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鸭绿江》工作七年,但老刊有十倍的历史,生生把我看重的光景映衬成了过眼斑点。稍加时日,庸泛的前编辑就会变成《鸭绿江》无从忆记的过客,这时常让我惊慌。
离开《鸭绿江》越久,我越能感觉到它留给我的烙印。这一点我在离开前就预见到了,所料不足的,是自己对远离文学编辑生涯的耿耿不甘。后来在并不吃文学这一套的新工作环境里,我对从前意外地变得高调。我把每期《鸭绿江》积攒在办公室里显眼的位置,我吐字清楚地回答别人自己的旧业。如果有人礼节性地谈起文学期刊,我不再浅言即止,而是从选稿讲到校对,从作者讲到主编,还会有点意气用事地论说发行量历史和关于“四小名旦”的不同说法,直到对方后悔开启这个话题。其实新环境有自己强大的密闭气场,但我渐愈乐于搬出编辑部的氛围、编辑作者们行文行事的风格,在周围空气里挥出转瞬湮灭的划痕。
有一天我意识到,我这是在采取行动,是在拒绝与《鸭绿江》彻底离散,护住与它的一丝牵连。这当然有失洒脱爽快,好比我在旅途中跟你同行一程,聊过几句就暗生情愫,下了火车还一直尾随你,伺机继续相谈共处。认清自己的意图之后我生出一些羞赧,然后决意继续这样做下去。我还是希望自己得逞,过客有心,其角色就可以改变。我可以身处编辑部之外,继续做一个《鸭绿江》人。我还会以某种方式和从前熟悉的作者聊上几句,翻开刊物还会推想组稿、编校和下版的情形。
我这么想,既然《鸭绿江》给了我流连的理由,就别怪我不客气地念念不忘。以我动情时必有的喻比水准来说,火车上你邻座的旅客忘不了你这怪他吗,无论如何他已经在你身后尾随许久,暗自决意再做出些与你有关的事。你说他只是你途中的过客,他却说这由不得你,还认定整桩事始终很美。
离开《鸭绿江》越久,我越能感觉到它留给我的烙印。这一点我在离开前就预见到了,所料不足的,是自己对远离文学编辑生涯的耿耿不甘。后来在并不吃文学这一套的新工作环境里,我对从前意外地变得高调。我把每期《鸭绿江》积攒在办公室里显眼的位置,我吐字清楚地回答别人自己的旧业。如果有人礼节性地谈起文学期刊,我不再浅言即止,而是从选稿讲到校对,从作者讲到主编,还会有点意气用事地论说发行量历史和关于“四小名旦”的不同说法,直到对方后悔开启这个话题。其实新环境有自己强大的密闭气场,但我渐愈乐于搬出编辑部的氛围、编辑作者们行文行事的风格,在周围空气里挥出转瞬湮灭的划痕。
有一天我意识到,我这是在采取行动,是在拒绝与《鸭绿江》彻底离散,护住与它的一丝牵连。这当然有失洒脱爽快,好比我在旅途中跟你同行一程,聊过几句就暗生情愫,下了火车还一直尾随你,伺机继续相谈共处。认清自己的意图之后我生出一些羞赧,然后决意继续这样做下去。我还是希望自己得逞,过客有心,其角色就可以改变。我可以身处编辑部之外,继续做一个《鸭绿江》人。我还会以某种方式和从前熟悉的作者聊上几句,翻开刊物还会推想组稿、编校和下版的情形。
我这么想,既然《鸭绿江》给了我流连的理由,就别怪我不客气地念念不忘。以我动情时必有的喻比水准来说,火车上你邻座的旅客忘不了你这怪他吗,无论如何他已经在你身后尾随许久,暗自决意再做出些与你有关的事。你说他只是你途中的过客,他却说这由不得你,还认定整桩事始终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