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兴的新媒体技术是实现媒体融合的主要技术力量,但现有新媒体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已经阻碍新媒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从媒体融合的背景现状及技术特征出发,分析了面向新媒体行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6-0106-0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通常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以互联网为载体、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媒体、博客、网络直播、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媒体融合势必成为未来传媒业的主流,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了,而高校自然得肩负起培养这种人才的责任。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学科复合性,强调技术与艺术水平的协调发展,既需要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又要具备艺术功底及界面设计的艺术创作能力。
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背景现状及技术特征出发,分析了面向新媒体行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媒体融合时代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数字媒体专业培养模式提出若干建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塑造,完成我国现代传媒产业人才的培养。
1 媒体融合背景及现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面临的极为尴尬的境地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看报、看电视了!随着用户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新兴媒体大量兴起,特别是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方式,都出现极大改变,信息传播呈网状扩散,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并对整个社会的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媒体融合是推动媒体事业发展的最好选择,是掌握舆论主导权,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未来主流的传播形态将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
近年来,各级政府给予了传统媒体较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地的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路径。从早期的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级电视台陆续推出自己的网站或网络电台,到现在的各级各地新闻机构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手机报和微信公众号,归根到底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媒体融合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融合。
传统媒体虽然进行了多种融合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融合的实效仍然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新媒体行业的人才匮乏,新媒体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学科复合性、应用性,既需要具备计算机相关技术基础和软件操作技能,又要有诸如界面设计的艺术创作能力。如何提升高校传媒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如何使学生毕业不意味着失业是高等教育的责任。
2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新媒体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学科复合性,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的技能与新媒体行业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若要新媒体行业继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就需要有强大新媒体人才作为支撑,这就使得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院校肩负起了重担。截止2017年,国内已经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形成了数字媒体技术办学热,然而,面对媒体融合的新趋势,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却顯得相对滞后。这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数急增,就业入口出现拥挤和堵塞, 社会对传统数字媒体的需求几近饱和;另一方面, 新媒体行业又急需能够真正适应媒体融合新趋势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高校如何将数字媒体技术的新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手段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何培养新形势下既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又有坚实的技术支持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以我校数字媒体即使专业为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2.1 课程教学设置
从知识结构和掌握技能的角度看,面向新媒体行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的程序开发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互联网与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为载体,掌握网站设计和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掌握交互式数字媒体制作技术。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 程序设计、图形学基础等技术类课程,还有游戏美术基础、三维角色设计、GUI设计、三维场景建模、数字图像处理等激发学生艺术细胞,发挥艺术创想的艺术类课程。
2.2 实践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了极大的一部分,而其中计算机应用和游戏、软件编程开发相关课程居多,而这些专业实践课程以安装有特定教学软件的台式计算机作为实验教学工具,通过理论讲授和软件实操,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网站设计和游戏开发关键技术。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目前专业实践教学按规范实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有中央财政、省财政资助的实验室以及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场所的校级学生创新基地。截至目前,这些实践教学平台资产总值累计达到300余万元,配置了一批性能优异的计算机设备和专业设备,很好地满足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四年的教学实践和项目创作需求。 依托学校的短学期制度,引入短学期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和专业相关企业的讲师开设一系列依托新兴技术的实践项目给学生提供实战的演练机会,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中贯穿“项目驱动,团队合作,各骋所长”的教学理念, 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3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和主要措施
3.1 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媒体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专业基础,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而承担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将已有影视制作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课程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相对稳定,使教学内容无法灵活多变和与时俱进。同时,高校缺乏一些新兴的教学设备和先进技术指导,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实习的实践经验。在传统模式培养成长的中国大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的学习,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办,没有计划,对前途迷茫。
因此,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规划上,学科带头人应该对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调研,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媒体融合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高校在各方面管理安排上与时俱进,更新技术和教学实验设备,洞察新媒体的前沿发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为社会培养适应新媒体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我校数字媒体专业已经取得不少的成果,在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和专业大赛里获得不少奖项,多数毕业生从事新媒体相关行业工作。
3.2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社会上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交叉学科不交叉、学科属性单一、课程内容陈旧等原因;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个新兴专业,跨学科多,知识跨度也大,对实践要求高,需要了解行业新技术,这对教师是个挑战。但在专业老师中,年富力强的教授人数不多,高层次高级别的人才不多,来自企业一线的具备行业实战经验的人才不多,这对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颇为不利。
因此,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应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一方面需要引进有新媒体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能把行业里的新技术,新理念带进来,促进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引进某一领域里取得成就的高职称教师,可以和教学团队里的教师协作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项目乃至国家级项目,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专業的发展。
3.3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不少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都存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了解度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及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实验设备的缺乏等多方面原因,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无法紧密结合。为了改变现状,不少高校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学校在制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制定一些新媒体行业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在课程的实验大纲里设计能运用行业技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实验项目。其次,教师应尝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越学习条件自主进行学习和研究新技术,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新技术应用到上机实践中,真正把新技术融会贯通。最后,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越学习条件自主进行学习和研究。如今网络上一些开源的教学视频和图片教程丰富而有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众多的微课视频网站和网络课程实时授课都是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适合自主学习的灵活方式。学生不在满足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多彩丰富、新颖快速的新知识冲击着生活的每一天,这样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方式是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潮流和未来发展趋向。
4 结束语
媒体融合的进程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导致行业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不断影响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因此,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教研课题。作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年轻专业,我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要把握好时机,培养优质人才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提供服务与创新,这是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召唤与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77-81.
[2] 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传媒教育,2010(11):120-123.
[3] 赵雅文,张语,冯湛,等.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教育,2013(6):139-149.
[4] 陈秀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 2014(5):55-58.
[5] 冯康,陈磊,杨星,等.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131-134.
[6] 周蓓,朱奭,邹永林.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4(8):47-50.
[7] 陈远,马跃,熊庆宇,等.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探讨[J].科技传播, 2014(2):134-135.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6-0106-0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通常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以互联网为载体、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媒体、博客、网络直播、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媒体融合势必成为未来传媒业的主流,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了,而高校自然得肩负起培养这种人才的责任。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学科复合性,强调技术与艺术水平的协调发展,既需要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又要具备艺术功底及界面设计的艺术创作能力。
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背景现状及技术特征出发,分析了面向新媒体行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媒体融合时代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数字媒体专业培养模式提出若干建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塑造,完成我国现代传媒产业人才的培养。
1 媒体融合背景及现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面临的极为尴尬的境地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看报、看电视了!随着用户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新兴媒体大量兴起,特别是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方式,都出现极大改变,信息传播呈网状扩散,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并对整个社会的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媒体融合是推动媒体事业发展的最好选择,是掌握舆论主导权,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未来主流的传播形态将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
近年来,各级政府给予了传统媒体较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地的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路径。从早期的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级电视台陆续推出自己的网站或网络电台,到现在的各级各地新闻机构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手机报和微信公众号,归根到底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媒体融合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融合。
传统媒体虽然进行了多种融合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融合的实效仍然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新媒体行业的人才匮乏,新媒体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学科复合性、应用性,既需要具备计算机相关技术基础和软件操作技能,又要有诸如界面设计的艺术创作能力。如何提升高校传媒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如何使学生毕业不意味着失业是高等教育的责任。
2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新媒体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学科复合性,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的技能与新媒体行业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若要新媒体行业继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就需要有强大新媒体人才作为支撑,这就使得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院校肩负起了重担。截止2017年,国内已经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形成了数字媒体技术办学热,然而,面对媒体融合的新趋势,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却顯得相对滞后。这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数急增,就业入口出现拥挤和堵塞, 社会对传统数字媒体的需求几近饱和;另一方面, 新媒体行业又急需能够真正适应媒体融合新趋势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高校如何将数字媒体技术的新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手段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何培养新形势下既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又有坚实的技术支持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以我校数字媒体即使专业为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2.1 课程教学设置
从知识结构和掌握技能的角度看,面向新媒体行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的程序开发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互联网与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为载体,掌握网站设计和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掌握交互式数字媒体制作技术。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 程序设计、图形学基础等技术类课程,还有游戏美术基础、三维角色设计、GUI设计、三维场景建模、数字图像处理等激发学生艺术细胞,发挥艺术创想的艺术类课程。
2.2 实践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了极大的一部分,而其中计算机应用和游戏、软件编程开发相关课程居多,而这些专业实践课程以安装有特定教学软件的台式计算机作为实验教学工具,通过理论讲授和软件实操,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网站设计和游戏开发关键技术。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目前专业实践教学按规范实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有中央财政、省财政资助的实验室以及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场所的校级学生创新基地。截至目前,这些实践教学平台资产总值累计达到300余万元,配置了一批性能优异的计算机设备和专业设备,很好地满足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四年的教学实践和项目创作需求。 依托学校的短学期制度,引入短学期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和专业相关企业的讲师开设一系列依托新兴技术的实践项目给学生提供实战的演练机会,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中贯穿“项目驱动,团队合作,各骋所长”的教学理念, 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3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和主要措施
3.1 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媒体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专业基础,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而承担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将已有影视制作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课程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相对稳定,使教学内容无法灵活多变和与时俱进。同时,高校缺乏一些新兴的教学设备和先进技术指导,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实习的实践经验。在传统模式培养成长的中国大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的学习,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办,没有计划,对前途迷茫。
因此,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规划上,学科带头人应该对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调研,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媒体融合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高校在各方面管理安排上与时俱进,更新技术和教学实验设备,洞察新媒体的前沿发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为社会培养适应新媒体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我校数字媒体专业已经取得不少的成果,在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和专业大赛里获得不少奖项,多数毕业生从事新媒体相关行业工作。
3.2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社会上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交叉学科不交叉、学科属性单一、课程内容陈旧等原因;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个新兴专业,跨学科多,知识跨度也大,对实践要求高,需要了解行业新技术,这对教师是个挑战。但在专业老师中,年富力强的教授人数不多,高层次高级别的人才不多,来自企业一线的具备行业实战经验的人才不多,这对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颇为不利。
因此,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应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一方面需要引进有新媒体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能把行业里的新技术,新理念带进来,促进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引进某一领域里取得成就的高职称教师,可以和教学团队里的教师协作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项目乃至国家级项目,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专業的发展。
3.3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不少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都存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了解度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及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实验设备的缺乏等多方面原因,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无法紧密结合。为了改变现状,不少高校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学校在制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制定一些新媒体行业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在课程的实验大纲里设计能运用行业技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实验项目。其次,教师应尝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越学习条件自主进行学习和研究新技术,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新技术应用到上机实践中,真正把新技术融会贯通。最后,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越学习条件自主进行学习和研究。如今网络上一些开源的教学视频和图片教程丰富而有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众多的微课视频网站和网络课程实时授课都是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适合自主学习的灵活方式。学生不在满足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多彩丰富、新颖快速的新知识冲击着生活的每一天,这样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方式是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潮流和未来发展趋向。
4 结束语
媒体融合的进程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导致行业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不断影响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因此,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教研课题。作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年轻专业,我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要把握好时机,培养优质人才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提供服务与创新,这是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召唤与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77-81.
[2] 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传媒教育,2010(11):120-123.
[3] 赵雅文,张语,冯湛,等.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教育,2013(6):139-149.
[4] 陈秀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 2014(5):55-58.
[5] 冯康,陈磊,杨星,等.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131-134.
[6] 周蓓,朱奭,邹永林.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4(8):47-50.
[7] 陈远,马跃,熊庆宇,等.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探讨[J].科技传播, 2014(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