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uexi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指导、适宜运动、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了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增加其管理依从性,从而提高社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提高高血压病人群防治有效的途径,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控制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实施 护理干预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尤其在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研究领域。同时,高血压病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开展高血压社区干预,需要社区医护人员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高血压知识,为高血压患者建立专用档案,进行系统化管理,经过食疗和药物治疗,适宜运动,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减少心脑血管等病的发生,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社区东城区当年度经过上一级医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71.5岁。
  1.2 方法: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给予社区护理服务,实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指导、适宜运动、心理疏导、自我血压监测等护理干预措施。
  1.2.1 建立管理档案,定期随访。利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管理系统建立高血压病管理档案。建立的高血压患者病情档案,内容包括对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职业、文化背景、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行为、服药状况等。同时,做好随访工作,记录好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1.2.2 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可以采取定期在社区开展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介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分期、诱因及高血压的症状、并发症、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让社区的高血压患者了解并掌握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或者通过社区的宣传栏,张贴与高血压有关的图片和知识,发放有关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手册,督促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念模式。
  1.2.3 加强饮食干预。饮食治疗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规范高血压患者饮食结构,高盐高脂饮食可使血容量增多,血压升高。因此低盐低脂饮食是高血压病人膳食基本原则。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减少咸菜及盐腌制品摄入;减少食用动物内脏等高脂饮食,注意补充钾和钙,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
  1.2.4 合理应用降压药。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用药原则,合理应用降压药。根据患者自身的血压情况,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长期规律服用。社区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遵照医嘱规范用药,提高其依从性,不能随便停药、换药,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1.2.5 加强心理干预指导。在各种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中,心理因素占重要的地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各种并发症都与社会心理应激所引起的过度紧张、焦虑、惊恐、悲伤、抑郁等情绪改变有关,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导患者如何释放心理的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和豁达的生活态度,鼓励高血压患者参与社会和集体活动,使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掌握自我放松的技巧,学会不同阶段心理问题的应对,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1.2.6 适当运动干预。适量运动是治疗高血压的非药物手段之一,可增强体质,减轻体重,改善情绪,有助于降低血压,达到辅助药物控制高血压的目的。社区护理人员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选择动作松弛且节奏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尽量避免有闭气动作的活动,如举重等。运动时间,每周至少4-5次,每次30min左右。如果能每天都坚持锻炼就是有规律的健身运动了,最为理想。但是,运动要以自我感觉舒服合适为准,不能出现过度疲劳或者明显不适。
  2 结果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明显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了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增加其管理依从性,从而提高社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病情长,且高血压病可致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重大。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高血压患者为治疗对象,以药物治疗为主,效果不是很满意。通过社区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长期、合理、有效的治疗,对防控血压,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区护理干预手段强化了高血压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利用宣传栏或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小册、社区流动门诊、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使患者获得了有关高血压病防治的知识,让患者在认知高血压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改变其行为、生活习惯。同时社区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合理、科学的帮助和指导,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4 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通过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掌握了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了健康理念,提高了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瑜绿. 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05)
  [2] 熊家惠. 王红娴.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06)
  [3] 邱向宇.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降压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12(20)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些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融入文化创意元素的独特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这种让农业文艺起来的模式将农产品与农村文化、艺术创意结合起来,给农
平衡是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也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质量提升行动的本质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任务目标和工作举措之间的有效平衡。本文通过对“天平原理”的阐述与分
孔子对仁的态度、为仁的方法、仁的内涵、仁的外在气象和实践意义都有深刻的论述,而北宋理学家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和总结,从而建立了更加严密的理学体系。他们对“仁”这个核心概
【摘 要】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融入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4.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3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运用。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86例宫外孕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8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
【摘 要】 目的:浅析优质护理在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的神志情况,患者是否出现烦躁、嗜睡、意识模糊或者昏迷等。医护人员每隔15-30分钟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