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3
摘 要 后手翻动作是体操平衡木教学训练中的主要技术动作,许多高难动作都需要用后手翻来连接。高效率地指导少儿体操运动员快速掌握后手翻动作,对于提高少儿体操运动员平衡木基本功及训练水平,增强平衡感觉,克服恐惧心理尤为重要。本文对湖南省体操队女子少儿平衡木运动员后手翻传统教学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改良后的后手翻教学方法,为少儿体操运动员平衡木后手翻训练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少儿体操运动员 平衡木 后手翻
一、前言
加强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培养,是保持优势项目长盛不衰的重要途径。少儿时期的基础训练是整个体操训练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必须打下扎实素质基础与正确、先进的动作技术,培养良好的基本姿态。女子平衡木是我国竞技体操的传统优势项目,平衡木后手翻在成套动作中对“体操动作接技巧动作”的连接和“技巧动作接技巧动作”的连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动作环节。如果后手翻的“范”开得不好,基础技术不正确,对后手翻类型难度动作发展和连接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和限制。同时,后手翻无法依靠视觉定位,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易造成少年儿童的恐惧心理,影响训练质量。少儿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学习能力和模仿领悟能力很强,教练员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平衡感、克服恐惧心理以及动作动力定型至关重要。
二、研究对象
三、分析
(一)后手翻技术动作分析
教学大纲中后手翻动作的技术要领为:1.梗头、立肩、双膝自然弯曲半蹲,两臂同时下摆至体后,身体重心向后移动;2.梗头甩臂、倒肩、顶髋蹬跳;3.含胸、梗头支撑,髋关节充分打开,经短暂的背弓手倒立;4.推手、立髋、立肩、提气站立。
技术要点为:1.屈膝向后移重心,肩垂线不超过膝盖;2.抬头挺胸充分,带动身体重心呈弧形轨迹运动;3.后手翻运动方向与人体矢状轴在同一直线上。
(二)传统教学方法
平衡木后手翻动作集力量、速度、爆发力、柔韧性于一体,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少儿体操运动员在学习后手翻动作前,需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湖南省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基本功训练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以原地起踵立、半蹲起踵立、足尖步、原地转体180为主,主要使运动员对平衡木有个初步了解,逐步培养起对平衡木的感觉;第二阶段以踢腿、控腿、弓步下腰、挺身跳、希松跳、原地直膝、小跳、小跑步为主,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步加难,反复训练,提高专项素质;第三阶段以单腿站立另一腿前举经侧绕至后退、全身波浪、原地直膝交换腿跳、向前向侧并步跳为主,提高少儿运动员的木上动作控制能力、肌肉感觉和空间感觉。
平衡木后手翻训练的原则是先在平地上学习原地后手翻,然后慢慢过渡到脱离保护完成,再上低木、高木做。原地后手翻教学时,先让运动员学习弓背下桥,然后教练员手托住运动员腰部和臀部,帮助她完成挑髋摆腿顶倒立过程,之后运动员进行倒立转体趴包辅助练习,体会翻转时的空间感觉。
原地后手翻是在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完成向后翻转动作,动力来源来自蹬腿和挑髋,日常的辅助训练还有蹬腿躺包练习(要求双手平举站立,身体重心稍后移,屈髋屈膝,双臂放松后摆,向后上方猛力蹬腿带臂、挑髋、躺包)和坐姿挑髋练习(重点练习运动员夹腿挑髋动作)。
四、传统后手翻训练的常见问题
(一)身体素质因素
在后手翻技术结构中有蹬腿、甩臂、抬头、挺胸、挑髋等环节,包含了力量、速度、柔韧、时空感觉等各方面素质。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年龄普遍在7-9岁,除柔韧素质外,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时空感觉还需要不断提高,当身体素质不足时,练习中就会出现蹬甩力量不足、翻转速度慢、向前“卷”,向上“冒”、落地生硬等常见问题。
(二)动作理解因素
在女子一队15人的训练过程中,有9人认为自己对后手翻动作结构不太理解,在学习后手翻时机械地进行练习,没有主动地运用后手翻动作技术,导致学习进度缓慢,质量不高。对于少儿体操运动员来说,后手翻动作所包含的技术要领较多,每一个要领的衔接很紧密,任何一个要领不理解都会使动作变形,蹬腿不充分,重心前移。当少儿体操运动员对后手翻这个动作的动作结构和技术原理有一定了解的时候,一般敢于在有保护帮助的环境下尝试练习,但由于熟练度欠缺,在做动作时往往不能将蹬腿、引手臂、抬头、挑胸、挑髋这几个环节串联起来,配合各关节和肌肉协调用力。蹬腿不充分、速度慢、重心移动不积极,完成动作时严重冲肩,手指搓地,易造成运动损伤。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多数学生能掌握后手翻技术动作的要领,甚至可以单独完成单个后手翻,但后手翻运动方向偏离矢状面中线,出现身体向一侧偏转现象。
(三)心理因素
维持人体静态和动态平衡主要依靠视觉,前庭觉以及本体感觉。后手翻时,由于忽略视觉因素,仅依靠前庭觉和本体感觉维持动态翻转平衡,对于初学后手翻的少儿体操运动员来说,心理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最直接因素。具体表现为恐惧,即不敢做动作或者直接向后躺。这类情况在初次教学时比较多见。练习后手翻时参与完成的关节和肌肉群较多,手臂、头、颈、胸椎、腰椎、骨盆、下肢等关节及肌群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内配合完成一个动作,并且在准备做后手翻时,人体处在临近失去重心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较大难度。
五、对策
(一)明确训练目的,提高训练兴趣
少年儿童平衡木基础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各类基本技术动作达到规范化,用最合理的技术结构、最准确的用力方法充分调动身体的运动潜能,展示身体最大幅度和表现力以达到最佳审美视觉效果。利用少儿好奇的心理培养她们对体操的兴趣,使她们在浓厚的兴趣中,逐渐端正训练态度,并自觉地接受严格要求,可以先编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舞蹈,培养她们的美感,提高她们的兴趣。同时还可观看一些体操图片和体操比赛的录相等,让她们从感性上了解平衡木。 (二)技术动作改良
在平衡木后手翻的平地辅助教学中,放弃原有的先学习弓背下桥的教法,采用腰部辅助支撑器械(蘑菇球)辅助练习,如图2所示。具体方法是:练习者由背对蘑菇球开始,两脚并立、两臂上举、然后坐在球上、躺腰、顶髋、抬头、倒立趴包、屈髋收腿、站立,在教练员保护下完成。练习过程要注意快速摆腿、挑髋和顶肩。
后手翻从蹬腿起跳到完成站立整个过程符合动量矩守恒定律,其中,腰部核心区在整个动力链接中起重要作用,少儿体操运动员因年龄较小,腰部核心力量不够强大,借助腰部辅助支撑器械(蘑菇球)练习可以弥补传统教法中背弓下腰时的力量不足,同时,借助腰部支撑的反作用力,在支撑起倒立后期,提供动力支持。
传统训练时蹬腿后摆成倒立阶段视觉缺失,只能依靠前庭觉和本体感觉维持平衡。借助蘑菇球辅助训练后,腰部皮肤与蘑菇球的接触过程增加了本体感觉的信号输入,对维持身体翻转时的动态平衡起了重要作用。平衡的增加会使动作稳定性增加,同时减轻视觉缺失导致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改良后的技术动作还可以让少儿运动员充分体会到用力的先后顺序和方法,体会重心后移的发力方向,领悟撑手顶肩、挑腰的时机,成倒立掼腿用力的全过程。让少儿运动员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体会蹬地、甩臂、顶肩、掼腿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三)加强基本功练习
平衡木后手翻的核心要领是“蹬”、“挑”和“撑”,要求下肢有快速爆发的蹬伸力、腰腹部快速挑髋能力以及双手有力的撑木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在传统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训练内容。让女子一队运动员每天在自由操垫子上练半蹲立踝跳10m×6组,半蹲跳30次×2组,40cm高的山羊头上下跳30次×2组;结合后手翻蹬腿的需要,每天做蹬腿躺30厘米的海绵包20次。同时利用早操时间练习并腿倒立3组,每组60秒,培养正确的倒立姿势和支撑倒立的控制能力。
(四)消除心理障碍
在后手翻动作的初学阶段,对少儿运动员进行念动训练,养成先想后做的习惯,对动作的难点多想多练,念动结合。指导练习时先让身体和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先做,给胆小、素质差的运动员起好带头作用。在学习动作的泛化阶段,加强应急保护措施,让不敢做动作或动作完成较差的运动员停止练习,帮助她进行情绪自我调节,分析失败的原因,利用正向诱导刺激,转移动作失败情境,加强保护与帮助,从而消除失败后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教练员要根据每个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提出应该注意的关键环节,同时多与运动员沟通,了解肌肉感觉和技术运用情况,消除心理障碍,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六、小结
后手翻动作是平衡木动作链接的轴心,是高难动作的基础,将后手翻动作学好学精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少年儿童因年龄局限,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认知理解能力尚处于逐步发展阶段,在后手翻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少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生物力学特点与动作专项特点,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平衡木后手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莫涛.后手翻教法运用初探田[J].南方论刊.2005(07).
[2] 吕吉勇,邱艳怀.体操教学中学生害怕心理的产生及消除方法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3] 杨尚孔,张仲霖,郑馥荪.女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M].山东体育科学学会.1990:81-113.
[4] 戈炳珠.现代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145-151.
[5] 赵慧兰等.谈体操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3):58-59.
[6] 孙秀芳,高岚.体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运动水平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7] 李风芹.身体素质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107-108.
摘 要 后手翻动作是体操平衡木教学训练中的主要技术动作,许多高难动作都需要用后手翻来连接。高效率地指导少儿体操运动员快速掌握后手翻动作,对于提高少儿体操运动员平衡木基本功及训练水平,增强平衡感觉,克服恐惧心理尤为重要。本文对湖南省体操队女子少儿平衡木运动员后手翻传统教学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改良后的后手翻教学方法,为少儿体操运动员平衡木后手翻训练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少儿体操运动员 平衡木 后手翻
一、前言
加强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培养,是保持优势项目长盛不衰的重要途径。少儿时期的基础训练是整个体操训练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必须打下扎实素质基础与正确、先进的动作技术,培养良好的基本姿态。女子平衡木是我国竞技体操的传统优势项目,平衡木后手翻在成套动作中对“体操动作接技巧动作”的连接和“技巧动作接技巧动作”的连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动作环节。如果后手翻的“范”开得不好,基础技术不正确,对后手翻类型难度动作发展和连接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和限制。同时,后手翻无法依靠视觉定位,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易造成少年儿童的恐惧心理,影响训练质量。少儿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学习能力和模仿领悟能力很强,教练员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平衡感、克服恐惧心理以及动作动力定型至关重要。
二、研究对象
三、分析
(一)后手翻技术动作分析
教学大纲中后手翻动作的技术要领为:1.梗头、立肩、双膝自然弯曲半蹲,两臂同时下摆至体后,身体重心向后移动;2.梗头甩臂、倒肩、顶髋蹬跳;3.含胸、梗头支撑,髋关节充分打开,经短暂的背弓手倒立;4.推手、立髋、立肩、提气站立。
技术要点为:1.屈膝向后移重心,肩垂线不超过膝盖;2.抬头挺胸充分,带动身体重心呈弧形轨迹运动;3.后手翻运动方向与人体矢状轴在同一直线上。
(二)传统教学方法
平衡木后手翻动作集力量、速度、爆发力、柔韧性于一体,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少儿体操运动员在学习后手翻动作前,需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湖南省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基本功训练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以原地起踵立、半蹲起踵立、足尖步、原地转体180为主,主要使运动员对平衡木有个初步了解,逐步培养起对平衡木的感觉;第二阶段以踢腿、控腿、弓步下腰、挺身跳、希松跳、原地直膝、小跳、小跑步为主,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步加难,反复训练,提高专项素质;第三阶段以单腿站立另一腿前举经侧绕至后退、全身波浪、原地直膝交换腿跳、向前向侧并步跳为主,提高少儿运动员的木上动作控制能力、肌肉感觉和空间感觉。
平衡木后手翻训练的原则是先在平地上学习原地后手翻,然后慢慢过渡到脱离保护完成,再上低木、高木做。原地后手翻教学时,先让运动员学习弓背下桥,然后教练员手托住运动员腰部和臀部,帮助她完成挑髋摆腿顶倒立过程,之后运动员进行倒立转体趴包辅助练习,体会翻转时的空间感觉。
原地后手翻是在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完成向后翻转动作,动力来源来自蹬腿和挑髋,日常的辅助训练还有蹬腿躺包练习(要求双手平举站立,身体重心稍后移,屈髋屈膝,双臂放松后摆,向后上方猛力蹬腿带臂、挑髋、躺包)和坐姿挑髋练习(重点练习运动员夹腿挑髋动作)。
四、传统后手翻训练的常见问题
(一)身体素质因素
在后手翻技术结构中有蹬腿、甩臂、抬头、挺胸、挑髋等环节,包含了力量、速度、柔韧、时空感觉等各方面素质。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年龄普遍在7-9岁,除柔韧素质外,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时空感觉还需要不断提高,当身体素质不足时,练习中就会出现蹬甩力量不足、翻转速度慢、向前“卷”,向上“冒”、落地生硬等常见问题。
(二)动作理解因素
在女子一队15人的训练过程中,有9人认为自己对后手翻动作结构不太理解,在学习后手翻时机械地进行练习,没有主动地运用后手翻动作技术,导致学习进度缓慢,质量不高。对于少儿体操运动员来说,后手翻动作所包含的技术要领较多,每一个要领的衔接很紧密,任何一个要领不理解都会使动作变形,蹬腿不充分,重心前移。当少儿体操运动员对后手翻这个动作的动作结构和技术原理有一定了解的时候,一般敢于在有保护帮助的环境下尝试练习,但由于熟练度欠缺,在做动作时往往不能将蹬腿、引手臂、抬头、挑胸、挑髋这几个环节串联起来,配合各关节和肌肉协调用力。蹬腿不充分、速度慢、重心移动不积极,完成动作时严重冲肩,手指搓地,易造成运动损伤。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多数学生能掌握后手翻技术动作的要领,甚至可以单独完成单个后手翻,但后手翻运动方向偏离矢状面中线,出现身体向一侧偏转现象。
(三)心理因素
维持人体静态和动态平衡主要依靠视觉,前庭觉以及本体感觉。后手翻时,由于忽略视觉因素,仅依靠前庭觉和本体感觉维持动态翻转平衡,对于初学后手翻的少儿体操运动员来说,心理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最直接因素。具体表现为恐惧,即不敢做动作或者直接向后躺。这类情况在初次教学时比较多见。练习后手翻时参与完成的关节和肌肉群较多,手臂、头、颈、胸椎、腰椎、骨盆、下肢等关节及肌群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内配合完成一个动作,并且在准备做后手翻时,人体处在临近失去重心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较大难度。
五、对策
(一)明确训练目的,提高训练兴趣
少年儿童平衡木基础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各类基本技术动作达到规范化,用最合理的技术结构、最准确的用力方法充分调动身体的运动潜能,展示身体最大幅度和表现力以达到最佳审美视觉效果。利用少儿好奇的心理培养她们对体操的兴趣,使她们在浓厚的兴趣中,逐渐端正训练态度,并自觉地接受严格要求,可以先编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舞蹈,培养她们的美感,提高她们的兴趣。同时还可观看一些体操图片和体操比赛的录相等,让她们从感性上了解平衡木。 (二)技术动作改良
在平衡木后手翻的平地辅助教学中,放弃原有的先学习弓背下桥的教法,采用腰部辅助支撑器械(蘑菇球)辅助练习,如图2所示。具体方法是:练习者由背对蘑菇球开始,两脚并立、两臂上举、然后坐在球上、躺腰、顶髋、抬头、倒立趴包、屈髋收腿、站立,在教练员保护下完成。练习过程要注意快速摆腿、挑髋和顶肩。
后手翻从蹬腿起跳到完成站立整个过程符合动量矩守恒定律,其中,腰部核心区在整个动力链接中起重要作用,少儿体操运动员因年龄较小,腰部核心力量不够强大,借助腰部辅助支撑器械(蘑菇球)练习可以弥补传统教法中背弓下腰时的力量不足,同时,借助腰部支撑的反作用力,在支撑起倒立后期,提供动力支持。
传统训练时蹬腿后摆成倒立阶段视觉缺失,只能依靠前庭觉和本体感觉维持平衡。借助蘑菇球辅助训练后,腰部皮肤与蘑菇球的接触过程增加了本体感觉的信号输入,对维持身体翻转时的动态平衡起了重要作用。平衡的增加会使动作稳定性增加,同时减轻视觉缺失导致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改良后的技术动作还可以让少儿运动员充分体会到用力的先后顺序和方法,体会重心后移的发力方向,领悟撑手顶肩、挑腰的时机,成倒立掼腿用力的全过程。让少儿运动员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体会蹬地、甩臂、顶肩、掼腿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三)加强基本功练习
平衡木后手翻的核心要领是“蹬”、“挑”和“撑”,要求下肢有快速爆发的蹬伸力、腰腹部快速挑髋能力以及双手有力的撑木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在传统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训练内容。让女子一队运动员每天在自由操垫子上练半蹲立踝跳10m×6组,半蹲跳30次×2组,40cm高的山羊头上下跳30次×2组;结合后手翻蹬腿的需要,每天做蹬腿躺30厘米的海绵包20次。同时利用早操时间练习并腿倒立3组,每组60秒,培养正确的倒立姿势和支撑倒立的控制能力。
(四)消除心理障碍
在后手翻动作的初学阶段,对少儿运动员进行念动训练,养成先想后做的习惯,对动作的难点多想多练,念动结合。指导练习时先让身体和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先做,给胆小、素质差的运动员起好带头作用。在学习动作的泛化阶段,加强应急保护措施,让不敢做动作或动作完成较差的运动员停止练习,帮助她进行情绪自我调节,分析失败的原因,利用正向诱导刺激,转移动作失败情境,加强保护与帮助,从而消除失败后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教练员要根据每个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提出应该注意的关键环节,同时多与运动员沟通,了解肌肉感觉和技术运用情况,消除心理障碍,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六、小结
后手翻动作是平衡木动作链接的轴心,是高难动作的基础,将后手翻动作学好学精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少年儿童因年龄局限,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认知理解能力尚处于逐步发展阶段,在后手翻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少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生物力学特点与动作专项特点,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平衡木后手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莫涛.后手翻教法运用初探田[J].南方论刊.2005(07).
[2] 吕吉勇,邱艳怀.体操教学中学生害怕心理的产生及消除方法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3] 杨尚孔,张仲霖,郑馥荪.女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M].山东体育科学学会.1990:81-113.
[4] 戈炳珠.现代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145-151.
[5] 赵慧兰等.谈体操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3):58-59.
[6] 孙秀芳,高岚.体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运动水平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7] 李风芹.身体素质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