伦之类的流行性感冒音樂,你还好意思自称小清新吗?所以,小清新至爱的是小众的独立的音乐。如陈鸿鹄陈老师,你也可以叫她鸿鹄或者她的英文名HONGHU,这样更能彰显小清新的个性。
4 照片
作为小清新,摄影是必备的招数,但是为了与普通群众划清界限,小清新有其特殊的拍摄手法。
手法1:闭眼
手法2:45度仰望
手法3:电线杆
手法4:蓝天鲜花绿草
手法5:耳机音乐旅行
手法6:脚
5、签名
为方便模仿,现列出小清新自我介绍范本:
我是苏翰烟。八月生。处女座。
棉布裙子。帆布鞋。素颜。
安静。执拗。暴戾。乖僻。
执著于文字。音乐。绘画。电影。摄影。
独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