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为背景,主要站在共享经济的视角下,分析了众创空间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所在,即众创空间的运营体制问题以及其定位体系问题。随之根据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分析了三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所在。
[关键词]共享经济 众创空间 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TE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138-01
正文
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在各行各业的稳步推进,以优步、共享单车、滴滴打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型互联网新业态开始迅速崛起,其凭借独特的企业运作机制、创新的交易结构和有效整合市场各类资源的能力,对传统产业企业造成冲击,同时也在启迪着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创业产业拓展新的发展模式。共享经济是以第三方信息平台为支撑,将分散的闲置资源整合为一体,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有限转让为手段,来有效提升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引入共享经济的运营思维,众创空间可将自身打造为支持小微型企业创业的共享平台,通过引导众创空间内各创业企业的闲置资源所有权人转让其使用权的方式来形成创业生态系统,使得众创空间不仅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办公场地及服务,还可为创业企业提供潜在市场空间,以共享理念来增强众创空间的整体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成员企业运营效益的全面提升。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众创空间运作问题分析
(一)运营体制不健全
自李克強总理提出“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当代创业者的口号,众创空间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破土而出,但只有少数发展时间较长的众创空间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成熟的运营体制,多数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时期,其主要问题体现在盈利点不明确、缺乏完备的市场体制、发展战略不清晰、商业思维考量不足等方面。自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后,众创空间虽进入了新阶段,各种运营主体纷纷出现,但其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大致相同,并未找寻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
此外,众创空间本处于新兴事物的阶段,盈利模式还在不断探索。细究众创空间的本质,其赢利点不应只停留在收取工位、办公室租金等方面,这将难以维持其正常运转。目前来看,众创空间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补贴、投资机构注资、办公场地租金、创业服务费用、项目股权投资等方面。但是大部分众创空间创办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补助,一旦政府补助消失,众创空间很难维持正常运转。现阶段已出现众创空间入不敷出,勉强维持的情况,关于新的盈利模式的探索迫在眉睫。
(二)发展定位不明确,平台体系不完备
缺乏产业布局与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众创空间最终要建设新型产业业态,应结合其所在地区的产业基础及产业要素去制定自己的发展模式,确定自己的定位。但大部分众创空间在制定规划时只着眼于自身发展,并未统筹考虑所在区域环境,最终导致产生较为严重的同业恶性竞争,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布局与规划。众创空间自诞生之日起至现在,发展迅猛,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善的商业模式,未来如何发展,无法定论。众创空间拥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其本质仍是商业运作平台,必须要以市场化的眼光制定发展战略。大部分众创空间提出的都是偏服务、偏公益的发展定位,没有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以商业的思维去考量自身发展,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众创空间教条化严重,平台服务体系不健全。众创空间面对项目入驻申请时,对项目进行筛选本无可厚非,但谈及项目筛选时,各众创空间负责人都表示优先选择新兴行业,这便将项目本身桎梏在了僵化的模式当中。换言之,项目需要准备的入驻众创空间的材料,全部都是制式化的。众创空间的这种模式对创业者产生了局限性,不利于项目创新,展现自身特色。此外,在平台服务方面,众创空间的核心在于提供全要素、专业化的创业服务,打造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但如今各众创空间智囊团水平良莠不齐,更有甚者,其创业导师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其提供的投融资平台、企业合作、技术支持、产品推广等服务,也是千差万别。就其提供的硬件设施来看,各众创空间的硬件设施完善程度判若云泥。这就是各众创空间未来发展前景不同的关键所在,众创空间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其入驻企业的发展。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众创空间商业模式探索
(一)平台型众创空间
平台型众创空间是由大企业众筹而成,不提供工位和格子间,主要为企业和创业项目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这样的组织形式根本起源于北京大学的学生交流会,一直秉承着“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特色。此众创空间以利他主义为原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帮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它通常会定时召集各投资人及入驻企业团队,帮助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及碰撞,这样的一种“资源整合”既可以帮助在校学生“学以致用”,又可以为各企业家提供平台进行资源对接。
这种模式可以基于大企业的技术资源使初创企业的规模得到快速拓展,也可利用大企业现在占有市场消费群体的技术升级迅速攻占市场,项目企业直接接洽,能够较快的实现盈利,众创空间口碑氛围能够得到较好的维系,以此维持其正常运转乃至今后的蓬勃发展。
(二)天使投资基金、高校、众创空间三方联动
众创空间帮助初创企业吸引天使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的投资者都是行业翘楚,可为初创企业带来更多的行业经验和商业关系等资源,帮助初创企业更快的成长。为确保投资项目的成功,私人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要求更高,他们更希望以高校为主导来对备选项目进行筛选,以校方名义来落实项目投资。在这过程中天使投资人还应该为项目提供法律、人才、技术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快速度过初创阶段,形成自己的消费市场。
众创空间和天使投资人与高校合作建立完备的导师制度,投资人为其引进富有创业经验的导师为其项目提供技术指导,高校为其输送富有多维理论知识的导师提供理论指导。建立完善的导师交流机制,企业导师与高校导师及时交流,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增强天使投资基金人的项目投资成功水平,实现三方共赢。校园掌柜便是在此种模式下孵化成型的项目,起初其在高校创业基地初现雏形,随后通过高校与众创空间联动作用,眾创空间为其引入天使投资,目前该项目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三)垂直领域纵深发展
目前,场地孵化已经触及天花板,而中小型孵化器又面临同质化严重,孵化效果不佳的窘境。进行垂直孵化已成为众创空间发展的一大出路。
垂直领域纵深发展就是要去综合化,要在细分领域发力。比如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卫生、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发展众创空间,针对产业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难点,提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化服务。
众创空间垂直领域纵深发展的要点是构建行业服务生态圈,通过整合专业领域的技术、设备、信息、资本、外包服务、人力资源等,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高端、具有专业特色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
[2] 王节祥,田丰,盛亚.众创空间平台定位及其发展策略演进逻辑研究——以阿里百川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33(11).
[3] 李胜文,杨学儒,钟耿涛.产业升级过程中创新和创业的耦合效应[J].商业经济研究,2016,(1).
[关键词]共享经济 众创空间 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TE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138-01
正文
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在各行各业的稳步推进,以优步、共享单车、滴滴打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型互联网新业态开始迅速崛起,其凭借独特的企业运作机制、创新的交易结构和有效整合市场各类资源的能力,对传统产业企业造成冲击,同时也在启迪着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创业产业拓展新的发展模式。共享经济是以第三方信息平台为支撑,将分散的闲置资源整合为一体,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有限转让为手段,来有效提升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引入共享经济的运营思维,众创空间可将自身打造为支持小微型企业创业的共享平台,通过引导众创空间内各创业企业的闲置资源所有权人转让其使用权的方式来形成创业生态系统,使得众创空间不仅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办公场地及服务,还可为创业企业提供潜在市场空间,以共享理念来增强众创空间的整体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成员企业运营效益的全面提升。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众创空间运作问题分析
(一)运营体制不健全
自李克強总理提出“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当代创业者的口号,众创空间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破土而出,但只有少数发展时间较长的众创空间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成熟的运营体制,多数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时期,其主要问题体现在盈利点不明确、缺乏完备的市场体制、发展战略不清晰、商业思维考量不足等方面。自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后,众创空间虽进入了新阶段,各种运营主体纷纷出现,但其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大致相同,并未找寻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
此外,众创空间本处于新兴事物的阶段,盈利模式还在不断探索。细究众创空间的本质,其赢利点不应只停留在收取工位、办公室租金等方面,这将难以维持其正常运转。目前来看,众创空间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补贴、投资机构注资、办公场地租金、创业服务费用、项目股权投资等方面。但是大部分众创空间创办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补助,一旦政府补助消失,众创空间很难维持正常运转。现阶段已出现众创空间入不敷出,勉强维持的情况,关于新的盈利模式的探索迫在眉睫。
(二)发展定位不明确,平台体系不完备
缺乏产业布局与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众创空间最终要建设新型产业业态,应结合其所在地区的产业基础及产业要素去制定自己的发展模式,确定自己的定位。但大部分众创空间在制定规划时只着眼于自身发展,并未统筹考虑所在区域环境,最终导致产生较为严重的同业恶性竞争,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布局与规划。众创空间自诞生之日起至现在,发展迅猛,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善的商业模式,未来如何发展,无法定论。众创空间拥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其本质仍是商业运作平台,必须要以市场化的眼光制定发展战略。大部分众创空间提出的都是偏服务、偏公益的发展定位,没有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以商业的思维去考量自身发展,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众创空间教条化严重,平台服务体系不健全。众创空间面对项目入驻申请时,对项目进行筛选本无可厚非,但谈及项目筛选时,各众创空间负责人都表示优先选择新兴行业,这便将项目本身桎梏在了僵化的模式当中。换言之,项目需要准备的入驻众创空间的材料,全部都是制式化的。众创空间的这种模式对创业者产生了局限性,不利于项目创新,展现自身特色。此外,在平台服务方面,众创空间的核心在于提供全要素、专业化的创业服务,打造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但如今各众创空间智囊团水平良莠不齐,更有甚者,其创业导师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其提供的投融资平台、企业合作、技术支持、产品推广等服务,也是千差万别。就其提供的硬件设施来看,各众创空间的硬件设施完善程度判若云泥。这就是各众创空间未来发展前景不同的关键所在,众创空间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其入驻企业的发展。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众创空间商业模式探索
(一)平台型众创空间
平台型众创空间是由大企业众筹而成,不提供工位和格子间,主要为企业和创业项目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这样的组织形式根本起源于北京大学的学生交流会,一直秉承着“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特色。此众创空间以利他主义为原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帮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它通常会定时召集各投资人及入驻企业团队,帮助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及碰撞,这样的一种“资源整合”既可以帮助在校学生“学以致用”,又可以为各企业家提供平台进行资源对接。
这种模式可以基于大企业的技术资源使初创企业的规模得到快速拓展,也可利用大企业现在占有市场消费群体的技术升级迅速攻占市场,项目企业直接接洽,能够较快的实现盈利,众创空间口碑氛围能够得到较好的维系,以此维持其正常运转乃至今后的蓬勃发展。
(二)天使投资基金、高校、众创空间三方联动
众创空间帮助初创企业吸引天使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的投资者都是行业翘楚,可为初创企业带来更多的行业经验和商业关系等资源,帮助初创企业更快的成长。为确保投资项目的成功,私人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要求更高,他们更希望以高校为主导来对备选项目进行筛选,以校方名义来落实项目投资。在这过程中天使投资人还应该为项目提供法律、人才、技术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快速度过初创阶段,形成自己的消费市场。
众创空间和天使投资人与高校合作建立完备的导师制度,投资人为其引进富有创业经验的导师为其项目提供技术指导,高校为其输送富有多维理论知识的导师提供理论指导。建立完善的导师交流机制,企业导师与高校导师及时交流,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增强天使投资基金人的项目投资成功水平,实现三方共赢。校园掌柜便是在此种模式下孵化成型的项目,起初其在高校创业基地初现雏形,随后通过高校与众创空间联动作用,眾创空间为其引入天使投资,目前该项目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三)垂直领域纵深发展
目前,场地孵化已经触及天花板,而中小型孵化器又面临同质化严重,孵化效果不佳的窘境。进行垂直孵化已成为众创空间发展的一大出路。
垂直领域纵深发展就是要去综合化,要在细分领域发力。比如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卫生、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发展众创空间,针对产业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难点,提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化服务。
众创空间垂直领域纵深发展的要点是构建行业服务生态圈,通过整合专业领域的技术、设备、信息、资本、外包服务、人力资源等,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高端、具有专业特色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
[2] 王节祥,田丰,盛亚.众创空间平台定位及其发展策略演进逻辑研究——以阿里百川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33(11).
[3] 李胜文,杨学儒,钟耿涛.产业升级过程中创新和创业的耦合效应[J].商业经济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