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脚上田”当工人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清晨,穿着各异的农民或乘坐公共汽车,或骑摩托车、自行车,从四面八方赶往一家家工厂,向各自的工作车间走去。傍晚,下班的农民,结伴而归,一路欢声笑语。“流动”的农民,成了璧山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867个工业生产企业,使璧山县11万名农民“洗脚上田”成为产业工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43.46%。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78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在企业的工资性收入。
  刘贵江是丁家镇八寿村五组农民,今年37岁。1999年以前,他除了种地,没有任何其他特长。
  “4亩地,收获4000斤谷子,2000斤红苕、玉米,偶尔到外地打工,一年下来也就4000多块钱的收入,勉强过日子。”回想过去,刘贵江直摇头,“5口人住在4间破烂的土墙房里,房子通风不好,80多岁的父母经常生病,还没钱看。”
  刘贵江一家命运的改变始于1999年。
  “这年,从重庆来了一个大老板,在离我家3里路远的马坊镇,办起了重庆名发汽车配件公司。”刘贵江说,“没想到,我竟然成了公司的第一批工人,干起了汽车排气管试压工作。”
  庄稼人老实本分、吃苦耐劳,尽管只有初中文化,但刘贵江钻研技术的劲头特别大。没几个月,他便掌握了汽车排气管试压的全部技术,很快就当上了小组长,月工资800多元。
  “白天上班,傍晚回家,挺安逸。”不过,刘贵江的这种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由马坊镇搬到了成渝高速路旁的丁家镇。刘贵江从公司回家要走20多里路,不能每天回家。
  为了解决适用人才的夫妻分居问题,2002年10月,公司录用刘贵江的妻子周兴芳进公司当了工人,并分给他们30平方米的单间房,配备了锅、碗、瓢、盆。这样,刘贵江夫妇就以厂为家了。
  现在,刘贵江夫妇月收入2400多元,除日常开支、供孩子读书、给老人看病外,每月有1000多元的节余。去年,他用2万多元钱,建起了一楼一底的砖混结构房,父母搬进新房后,身子好多了。
  位于青杠街道的重庆顾地塑胶公司,有一个农民“白领”,是公司的产品质量总检。她叫何世兰,今年30岁。
  前几年,何世兰所在的中兴村七组的土地,被国家征用,她成为了失地农民。
  2000年年初,顾地塑胶公司投产,何世兰到这家公司当了一名塑料挤出操作工。丈夫陈刚也在当地一家机械加工企业找到了工作。
  以前拿惯锄头,现在操作机器,起初,何世兰不知所措,但她生性不服输,很快就掌握了塑料生产全套技术。
  半年后,何世兰被调到了公司质管部,当上了塑料挤出质量检验员,负责塑料挤出工序的质量检验。一年后,她被公司破格提拔为产品质量检验总检,担起了公司塑料产品从生产到出厂的质量总检验的重担。
  现在,何世兰和丈夫每月收入近3000元。前年6月,他们用工资收入和自家土地征用补偿费,花10万多元在街上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将公婆从农村接来一起居住。两口子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函授大学学习。
  “公司给我们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并即将办理失业保险,尽管每月我要付近百元的各种保险费用,但却彻底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何世兰满脸笑意。
  2003年4月,璧城街道大岚村30岁的农民曾维高,既高兴,又烦恼。
  高兴的是,妻子生下了“龙凤胎”,这是许多农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烦恼的是,家里条件差,要把这两个宝贝抚养成人,没几个钱是不行的。
  曾维高一家5口住在3间土房子里,一台14黑白电视机成了惟一的奢侈品。
  看着两个张开嘴巴的孩子,再看看这个破烂的家,曾维高心急如焚。
  两个孩子开始走路后,曾维高决定让岳母和妻子照料孩子,自己到附近的“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去找一份工作。他知道,工业园里制鞋企业多,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在那里上班,而自己以前学过制鞋技术。
  今年年初,曾维高顺利进入重庆长庆鞋业公司,因其熟悉鞋样设计技术,深受总经理张庆的赏识,让他专门从事鞋样设计。
  曾维高如鱼得水,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很快就设计出了4种款式新颖的皮鞋,受到同行的赞誉。为此,公司破例为他单独安排了一间设计室兼宿舍。如今,曾维高已成为了鞋样设计技术主管,并担任了车间主任,月薪2000元。
  有了工资收入,日子过得滋润了,两个孩子也长得十分乖巧,曾维高每半个月就回家与儿子、女儿亲热亲热。“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后,老婆也可以到鞋都工业园来找份工作,两口子1个月至少可以存2000块钱。这样,两个孩子今后读书就不愁学费了,还可以在县城按揭一套商品房,过上城市生活。”曾维高露出了灿烂笑容。
  如今漫步在璧山县城的大街小巷,看着那些穿戴时髦,满口“配额”、“BA”、“QC”、“依妹儿”等新名词的姑娘、小伙儿,你能分得出谁是城里人,谁是乡下人吗?
其他文献
按照中央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重庆市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各项活动。4月中旬,市委召开市级党员领导干部专题会议,就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具体要求进行了认真研究,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结合重庆实际,联系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岗位的特点,通过认真学习,集思广益,反复讨论,认真提炼,形成了重庆市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先
期刊
前不久,两封分别署名“冯之中”和“祝福礼”的群众来信摆在了市市政委党组书记、主任郭汝齐的桌上。两封信反映了街上如厕难、主城区个别地段游摊管理混乱、影响市容市貌的一些现象,在提出建议的同时对个别地段市政执法人员管理方式不规范和管理时松时紧现象提出了批评。  郭汝齐将两封信签批给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要求将其印发各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讨论、整改。  一石激起千层浪。委领导真诚倾听群
期刊
市委最近召开了以研究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二届七次全委会。“反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了当前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对于如何“反哺”,笔者在走访一些基层领导时,却发现存在两种模糊认识:一些农业县的基层领导认为,“反哺”就是要给钱给物给项目,还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让工业和城市为自己的“原始积累”买单;而一些工业企业负责人和一些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县领导却认为,市场经济讲的
期刊
把“理想信念、学习、宗旨、业绩、纪律、政治本色”作为6颗基本星,并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再设定X颗星共若干项指标,云阳县推行党员先进性量化评价制度——  2005年3月25日下午,云阳县交通局会议室。  “周立安得‘模范星’、管小平得‘业绩星’……”支部书记根据综合情况正在公布党员先进性量化评价结果。除了6颗基本星外,县交通局结合单位和岗位实际,把公正执法星、安全责任星、模范星、文明礼仪星等增设为“6
期刊
杨建从小就怀着当兵的梦想。直到20岁那年,这个身瘦眼小脚杆长、黑不溜秋的四川雅安农村小伙子才终于如愿穿上了军装。被分到涪陵武警中队后,他很失望。因为那地方条件好,他觉得没“兵味”。于是,他主动申请到了东印山劳改农场。那是一个异常艰苦的地方,山高坡陡,与世隔绝,吃的菜几乎都是残根败叶。  在那里,他找到了感觉。  4年时间很快过去,他觉得自己磨砺得像个兵了。打靶拉练,站岗放哨之余,他努力学习,199
期刊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拉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发挥产业化的拉动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是“龙头”企业的拉动,“龙头摆,龙身动”,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予扶持。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
期刊
2003年10月,浙江一水泥厂看准了北碚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拟投资10多亿元在北碚兴建一座大型水泥厂。  “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项目建成后,粉尘多,噪声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面对这样一个大型项目,区环保部门经过考察后,提出了否定意见。  “宁愿发展慢一点,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区领导果断地采纳了环保部门的意见。  “不环保请别来!”这是北碚区招商引资中一条铁打的原则。凡想落户北碚的企业,必
期刊
主持人点评:  专家指出,一个发达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应该有“五高”,即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投入产出比高、科技贡献率高和农民收入水平高。“五高”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高效能的拉动。  农业产业化拉动农村经济,必须改变过去分散的小规模的自然的经营状态。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说,改变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状况,就是要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拉长产业链,从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提高
期刊
主持人点评:  专家认为,工业化对接“三农”有“四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化效应,在对接农民和农业初级产品的过程中得以充分显现:提高劳动者综合能力,改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为农业发展提供最直接最强大的资金来源;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农业效益
期刊
针对问题速整改,管理“红灯”亮起来。重庆市科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多渠道征求意见,多角度查找问题,针对不足边查边议边改,实行限时办结和跟踪问效责任制,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变“指点江山”为主动服务    “你申报的课题已受理。”4月中下旬,向市科委申报科研课题的单位和个人都相继收到了这条信息。  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2005年4月19日,科委班子成员正面对面征求委机关中层干部意见时,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