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30例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采用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治疗前后疼痛和活动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一种有效简便的疗法,减轻坐骨神经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为火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火针配合电针组)与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分别进行疗效对比,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二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且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都有明确的疗效(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P值均<0.01)。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P<0.05,JOA评分比较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及改善临床症状上要优于对照组,亦即电针配合火针在改善疼痛方面比单纯火针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关键字:火针 坐骨神经痛 电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以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其疼痛区域包括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的外侧。以放射性及电击样疼痛为主,亦可表现为烧灼样疼痛,夜间加重,咳嗽、喷嚏及用力等使腹内压升高时可加剧疼痛。健侧卧位,屈髋屈膝可缓解疼痛。临床上根据病损部位分为根性与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是指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至椎间孔的一段受挤压的疾病,临床多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笔者采用火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30例,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考199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印编的《临床疾病症诊断依据与治愈好转标准》[1]
  1.1.1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1)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性痛,神经根病变时,咳嗽、喷嚏等动作常使疼痛加重,为了减轻疾病,脊住常有侧弯,卧床时膝部常有微曲。
  (2)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有压痛点,如腰(旁)点、骼点、臀点、腘点、腓点、踝点等。
  (3)坐骨神经牵扯征常阳性如Kernig征、Laseque征等。
  (4)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自主神经障碍,常见的有患肢拇趾背屈力弱,小腿外侧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张力降低等。
  1.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
  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键反射减弱或消失、晦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2 纳入标准
  1.2.1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1.2.2年龄18-70岁;
  1.2.3接受电针配合火针治疗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3.1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3.2合并腰椎肿瘤,结核,骨折,强直行脊柱炎,严重骨质疏松者。
  1.3.3中央型腰椎间盘脱出出现马尾神经压迫症状者。
  1.3.4惧怕针灸或不合作的患者。
  1.3.5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与精神病患者。
  1.3.6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中止和剔除标准
  1.4.l不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者。
  1.4.2未能完成疗程中途要求退出的受试者。
  1.4.3未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的受试者。
  1.4.4临床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病情变化不能继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
  1.4.5观察中自然脱落而无任何可利用数据者。
  1.5 病历来源
  2013年09月至2014年09月于康复科住院或者门诊的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病例为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为64岁,最小为20岁,病程时间最长者为半年,最短者为半个月;(2)对照组病例为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为62岁,最小者为14岁,病程最长时间为半年,最短时间为半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1.1治疗组 参考2007年7月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针灸治疗学》,取患侧经穴为主:大肠俞、关元俞、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火针取穴:①以痛为腧,即在局部压痛点,硬结及条索状处取穴;②神经节段分布取穴:夹脊穴;③随证取穴:太阳经型以太阳经穴位为主,少阳经型以少阳经穴位为主。(1)电针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l~l.5寸毫针,采用爪切快速进针法,直刺进针0.8-1.0寸,施以提插、捻转手法,使患者产生酸麻胀感,提示针刺得气,再用青岛鑫升G6805-Ⅱ电针治疗仪加电,先采用密波,治疗10分钟后,改为疏密波,再治疗20分钟,刺激强度均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一次,治疗两周为一疗程。(2)火针操作方法中粗火针(直径为0.8mm的贺氏钨锰合钢火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患部皮肤,寻找压痛点,硬结及条索状,或取相应神经节段的夹脊穴或随证取穴,以指甲划痕标记,用2.5%碘酒棉球消毒,然后75%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再涂一层薄薄的万花油,医者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尽量靠近施针部位,将针烧至通红后,迅速点刺划痕处,速退。24小时内禁止用水清洗患部。按照①取局部压痛点,②夹脊穴;③随证取穴:太阳经型以太阳经穴位为主,少阳经型以少阳经穴位为主的顺序,每次5~8处,交替取穴,隔日一次,治疗两周。   2.2.1.2 对照组(电针组)不进行火针治疗,只进行电针治疗,电针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2.3 疗效评价标准
  对疗效之评估以《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中坐骨神经痛疗效评定标准、视觉评比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以治疗前后疼痛减轻程度,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为疗效评定的客观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2.3.1 疗效观察
  2.3.1.1参照《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中坐骨神经痛疗效评定标准制定。具体疗效评价标准如下:
  临床治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3个月内无复发;
  显效:腰腿痛基本消失,仅劳累及天气变化时有轻度疼痛,功能活动正常;
  有效:腰腿疼痛症状减轻或改善,体征、功能部分恢复,但病情不稳定,对重体力劳动有影响;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
  2.3.1.2疼痛评定: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判定患部疼痛强度(附表1)
  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利用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方法为用一条10cm长的尺子,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l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自行在尺子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者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即为疼痛评分。
  2.3.2 疗效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体征应于治疗前、治疗后各观察记录1次。
  指标观察周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各评价1次,时间为14天。
  (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治疗两个疗程后,经卡方分析,P大于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当,但是治疗组显效率剂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0.01,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均有明显疗效;治疗后两组间评分比较P=0.027<0.05,说明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症”的范畴,而本病的疼痛区域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与督脉的循行路线重合。从辨证归经的观点,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亦与腰腿痛的相关。故治下肢痹痛可取肾俞、大肠俞、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及丘墟。环跳、环中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要穴。临床上常配合气海、膀胱俞、白环俞、章门、风市、后溪、太冲、复溜等。达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筋止痛达到通而不痛的作用。
  火针,又称 “燔针”、“焠刺”,最早见于《灵枢·经筋》:“刺燔针则痹”、“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针灸聚英·火针篇》中对有关火针的烧针方法、烧针程度、进针方向及刺法、适应症及禁忌症、火针的功效等作了系统总结,为后人提供宝贵经验。对火针的适应症,《针灸聚英·火针篇》曰:“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功效,着风、湿、寒三者,存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以外发其邪,针假火力,功效胜于气针也。破痈坚积结瘤等,皆以火针猛热可用。”
  《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火针疗法借助火力,激发经气,扶正助阳、温经通络、开门祛邪、散寒除湿,祛邪引热,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寒,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通而不痛。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或跌仆劳损,使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属于火针的治疗范围,故火针可用于治疗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火针直接刺,可携高温直达病所,降针体周围微小范围的病变组织灼至炭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等病理变化,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3]张慰民,关强,陈昌富.夹脊穴定位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87,(4):23
  [4]孙瑞卿,王贺春,景峥,等.2H:电针减轻神经源性痛大鼠的痛觉超敏和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9(4)220-224。
  [5]王升旭,洪军,赖新生.电针夹脊穴及局部取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觉异常的调整作用[J].新中医,2000,32(12):29。
  [6]吴 峻,沈蓉蓉,邵荣世,等.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1):31--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配置中心配置细胞毒性药物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问题,并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预防职业危害问题的发生。方法:回顾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配置细胞毒性药物过程中发生的职业危害问题,并制定防护对策,应用于我院院静脉配置中心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的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工作中。结果:静脉配置中心配制细胞毒性药物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问题主要包括层流台违规操作、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疗法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双号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对单号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喘汤治疗(观察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4.5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UCP-2基因多态对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患者寒战反应的影响以及探讨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寒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科患者200例,记录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手术室温度及术中寒战发生情况,应用PCR及PCR-RFLP对所有患者UCP-2基因启动子-866A/G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在本组病例中UCP-2基因启动子-866AA型、AG型和GG型患者分别占3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型高血压(NS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NSP患者产妇(观察组)和48例子痫前期(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生化指标及临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发病和终止妊娠孕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产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SBP和DBP、平均Cr、BUN和24h
期刊
静脉给药联合经侧脑置管万古霉素灌注给药治疗颅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宇辉 贵州省人民医院 550002  摘要: 目的: 对静脉给药联合经侧脑室置管万古霉素脑室灌注给药治疗颅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 40例颅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患者给予万古霉素静脉给药联合灌注颅内给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行腹腔镜修补术和传统开腹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仅为总数的8%,对照组出现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其中膈下脓肿实验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实施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40例,行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肿清除率为90.00%,B组血肿清除率为70.00%,B组清除率明显低于A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滋阴益气补肾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入选病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根据患者的症型加用滋阴益气补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而对照组仅为7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实施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小儿78例,在手术之前患儿采用七氟醚吸入的方式进行麻醉。结果: 78例患儿在呼吸道的异物全都被取出,患儿在诱导期的意识消失较快、苏醒时的意识恢复比较迅速,只有2例患儿哭闹。在手术之后,患儿的精神状态良好,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结论 :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曾在我院住院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方面有显著差异(P200/110 mmHg,可谨慎降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