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对企业文化的记录展示与传播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影像资料伴随各种媒介融入人们的生活、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尤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摄影,在真实生动地记录现实生活中实现了采撷历史片断、传递人文精神、展示万物形象的作用。就企业而言,摄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主要体现在记录企业发展历程、展示企业形象风采、传播企业文化品牌三个方面上。
  
  记录企业发展历程
  记录企业成长的影像资料犹如一颗颗珍贵的明珠,由此串起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为人们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
  成立于1950年6月12日的中铁二局,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发展历程。其间的风雨历程,人们除了从留下的文字中寻觅到其行踪以外,更能从那些生动活泼的图片中感受到二局人“开路先锋”的昂扬气概。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铁二局,很早就认识到了摄影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建局不久就组建了铁道建设报社,后来由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发起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团队——中铁二局摄影协会。协会秉承“为二局写真,为员工留影”的理念,组织会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企业发展的轨迹,见证二局人一路铿锵的昂扬豪情。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经济建设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祖国大江南北的铁路、公路、市政、房屋的建筑工地上,中铁二局摄影队伍或用专业相机、或用卡片相机、或用手机,或站在峻峭的山岩、或站在吊车的钢栏,或行进在风雪中、或奔跑在沙尘里,用责任和激情将中铁二局的成长历程、员工风采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2010年6月12日,在中铁二局成立60周年“歌声飞跃60年”摄影回顾展上,一组反映上世纪50~70年代中铁二局人修成渝、筑宝成、战成昆、克坦赞、攻黔桂、斗湘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构筑起新中国西南铁路网、搭建起中非友谊桥梁的黑白照片,留住了数千双观展员工和嘉宾的目光和脚步。“原来我们企业的历史这样跌宕,先辈们虽然艰辛却满怀豪情。我们一定要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将中铁二局‘开路先锋’的大旗永远扛下去。”观展后的员工们留下了无限的感概。
  影像记录虽然朴实,但是,它带给人们的感知却是文字资料无法比拟的。画里画外丰富的信息让人们在照片前驻足品味中留下了思考。
  
  展示企业形象风采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做得好还要宣传得好。”今天的企业已经处于行业高度竞争的时代,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企业风采,最大限度地提高在受众中的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研究的主课题。而摄影已经成为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企业风采重要形式。
  对外报道是企业树立形象、展示风采的主要渠道,这就要借助媒体传播的力量。而在信息丰富的今天,如何才能获得主流媒体编辑的青睐,提高中稿率?一张信息独特、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无疑更能打动编辑。这就要求企业的摄影者,在进行拍摄时,首先要用新闻摄影的角度去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新闻摄影图片,才能受到新闻媒体和企业的赞同。
  现在企业大多都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增加了对外宣传报道的渠道,这就加大了图片的使用量,但同时也要求企业摄影工作者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拍摄更好的图片,为展示企业形象提供充足的影像资料。
  企业摄影工作者要学职业新闻摄影记者那种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拍出具有新闻冲击力的图片。要从图片构图、主题表达方面密切结合企业实际,达到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品牌的目的。
  如:我们在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拍摄中,为了表现气势宏伟的建设工程的场景,与建设者同食同住,用心去感悟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的每个场面,为此举办了《世界第一架》摄影展,编辑了《世纪彩虹》画册,还举办杭州湾跨海大桥工地巡回展览,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雄伟壮丽的气魄。摄影作品记录了建设者的精彩瞬间,定格了“开路先锋”人奋斗昂扬的风采,大批新闻图片在中央、省市媒体发表,艺术摄影作品在全国影赛中入选获奖,其中《梦想骋程》还荣获2008年第12届全国影展优秀奖; 《延伸》在“聚焦大桥”全国摄影大展中获得三等奖; 《争分夺秒》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铁二局摄影协会50余名会员奔赴灾区,拍摄了5万多幅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在四川率先举办“抗震救灾——中铁二局在行动”纪实图片展,相继在北京、上海、贵阳、广州、深圳、鞍山等重点工程项目巡回展出;出版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画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地宣传了中铁二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有两名会员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全国抗震救灾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摄影家”,与148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家一起站到了中国摄影界的最高领奖台;作品《延伸》《大爱人间》还荣获四川省第六届“巴蜀文艺”奖。
  除此之外,中铁二局还以高铁建设为主题创作的五幅摄影作品,入选铁道部在平遥举办的“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摄影作品展”,并被铁道部收藏。
  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手举办“开路先锋颂”龙郡杯全国摄影大赛,这是中铁二局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以弘扬“开路先锋”企业精神为主题的全国性摄影艺术大赛,作品在成都、达州两地展出,受到全国众多摄影家和爱好者好评和追捧。
  中铁二局摄影队伍不断壮大,艺术素养不断提升。以中铁二局企业文化网为平台,推出了大量的工程摄影、艺术摄影比赛,激发了中铁二局摄影人的创作激情,作品被各类媒体广泛刊载,促进了作品交流。截至去年底,全局已有12人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43人加入了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每年有近千幅作品在国家和省部级报刊发表,成千上万的图片见诸企业报刊、杂志、画册,数十万幅影像资料充实着企业的图片库,极大地提高了中铁二局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传播企业文化品牌
  企业文化品牌的传播靠什么?最直观、最容易拽住人们眼球的还是影像。各种平面广告、立体广告、电视电影广告靠什么工具获取受众?当然是影像!
  摄影是再现真实、记录历史、保存和传播企业文化记忆的有效途径。影像资料既是对历史进程的记录,也是对企业文化底蕴的积淀,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见证。苏珊•桑塔格曾说:“摄影已经成为丰富多彩的、挥霍浪费的、骚动不安的社会中典范的艺术——一件新型企业文化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
  中铁二局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大量的影像资料中我们能够看到那清晰的前行轨迹,看到文化品牌积淀和传扬路径。还在中铁二局成立之初,在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设工地上,从贺龙元帅亲手授予中铁二局“开路先锋”旗帜的那一刻起,到中铁二局建设了使蜀道不再难的宝成铁路、征服了具有世界地质博物馆的成昆铁路、见证了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打通了世界屋脊筑天路的青藏铁路、建设了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成功建设了我国第一条准高铁秦沈铁路、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在全力以赴建设的哈大、成渝等高速铁路,在这些精品工程中,中铁二局摄影人用手中的相机将“开路先锋”的企业精神不断记录和传承,用每一张图片演绎着一个故事,用每一个画面记录着激情燃烧的岁月。
  无声的影像,树立和传播着企业文化品牌,不仅大大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同时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社会美誉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不竭的精神源泉。(责任编辑:李万全)
其他文献
伊东丰雄说:“建筑像‘风’一样,每个时期都在变化,捉摸不定,但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这位建筑师对建筑之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把流动和变化无常作为设计基础,是使用轻薄表皮的开拓者,使建筑具有渗透性——也即所谓“消隐”。他的作品有一种失去重量后的轻盈。  2013年3月18日,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因为伊东丰雄“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以及其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诗意之美”而将本届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这位现年72岁的
韩国决定,截止2000年为止,将投巨资实施促进信息化十大工作目标和多元化的信息产业政策,届时期望使韩国信息产业脐身世界第5至第7位。——促进信息化十大工作目标,主要包括:
寻觅历史生命的魂魄──颜廷瑞长篇历史小说的精神风度黄国柱一、历史的生命与寂寞的作家又一个子夜降临,一段文字跳入我的眼帘。这是一位名叫吕西尔·费弗尔的法国退役上尉说的,作为军人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他成为法国年鉴派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已于19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以弥漫性存在于双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本文报告 1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DPB ,并作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观察。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法国乐鲁,2007年规划:城市总规划规模:62公顷花园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埃比尼泽·霍华德不把自己称为策划者,而是发明人。后工业时期的英格兰政治混乱时期,霍华德发明了新社区
对于刻录时成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刻录时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 For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the issues you should be aware
采用微乳液法成功合成出以磁性铁氧体(NiFe_2O_4)为内核,以氧化硅(SiO_2)为壳层的纳米颗粒。NiFe_2O_4/SiO_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是:将合成出的NiFe_2O_4纳米颗粒
硬盘有价而数据无价,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概念,但是只有在真正遇到数据危机时才会有切身的感受。以下两个案例中的用户或许感受更为深刻,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数据灾难,在
3月7日,英特尔公司正式发布基于sandy-bridge架构的新一代E5处理器,与此同时,浪潮服务器新品也全面上市。浪潮新一代服务器在弹性、智能、能效等方面表现突出,产品布局更为细
读了《中华读书报》(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一日)上王彬彬的文章《如果这是真的》,颇有几分痛快淋漓之感。在这个“名人”放屁也香的年代,王氏敢站出来挑刺,提醒“追星族”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