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53岁,因“突发腹痛3d”于2011年9月28日入院.3d前突感左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查体:腹软,脐上偏左压痛明显,局部轻度肌卫,无反跳痛,肠鸣音不亢进.腹部CT血管造影(CTA)示:肠系膜上动脉近端瘤样扩张,平L2椎体下缘至L3椎体下缘水平,局部可见大小25 mm× 24 mm ×40 mm瘤体,瘤体距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约20 mm,肠系膜动脉主干重度受压,瘤腔内可见充盈缺损影,余肠系
【机 构】
:
215004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15004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3岁,因“突发腹痛3d”于2011年9月28日入院.3d前突感左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查体:腹软,脐上偏左压痛明显,局部轻度肌卫,无反跳痛,肠鸣音不亢进.腹部CT血管造影(CTA)示:肠系膜上动脉近端瘤样扩张,平L2椎体下缘至L3椎体下缘水平,局部可见大小25 mm× 24 mm ×40 mm瘤体,瘤体距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约20 mm,肠系膜动脉主干重度受压,瘤腔内可见充盈缺损影,余肠系膜上动脉小分支局部呈梭样扩张。
其他文献
2011年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携手北医三院普通外科于2011年5月6~8日举办“创刊十周年庆典”、“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及“第6届全国腹腔镜中高级手术培训班”。届时众星荟萃、大腕云集,国内诸多知名专家将采用专题讲解与研讨、手术现场直播、学术沙龙等形式,介绍并演示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各领域内应用的技术细节以及最新进展,交流腹腔镜手术的经验、教训,探
患者男,55岁.因乏力、食欲差、皮肤巩膜黄染4个月入院.既往无肝炎、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入院查体:营养差,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全腹膨隆,肝脏右肋缘下2指可触及,边缘锐利.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HBsAg阴性,Anti-HCV阴性,肝功:ALT 224 U/L,AST 221 U/L,GGT 1097 U/L,ALP 2726 U/L,TP 40.1 g/L,A
患者男,29岁,入院前11 h突发双下肢无力摔倒,伴双下肢发凉疼痛、无尿,当地医院血管超声提示腹主动脉、双髂动脉栓塞.既往体质虚弱,近3年有阵发性心悸发作,未诊治.入院查体:双下肢皮温凉、左下肢皮肤缺血性花斑、左下肢运动不能,双下肢动脉未及搏动,腹部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肌紧张.急查增强CT提示:腹主动脉(腹腔干动脉水平以下)栓塞,累及双髂动脉,伴脾动脉、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多发栓塞。
晚期梗阻性黄疸多为肝脏、胆囊、胰腺等肿瘤晚期所致的临床症状,包括肝门部胆管癌、壶腹周围癌等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肝外胆道所致的胆汁排出受阻.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是对不能切除的晚期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的胆道减压、使之带瘤生存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2002-2010年我院收治的17例晚期梗阻性黄疸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为临床常见病,肺动肺栓塞(pulmonar embolism,PE)是DVT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文献报道PE的栓子50%~70%来源于DVT,目前下腔静脉滤器(venacavafilter,VCF)植入是预防PE发生的有效方法[l].保定市第二医院于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治疗DVT2115例,置入VCF218例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排名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1];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LM)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结直肠切除+肝切除手术"是CLM的标准治疗方法,也是惟一可能根治这种晚期肿瘤的方法.自1992年Gagner等[2]报道了首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以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CLM诊治方面的运用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由于剖腹手术后,由于创伤、炎症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约占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20.0%[2],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延长住院时间的原因[3]。
目的 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199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2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4%、76.4%、73.2%;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阳性淋巴结数目>4个的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低于阳性淋巴结数目≤4个者(77.8%、64.8
目的 探讨经胸腔内镜下肝脏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7-2011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3例经胸腔内镜下肝脏单发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为原发性肝癌,2例为肝脏转移癌.术前通过影像检查对肿物进行三维定位,以确定术中套管的位置.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在肿瘤周围的胸壁放置3个套管.内镜超声确认肿物位置后打开膈肌,在肝脏表面内镜超声再次明确肿物边界并标记切除线.依照标记逐步切开肝脏组织,切除过
目的 探讨肝静脉肝外阻断在近第二肝门肝脏巨大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19例近第二肝门肝脏巨大血管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肝静脉阻断(hepatic vein exclusion,HVE)组(9例)与下腔静脉阻断(inferior vena cava exclusion,IVE)组(10例),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