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感谢有你》
2013年的秋天/我看到了一张张稚气的笑脸/感谢你们/来到了我的身边。
你们有着阳光般的朝气/你们有着不惧怕的韧坚/你们/是花季的蓓蕾!
也许/在未来的路上会遇到风霜雪雨/但我相信/握紧勤奋与智慧的双手/你们/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案例描述
1.花盆事件
秋日的午后,埋首于成堆的作业中的我,被一阵啜涕声惊扰,抬头一看,“护花小天使”李××满脸泪痕,正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我。“怎么啦?”我忙问道,又赶紧打开抽屉拿出纸巾轻轻擦拭她的面庞。“呜呜,班里的花盆烂了一个。”哦,吓了我一跳。舒了一口气的我轻声问道:“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今天中午,我准备给花浇水,才发现的。”“哦,没事儿,咱们待会去班里问问是哪位同学不小心把花盆弄烂的吧。”(我们班是每学期每人带一盆绿植到学校,由护花小天使李××统一管理,假期时,孩子们再把绿植带回家。在这期间,如若由于护花小天使的原因导致绿植发生意外,护花小天使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知道是谁的花盆被弄烂了吗?”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是吴××的。“你们知道是谁把花盆弄烂的吗?”孩子们纷纷摇头说没看见。看来,这要成为一桩无头冤案了。
2.指点江山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再问问吧。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纷纷过来给我指点迷津:“你把孩子一个个找来,单独询问,揭发有奖,你以后啊,可得在班级当中布置眼线了!”
眼线?!那不是警察用来对付坏人的吗?用在孩子身上……怕不合适吧?
“你要不就直接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
那万一真的是哪个孩子弄坏的花盆,他岂不无颜面对全班同学,自尊全无?
看着好心的同事,我笑笑:“再想想。”
3.峰回路转
怎么办?思绪再三,我决定给孩子们讲个故事。
我问孩子们:“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听吗?”
“好,好,听,听!”孩子们欢呼雀跃。
“多年以前,美国纽约的慈善协会准备为一家孤儿院盖一所大房子,可是,在破土动工时,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坟墓。于是,慈善协会就在报纸上刊登出启事,請死者的家属来商量迁坟事宜,届时将得到巨额补偿款。有个叫爱德华的青年看了这个消息不禁怦然心动,因为他的家就在那片土地上,父亲也确实过世了,但却不是葬在那里,就差了一点点。爱德华忍不住想要是父亲当初葬在这块地上就好了,可那不是自己的父亲,真遗憾!但爱德华忍受不住补偿款的诱惑,他又想,这座坟墓既然没有人认领,我能不能冒充一下孝子?做一回儿子?想到这里,爱德华激动了!于是,他想尽办法办了相关证明,喜出望外地去认爹了。大家猜,结果如何?”
“拿到了补偿款。”“已经有人去认领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我接着说:“爱德华到了那里,就痛哭流涕、非常悲痛。慈善机构的接待员忍不住说‘你不必这样,老人家毕竟已经入土三十年了,活人不该再这样悲痛。’爱德华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了,就不再装腔作势。接下来的事却让爱德华大吃一惊,接待员将他的姓名、地址记录在案,告诉他,他是第169位来认父亲的儿子,说的明白点,现在有169个儿子来认爹了,他们要一一审查,确认谁是其中的真儿子。大家觉得,爱德华是什么感受?“
“羞死了!”“丢人!”“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好意思呗。”……教室里的讨论热火朝天。
我微笑着说:“这还不是最丢脸的,通过对尸骨的鉴定,这169位儿子都是假的!而且,这件事还被一家媒体报道,将这169位认爹的人的姓名刊登在报纸上。”
“哦,太丢人了!”孩子们说。
“是的,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你说了一个谎言,就要用100个谎言来弥补,结果,谎言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让你丢脸的,是吗?”
“是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如果,我们的同学有谁不小心做错了事,因畏惧责任而说谎的话,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同学吗?”
“不会!”又是异口同声。
这时,我看到×同学的头低了下去。
我又说:“如果,他勇敢地承认了,就不仅改掉了说谎的毛病,而且变成了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孩子,大家还会像从前一样接纳他,和他成为好朋友吗?”
“会的!”一如既往的异口同声。
这时×同学抬头偷瞟了我一眼,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我期待那个敢于承担的孩子勇敢地站起来!”
×同学猛地站了起来,小脸涨的通红,对大家说:“对不起,我说谎了,花盆是我碰烂的,我昨天值日时不小心把花盆碰了下来,我担心要赔,就没敢说。”
哦,我长舒了一口气,×同学的家境比较特殊,他的妈妈得了癌症,听说治疗费都花了三四百万了,一个花盆虽不贵,但对他家来说,也是额外的负担,“同学们,×同学勇于承认错误,大家说他是不是好孩子?”
“是的!”
“作为敢于承担责任的奖励,老师决定买一个花盆送给×同学,大家说,好不好?”
“好!”好的瞬间,教室里满是灿烂的笑脸。
案例反思
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他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引领。引领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
《感谢有你》
2013年的秋天/我看到了一张张稚气的笑脸/感谢你们/来到了我的身边。
你们有着阳光般的朝气/你们有着不惧怕的韧坚/你们/是花季的蓓蕾!
也许/在未来的路上会遇到风霜雪雨/但我相信/握紧勤奋与智慧的双手/你们/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案例描述
1.花盆事件
秋日的午后,埋首于成堆的作业中的我,被一阵啜涕声惊扰,抬头一看,“护花小天使”李××满脸泪痕,正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我。“怎么啦?”我忙问道,又赶紧打开抽屉拿出纸巾轻轻擦拭她的面庞。“呜呜,班里的花盆烂了一个。”哦,吓了我一跳。舒了一口气的我轻声问道:“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今天中午,我准备给花浇水,才发现的。”“哦,没事儿,咱们待会去班里问问是哪位同学不小心把花盆弄烂的吧。”(我们班是每学期每人带一盆绿植到学校,由护花小天使李××统一管理,假期时,孩子们再把绿植带回家。在这期间,如若由于护花小天使的原因导致绿植发生意外,护花小天使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知道是谁的花盆被弄烂了吗?”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是吴××的。“你们知道是谁把花盆弄烂的吗?”孩子们纷纷摇头说没看见。看来,这要成为一桩无头冤案了。
2.指点江山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再问问吧。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纷纷过来给我指点迷津:“你把孩子一个个找来,单独询问,揭发有奖,你以后啊,可得在班级当中布置眼线了!”
眼线?!那不是警察用来对付坏人的吗?用在孩子身上……怕不合适吧?
“你要不就直接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
那万一真的是哪个孩子弄坏的花盆,他岂不无颜面对全班同学,自尊全无?
看着好心的同事,我笑笑:“再想想。”
3.峰回路转
怎么办?思绪再三,我决定给孩子们讲个故事。
我问孩子们:“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听吗?”
“好,好,听,听!”孩子们欢呼雀跃。
“多年以前,美国纽约的慈善协会准备为一家孤儿院盖一所大房子,可是,在破土动工时,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坟墓。于是,慈善协会就在报纸上刊登出启事,請死者的家属来商量迁坟事宜,届时将得到巨额补偿款。有个叫爱德华的青年看了这个消息不禁怦然心动,因为他的家就在那片土地上,父亲也确实过世了,但却不是葬在那里,就差了一点点。爱德华忍不住想要是父亲当初葬在这块地上就好了,可那不是自己的父亲,真遗憾!但爱德华忍受不住补偿款的诱惑,他又想,这座坟墓既然没有人认领,我能不能冒充一下孝子?做一回儿子?想到这里,爱德华激动了!于是,他想尽办法办了相关证明,喜出望外地去认爹了。大家猜,结果如何?”
“拿到了补偿款。”“已经有人去认领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我接着说:“爱德华到了那里,就痛哭流涕、非常悲痛。慈善机构的接待员忍不住说‘你不必这样,老人家毕竟已经入土三十年了,活人不该再这样悲痛。’爱德华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了,就不再装腔作势。接下来的事却让爱德华大吃一惊,接待员将他的姓名、地址记录在案,告诉他,他是第169位来认父亲的儿子,说的明白点,现在有169个儿子来认爹了,他们要一一审查,确认谁是其中的真儿子。大家觉得,爱德华是什么感受?“
“羞死了!”“丢人!”“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好意思呗。”……教室里的讨论热火朝天。
我微笑着说:“这还不是最丢脸的,通过对尸骨的鉴定,这169位儿子都是假的!而且,这件事还被一家媒体报道,将这169位认爹的人的姓名刊登在报纸上。”
“哦,太丢人了!”孩子们说。
“是的,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你说了一个谎言,就要用100个谎言来弥补,结果,谎言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让你丢脸的,是吗?”
“是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如果,我们的同学有谁不小心做错了事,因畏惧责任而说谎的话,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同学吗?”
“不会!”又是异口同声。
这时,我看到×同学的头低了下去。
我又说:“如果,他勇敢地承认了,就不仅改掉了说谎的毛病,而且变成了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孩子,大家还会像从前一样接纳他,和他成为好朋友吗?”
“会的!”一如既往的异口同声。
这时×同学抬头偷瞟了我一眼,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我期待那个敢于承担的孩子勇敢地站起来!”
×同学猛地站了起来,小脸涨的通红,对大家说:“对不起,我说谎了,花盆是我碰烂的,我昨天值日时不小心把花盆碰了下来,我担心要赔,就没敢说。”
哦,我长舒了一口气,×同学的家境比较特殊,他的妈妈得了癌症,听说治疗费都花了三四百万了,一个花盆虽不贵,但对他家来说,也是额外的负担,“同学们,×同学勇于承认错误,大家说他是不是好孩子?”
“是的!”
“作为敢于承担责任的奖励,老师决定买一个花盆送给×同学,大家说,好不好?”
“好!”好的瞬间,教室里满是灿烂的笑脸。
案例反思
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他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引领。引领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