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10年我把情债赌成财富

来源 :倾心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引子:郑长春,1975年2月出生于国家级扶贫县一一河南省社旗县青台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酷爱文学,喜欢写作。在失去父亲,又要照顾多病母亲的恶劣环境中,面对高考落榜的挫折,与女友分手的痛苦等,他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地饱尝了人世间的苦辣酸成。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化悲痛为力量,把压力当作前进的动力,利用外出打工的机会,拿笔杆作武器,以青春赌明天,凭着满腔激情和艰苦打拼,不仅创办了自己的经济实体,而且还在《青年作家》、《读者》、《南阳日报》、《青少年文汇》、《当代青年》、《金色年华》、《社会月刊》、《同学》、《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各界导报》、《三秦都市报》、《消费者导报》、《河南城乡经济报》、《青年导报》、《百姓视点》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000多篇(首),其事迹多被《农村青年》、《成才之路》、《作文指导报》、《作文周刊》、《自学考试报》、《西安商报》、《世纪口望》、《都市作家》等报刊、图书刊载。其获奖作品《青春不相信眼泪》、《流动人口的命运》、《是谁败坏了河南人的名声》及其主编的《学海文汇》丛书,均在海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
  
  痴心追梦,纯情被势利击碎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普通的农民,他们受了半辈子苦,尝够了世间的辛酸。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不管如何节衣缩食也要供自己的儿女好好读书,将来不再重复他们过去受苦受怨的老路。在学校,我虽然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凭着不断有文章在报刊发表的“优势”,也颇受师生瞩目。由于家庭经济的极度拮据和父母的感情不和(后来,生性倔强的父亲毅然离开了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所以,我不管是在校园还是回到家中,总感到有种强烈的自卑感和危机感无形地缠绕在周围。我时常像个委屈的孩子,在孤独与困惑的世界里小心翼翼地编织着青春的梦想!
  十八岁那年,我正上高三,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积劳成疾的母亲又病倒了。村上有一位好心人劝母亲,说邻村有一户经济宽裕的人家,女儿小学没毕业都到广东打工去了,在南方很挣钱,她父母年纪大了,希望早点把儿女的婚事操置成,想让我去当上门女婿,以后还可以和他女儿一起外出打工。母亲虽然没多少文化,可对这门亲事过早地提及,一直持否定态度,弄得村上那位媒人大丢脸面,最后恼怒成羞扔下一句话:“我就看着您这穷窝里能飞出个什么‘金凤凰’!”连讽刺带鄙视的言语,不仅对母亲是一种羞辱,而且也深深地刺痛了我那颗纯真的心。
  在许多乡下人的眼里,母亲这样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三个儿女读书,多少有些自不量力、不识时务,甚至大逆不道。有人背地里说,她一个农家妇女就是把孩子供成了大学生,也交不起那笔数目不小的学费。这分明是自讨苦吃!
  村上人的话是说对了。因为家里只有母亲一人抱着病体干活,再加上庄稼遭受了自然灾害,我家的粮食减产很厉害,以致于我在县城上学的生活费及粮票都成了问题。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咬着牙利用课余时间不分昼夜地写文章,奢望用微不足道的稿费来作些“补充”。
  一个周末的午后,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正苦思冥想。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外边进来——她是我的同桌艳。听别的同学说,艳的父母都在南阳市政府上班,因为父母太忙没人照顾她,就把她送到了社旗县城的外婆家。与我“臭味相投”的是,这个看上去很成熟也很有气质的女孩竟也特别喜欢文学,竟也有过发表文章的历史,竟也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只是,她的写作不过爱好而已。而对于我,写作似乎成了一种必要的谋生手段。虽然在某些方面我们应该是有共同语言的,但我很自卑,自卑得有点狂妄和虚伪。
  因为她爱跟城里的男孩女孩在一块儿闹着玩,这一点我很反感,也有些看不起她。所以,虽然身为同桌却很少说话。平时上课的时候,我总是一副庄重、深沉而略带些傲气不可侵犯的表情,在无声无息中埋头苦读或专心听讲。而她呢,不是神秘兮兮地东张西望,就是趴在桌子上看琼瑶的小说或在日记里写着那些发酸的心事。对于她的样子,我有时竟觉得十分可笑。同时,也有点不可思议。我总神经质地想,假如我拥有她那样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一定会混得比她强几倍!
  其实,对于她这样故作浪漫近乎玩世不恭的女孩,背后却不乏那些多情男孩的追逐。据说,有几个在县城打架出名的街头小混混还为她争风吃醋呢。但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出人意料的是,平时那么娇气的艳儿,在这个周末的午后竟鬼使神差地抱着几本书,闷声不响地坐在了我的身旁。她一脸的茫然,坐在那里像尊石像。显然,这是女孩子们为情所困时特有的反应。
  我继续在投入构思我的“大作”,对她的异常表现仿佛视而不见。
  就这样静静地坐了不知有多久,她突然放声唱起了那曲曾经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爱情不是我想象,就是找不到往你的方向,更别说怎么遗忘……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还是该勇敢留下来……在这里等待……等你明白,我给你的爱,永远都不能走开。”
  我被震懵了。不知从哪儿来了股勇气,语气冷冷地说:“同桌,是不是又失恋了?”
  她木然地摇了摇头:“我爸妈要调省城工作了,也要把我带走……我真的不忍心……”
  她的话说得很含蓄也很伤感,我听得有些糊里糊涂,就那么漫不经心地回应着: “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父母就三生有幸了。”
  她突然破涕为笑:“不如我们换换吧?”
  我说:“开什么玩笑?你有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我们虽为同桌,可相处这么长时间才说过几句话,怎么可能产生 ‘化学反应’呢?”
  她迅速收敛了眼角的微笑,有点很不高兴:“你这人说话咋恁难听,什么‘化学反应’什么三生有幸?感情是没有界线、不分贫贱的。我不明白,你们男孩子一点都不懂女孩的心!”
  我故意挖苦她:“像我这等无钱无势、学习又差的‘乡巴佬’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和资本去讨女孩们喜欢,也没必要去猜女孩们的心思!”
  “那你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干些什么呢?”她脸胀得绯红,用手胡乱地翻了几页书,就蓦地站起来,把那本精致的日记本递给我说:“相信缘分吧,同桌!这个送给你,希望留个纪念!”
  说罢,便如云彩一般飘得无影无踪。
  我已无心写作。停下笔,打开她的日记,只见扉页上歪歪地写着:“自从与你坐 在同一张课桌起,我就打心眼里喜欢你,我觉得和你在一起很踏实很快乐,你的文章写得很好,我几乎有点妒嫉你……”
  看着看着,我忽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很想写诗。那一晚,我开始为一个女孩失眠!
  第六感觉告诉我,其实自己也很喜欢艳儿,她富有个性、通情达理、敢爱敢恨,不像别的女孩那样一身小家子气!尤其是,她的家境比我好,将来就是考不上大学,利用一下她父母的关系,也许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会有好处的。当然,如果有一天能和艳儿走到一起,至少自己的命运也会由此发生转折。
  从此,艳儿每隔几天总要留在学校食堂吃饭。我知道,这一切她都是为了我。她买饭的时候,常常是多买一份,买那些我喜欢吃的青菜和米饭,然后,神气十足地端在教室里,我们就坐在课桌前,面对面地边吃边笑。
  由于生活方面有了“支援”,我已连续好几个周末都没有回家了。
  一天中午放学后,艳儿告诉我她要请客。我问她又遇到什么喜事了,她笑而不语。
  至到美餐一顿后,她才开怀大笑:“傻瓜,今天是我的生日呀!”
  我恍然大悟,忙急匆匆地拉着她到县城中心的商场买纪念品。
  当我们快步走到商场门口时,一个熟悉的面孔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身体瘦弱的母亲,一大早从乡下赶来,在这里卖鸡蛋。她佝偻着身子,正在为一毛钱与一位城里的妇女讨价还价。看见我们迎面走来,母亲先是一怔,然后奉献出一脸憨厚的笑容说:“娃儿,妈让你在城里受苦了,这些卖鸡蛋的钱你先拿着用,不够的话,妈再回去借……”母亲用布满老茧的手从单薄的内衣里掏出一叠带有体温的毛票,数也没数就塞到我手里,头也不回地走了。
  等我擦干泪水回过头,艳儿不知什么时候也没了踪影。
  虽然此后的一段时光里,艳儿仍一如既往地跟我交往着,可那些言行里分明掺杂着一些同情和漠然的成份,这使我有点无地自容。
  有一次,我在教室的窗台前,不经意看见艳儿正跟一个帅气的男孩从校门口说笑着走来,心里刹时如翻江倒海。然而,平时看似十分聪明的艳儿,对我的妒嫉和痛苦却熟视无睹。
  于是,我斗胆给她写了一封近万言的情书塞进她的书包。她接到情书,没有任何回音……
  随着高考的逼近,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开始变得冷静起来: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梦想成真,在别人面前才有平等交往的权利。只是,我仍不忍心割舍那曾经魂牵梦绕的恋情!
  直到高考前的那个夜晚,艳儿断然提出与我分手。她说就是她一百个愿意嫁给我,她的父母也不会答应,一万个反对,因为我们两家根本就不是门当户对。我们所努力的一切,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我有千万种被人羞辱和欺骗的感觉。站在潇潇风雨中,我竭力地抑止着眼中的泪,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结果正如艳儿所言,高考后我不幸落榜,只好回到农村暂时帮助母亲种庄稼。而艳儿高考落榜后,随着她的父母去到省城,通过关系找了一家银行上班。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各奔东西。
  
  寻找尊严,誓将打工进行到底
  
  高考落榜,再加上与女友分手,使我伤心欲绝。同时,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连基本的人生梦想都难以实现。面对一切失落和不幸,不安现状的我只有痛下决心,到远方打工。也许,在飞红流绿的都市深处,才有我梦的归宿。
  1995年9月的一个夜晚,我背上鼓鼓的行囊踏上了开往大西北的列车。在古城西安下了火车后,面对举目无亲的世界和鳞次栉比的高楼,我哭了。我知道,此刻横在自己面前的将是无数挑战和机遇。我不能后退,只有一步一步地去适应,去征服,其它别无选择。
  我从火车站沿着大街小巷,四处游荡,直到三天后步行走到西安市南郊电子城附近一个叫沙井村的地方,掏了60元租下一问不足10平方米的民房。
  第二天,我便到旧货市场买了辆破旧自行车,精神抖擞地骑着四处找工作。不管是门口挂的,还是墙上贴的“招聘启示”,只要适合自己干,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按上边标的地址去找老板应聘。因为我普通话说得不好,再加上形象气质又不佳,所以总是遭遇碰壁。一些不怀好意的老板见了我,问不到三句话,就习惯性地摆摆手:“这里人都满了,你还是到别处看看吧。”
  好在一家私人稠酒厂的女老板看我很实在,就留下我当她们厂的业务员,每天负责往外边推销她们的稠酒。可恨的是,我推稍出去的那么多稠酒,别人已经把酒都喝完了,就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不给结帐。稠酒不结帐,我就没有工资(老板按结帐总数的提成给)。到年底时,我已往外推销了四、五千元的稠酒,但实际到帐的只有二千元。于是,我每天的任务就是拿着一沓子“白条”四处要帐,听尽了恶语,看惯了脸色。虽然人家欠那么多钱,可你还得诚惶诚恐地去说好听话,尽量能“和平解决”,否则,那些欠帐的人比要帐的还厉害。弄不好,他们再耍些阴谋诡计或偷偷地搬了地方,你折腾半天,连个人影都找不到。如果这个老板刁钻,一直拖着老帐不给,稠酒厂就发不下工资,甚至还得业务员往里倒贴钱。眼看春节将至,我的几个欠帐户都准备关门溜之大吉时,稠酒厂女老板一反往常温雅的姿态,硬逼着我说,如果还不把欠帐全收回来,不但扣发全部工资,而且还要让我自己掏腰包把欠款补出来。天哪!没想到,自己雄心壮志地跑出来打工,不但没挣着一分钱,反而还要贴进血本,这可让我以后如何生活下去?
  好在这家稠酒厂因生产手续不全,被西安市质监、工商执法部门给查封了。没有人逼我再去要帐了,我也不再为要帐而整天围着那些赖痞团团转了。
  这家稠酒厂被查封后,我立即借春节期间饭店用工紧急的契机,到文艺路一家大酒店当服务员。
  酒店工资不高,虽然每月只有300元,但管吃住,钱也一分不少地按时发。我最满意的是,酒店安排的上班时间,因服务员人手少、工作量大,老板只好允许两班轮流上岗。这样,我可以挤出些时间看书和写作了。
  我通过酒店这个服务窗口,看到了社会万象,看到了人情冷暖,看到了现代都市文明与落后的差距,也看到整个时代的缩影。从而,我饱蘸激情和灵感,写出一大批颇引人们关注和思考的文学作品。仅稿费收入在半年内就有好几千元。
  1996年9月,我利用在酒店积攒下来的工资和稿费,毅然报名参加陕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成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自考生。
  在西北大学上课的学业之余,我继续圆着我中学时代的作家梦,一边到校外兼职挣钱,一边躲到大学图书馆里读书和写作。三个月后,我就有6篇关于社会力量办学方面的文章,在西安《自学考试报》上发表,引起一些民办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未毕业,就被几所学校聘为代课教师。不久,我被西安艺术学院破格聘为院长助理,还兼任西安几家报刊的特约记者和栏目主持人。
  
  笑傲青春,吹尽狂沙始得金
  
  面对别人的赞叹和喝彩,我深知自己肩头的任务之重,也清楚自己的道路该怎么走。
  2000年初,我利用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资金,先后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开了一家“绿色生活购物中心”,主要经营各类生活用品,总投资3万元。接着,我又抓住有利时机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近开了家“长春书社”,除了优惠售书,还兼营租书、卖报等业务。由于书社服务周到、位置优越,图书品种齐全,而且价格又比较低,所以一天从早到晚均是顾客盈门。但我并没有以此得到满足,而是利用回笼资金不断更新环境,聘用高素质服务人员,看准目标,继续投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争取早日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2000年5月,我与家乡河南南阳市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育专家王禹教授合作出版《学海文汇》丛书,一次性印刷就达15万册,不出三个月全部销售告罄。这次尝试,不管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我都实实在在地赚了一把,可谓是“名利双收”!
  三年后,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古城西安,我用自己多年辛辛苦苦打工挣的30万元血汗钱买了一套装修一新的商品房。
  现在,身为陕西省教育厅教育交流服务中心《阳光校园》丛书常务副总编、西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的我,坐在自己铺满红地毯的新房里写这篇文章时,面对窗台前含苞欲放的白菊花和书架上一叠叠作品获奖证书,我真的感慨万千:是啊,如果没有中学时代那段伤心的恋情,如果没有周围人那充满嘲弄的目光,如果没有敢于直面现实、正视命运的勇气,如果没有独闯天下、满腔豪情的斗志,也许,我真的如当初那个女孩所说的一样,还在家乡那块贫瘠的土地上顶着烈日和风雨,继续重复着父辈们日初而作、日落而归的老路!
  做人当自强。当命运对人生不公时,不要悲伤,不要失落,关键时刻咬紧牙关,一定要争气,用自己的才智和劳动让那些昔日鄙视你的人感到惭愧和渺小;用不凡的行动给这个平凡的世界最有力的证明和回答。请相信:只要热爱生命,一切希望都在意料之中!
其他文献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监狱文学创作在我的直觉里不是枝繁叶茂,生机蓬勃,简直是瘦弱得有些伶仃。在监狱系统的文化领域,文学创作尤其是纯文学是鲜为人提及、提倡的,偶有一两篇文字也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似乎也自感登不了台面。  让我们先看看社会流行文学对监狱的描述与定位。  社会流行文学创作里对于监狱的描写,每每缺乏对监狱的正面表达。再说远一点,古代文学作品将监狱人员描写的一律是黑暗、残暴的狱卒,监狱
期刊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尤须厘清“政”与“商”的交往边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两个字。  政商关系不仅关涉营商环境,而且反映党风、政风和社风。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上却存在较大难度。这无疑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着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规范政商交往行
期刊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作风反映党的形象和素质,作风问题事关大局,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在当前国内、国际局势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而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做出的战略抉择,是主动作为,是长期战略。各级机关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脓包不挑破,就会养痈遗患;讳病而忘医,难免病入膏肓。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要将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正确决策践行到实处,纪检监察单
期刊
潭冲是一个小地名,溪涧萦洄,两岸夹山,如同布袋儿,或是一段盲肠。原本为清幽山野,一天到晚只能听到鸟啼、犬吠、泉鸣与风过草木的呜呜声。自从出了煤炭,大家都往山上刨井儿,车辆络绎不绝,乌金如溪流滚滚而出,这片山野便热闹起来。  在这偏僻乡村,有一位传奇式的女子梅——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奇女子。当然,如今的她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不再是楚楚可怜的小女子,但依然相貌端庄,骨格匀称,青丝如云,看上去似平未
期刊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有的放矢、科学应对,决不能脱离实际硬干,更不能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纪
期刊
2021年5月20日,云南省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公布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付加兴(正厅级)受贿案一审判决结果显示,法院认定付加兴收受折合2035.08万元的财物,却判令追缴其违法所得2653.4万元。违法所得缘何超过贿款600余万元?原来是付加兴利用贿款理财使违法所得增值了。  千万贿款账转账,贿款借出钱生钱  1954年出生的付加兴是云南丘北人,1971年11月参加工作,1995年10月起历任
期刊
发展之旅永远在路上,国之航船乘风破浪,驶入不同海域自然会遇见不同风景,面对不同挑战自然要做出不同应对。船长有了新决策,随船医生以及所有水手等当然也要立足各自岗位积极呼应,形成合力,方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此理古今皆然。  王跃文有本名作《大清相国》,因王岐山推荐而广为人知。书中主角陈廷敬,历史上是个大名鼎鼎的政治人物。在这里,暂且撇开小说中的演绎,只说他真实历史中的一个小故事。史载,康熙二十三年(16
期刊
黄金、美金、房产、豪车……落马前的孟庆杰身为山东省青岛农商银行黄岛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受贿逾千万元,一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2020年9月,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对孟庆杰犯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一案做出判决后,他表示不服,在法定期间提出上诉。2020年年底,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终审裁定。  房子、车位一个不少  1964年1月出生的孟庆杰是青岛人,大学本科文化。2005
期刊
周凤武,男,汉族,湖南湘乡人,1980年1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2002年6月入党,现任云南省军区边防一团特务连指导员。在9年的军旅中,他始终牢固树立强烈的本领恐慌意识,在各个岗位上时刻保持高度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并通过刻苦学习来消除恐慌,不断增长新的本领,先后被解放军报社2次评为“优秀学员”,被省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被团评为“优秀带兵干部”,被文山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荣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