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小学学习阶段一个基本学科,需要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生活中的情景带入写作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建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13
引言
写作是一个人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小学正是一个人打好写作基础的黄金时期。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感觉写作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对写作持抵触态度。针对小学生写作能力不强、缺乏语文知识的积累的情况,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小学生“听、说、读、写、思”这五项语言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成为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瓶颈,不喜欢写作、难以投入感情、语言词汇匮乏、内容单一等现象较为常见。新课标明确提出:作文即是引导学生将他们所见、所听、所想的东西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往往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层面,小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平时不重视课外阅读积累,作文训练量不足等;其次是教师层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作文教学依旧采取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标准不一致,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作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对策来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远远比教会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很多学生对写作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过渡阶段,教师和家长管束方式不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敌对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入手点很关键,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写作选题时可以从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点入手,在学生的写作的过程中不要有限制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思路去完成写作。教师在阅读学生的文章时,应该保持一个平等、认真、负责的心态,将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一一分析出来,然后组织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写作能力强、作文质量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喜欢写作和写作水平低的学生进行鼓励,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
三、重视作文生活化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就像海洋,蕴藏着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素材。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找寻适合写作的相关素材。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观察,而且要及时地记录有用的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可以信手拈来。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表达,在生活中学会感悟,对生活有了切身体验,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写出较成功的作文,就会在作文中真情流露,使作文内容不再空洞。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四、留心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源自于生活。只有那些对身边的生活进行了细致观察的人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观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猫》,就是作者对猫这一生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思路,以此來启发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又如,校园的花圃开花了,教师可以以此为题,让学生前去观察花圃。在学生观察过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花圃中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花?哪几种花的颜色最鲜艳?是谁每天为这个花圃浇水呢?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就会察觉到自己的观察不够细致,进而进行自我改进。更重要的是,留心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将文章中注入真情实感,而不是自己臆想的空洞的感情。例如,在学习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课文《怀念母亲》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妈妈在生活中的细节,感受妈妈对待自己的情感,并在这样的感情下有感而发,流畅地写出文章。这样的文章才是充满真情实感的。
五、加大阅读力度,开拓写作思路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写作意识的激发,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加大阅读力度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其写作思路。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借鉴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提升其写作水平。长期性的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进一步优化写作思维。唯有依靠持续阅读,才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正做到文思如泉涌。大量阅读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生活中尚未接触或不了解的事物,去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与掌握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另外,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看到的一些优美词句或名人名言摘录下来,在自己写作时灵活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六、开发写作思维和开阔写作思路
在低年级写作教学中,加入绘本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来进行写话训练。学生可以用相机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点点滴滴,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绘本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可以给出一个绘本后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不断总结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写作素养的培育,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和激励学生多写、多练、多读,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融入作文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成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2-83.
[2]杨转琴.谈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J].学周刊,2020(02):116.
[3]李玉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94.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建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13
引言
写作是一个人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小学正是一个人打好写作基础的黄金时期。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感觉写作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对写作持抵触态度。针对小学生写作能力不强、缺乏语文知识的积累的情况,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小学生“听、说、读、写、思”这五项语言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成为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瓶颈,不喜欢写作、难以投入感情、语言词汇匮乏、内容单一等现象较为常见。新课标明确提出:作文即是引导学生将他们所见、所听、所想的东西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往往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层面,小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平时不重视课外阅读积累,作文训练量不足等;其次是教师层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作文教学依旧采取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标准不一致,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作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对策来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远远比教会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很多学生对写作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过渡阶段,教师和家长管束方式不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敌对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入手点很关键,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写作选题时可以从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点入手,在学生的写作的过程中不要有限制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思路去完成写作。教师在阅读学生的文章时,应该保持一个平等、认真、负责的心态,将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一一分析出来,然后组织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写作能力强、作文质量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喜欢写作和写作水平低的学生进行鼓励,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
三、重视作文生活化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就像海洋,蕴藏着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素材。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找寻适合写作的相关素材。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观察,而且要及时地记录有用的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可以信手拈来。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表达,在生活中学会感悟,对生活有了切身体验,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写出较成功的作文,就会在作文中真情流露,使作文内容不再空洞。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四、留心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源自于生活。只有那些对身边的生活进行了细致观察的人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观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猫》,就是作者对猫这一生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思路,以此來启发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又如,校园的花圃开花了,教师可以以此为题,让学生前去观察花圃。在学生观察过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花圃中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花?哪几种花的颜色最鲜艳?是谁每天为这个花圃浇水呢?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就会察觉到自己的观察不够细致,进而进行自我改进。更重要的是,留心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将文章中注入真情实感,而不是自己臆想的空洞的感情。例如,在学习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课文《怀念母亲》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妈妈在生活中的细节,感受妈妈对待自己的情感,并在这样的感情下有感而发,流畅地写出文章。这样的文章才是充满真情实感的。
五、加大阅读力度,开拓写作思路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写作意识的激发,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加大阅读力度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其写作思路。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借鉴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提升其写作水平。长期性的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进一步优化写作思维。唯有依靠持续阅读,才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正做到文思如泉涌。大量阅读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生活中尚未接触或不了解的事物,去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与掌握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另外,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看到的一些优美词句或名人名言摘录下来,在自己写作时灵活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六、开发写作思维和开阔写作思路
在低年级写作教学中,加入绘本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来进行写话训练。学生可以用相机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点点滴滴,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绘本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可以给出一个绘本后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不断总结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写作素养的培育,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和激励学生多写、多练、多读,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融入作文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成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2-83.
[2]杨转琴.谈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J].学周刊,2020(02):116.
[3]李玉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