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外贸易2012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6.2%至3.87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速收获了来之不易的7.9%,年度出口规模也首次突破了2万亿美元,全年有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由2011年的25.4万家增加至26.9万家。
从我国出口企业分布结构上看,中小外贸企业在2012年仍然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当年有出口记录的中小外贸企业较2011年增加3000家至10.7万家,占全部出口企业的39.8%;合计出口规模提升63亿美元至496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规模的24.2%;平均出口规模为463.9万美元,略低于2011年的469.6万美元。“4成中小外贸企业创造2成以上出口业绩”的总体结构特点保持不变。
在这众多的中小外贸企业当中,高成长性企业尤为引人注目。2011年,以绍兴县雅绅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267家企业“连续3年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0%以上”,而成为当期“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其中按当年出口增速降序排序的前100家企业登上“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榜单”。时隔一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表现如何,几家欢喜几家愁,让海关统计数据来解读。
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的主要特点
408家企业至少连续4年出口高速增长 回顾2011年2267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在2012年的出口情况,海关统计数据显示,408家即18%的企业当年出口规模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换句话说,即这些企业至少连续4年出口高成长。其中,以霍尔果斯欣诚贸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68家企业当年出口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从中小外贸企业阵容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大型企业行列,有3家企业当年出口规模更是超过1亿美元(见表 1)。霍尔果斯欣诚贸易有限公司是以鞋类和纺织服装等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外贸专营公司,2012年上述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拉动公司整体出口规模的快速提升。而以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339家企业则继续入围2013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名单。
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队伍大幅缩编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数量大幅缩编,当年仅有960家中小外贸企业满足“高成长性”的筛选标准,不及2011年的一半,大幅缩编57.7%;合计出口规模为97亿美元,较这些企业2011年合计出口规模增长54%,较2011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整体187.1亿美元的出口规模收窄48.1%。当年队伍缩编主要缘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跻身大型企业范畴。在上年2267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当中,总共有438家(含上述408家)企业在2012年出口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从“中小”长“大”。二是一半企业负增长。与长“大”的企业相反,2267家企业当中有1203家企业在2012年出口规模不增反降或者无出口记录,所占比重高达53.1%,是本次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队伍大幅缩编的最主要因素。
出口100强榜单企业全部更新 进入出口100强榜单的标准苛刻,2011年上榜企业当年出口增速须达到1.8倍以上,在如此高速增长导致基数迅速扩大的情况下,继续留在2012年出口100强榜单上难度非常大。
数据显示,荣登2011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出口100强的企业,在2012年有23家企业出口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率,较上年减少9家,其中12家企业迈入大型企业,另有3家企业出口增速未达30%但也跻身大型企业;而与此同时,也有50家企业出口下降,较上年增加8家。因此,“2013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榜单”与上年榜单相比全部更新,仅有鑫成食品(深圳)有限公司1家企业继续入围,当年上榜企业其2012年出口增速须达到88.4%以上,较上年明显下降。其中,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电气联接、功能电子和通信电子产品为主营业务,其亚太物流中心提供全程式综合物流服务,极大地推动了公司外贸发展,并以4.9倍的增速将上年264.5万美元的出口记录刷新至2012年的1547万美元,成为当年增长速度最快的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此外,出口增速前10强企业其2012年出口规模均超过1000万美元(见表2)。
连续高速成长企业减少 2012年,在960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当中,当年出口增速在1倍以上的企业有71家,其中仅有隶属于欧曼集团,主要从事抽油机零件精密加工并出口欧美市场的四川欧曼机械有限公司一家连续3年实现出口倍增,而上年这一数字是98家;198家(含上述71家)企业出口同比增速连续3年超过50%以上。也就是说,79.4%的高成长性企业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在30%至50%;以年度出口规模降序排序,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前10位企业中,有5家增速超过50%。如以商用冷柜为主要出口产品的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其2011年出口规模实现倍增,2010年、2012年出口分别增长76%和88.3%,其出口规模也从2010年的248.1万美元迅速提升至2012年的1996万美元,夺取当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的首位;而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同时进入当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增速前10位(见表3)。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外贸发展程度和活力最强的区域,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结构使东部沿海省市的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仍然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2012年,960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分布于我国29个省(市、区)当中,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分别占据了249家、158家和135家,累计出口规模为54.2亿美元,合计数量和规模均达到一半以上。而在中西部地区省市,安徽以16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排名最前;上年各有1家企业入围的青海和西藏在2012年则未能有企业入围(见表4)。
表4 2012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省市分布表 民营企业为出口主力 从企业性质上看,民营企业是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的主力,达574家,2012年合计出口规模为58.5亿美元,增长54.2%,占同期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总值(下同)的60.3%;外商投资企业为346家,出口34亿美元,增长54.5%;国有企业仅为40家,出口4.6亿美元,增长48.5%。
一般贸易主导出口 一般贸易仍然是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主要出口方式,2012年出口81.1亿美元,增长53.3%,占83.6%;加工贸易出口14.5亿美元,增长56%。此外,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贸易方式出口8308万美元,增长95.3%。
美国取代欧盟夺榜首 2012年,美国取代欧盟成为我当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当年对美国出口18.5亿美元,占19%,同比增长68.3%,增速居前10大出口目的地次席。相比之下,欧债危机阴影难除,当年对欧盟出口仅为15.9亿美元,其40.5%的增速在前10位目的地中也是最低(见表5)。
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为主力 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机电产品41.3亿美元,增长53.6%,占42.6%;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5.9亿美元,增长62.3%,占6.1%。其中,汽车零件、电线和电缆分别出口2.1亿和2亿美元。尽管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占4成,但是从具体商品种类上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可观,前10大类商品中占据了5类,其中纺织服装出口18.2亿美元,增长52.1%,占18.8%。此外,农产品出口6.3亿美元,所占比重位列第2(见表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规模居首 从出口行业性质上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取代上年的纺织业,位居出口行业首位,2012年出口10.6亿美元,增长54.1%,占10.9%;纺织业以10.1亿美元的出口规模退居次席;而家具制造业出口增速是前10大行业中最快的,为59.6%(见表7)。
支撑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的快速成长动力
综观2012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特点,从地理分布、企业类型、贸易方式、贸易伙伴、行业和商品结构等各方面考察,其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结构和竞争力的相对稳定。但是当年符合高成长性标准的企业范围迅速收缩,反映出在复杂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两极分化,既有相当部分企业逆势而上,出口业务如火如荼,也有不少企业经营无方,企业榜单难觅踪迹。不难发现,企业快速成长的动力大致有以下三把火焰。
软着陆实现可持续高增长
金融危机的打击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在2009年出口出现了负增长,而随后的短暂复苏又将较低基数之下的出口增速“粉饰”拉高。对于有质量的高成长,应该是可持续的,是由企业数年生产经营的结果一步步成长而来。2011年后,欧债危机让世界经济放缓了脚步,并且持续至今。于是,2012年的高成长中小外贸企业队伍缩编了,普遍的出口增速也不再是疯狂的倍速增长,而是回归到了30%~50%的区间,也正是这些企业在复杂外贸形势下“软着陆”式的增速放缓,才为中小外贸企业整体出口的可持续增长,甚至仍然连续4年、5年的“高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化生产助力市场开拓
在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名录中,除了外贸专营公司,相当大部分企业均为制造业企业,其中不乏在某个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例如,2012度同时进入出口规模和增速前10位的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打不锈钢系列餐厨具产品,其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树立品牌等生产之外的投入,为提升产品的品质奠定了基础,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2012年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均实现了快速增长;而许昌倍特发饰有限公司则主打发制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既能出口到最发达的美国市场,也出口到了非洲等新兴市场,并且都实现了出口倍增。
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的投入,将其做强,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总能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出口产品结构多样化培育增长点
从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上看,尽管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产品比重仍占据相当大一部分,但是机电产品及其他产品出口的增速也相当迅速。各家企业出口的产品种类繁多,不尽相同,但都有快速增长的亮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许多小众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如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前10位企业,其出口产品涵盖了水泥、锅炉、机械、纺织服装、食品、纸制品以及钢铁等多种行业和产品,拓宽了拉动出口整体实现快速增长的渠道,也分散了单一产品市场对中小外贸企业成长带来的风险。
生存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境
高成长的中小外贸企业,也难免有昙花一现的悲凉,这是因为前路道路上依然需要披荆斩棘;而缩手缩脚的中小外贸企业,显然会走得慢一点,甚至容易跌倒,湮没于深海之中。对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其生存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境。
综合成本上升蚕食利润空间
近年来,在国内货币存量不断扩大,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例如,2012年我国国内外棉花价差达到每吨5000元的历史高点,增加了主要使用国产棉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各省市连续几年以15%~20%的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则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而在外需不振,外商压价的情况下,企业的出口还蒙受着人民币加速升值所带来的汇率成本上涨及损失,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2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30%。综合几方面因素成本的持续快速上涨,正蚕食着中小企业日益微薄的利润空间甚至会带来亏损,企业的高成长性面临着制约。
融资难问题无根本改观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国内银行对金融服务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改善,2012年全年度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状况较2011年有所下降,甚至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中低位。但是,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抓大放小”的偏好表现依然明显。中小企业可抵押担保资产少,得到银行授信额度低、利息高,即使获得了银行贷款,也面临着随时被催还的风险。以光伏行业为例,在其发展蓬勃时期银行抢着放贷,但在2012年光伏行业面临国内外困境之时,银行为防范风险而大范围快速抽贷。现实是,众多家族式经营的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更愿意在民间市场进行借贷,但缺乏监管、利率高,还本付息压力极大,资金链断裂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巨大,如2012年浙江等地就已接连发生企业因资金断裂导致的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的事件。无论是银行借贷还是民间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无根本改善。
产业集群弱影响竞争力提升
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当中,仍然主要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竞争优势,较少依赖于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意识。当前中小外贸企业存在着发展的结构缺陷,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市场份额面临周边国家侵蚀,低成本优势丧失、风险抗衡能力较弱、企业小而散;而高新技术产业难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情况下,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国外产业转移、贸易壁垒等障碍。如何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通过竞争优势的分工、整合带动中小企业创新、科研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有机合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这些目前基本上仍是空白。
人才流失制约企业发展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拥有稳定优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企业正常人才流动率在15%以下,而目前我国企业人才平均流动率为28%,一些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率甚至超过了50%。人才的大量流失,包括熟练技术工人的流失,反映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薄弱,企业发展初期的高速成长掩盖了管理当中的缺陷,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管理水平无法跟上,则容易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相对应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懂业务、懂管理”的人才瓶颈也制约着企业的升级发展。
2013年的经济形势依然处在下行压力之中,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成本上涨压缩着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维护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作为管理者的政府部门,可以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作为市场竞争者的企业,在做好自身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大企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水平,以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从我国出口企业分布结构上看,中小外贸企业在2012年仍然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当年有出口记录的中小外贸企业较2011年增加3000家至10.7万家,占全部出口企业的39.8%;合计出口规模提升63亿美元至496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规模的24.2%;平均出口规模为463.9万美元,略低于2011年的469.6万美元。“4成中小外贸企业创造2成以上出口业绩”的总体结构特点保持不变。
在这众多的中小外贸企业当中,高成长性企业尤为引人注目。2011年,以绍兴县雅绅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267家企业“连续3年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0%以上”,而成为当期“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其中按当年出口增速降序排序的前100家企业登上“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榜单”。时隔一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表现如何,几家欢喜几家愁,让海关统计数据来解读。
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的主要特点
408家企业至少连续4年出口高速增长 回顾2011年2267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在2012年的出口情况,海关统计数据显示,408家即18%的企业当年出口规模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换句话说,即这些企业至少连续4年出口高成长。其中,以霍尔果斯欣诚贸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68家企业当年出口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从中小外贸企业阵容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大型企业行列,有3家企业当年出口规模更是超过1亿美元(见表 1)。霍尔果斯欣诚贸易有限公司是以鞋类和纺织服装等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外贸专营公司,2012年上述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拉动公司整体出口规模的快速提升。而以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339家企业则继续入围2013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名单。
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队伍大幅缩编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数量大幅缩编,当年仅有960家中小外贸企业满足“高成长性”的筛选标准,不及2011年的一半,大幅缩编57.7%;合计出口规模为97亿美元,较这些企业2011年合计出口规模增长54%,较2011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整体187.1亿美元的出口规模收窄48.1%。当年队伍缩编主要缘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跻身大型企业范畴。在上年2267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当中,总共有438家(含上述408家)企业在2012年出口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从“中小”长“大”。二是一半企业负增长。与长“大”的企业相反,2267家企业当中有1203家企业在2012年出口规模不增反降或者无出口记录,所占比重高达53.1%,是本次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队伍大幅缩编的最主要因素。
出口100强榜单企业全部更新 进入出口100强榜单的标准苛刻,2011年上榜企业当年出口增速须达到1.8倍以上,在如此高速增长导致基数迅速扩大的情况下,继续留在2012年出口100强榜单上难度非常大。
数据显示,荣登2011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出口100强的企业,在2012年有23家企业出口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率,较上年减少9家,其中12家企业迈入大型企业,另有3家企业出口增速未达30%但也跻身大型企业;而与此同时,也有50家企业出口下降,较上年增加8家。因此,“2013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榜单”与上年榜单相比全部更新,仅有鑫成食品(深圳)有限公司1家企业继续入围,当年上榜企业其2012年出口增速须达到88.4%以上,较上年明显下降。其中,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电气联接、功能电子和通信电子产品为主营业务,其亚太物流中心提供全程式综合物流服务,极大地推动了公司外贸发展,并以4.9倍的增速将上年264.5万美元的出口记录刷新至2012年的1547万美元,成为当年增长速度最快的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此外,出口增速前10强企业其2012年出口规模均超过1000万美元(见表2)。
连续高速成长企业减少 2012年,在960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当中,当年出口增速在1倍以上的企业有71家,其中仅有隶属于欧曼集团,主要从事抽油机零件精密加工并出口欧美市场的四川欧曼机械有限公司一家连续3年实现出口倍增,而上年这一数字是98家;198家(含上述71家)企业出口同比增速连续3年超过50%以上。也就是说,79.4%的高成长性企业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在30%至50%;以年度出口规模降序排序,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前10位企业中,有5家增速超过50%。如以商用冷柜为主要出口产品的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其2011年出口规模实现倍增,2010年、2012年出口分别增长76%和88.3%,其出口规模也从2010年的248.1万美元迅速提升至2012年的1996万美元,夺取当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的首位;而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同时进入当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增速前10位(见表3)。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外贸发展程度和活力最强的区域,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结构使东部沿海省市的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仍然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2012年,960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分布于我国29个省(市、区)当中,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分别占据了249家、158家和135家,累计出口规模为54.2亿美元,合计数量和规模均达到一半以上。而在中西部地区省市,安徽以16家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排名最前;上年各有1家企业入围的青海和西藏在2012年则未能有企业入围(见表4)。
表4 2012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省市分布表 民营企业为出口主力 从企业性质上看,民营企业是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的主力,达574家,2012年合计出口规模为58.5亿美元,增长54.2%,占同期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总值(下同)的60.3%;外商投资企业为346家,出口34亿美元,增长54.5%;国有企业仅为40家,出口4.6亿美元,增长48.5%。
一般贸易主导出口 一般贸易仍然是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主要出口方式,2012年出口81.1亿美元,增长53.3%,占83.6%;加工贸易出口14.5亿美元,增长56%。此外,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贸易方式出口8308万美元,增长95.3%。
美国取代欧盟夺榜首 2012年,美国取代欧盟成为我当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当年对美国出口18.5亿美元,占19%,同比增长68.3%,增速居前10大出口目的地次席。相比之下,欧债危机阴影难除,当年对欧盟出口仅为15.9亿美元,其40.5%的增速在前10位目的地中也是最低(见表5)。
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为主力 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机电产品41.3亿美元,增长53.6%,占42.6%;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5.9亿美元,增长62.3%,占6.1%。其中,汽车零件、电线和电缆分别出口2.1亿和2亿美元。尽管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占4成,但是从具体商品种类上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可观,前10大类商品中占据了5类,其中纺织服装出口18.2亿美元,增长52.1%,占18.8%。此外,农产品出口6.3亿美元,所占比重位列第2(见表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规模居首 从出口行业性质上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取代上年的纺织业,位居出口行业首位,2012年出口10.6亿美元,增长54.1%,占10.9%;纺织业以10.1亿美元的出口规模退居次席;而家具制造业出口增速是前10大行业中最快的,为59.6%(见表7)。
支撑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的快速成长动力
综观2012年我国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特点,从地理分布、企业类型、贸易方式、贸易伙伴、行业和商品结构等各方面考察,其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结构和竞争力的相对稳定。但是当年符合高成长性标准的企业范围迅速收缩,反映出在复杂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两极分化,既有相当部分企业逆势而上,出口业务如火如荼,也有不少企业经营无方,企业榜单难觅踪迹。不难发现,企业快速成长的动力大致有以下三把火焰。
软着陆实现可持续高增长
金融危机的打击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在2009年出口出现了负增长,而随后的短暂复苏又将较低基数之下的出口增速“粉饰”拉高。对于有质量的高成长,应该是可持续的,是由企业数年生产经营的结果一步步成长而来。2011年后,欧债危机让世界经济放缓了脚步,并且持续至今。于是,2012年的高成长中小外贸企业队伍缩编了,普遍的出口增速也不再是疯狂的倍速增长,而是回归到了30%~50%的区间,也正是这些企业在复杂外贸形势下“软着陆”式的增速放缓,才为中小外贸企业整体出口的可持续增长,甚至仍然连续4年、5年的“高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化生产助力市场开拓
在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名录中,除了外贸专营公司,相当大部分企业均为制造业企业,其中不乏在某个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例如,2012度同时进入出口规模和增速前10位的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打不锈钢系列餐厨具产品,其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树立品牌等生产之外的投入,为提升产品的品质奠定了基础,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2012年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均实现了快速增长;而许昌倍特发饰有限公司则主打发制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既能出口到最发达的美国市场,也出口到了非洲等新兴市场,并且都实现了出口倍增。
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的投入,将其做强,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总能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出口产品结构多样化培育增长点
从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上看,尽管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产品比重仍占据相当大一部分,但是机电产品及其他产品出口的增速也相当迅速。各家企业出口的产品种类繁多,不尽相同,但都有快速增长的亮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许多小众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如2012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前10位企业,其出口产品涵盖了水泥、锅炉、机械、纺织服装、食品、纸制品以及钢铁等多种行业和产品,拓宽了拉动出口整体实现快速增长的渠道,也分散了单一产品市场对中小外贸企业成长带来的风险。
生存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境
高成长的中小外贸企业,也难免有昙花一现的悲凉,这是因为前路道路上依然需要披荆斩棘;而缩手缩脚的中小外贸企业,显然会走得慢一点,甚至容易跌倒,湮没于深海之中。对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其生存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境。
综合成本上升蚕食利润空间
近年来,在国内货币存量不断扩大,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例如,2012年我国国内外棉花价差达到每吨5000元的历史高点,增加了主要使用国产棉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各省市连续几年以15%~20%的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则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而在外需不振,外商压价的情况下,企业的出口还蒙受着人民币加速升值所带来的汇率成本上涨及损失,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2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30%。综合几方面因素成本的持续快速上涨,正蚕食着中小企业日益微薄的利润空间甚至会带来亏损,企业的高成长性面临着制约。
融资难问题无根本改观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国内银行对金融服务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改善,2012年全年度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状况较2011年有所下降,甚至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中低位。但是,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抓大放小”的偏好表现依然明显。中小企业可抵押担保资产少,得到银行授信额度低、利息高,即使获得了银行贷款,也面临着随时被催还的风险。以光伏行业为例,在其发展蓬勃时期银行抢着放贷,但在2012年光伏行业面临国内外困境之时,银行为防范风险而大范围快速抽贷。现实是,众多家族式经营的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更愿意在民间市场进行借贷,但缺乏监管、利率高,还本付息压力极大,资金链断裂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巨大,如2012年浙江等地就已接连发生企业因资金断裂导致的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的事件。无论是银行借贷还是民间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无根本改善。
产业集群弱影响竞争力提升
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当中,仍然主要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竞争优势,较少依赖于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意识。当前中小外贸企业存在着发展的结构缺陷,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市场份额面临周边国家侵蚀,低成本优势丧失、风险抗衡能力较弱、企业小而散;而高新技术产业难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情况下,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国外产业转移、贸易壁垒等障碍。如何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通过竞争优势的分工、整合带动中小企业创新、科研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有机合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这些目前基本上仍是空白。
人才流失制约企业发展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拥有稳定优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企业正常人才流动率在15%以下,而目前我国企业人才平均流动率为28%,一些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率甚至超过了50%。人才的大量流失,包括熟练技术工人的流失,反映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薄弱,企业发展初期的高速成长掩盖了管理当中的缺陷,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管理水平无法跟上,则容易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相对应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懂业务、懂管理”的人才瓶颈也制约着企业的升级发展。
2013年的经济形势依然处在下行压力之中,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成本上涨压缩着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维护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作为管理者的政府部门,可以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作为市场竞争者的企业,在做好自身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大企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水平,以培养新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