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凭借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众多高层大厦,中国当之无愧的成为全球高层建筑最大的发展市场。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于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笔者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出发,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 强度控制 三线控制 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83-01
1、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1.1 配合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试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中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1)根据不同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的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等等。
(2)对试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试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沙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0.5mm-10mm沙石等。
1.2 严格养护制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1)对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应有专项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主要是不漏关键细节。
(2)加强养护期的督查
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2、高层建筑三线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2.1 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直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2.2 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度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选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为此:
①模板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确保四个角的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围;
②浇筑混凝土时,在剪力墙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2.3 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有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且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置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點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3、建筑裂缝的控制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允许裂缝最大为0.2m-0.4mm。但作为裂缝控制来说,应以预控为主,等裂开了缝增大了再补救那是万不得已。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
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抗的措施:
①尽量避免使用高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450kg/m3)。
②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有资料显示:用5-40mm碎石,比用5—25mm的碎石,可减少用水量6—8kg/m3,可降低水泥用量15kg/m3,用M=2.8的粗砂比用M=2.3的粗砂可减少用水量20-25kg/m3,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m3
③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④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钢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沿预埋管方向增加钢筋网带。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4、结语
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这对设计、施工、监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强度、三线、裂缝、安全都是些门类科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以利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
作者简介
卢建超(1981-)男,山东济南人,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 强度控制 三线控制 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83-01
1、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1.1 配合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试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中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1)根据不同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的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等等。
(2)对试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试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沙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0.5mm-10mm沙石等。
1.2 严格养护制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1)对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应有专项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主要是不漏关键细节。
(2)加强养护期的督查
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2、高层建筑三线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2.1 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直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2.2 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度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选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为此:
①模板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确保四个角的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围;
②浇筑混凝土时,在剪力墙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2.3 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有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且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置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點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3、建筑裂缝的控制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允许裂缝最大为0.2m-0.4mm。但作为裂缝控制来说,应以预控为主,等裂开了缝增大了再补救那是万不得已。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
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抗的措施:
①尽量避免使用高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450kg/m3)。
②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有资料显示:用5-40mm碎石,比用5—25mm的碎石,可减少用水量6—8kg/m3,可降低水泥用量15kg/m3,用M=2.8的粗砂比用M=2.3的粗砂可减少用水量20-25kg/m3,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m3
③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④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钢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沿预埋管方向增加钢筋网带。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4、结语
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这对设计、施工、监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强度、三线、裂缝、安全都是些门类科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以利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
作者简介
卢建超(1981-)男,山东济南人,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