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社区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和老年人口的养老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引出社区养老作为新的一种养老模式的含义、必要性和优势等方面内容,并列举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成功案例,最后对如何完善社区养老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养老问题; 社区养老; 策略
一、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这就意味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
与发达国家老龄化不同的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严峻情况下出现的,这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双重压力和挑战,应该选择一种怎样的养老模式才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呢?
二、过去我们如何养老
为了探索更好的养老模式,必须要在之前传统的养老模式中找到经验和教训,只有从之前的养老模式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吸取到不足,才能精益求精,探索出符合现代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模式。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传统的养老形式,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长辈履行抚养子女、孙子女的义务,小辈则承担赡养长辈、养老送终的责任,这些都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因为这样,家庭养老成为很多老年人的首要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家庭养老模式确实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解决代理很大的帮助。
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一些养老机构,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养老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但有时也会收留一些孤残儿童或者残疾人。机构养老通常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还有专门的住宿和其他咨询服务。
三、明天我们社区养老
(一)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1.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随着生活方式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冲击。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人口,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流动加快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已经开始阻碍着家庭养老模式继续发挥作用。家庭的代际关系也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现在的家庭模式多以“4-2-1”家庭为主,这使得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减弱。家中只有一个子女,而子女又都常常忙于工作甚至是到外省市去打工,根本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再加上失独家庭的出现,家庭养老更加困难。
2.机构养老陷入困境
在成立之初,养老机构确实为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带来了希望。但是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养老机构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经营。首先机构养老缺乏家庭氛围,无法满足老年人希望晚年住在自己熟悉的家中的愿望。其次养老机构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第三,很多养老机构设备简陋,服务人员素质低下,没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无法全方面的照顾老人。
(二)社区养老的概念
对社区养老的定义有很多,大体上可以总结为:社区养老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模式,是将社会机构的养老服务引入社区的一种集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三)社区养老的优势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具有专业优势。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来自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他们经过专业的老年服务培训,有着较强的服务技能,可以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与机构养老相比,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具有便利和成本低廉的优势。在社区养老中,老年人居住于社区,在家中即可享受到来自社区的照料,减少了来往于家庭与机构之间的交通费用和时间;同时由于就近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相比所花成本更低,这些都使得社区养老更加便利和实惠。
另外,社区养老也顺应了养老社会化趋势,并与社区建设这一宏大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有力地保障了老年人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
(四)社区养老的困境
1.社区养老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是影响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持久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服务需求的扩展和资金短缺这对矛盾一直是我国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一大问题。首先,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的财政拨款也许能够及时到位,但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地方财政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支持力度就远远不够了。其次,社区养老在自身筹集资金和募集社会捐助方面也遇到很多困难。最后在服务收入方面,老人及家人的付费意愿很低。且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老年人自己支配的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他们参与有偿服务的意愿非常低下。
2.社区养老的服务设施不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老年人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但一些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比较明显。例如,很多社区在设置的养老服务设施只是为了应付民政部提出的“星光计划”,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3.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业相对困难的人员,服务内容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素质有待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有限,并不是专科医生,只能简单解决一些常见的基础的健康或疾病问题。当老人发生紧急重大的病症时,无法提供准确专业的医疗服务。此外,社区服务人员的动力不足。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大多都是以志愿性和互助性为导向的,因此报酬收入很低。这势必会影响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无法吸收更多的专业人员。
(五)社区养老发展的策略
1.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首先,国家应以法规的形式保证每年用于社区养老模式构建的财政预算款项,也可通过减免税收等形式为社区养老提供资金补贴,并且有责任监督所投入的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确实用到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其次,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到社区养老的工作中。以非强制性的筹资方式作为政府和企业筹资不足的补充,必能为社区养老的发展带来生机。
2.建设完善的社区养老设施。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就必须要加大社区养老设施的投入。在政府加大对社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拓展更多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加快社区服务设施、文体设施、卫生等设施的建设。
3.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激励机制。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社区可以考虑与专业院校合作,利用专业院校来对服务人员提供教育和培训。还可以考虑与当地的医院达成合作意向。规定医院的专业医务人员在职期间可以申请到社区卫生所或社区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
四、结语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面临着“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因此建立适合当下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养老模式是我国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和机构养老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下,社区养老的优势逐渐显现。社区养老不但能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轻一代的养老压力。在政府、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养老模式会成为我国养老模式的主流。(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德田.加快实现养老社会化的步伐[J].党政干部学刊,1995(4).
[2] 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3] 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
[4] 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J].理论学刊,2002(5).
[5]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83).
关键词:养老问题; 社区养老; 策略
一、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这就意味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
与发达国家老龄化不同的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严峻情况下出现的,这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双重压力和挑战,应该选择一种怎样的养老模式才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呢?
二、过去我们如何养老
为了探索更好的养老模式,必须要在之前传统的养老模式中找到经验和教训,只有从之前的养老模式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吸取到不足,才能精益求精,探索出符合现代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模式。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传统的养老形式,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长辈履行抚养子女、孙子女的义务,小辈则承担赡养长辈、养老送终的责任,这些都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因为这样,家庭养老成为很多老年人的首要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家庭养老模式确实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解决代理很大的帮助。
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一些养老机构,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养老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但有时也会收留一些孤残儿童或者残疾人。机构养老通常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还有专门的住宿和其他咨询服务。
三、明天我们社区养老
(一)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1.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随着生活方式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冲击。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人口,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流动加快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已经开始阻碍着家庭养老模式继续发挥作用。家庭的代际关系也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现在的家庭模式多以“4-2-1”家庭为主,这使得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减弱。家中只有一个子女,而子女又都常常忙于工作甚至是到外省市去打工,根本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再加上失独家庭的出现,家庭养老更加困难。
2.机构养老陷入困境
在成立之初,养老机构确实为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带来了希望。但是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养老机构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经营。首先机构养老缺乏家庭氛围,无法满足老年人希望晚年住在自己熟悉的家中的愿望。其次养老机构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第三,很多养老机构设备简陋,服务人员素质低下,没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无法全方面的照顾老人。
(二)社区养老的概念
对社区养老的定义有很多,大体上可以总结为:社区养老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模式,是将社会机构的养老服务引入社区的一种集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三)社区养老的优势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具有专业优势。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来自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他们经过专业的老年服务培训,有着较强的服务技能,可以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与机构养老相比,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具有便利和成本低廉的优势。在社区养老中,老年人居住于社区,在家中即可享受到来自社区的照料,减少了来往于家庭与机构之间的交通费用和时间;同时由于就近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相比所花成本更低,这些都使得社区养老更加便利和实惠。
另外,社区养老也顺应了养老社会化趋势,并与社区建设这一宏大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有力地保障了老年人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
(四)社区养老的困境
1.社区养老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是影响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持久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服务需求的扩展和资金短缺这对矛盾一直是我国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一大问题。首先,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的财政拨款也许能够及时到位,但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地方财政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支持力度就远远不够了。其次,社区养老在自身筹集资金和募集社会捐助方面也遇到很多困难。最后在服务收入方面,老人及家人的付费意愿很低。且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老年人自己支配的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他们参与有偿服务的意愿非常低下。
2.社区养老的服务设施不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老年人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但一些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比较明显。例如,很多社区在设置的养老服务设施只是为了应付民政部提出的“星光计划”,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3.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业相对困难的人员,服务内容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素质有待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有限,并不是专科医生,只能简单解决一些常见的基础的健康或疾病问题。当老人发生紧急重大的病症时,无法提供准确专业的医疗服务。此外,社区服务人员的动力不足。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大多都是以志愿性和互助性为导向的,因此报酬收入很低。这势必会影响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无法吸收更多的专业人员。
(五)社区养老发展的策略
1.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首先,国家应以法规的形式保证每年用于社区养老模式构建的财政预算款项,也可通过减免税收等形式为社区养老提供资金补贴,并且有责任监督所投入的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确实用到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其次,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到社区养老的工作中。以非强制性的筹资方式作为政府和企业筹资不足的补充,必能为社区养老的发展带来生机。
2.建设完善的社区养老设施。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就必须要加大社区养老设施的投入。在政府加大对社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拓展更多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加快社区服务设施、文体设施、卫生等设施的建设。
3.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激励机制。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社区可以考虑与专业院校合作,利用专业院校来对服务人员提供教育和培训。还可以考虑与当地的医院达成合作意向。规定医院的专业医务人员在职期间可以申请到社区卫生所或社区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
四、结语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面临着“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因此建立适合当下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养老模式是我国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和机构养老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下,社区养老的优势逐渐显现。社区养老不但能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轻一代的养老压力。在政府、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养老模式会成为我国养老模式的主流。(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德田.加快实现养老社会化的步伐[J].党政干部学刊,1995(4).
[2] 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3] 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
[4] 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J].理论学刊,2002(5).
[5]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