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80年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困境之时,日本企业则获取了巨大利润,日本企业不管是在产品质量还是在价格上,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与之匹敌,这引起了西方国家向日本学习的浪潮。丰田生产方式作为日本先进生产的代表极大的减少了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使精益生产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介绍丰田和福特生产方式的发展背景和实现条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丰田生产方式的目的与本质。
关键词:丰田 对比 本质 目的
一、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
1.生产系统。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能源革命的动机。19世纪末前后,泰勒提出了泰勒系统(科学管理方法),以建立工资体系为目标,推行标准化,给生产方式很大的冲击。1913年,以大规模计划生产为特征的福特生产方式诞生,它突破性的引入流水线生产,通过分工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是大量生产的先驱,是生产方式的革命。1937年,丰田汽车公司创立,丰田生产方式也随之逐步形成,直到现在丰田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汽车制造商。
2.经济与市场。二战后,日本经济百废待兴,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恢复,在60年往后的15年里迅速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持续的高速增长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企业纷纷效仿美国福特生产方式,积累了大量库存,但是到70年代中后期石油危机后,经济发展速度逐年降低,陷入了恐怖的低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也从二战后的供不应求变为市场不景气,需求量少。
3.生产方式。一战前,欧洲企业广泛采用单件生产方式,该方式严重浪费人力物力。美国福特公司通过技术转变和流程处理,开创了世界制造业的新纪元,将传统的单件生产升级为大量生产。1950年,丰田英二去福特工厂考察,认为美国现有的生产工艺仍然有进步的空间,并由此得出结论:美国大量生产方式并不适应与日本,这就是丰田式的开端。
4.本国现实状况。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面积狭小,资源困乏,人口稀少,市场需求不足。二战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也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支撑庞大的福特生产方式,这是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现实情况。
二、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1.历史机遇。大野耐一在考察福特生产方式后,看到了日本和美国在汽车制造业之间的差距。他认为这种差距不是美国人比日本人更努力,跟勤奋,而是日本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违规。他说:“提高如此多的生产效率,当时在日本还没有企业能够做到。即使去美国的福特和通用汽车学习,了解他们的工作方法,恐怕回来之后也不能立即效仿。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思想意识的转变,这可能就是大野方式的萌芽。这一理念,奠定了以超常规著称于世的、最具革命性的生产管理方式——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石,即彻底杜绝浪费。
2.市场条件。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它总是按照自己固定的规律运转。但是市场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总是让人们感到变幻莫测,难以琢磨。丰田生产方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而提高收益。
3.人文条件。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丰田生产方式诞生的基础并为其发展与成功奠定了基础。没有民族自尊和京城效忠的精神就没有丰田佐吉“产业报国”的“丰田纲领”;没有集团主义精神就没有丰田公司持之以恒的“QC小组活动”和“提案制度”;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就不会形成丰田生产的动力——不断改善;没有和亲一致的精神就形成不了丰田公司看成最为成功的以“尊重人性”为核心的人性化管理。
4.关键人物。大野耐一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和具体推动者,没有他的创新思考和强力推行,丰田生产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并善于吸收中创新的民族。丰田生产方式是在吸收欧美先进管理经验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的。在丰田生产方式当中,“作业标准化”仍然继承并深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福特生产方式的最主要特征——流水线作业方式仍然存在于丰田生产方式中。从丰田生产方式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工业工程理论和丰田经营理念的完美结合。
三、丰田和福特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准时制和自动化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支柱,持续改善是它的基础。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降低成本 ,其主要内容是:(1)准时生产,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在制品、半 成品和库存量 ,降低库存费用, 并采取了两个措施, 通过看板管理实现生产的同步化和通过提高设备安装调试的效率降低经济批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库存费用 ;(2)自动化的生产线极大的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数量,从而节省人力物力;(3)集中制造,消除浪费。
四、对比分析丰田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
1.生产特点。丰田采用的是小批量多品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客户的特殊建议调整生产模具,做到质量品质保证下的多样化。以福特为代表的传统生产方式采用大规模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容易产生过量制造和无效浪费。
2.生产工序。传统生产方式在汽车的生产线上,材料经过加工成为零件,零件组合起来成为总成,在流向最后的装配线的过程中,也就是随着生产工序由前一道到后一道,汽车就逐步成形了。丰田生产方式以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总装配线”为起点,只给装配线下达生产计划,改变原来由前一道工序向后一道工序运行的方式,变为由后一道工序向前一道工序要件的方式,即前一道工序只生产后一道工序所需的零件。
3.按需生产。传统生产方式分部件模块大量的生产,丰田则是依据需求量进行生产。
4.追求个性化。传统生产方式采用一刀切,大量生产同一品类的汽车。丰田注重個性需求,通过调研认为市场上的每一位顾客都要买与别人不同的汽车,所以在生产环节也要一辆一辆的制造,在生产零部件的阶段也要一件一件的生产,彻底贯彻了一件一件同步生产的精神。
五、丰田生产方式的本质目的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发现丰田生产方式是降低制造成本,增加利润的的必由之路。丰田生产方式追求以最少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最高的产品质量和效率、最小的场地和库存获得最大收益。
1.丰田的终极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得收益。把降低成本作为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的目标,是实现终极目的的必要条件。降低成本也可以说成提高生产性,为了实现这个基本目标,就要彻底排除生产上的无用要素(过剩的库存和过剩的人员)。
2.减少库存使诸多的问题显现。通过减少库存,或者使库存减少的活动,使制造现场的诸多问题得以显现,再通过解决问题的改良活动,来削减制造过程中的诸多无用的原价消耗。丰田就是利用这种波及效应,来降低制造原价。
3.数量管理、品质保证、人性的尊重。降低成本是上述方式当中最重要的基本目标,这个基本目标要实现,还必须要同时实现其他三个次目标。这三个次目标是:数量管理、品质保证、对人性的尊重。
4.准时化与自动化。保持生产的持续性流动,快速适应市场数量和种类的需求变化,需要通过严格实行准时化和自动化才能有效实现。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支柱。
5少人化和努力创意。丰田生产方式中另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适应工作变化灵活变化作业者人数的“少人化”,另一个是靠作业者的提议进行改善活动,或称之为“努力创意”。
参考文献:
[1]王尧. 中国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借鉴丰田生产方式[J]. 社科纵横. 2009.
[2] (日)大野耐一. 丰田生产方式.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4-1.
[3]杨帆,周沂,贺灿飞. 产业组织、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产业污染[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关键词:丰田 对比 本质 目的
一、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
1.生产系统。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能源革命的动机。19世纪末前后,泰勒提出了泰勒系统(科学管理方法),以建立工资体系为目标,推行标准化,给生产方式很大的冲击。1913年,以大规模计划生产为特征的福特生产方式诞生,它突破性的引入流水线生产,通过分工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是大量生产的先驱,是生产方式的革命。1937年,丰田汽车公司创立,丰田生产方式也随之逐步形成,直到现在丰田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汽车制造商。
2.经济与市场。二战后,日本经济百废待兴,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恢复,在60年往后的15年里迅速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持续的高速增长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企业纷纷效仿美国福特生产方式,积累了大量库存,但是到70年代中后期石油危机后,经济发展速度逐年降低,陷入了恐怖的低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也从二战后的供不应求变为市场不景气,需求量少。
3.生产方式。一战前,欧洲企业广泛采用单件生产方式,该方式严重浪费人力物力。美国福特公司通过技术转变和流程处理,开创了世界制造业的新纪元,将传统的单件生产升级为大量生产。1950年,丰田英二去福特工厂考察,认为美国现有的生产工艺仍然有进步的空间,并由此得出结论:美国大量生产方式并不适应与日本,这就是丰田式的开端。
4.本国现实状况。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面积狭小,资源困乏,人口稀少,市场需求不足。二战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也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支撑庞大的福特生产方式,这是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现实情况。
二、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1.历史机遇。大野耐一在考察福特生产方式后,看到了日本和美国在汽车制造业之间的差距。他认为这种差距不是美国人比日本人更努力,跟勤奋,而是日本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违规。他说:“提高如此多的生产效率,当时在日本还没有企业能够做到。即使去美国的福特和通用汽车学习,了解他们的工作方法,恐怕回来之后也不能立即效仿。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思想意识的转变,这可能就是大野方式的萌芽。这一理念,奠定了以超常规著称于世的、最具革命性的生产管理方式——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石,即彻底杜绝浪费。
2.市场条件。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它总是按照自己固定的规律运转。但是市场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总是让人们感到变幻莫测,难以琢磨。丰田生产方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而提高收益。
3.人文条件。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丰田生产方式诞生的基础并为其发展与成功奠定了基础。没有民族自尊和京城效忠的精神就没有丰田佐吉“产业报国”的“丰田纲领”;没有集团主义精神就没有丰田公司持之以恒的“QC小组活动”和“提案制度”;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就不会形成丰田生产的动力——不断改善;没有和亲一致的精神就形成不了丰田公司看成最为成功的以“尊重人性”为核心的人性化管理。
4.关键人物。大野耐一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和具体推动者,没有他的创新思考和强力推行,丰田生产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并善于吸收中创新的民族。丰田生产方式是在吸收欧美先进管理经验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的。在丰田生产方式当中,“作业标准化”仍然继承并深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福特生产方式的最主要特征——流水线作业方式仍然存在于丰田生产方式中。从丰田生产方式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工业工程理论和丰田经营理念的完美结合。
三、丰田和福特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准时制和自动化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支柱,持续改善是它的基础。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降低成本 ,其主要内容是:(1)准时生产,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在制品、半 成品和库存量 ,降低库存费用, 并采取了两个措施, 通过看板管理实现生产的同步化和通过提高设备安装调试的效率降低经济批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库存费用 ;(2)自动化的生产线极大的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数量,从而节省人力物力;(3)集中制造,消除浪费。
四、对比分析丰田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
1.生产特点。丰田采用的是小批量多品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客户的特殊建议调整生产模具,做到质量品质保证下的多样化。以福特为代表的传统生产方式采用大规模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容易产生过量制造和无效浪费。
2.生产工序。传统生产方式在汽车的生产线上,材料经过加工成为零件,零件组合起来成为总成,在流向最后的装配线的过程中,也就是随着生产工序由前一道到后一道,汽车就逐步成形了。丰田生产方式以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总装配线”为起点,只给装配线下达生产计划,改变原来由前一道工序向后一道工序运行的方式,变为由后一道工序向前一道工序要件的方式,即前一道工序只生产后一道工序所需的零件。
3.按需生产。传统生产方式分部件模块大量的生产,丰田则是依据需求量进行生产。
4.追求个性化。传统生产方式采用一刀切,大量生产同一品类的汽车。丰田注重個性需求,通过调研认为市场上的每一位顾客都要买与别人不同的汽车,所以在生产环节也要一辆一辆的制造,在生产零部件的阶段也要一件一件的生产,彻底贯彻了一件一件同步生产的精神。
五、丰田生产方式的本质目的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发现丰田生产方式是降低制造成本,增加利润的的必由之路。丰田生产方式追求以最少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最高的产品质量和效率、最小的场地和库存获得最大收益。
1.丰田的终极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得收益。把降低成本作为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的目标,是实现终极目的的必要条件。降低成本也可以说成提高生产性,为了实现这个基本目标,就要彻底排除生产上的无用要素(过剩的库存和过剩的人员)。
2.减少库存使诸多的问题显现。通过减少库存,或者使库存减少的活动,使制造现场的诸多问题得以显现,再通过解决问题的改良活动,来削减制造过程中的诸多无用的原价消耗。丰田就是利用这种波及效应,来降低制造原价。
3.数量管理、品质保证、人性的尊重。降低成本是上述方式当中最重要的基本目标,这个基本目标要实现,还必须要同时实现其他三个次目标。这三个次目标是:数量管理、品质保证、对人性的尊重。
4.准时化与自动化。保持生产的持续性流动,快速适应市场数量和种类的需求变化,需要通过严格实行准时化和自动化才能有效实现。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支柱。
5少人化和努力创意。丰田生产方式中另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适应工作变化灵活变化作业者人数的“少人化”,另一个是靠作业者的提议进行改善活动,或称之为“努力创意”。
参考文献:
[1]王尧. 中国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借鉴丰田生产方式[J]. 社科纵横. 2009.
[2] (日)大野耐一. 丰田生产方式.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4-1.
[3]杨帆,周沂,贺灿飞. 产业组织、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产业污染[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