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蒋建勋(1983-),男,浙江建德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科长、讲师。
翟清菊(1985-),女,安徽巢湖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讲师。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先锋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但在实际运行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还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本文在梳理志愿服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实际志愿服务工作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形成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机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38-02
本文以杭科院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为例,试图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行机制。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概述
现代志愿服务发源于19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宗教彩慈善服务,而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创建了志愿服务的雏形。直到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的概念,真正推动了国内的志愿服务工作。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先锋队,各大高校为了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志愿者社团或协会,如北京大学的“阳光青协”、上海交通大学的“青志队”等,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为了更好地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此我们必须厘清何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三大概念。
(一)志愿者(volunteer)
志愿者是自愿、无偿服务的人,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者是指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体精力、时间的个人或群体”。而大学生志愿者是具其中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热心服务和公益事业,以招募方式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
(二)志愿服务
在联合前秘书长安南眼中,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行为分为有组织、无组织两类。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通常是在高校或院系团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集中的或零散的志愿服务工作。
(三)志愿精神
2001年,安南秘书长在国际志愿者启动仪式上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而在我国,根据中国实际,将志愿者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目前国内外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研究视角略显不同,国外学者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的宏观理论研究,例如,社会学家如莱斯特·M·萨拉蒙特别关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他认为志愿服务的组织单位——社会机构或社会组织是国家和市场之外和民众联系最为密切、灵活性最强的单位。[1]英国学者贾斯汀·史密斯则将志愿服务划分为互助、慈善、参与、倡导四种类型。[2]而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总结,从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动力研究到激励机制探索,从志愿法律制度建设到志愿发展的路径等等,这些都是国内学者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鲜有专注于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作机制。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抛开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我们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实践出发,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在运作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认可度不高,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在二级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我们遇到了难题,校外有一部分人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理解为“免费服务”,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免费劳动力,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志愿服务作为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志愿服务得不到认可。
(二)管理机制不到位,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性
各大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大多数归口到校级团委或院系团委,下设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管理和实施。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还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在人员招募、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激励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第一,志愿者招募没有形成机制,志愿者流动性大。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招募以组织动员为主,社会招募为辅,活动结束后,大批志愿者自动流失。
第二,志愿者培训工作缺失。系统的高校志愿者培训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来看,各高校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志愿者招募后经过临时组织的培训或者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就急忙开始工作,志愿服务目标不明确,志愿服务也显得无序和随意。
第三,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缺失。伴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提高志愿者管理水平,健全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体系也是势在必行。从管理者来看,一般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者都是在校学生干部,而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经验不足,难以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流动性大、临时性强等特点,不利于组织者进行日常管理,长此以往,会导致重复招募、培训缺失等现象,制约志愿者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四,志愿者评价与激励体系有待建立。完善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评估和激励是志愿服务工作效果和价值的直接体现,然而,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缺乏一套完备的评价与激励体系,难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服务工作有虎头蛇尾之嫌,人员招募、活动开展场面做得很大,而到了后续的评估与激励体系便势弱了。
(三)志愿服务工作认识有偏颇,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单纯公益性
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主体,志愿者对于志愿工作的认识是决定志愿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把志愿服务工作理解成“免费劳动”
翟清菊(1985-),女,安徽巢湖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讲师。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先锋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但在实际运行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还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本文在梳理志愿服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实际志愿服务工作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形成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机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38-02
本文以杭科院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为例,试图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行机制。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概述
现代志愿服务发源于19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宗教彩慈善服务,而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创建了志愿服务的雏形。直到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的概念,真正推动了国内的志愿服务工作。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先锋队,各大高校为了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志愿者社团或协会,如北京大学的“阳光青协”、上海交通大学的“青志队”等,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为了更好地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此我们必须厘清何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三大概念。
(一)志愿者(volunteer)
志愿者是自愿、无偿服务的人,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者是指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体精力、时间的个人或群体”。而大学生志愿者是具其中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热心服务和公益事业,以招募方式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
(二)志愿服务
在联合前秘书长安南眼中,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行为分为有组织、无组织两类。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通常是在高校或院系团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集中的或零散的志愿服务工作。
(三)志愿精神
2001年,安南秘书长在国际志愿者启动仪式上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而在我国,根据中国实际,将志愿者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目前国内外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研究视角略显不同,国外学者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的宏观理论研究,例如,社会学家如莱斯特·M·萨拉蒙特别关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他认为志愿服务的组织单位——社会机构或社会组织是国家和市场之外和民众联系最为密切、灵活性最强的单位。[1]英国学者贾斯汀·史密斯则将志愿服务划分为互助、慈善、参与、倡导四种类型。[2]而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总结,从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动力研究到激励机制探索,从志愿法律制度建设到志愿发展的路径等等,这些都是国内学者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鲜有专注于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作机制。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抛开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我们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实践出发,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在运作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认可度不高,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在二级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我们遇到了难题,校外有一部分人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理解为“免费服务”,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免费劳动力,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志愿服务作为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志愿服务得不到认可。
(二)管理机制不到位,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性
各大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大多数归口到校级团委或院系团委,下设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管理和实施。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还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在人员招募、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激励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第一,志愿者招募没有形成机制,志愿者流动性大。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招募以组织动员为主,社会招募为辅,活动结束后,大批志愿者自动流失。
第二,志愿者培训工作缺失。系统的高校志愿者培训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来看,各高校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志愿者招募后经过临时组织的培训或者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就急忙开始工作,志愿服务目标不明确,志愿服务也显得无序和随意。
第三,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缺失。伴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提高志愿者管理水平,健全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体系也是势在必行。从管理者来看,一般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者都是在校学生干部,而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经验不足,难以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流动性大、临时性强等特点,不利于组织者进行日常管理,长此以往,会导致重复招募、培训缺失等现象,制约志愿者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四,志愿者评价与激励体系有待建立。完善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评估和激励是志愿服务工作效果和价值的直接体现,然而,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缺乏一套完备的评价与激励体系,难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服务工作有虎头蛇尾之嫌,人员招募、活动开展场面做得很大,而到了后续的评估与激励体系便势弱了。
(三)志愿服务工作认识有偏颇,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单纯公益性
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主体,志愿者对于志愿工作的认识是决定志愿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把志愿服务工作理解成“免费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