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武魂·智慧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化,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改革也在不断地进步,各式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了确保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可以尝试应用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渠道。本文将基于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分析。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是新课改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的教学需求,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发展。混合式教学通常是指教师在合适的教学时间段内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法,例如将情境式教学与小组合作式教学相结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效地运用两种教学方式展开课堂,确保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的知识能力培养,为学生的成长学习提供保障。
  混合式教学的优点在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的课堂,将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混合式教学的根本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如何选取并有效地混合应用是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教师作为辅导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得到了突出和充分发挥。其次,混合式教学将众多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全面的教学课堂,保障学生的知识素养得到丰富。
  (二)混合式教学的方式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通常可以分解为几个过程。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理论,为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点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原理的过程中激发。第三是引导学生完成深度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是为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的综合人才。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课堂教学、课前和课后等课外教学。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教育背景,充分采取信息技术手段等线上教学方式,使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更加多样,更好地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保障,更积极地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二、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前线上预习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部分学习基础和能力薄弱的学生无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完成有效的学习。因此,开展预习是一个关键的教学步骤,通过良好的课前预习可以保障学生顺利地理解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将混合式教学应用到课前预习的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而且高效完成课前线上预习。比如,在进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教材中《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技术整理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通过讲故事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对计算机发展的认识更加清晰灵动,使课前预习的效果达到目标,为后续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上重点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常常出现较多的知识重难点,阻碍着学生的有效學习,这一点对于来基础薄弱的学生尤为突出。中职教师需要将混合式教学进行灵活地应用,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重点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拆解和整合,深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在进行《利用Word排版》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于课前以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在线上为学生展示作品效果和操作演示视频;课堂中开展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指导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如字体、字号、行间距、段间距、页眉页脚、图文混排等;并引导学生自主发挥,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使重难点得到直观的呈现和有效的突破,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三)课后线上实践
  为了确保中职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教学,保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强化。线上实践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体现形式,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网络平台和软件系统引导学生有效的完成线上实践。比如《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了Excel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和应用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布置情境式的项目任务,开展课后线上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中接触到的信息构建出一个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课题,如“会计专业学生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引导学生通过线上教学系统完成实践学习,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四)利用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切实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师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转换角色,以教师的身份去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操作过程,并对其他同学的操作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指导和点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对于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混合式教学,有效地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林翠云.浅谈基于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21(7):174,177.
  [2]李静.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5):84-85.
  眉山科学技术学校 620020
其他文献
摘要: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在教育学界颇具影响力,被应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本文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其与王君老师《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的契合之处,探索以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认知同化理论;三大驱力;有意义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是美国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于1963年提出了认知结构同化理论,主要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三大驱力动机、先行组织者等四个方面。该理
期刊
摘要: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教师需要给学生构建高效物理课堂,这也是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引言:  物理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其在高考中占据考分比重大,更是因为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的能力。但是现阶段高中物理
期刊
摘要:这些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不仅对文化课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影响,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一些艺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因此,要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不仅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的基础,还可以让小学时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助力打造智慧校园。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1.主题呈现,创设任务情境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的开展中,教师很多使用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学习来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却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注。在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开展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这种教育方法中,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在探究的过程中主要关注高中生物课堂的先学后教了教学方法的引入,通过有效的
期刊
摘要:合唱是中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演唱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新音乐课的一部分,音乐课中的合唱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歌唱和演技的发展,提高整体素质。考虑到学生心理特征、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音乐基础的巨大差异,专业的合唱团的训练不能适用于大多数学生,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从情感中调动出来,从技术教育和审美观点出发,提高合唱团在音乐教室的授课效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1.关注情感调动。激发学习热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为此教育工作者需在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多样化教育模式,以便于在保证各项教学工作高效展开的同时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数学课程,就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展开了系统化剖析,由此为学生全面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践行“多元
期刊
摘要:在中国文化几千年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传统文化,将其应用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具有尤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推动意义。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应用措施,旨在促进传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育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不仅影响着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还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才。教学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技能的操作能力,從而实现输送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使中职学校教学的侧重点和其他学校不一样,所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中职学校的文化科目里,数学是一门特别重要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职数学教学正面临着怎样在教学中突出实效性的问题,本文就中职数学课堂提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构建高效课堂的首要目标,通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学习能力、学习动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路径创新,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师生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和学习相关知识,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基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语文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重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后老师再进行评价与分析,这样才能使教学的时效性得到提高。但根据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讲,在课堂上,学生并没有表现得特别活跃,并且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能力也相对较差、没有足够的学习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薄弱。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课堂发言能力进行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