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9日,全省201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各地级以上市分管教育工作的市领导、教育局局长,各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各民办高校董事长、校长参加了会议。
“十一五”以来的广东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全省幼儿园数量由10359所增加至11161所,在园幼儿由2005年的213.9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70.9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从66.69%提高到82.5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全省城乡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五年保留率、初中毛入学率均保持在100%左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逐年攀升。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受义务教育问题,积极落实“两为主”政策,采取“分类管理,分类服务”、“一市一策”原则以及“积分制”、政府购买学位等多种方法,逐步解决279万流动人口子女受义务教育问题。
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从2005年的252.8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38.4万人,毛入学率从57.5%提高到86.2%。全省已有274所省一级普通高中通过教学水平优秀评估。
职业教育发展领先全国。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816所,在校生23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高职高专院校76所,在校生64.8万人,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45.4%。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水平大学建设成绩突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从2005年的111所(含独立学院)增加到2010年的13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从87.47万人增加到142.66万人。目前我省高等教育规模列全国第四位。全省高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覆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列全国第13位;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43个,列全国第6位。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整体规模大体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10年,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10.7万人,比2005年增加19.7万人,增长21.7%。专任教师中高级比例加大,学科结构基本符合教育教学要求。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格局逐步形成。
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达10605所,在校生约468万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68%。我省已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第一大省。
教育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有效推进。目前粤港两地共有298所、粤澳两地共40所中小学成为姐妹学校。2010年在粤留学生人数(含非学历学生)达13988人,是2005年的3.7倍。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教育资金(不含高校化债资金)累计达492亿元,年均98亿元,年均增长13%。2007年广东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率先突破1000亿元。从2006年秋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属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制度,拨款标准从生均6300元/年提高到6600元/年。
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专网基本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镇中心小学以上的中小学,全省基本形成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广东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等地方性教育法规顺利颁布实施,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有了新的提高。
宋海: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打造中国南方教育高地
宋海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基础和实际行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宋海强调,精心谋划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广东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继续实施教育“五项工程”,抓紧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基础。要科学谋划“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粤港澳台和国际教育合作高地,加大教育投入。要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力争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根本性问题,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切实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
罗伟其: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使教育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对2011年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继续实施教育五大工程,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使我省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使教育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科学谋划。为实施“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创新理念、集聚资源,深化改革,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细化省教育规划纲要分工任务方案,制订路线图和施工图,着力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现 代化水平。
做好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要以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及《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结合《全国人才改革规划纲要》、《国家科技与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做好《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省《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监控工作。加强对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指导。
——全面创优,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不懈努力。
充分认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意义。南方教育高地的“南方”是指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其基本发展定位是:立足广东,泛珠三角九省区深度合作,粤港澳紧密融合,辐射东南亚,有较高世界知名度。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紧扣“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主题,立足广东省情和现有的教育发展基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夯实体系基础,完善体制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尽快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达到新高度。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造1000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探索建立规范化学校建设激励和考核机制。以县为主、以镇为单位,坚持规范化学校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发展壮大职业技术教育。继续组织开展地级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督导验收工作和指导各市对所属县(市、区)的督导验收工作,确保未普及的市和县(市、区)尽快普及。加快构建具有我省特色、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大对高校的分类管理力度,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进一步健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管理方式创新,全面深入实施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师范院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步伐,认真实施高校、市(县)培训机构、名师工作室“三位一体”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新模式;继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农村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培训;进一步加强对“两相当”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和督查,推进实现全省中小学教师待遇“两相当”。
积极推进教育对外交流和开放合作。重点支持港澳知名大学在珠三角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争取2011年开始实施“国际知名学者来粤讲学计划”,鼓励支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出国进修访问。
——积极解难,逐步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
大力加强和推进学前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学前教育的文件精神,积极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社会各界举办公益性幼儿园,努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立政府财政、社会举办者、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加快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步伐。扎实做好特殊教育百校规划实施工作,新建、扩建40所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有序解决。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和“一市一策”的原则,把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提高随迁子女接受公办义务教育的比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随迁子女凭积分免费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办法。
进一步加强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高考调整方案,切实做好我省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工作,深入实施“阳光工程”,认真做好2011年各类教育考试工作,保证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服务平台,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组织社会和企业精英到校园开展讲座和专题报告。加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情况的跟踪调查工作。
进一步健全助学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助学育人校园行”系列活动,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着力解决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
——深化改革,增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积极推进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作用,尊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首创精神,鼓励和帮助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方、学校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优先选择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试点项目,加强工作指导,激发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途径,促进不同类型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改革试点,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加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学校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根据人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完善教研制度。
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切实将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民办学校发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对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积极为民办学校排忧解难,促进民办教育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稳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做好我省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研究制定符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的聘后管理办法,指导全省教育系统做好人员聘用管理和聘后管理工作。
——加强保障,促进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工作。加强中小学德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强化实践育人,拓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心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认真抓好高校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探索有利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领导干部选任机制。加强高校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加强高校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为重点,将惩防体系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加强教育经费统筹、使用和装备、后勤管理。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碍机制,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等补助标准。做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教育五大工程的经费保障工作。加强校舍建设指导和管理。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力争如期实现2011年工程目标。
加强教育研究和教育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课题研究。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推进落实依法治校,推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立法和评估工作。
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建设。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工程”,深入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加强“广东名师网络课堂”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完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和成果普及。
加强教育督导与检查。站在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强化教育督导的综合性、指导性,强化督政和督学。建立督教制度,进一步加强教育执法检查。继续加强对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考核。加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工作督导力度。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教育政策和重点工作的宣传解读,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强化新闻发布和公共突发事件危机新闻管理的学习培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教育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发布正确的正面信息,澄清各种错误和模糊认识,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舆论氛围。
做好教育系统的安全与维稳工作。要全面落实《广东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防控体系实施方案》,指导全省学校做好2011年期间的校园安全维稳工作。落实校园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的管理体制,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范水平。
“十一五”以来的广东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全省幼儿园数量由10359所增加至11161所,在园幼儿由2005年的213.9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70.9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从66.69%提高到82.5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全省城乡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五年保留率、初中毛入学率均保持在100%左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逐年攀升。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受义务教育问题,积极落实“两为主”政策,采取“分类管理,分类服务”、“一市一策”原则以及“积分制”、政府购买学位等多种方法,逐步解决279万流动人口子女受义务教育问题。
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从2005年的252.8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38.4万人,毛入学率从57.5%提高到86.2%。全省已有274所省一级普通高中通过教学水平优秀评估。
职业教育发展领先全国。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816所,在校生23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高职高专院校76所,在校生64.8万人,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45.4%。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水平大学建设成绩突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从2005年的111所(含独立学院)增加到2010年的13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从87.47万人增加到142.66万人。目前我省高等教育规模列全国第四位。全省高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覆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列全国第13位;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43个,列全国第6位。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整体规模大体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10年,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10.7万人,比2005年增加19.7万人,增长21.7%。专任教师中高级比例加大,学科结构基本符合教育教学要求。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格局逐步形成。
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达10605所,在校生约468万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68%。我省已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第一大省。
教育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有效推进。目前粤港两地共有298所、粤澳两地共40所中小学成为姐妹学校。2010年在粤留学生人数(含非学历学生)达13988人,是2005年的3.7倍。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教育资金(不含高校化债资金)累计达492亿元,年均98亿元,年均增长13%。2007年广东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率先突破1000亿元。从2006年秋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属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制度,拨款标准从生均6300元/年提高到6600元/年。
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专网基本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镇中心小学以上的中小学,全省基本形成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广东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等地方性教育法规顺利颁布实施,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有了新的提高。
宋海: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打造中国南方教育高地
宋海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基础和实际行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宋海强调,精心谋划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广东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继续实施教育“五项工程”,抓紧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基础。要科学谋划“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粤港澳台和国际教育合作高地,加大教育投入。要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力争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根本性问题,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切实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
罗伟其: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使教育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对2011年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继续实施教育五大工程,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使我省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使教育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科学谋划。为实施“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创新理念、集聚资源,深化改革,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细化省教育规划纲要分工任务方案,制订路线图和施工图,着力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现 代化水平。
做好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要以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及《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结合《全国人才改革规划纲要》、《国家科技与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做好《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省《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监控工作。加强对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指导。
——全面创优,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不懈努力。
充分认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意义。南方教育高地的“南方”是指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其基本发展定位是:立足广东,泛珠三角九省区深度合作,粤港澳紧密融合,辐射东南亚,有较高世界知名度。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紧扣“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主题,立足广东省情和现有的教育发展基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夯实体系基础,完善体制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尽快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达到新高度。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造1000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探索建立规范化学校建设激励和考核机制。以县为主、以镇为单位,坚持规范化学校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发展壮大职业技术教育。继续组织开展地级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督导验收工作和指导各市对所属县(市、区)的督导验收工作,确保未普及的市和县(市、区)尽快普及。加快构建具有我省特色、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大对高校的分类管理力度,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进一步健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管理方式创新,全面深入实施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师范院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步伐,认真实施高校、市(县)培训机构、名师工作室“三位一体”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新模式;继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农村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培训;进一步加强对“两相当”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和督查,推进实现全省中小学教师待遇“两相当”。
积极推进教育对外交流和开放合作。重点支持港澳知名大学在珠三角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争取2011年开始实施“国际知名学者来粤讲学计划”,鼓励支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出国进修访问。
——积极解难,逐步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
大力加强和推进学前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学前教育的文件精神,积极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社会各界举办公益性幼儿园,努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立政府财政、社会举办者、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加快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步伐。扎实做好特殊教育百校规划实施工作,新建、扩建40所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有序解决。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和“一市一策”的原则,把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提高随迁子女接受公办义务教育的比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随迁子女凭积分免费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办法。
进一步加强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高考调整方案,切实做好我省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工作,深入实施“阳光工程”,认真做好2011年各类教育考试工作,保证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服务平台,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组织社会和企业精英到校园开展讲座和专题报告。加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情况的跟踪调查工作。
进一步健全助学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助学育人校园行”系列活动,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着力解决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
——深化改革,增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积极推进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作用,尊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首创精神,鼓励和帮助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方、学校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优先选择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试点项目,加强工作指导,激发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途径,促进不同类型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改革试点,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加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学校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根据人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完善教研制度。
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切实将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民办学校发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对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积极为民办学校排忧解难,促进民办教育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稳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做好我省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研究制定符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的聘后管理办法,指导全省教育系统做好人员聘用管理和聘后管理工作。
——加强保障,促进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工作。加强中小学德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强化实践育人,拓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心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认真抓好高校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探索有利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领导干部选任机制。加强高校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加强高校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为重点,将惩防体系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加强教育经费统筹、使用和装备、后勤管理。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碍机制,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等补助标准。做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教育五大工程的经费保障工作。加强校舍建设指导和管理。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力争如期实现2011年工程目标。
加强教育研究和教育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课题研究。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推进落实依法治校,推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立法和评估工作。
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建设。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工程”,深入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加强“广东名师网络课堂”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完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和成果普及。
加强教育督导与检查。站在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强化教育督导的综合性、指导性,强化督政和督学。建立督教制度,进一步加强教育执法检查。继续加强对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考核。加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工作督导力度。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教育政策和重点工作的宣传解读,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强化新闻发布和公共突发事件危机新闻管理的学习培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教育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发布正确的正面信息,澄清各种错误和模糊认识,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舆论氛围。
做好教育系统的安全与维稳工作。要全面落实《广东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防控体系实施方案》,指导全省学校做好2011年期间的校园安全维稳工作。落实校园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的管理体制,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