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上,毫无置疑的不得不提到银行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当我们回眸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探寻中国商业银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176-01
1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的回顾
①第一阶段(1979年~1983年):起步阶段。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回想商业银行的起步,将政策性及经营性融为一体,接连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纷纷恢复和建立,打破了只有中国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停止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居民储蓄两大业务,由国务院得中心思想领导,开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这样有效地对金融业实施监督及合理化管理,成为了真正的“中央银行”。②第二阶段(1984年~1993年):确立二元银行体制阶段。198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开始进行分开设置,从这时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其中央银行职能,然而随即发生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恢复。这样就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业务,1987年4月1日中国交通银行在中国上海首家竖起“商旗”后,许多实业银行,新型商业银行纷纷加入。③第三阶段(1993年~1997年):建立国有商业银行阶段。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把中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接着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相继成立,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性,我国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开始出现分离。《中国人民银行法》于1995年3月18日正式颁布实施,1995年是中国金融业的立法年。从1996年开始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成了,由多级法人向总行一级法人转变的管理体制改革。④第四阶段(1998年~2003年):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在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企业改制中人量逃废银行债务,过于注重数量和机构扩张的我国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娩现其经营风险,于是,政府在强调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商业银行。1998年8月,国家财政部定向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四大银行的资本金。从1999年4月开始,先后组建四人资产管理公约,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籍此,在监管当局的积极推动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强化本银行的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又向着更加规范化、商业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⑤第五阶段(2004年~现在):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政府在2004年元月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并同时要求两家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2005年至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先后住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改造的最新进展,上市融资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
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近三十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良贷款处置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采用了存量处置和根本性重组和改革的双重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了核销、剥离与再次剥离,同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注资与股份制改造。②引进外资方面,通过引入国际战略投资,不仅可以吸引境外资金、增加银行资本、提高银行的公众信誉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更能够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增强国I=Jq银行的抗风险能力。③股份制改造方面,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借助上市的外部压力,以及战略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的监督,再加上独立董事的引入,使得外部改革形成了改变机制的力量。
但是,在改革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贷款集中风险较大,贷款结构安排不当。②存款虚增,贷款实放,当资金出现问题时倒逼中央银行增补这部分资金空缺。③循环贴现,承兑汇票的泡沫不断放大。④抵押高估,这样做的结果会影响银行的经营安全,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3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①混业经营。现在实行的分业,必须为向将来的全能经营创造条件。②国际化改造。国内银行必须逐步缩小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竞争中壮大规模、扩展势力。③IPO和两个市场上市。上市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融资的必然选择。④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变。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基本成功,加之分业经营的硬性规定,金融控股公司成为代替混业经营以及股份制的有效选择。⑤业务处理自动化和网络化。面对网络经济引发的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动荡,银行必须适应电了,商务的需求、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176-01
1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的回顾
①第一阶段(1979年~1983年):起步阶段。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回想商业银行的起步,将政策性及经营性融为一体,接连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纷纷恢复和建立,打破了只有中国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停止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居民储蓄两大业务,由国务院得中心思想领导,开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这样有效地对金融业实施监督及合理化管理,成为了真正的“中央银行”。②第二阶段(1984年~1993年):确立二元银行体制阶段。198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开始进行分开设置,从这时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其中央银行职能,然而随即发生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恢复。这样就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业务,1987年4月1日中国交通银行在中国上海首家竖起“商旗”后,许多实业银行,新型商业银行纷纷加入。③第三阶段(1993年~1997年):建立国有商业银行阶段。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把中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接着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相继成立,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性,我国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开始出现分离。《中国人民银行法》于1995年3月18日正式颁布实施,1995年是中国金融业的立法年。从1996年开始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成了,由多级法人向总行一级法人转变的管理体制改革。④第四阶段(1998年~2003年):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在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企业改制中人量逃废银行债务,过于注重数量和机构扩张的我国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娩现其经营风险,于是,政府在强调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商业银行。1998年8月,国家财政部定向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四大银行的资本金。从1999年4月开始,先后组建四人资产管理公约,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籍此,在监管当局的积极推动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强化本银行的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又向着更加规范化、商业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⑤第五阶段(2004年~现在):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政府在2004年元月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并同时要求两家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2005年至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先后住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改造的最新进展,上市融资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
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近三十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良贷款处置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采用了存量处置和根本性重组和改革的双重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了核销、剥离与再次剥离,同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注资与股份制改造。②引进外资方面,通过引入国际战略投资,不仅可以吸引境外资金、增加银行资本、提高银行的公众信誉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更能够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增强国I=Jq银行的抗风险能力。③股份制改造方面,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借助上市的外部压力,以及战略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的监督,再加上独立董事的引入,使得外部改革形成了改变机制的力量。
但是,在改革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贷款集中风险较大,贷款结构安排不当。②存款虚增,贷款实放,当资金出现问题时倒逼中央银行增补这部分资金空缺。③循环贴现,承兑汇票的泡沫不断放大。④抵押高估,这样做的结果会影响银行的经营安全,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3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①混业经营。现在实行的分业,必须为向将来的全能经营创造条件。②国际化改造。国内银行必须逐步缩小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竞争中壮大规模、扩展势力。③IPO和两个市场上市。上市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融资的必然选择。④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变。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基本成功,加之分业经营的硬性规定,金融控股公司成为代替混业经营以及股份制的有效选择。⑤业务处理自动化和网络化。面对网络经济引发的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动荡,银行必须适应电了,商务的需求、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