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在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立志,引导学生去寻求做人的道理等各方面,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与创新。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高中语文;教学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不少学校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来实施心理教育。但仅靠这些途径和方式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调动任课老师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既有审美价值,又有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文质兼佳的名篇美文,这些作品不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把心理教育和辅导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借助作品人物,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发展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学生在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时,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积极的自我认知,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文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有其重要的优势。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篇目开展正确对待自我认知、自我的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史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人物的性格,对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对情绪和性格发展的掌控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文本,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体现,也是新世纪人才的起码标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学会共处。“共处”就是合作。要合作,首先就要与人交往。从健康心理角度来看,如果热爱生活,向往新的生活,你就不应该与人隔绝,不应该与人老死不相往来,不应该自闭封锁自己,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不就是一个极好的反面例子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将相和”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们堪为善于交往的典范。蔺相如面对再三扬言要羞辱自己的廉颇,一让再让,一忍再忍。那种气度、那种风范,令人折服。而廉颇幡然醒悟、负荆请罪时表现出的那种率真诚恳、宽广胸襟,难道仅仅就蔺相如一人感动?还有什么比交往中的那份真诚、直率、宽容更有价值呢?
  三、借助课堂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语文课堂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心理沟通和信息交流的过程。
  有交流就会产生碰撞,就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但有些学生很怕交流,羞于启齿,即使交流,也是遮遮掩掩,这样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课堂上的充分讨论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课堂就成了大家的课堂,在积极的交流中,热烈的气氛可想而知。在交流中,学生的感受得以丰富,思维得以训练,思想得以磨励。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尽量加以肯定,答案对错与否先放一边,只要是表达清楚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都应尽量给予鼓励,之后再评价或由别的学生评价正确与否。为何答错也要给予鼓励?因为答案的错误只能说明该生在问题理解上有误,而他能表达清楚自己的看法也是不错的表现。有时教师一个小小的肯定会让学生得到一种心灵的满足,鼓起一份自信。
  四、利用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对写作的技巧已基本掌握,完全有能力凭所积累的经验来自由写作,因此,我们无需再把重点放在组织文章结构、运用修辞、练习描写方法上,而应把眼光集中在表达自我上。结合这一教学重点,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激扬文字、针砭时弊的同时,让他们对自身作一些必要的剖析。这样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让他们更了解自己。我们则可从作文中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学生,从而更有侧重点地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很多教师指导学生坚持每周写一篇“心情日记”,引导学生通过日记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潜抑倾向和生化情感,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
  总之,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在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立志,引导学生去寻求做人的道理等方面,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探索、研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葛晓娜. 高中生心理健康[M]. 郑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2] 朱安义. 在语文教学中调适学生心理[J]. 教育艺术,2004(9).
  [3] 李辉. 心理健康教育[M]. 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必然能起到良好作用。同时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有坚
习惯有好坏之分,而通常好的习惯能够达到强化自我、支撑内心和生发正能量的作用,而坏习惯则会悄无声息地毁灭我们自己的梦想。人才标准德才兼备,德是首位。因此,好习惯能够成
介绍了国内外葡萄耐盐性研究概况,论述了盐渍对葡萄形态特征的影响,主要从盐胁迫对营养亏缺,细胞质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Na+,Cl-浓度,ρ(K+)∶ρ(Na+)值和ρ(Ca2+)∶ρ(Na+)值,有机物变化,
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教材方面的困惑,通过反思指出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当前教学的需要,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学生在解题的时候,经常在某个环节卡住了,但别人一点,马上又能够做得下去。这是一种“想不到”的思维障碍。但是有入却能够突破这层障碍,想到问题的关键,实现起点和目标之间的链接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以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小学衔接的过渡期,家长要适当了解中小学的差异,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课内课外超链接、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开展系列竞赛是语文教师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
<正> 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于诗歌、书法、绘画、治印乃至古文字学,均有精深的研究。单就绘画而言,除了花鸟画最负盛名,并对后世的影响至深且巨外,他的山水画也风
【摘 要】 许多同学会觉得,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记叙文越写越困惑,越写越没档次。究其原因,普遍存在选材幼稚、老套,情节没有吸引力,语言乏味等问题。高中生如何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增强三点意识,争取提升记叙文的品味。好的记叙文要具备许多要素,高中生要认真加强阅读积累、不断深入思考、积极取长补短,才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符合高中阶段要求的佳作。  【关 键 词】
其实,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不管是当前还是古代,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的定位都是养成教育,只不过在养成方法、养成内容选择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作为学校教育者,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