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以“团结互助”为荣。有意思的是,在动物的世界里,也不乏团结互助的“佳话”。
鹦鹉鱼
在地中海里,生活着一种名叫海鹦鹉的鱼,它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实在令人感动。如果它们中间有哪个伙伴被钩索钩住了,其他同伴见了,就会冲上前去救助,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咬断钩索救下同伴。
螃 蟹
螃蟹在脱壳时,常常成群结队地趴在一起,凡是不脱壳的,或者是已长好硬壳的,就主动地担当起哨兵的职责,在洞外放哨,保护同伴免受天敌的伤害。
蚂 蚁
蚂蚁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同类中非常友善,且习惯于把食物送给饥饿的伙伴吃。每一只蚂蚁的体内都有一个附胃,当其他的同伴需要食物时,他会毫不吝啬地将附属胃中储存的食物奉献给对方。有时甚至自己腹中已空,也毫无怨言。
酿蜜蚁的工蚁中的较小型者为储蜜蚁。天气好时,早晨采蜜蚁便全部出动去采花蜜。傍晚归巢后,便把蜜从自己的嘴里吐到储蜜蚁的嘴里。一只储蜜蚁被装满蜜以后,就不再活动,生怕消耗过多的蜜。当到了没有花蜜可采的季节,蚁王、幼蚁和采蜜蚁均靠吮吸“活蜜罐”里的蜜维持生命。“蜜罐”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干瘪,直到蜜尽死去。蜜罐蚁的献身精神是何等的感人至深!
如果一群蚂蚁突然遇到了泼来的水,一会水干了,有几只蚂蚁在湿漉漉的泥土上又恢复了正常活动,但有两只蚂蚁被埋住半个身子,尽管努力挣扎也爬不出来。这时,便有几只行动自由的蚂蚁前去救助。它们费力地救出两只被困的同伴后,仍不肯离开,在救助的现场,啃咬着泥土,忙碌着什么。这是因为它们的嗅觉很强,发现还有被泥土完全埋住的同伴。不一会儿,被埋住的同伴就露出了触角,直到把同伴完全救出。
鹦 鹉
在非洲热带森林中有一种鹦鹉十分好客。它们不仅同族中相亲相爱,而且还关心别类鸟雀。当它们在林中聚餐时,如果看到其他鹦鹉和别的鸟类飞临上空,就会热情地高唱“迎宾曲”,邀请“客人”光临,共进美餐。
鲣 鸟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时看到:一只鲣(jiān)鸟飞落枝头,接着又飞来一只,嘴里衔着食物,降落在那只鸟的身边。先到的那只鸟连忙转过头来,接受了送进嘴里的食物。现在并非哺育雏鸟的时期,怎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他用望远镜一瞧,真相立即大白:原来,接受食物的那只鸟的下喙(huì)几乎齐根断去,无法觅食,同类是来救助它的。
山 雀
自然科学家皮特,有幸目睹到鸟儿互相救助的动人场面。一只山雀在飞翔时不慎撞上树枝,跌落到地上。同伴们见状,纷纷飞落到它的身旁,进行抢救:有的拍打翅膀,有的用喙尖摩擦。经过一番急救,那只昏迷过去的山雀慢慢苏醒过来。又过了几分钟,那只受伤的山雀就和伙伴们一起飞走了。
大 雁
大雁在飞行时,排成人字形队列,打头的一只最为费力气,因此它们飞行个把小时后,第二只就会主动地顶上去,将头雁换下来。雁阵尾的两个位置最为轻松,强壮的大雁就让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据这些省力的位置。雁阵不停地鸣叫,这是强壮的大雁在鼓励落后的同伴。即使有大雁因为过度疲劳或因生病而掉队,雁群也不会遗弃它,头雁会委派一只健壮的伙伴,陪伴掉队的同伴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继续飞行。
抹香鲸
一头抹香鲸被捕鲸炮击中了,群鲸不但没有逃走保命,反而快速游向受伤的伙伴身边,开始用吻去顶它,从一旁靠住它,尽力地将它抬出水面,好让它能呼吸到空气;即使它没有力气时,也不致于呛水而死。这时,可以看到许多头抹香鲸挤在捕鲸船附近,似乎在向人类抗议。
海 豚
海豚喜欢群居,经常是几只或几十只生活在一起,互相有个照看。如果哪只海豚受了伤,便会有两只海豚前去救助,一左一右地扶持着,使它不致沉入水中被淹死。另外,当小海豚出生时,如果离开母体后没有立即浮出水面,这时就会有其他成年海豚帮助母亲,一起将小海豚推到水面上,以免窒息而死。
黑猩猩
1977年的一天,大约60多只黑猩猩连续两天在午夜时分,大闹喀麦隆的欧拉姆泽村,寻找被抓走的同类。原因是当地猎人捕捉了一只小猩猩并把它转移。这群大猩猩不停地敲击村民住所的门窗,搅得全村鸡犬不宁。见到这种情况,村长只好下令释放了小猩猩。小猩猩一回到猩猩群里,大猩猩们立即欢呼着回到了大森林里。
老 鼠
老鼠虽然糟蹋粮食咬坏衣物,令人痛恨,但它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两位战士在宿舍里抓到一只老鼠,用细铁丝将其拴在门外示众。夜里,门外老鼠叽叽声不断。他们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十几只同伴围在它的身边着急,还为它弄来了麦穗和馒头等“慰问品”。
老鼠在搬家时,即使它们遇到险情,也不肯抛下那些瞎眼或瘸腿的同伴不管不顾,而是让瞎鼠衔着另一只健壮老鼠的尾巴,带着它转移;对于瘸鼠则是让它衔着前面的鼠尾巴,后面的一只鼠则衔着它的尾巴抬着它走。
鹦鹉鱼
在地中海里,生活着一种名叫海鹦鹉的鱼,它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实在令人感动。如果它们中间有哪个伙伴被钩索钩住了,其他同伴见了,就会冲上前去救助,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咬断钩索救下同伴。
螃 蟹
螃蟹在脱壳时,常常成群结队地趴在一起,凡是不脱壳的,或者是已长好硬壳的,就主动地担当起哨兵的职责,在洞外放哨,保护同伴免受天敌的伤害。
蚂 蚁
蚂蚁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同类中非常友善,且习惯于把食物送给饥饿的伙伴吃。每一只蚂蚁的体内都有一个附胃,当其他的同伴需要食物时,他会毫不吝啬地将附属胃中储存的食物奉献给对方。有时甚至自己腹中已空,也毫无怨言。
酿蜜蚁的工蚁中的较小型者为储蜜蚁。天气好时,早晨采蜜蚁便全部出动去采花蜜。傍晚归巢后,便把蜜从自己的嘴里吐到储蜜蚁的嘴里。一只储蜜蚁被装满蜜以后,就不再活动,生怕消耗过多的蜜。当到了没有花蜜可采的季节,蚁王、幼蚁和采蜜蚁均靠吮吸“活蜜罐”里的蜜维持生命。“蜜罐”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干瘪,直到蜜尽死去。蜜罐蚁的献身精神是何等的感人至深!
如果一群蚂蚁突然遇到了泼来的水,一会水干了,有几只蚂蚁在湿漉漉的泥土上又恢复了正常活动,但有两只蚂蚁被埋住半个身子,尽管努力挣扎也爬不出来。这时,便有几只行动自由的蚂蚁前去救助。它们费力地救出两只被困的同伴后,仍不肯离开,在救助的现场,啃咬着泥土,忙碌着什么。这是因为它们的嗅觉很强,发现还有被泥土完全埋住的同伴。不一会儿,被埋住的同伴就露出了触角,直到把同伴完全救出。
鹦 鹉
在非洲热带森林中有一种鹦鹉十分好客。它们不仅同族中相亲相爱,而且还关心别类鸟雀。当它们在林中聚餐时,如果看到其他鹦鹉和别的鸟类飞临上空,就会热情地高唱“迎宾曲”,邀请“客人”光临,共进美餐。
鲣 鸟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时看到:一只鲣(jiān)鸟飞落枝头,接着又飞来一只,嘴里衔着食物,降落在那只鸟的身边。先到的那只鸟连忙转过头来,接受了送进嘴里的食物。现在并非哺育雏鸟的时期,怎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他用望远镜一瞧,真相立即大白:原来,接受食物的那只鸟的下喙(huì)几乎齐根断去,无法觅食,同类是来救助它的。
山 雀
自然科学家皮特,有幸目睹到鸟儿互相救助的动人场面。一只山雀在飞翔时不慎撞上树枝,跌落到地上。同伴们见状,纷纷飞落到它的身旁,进行抢救:有的拍打翅膀,有的用喙尖摩擦。经过一番急救,那只昏迷过去的山雀慢慢苏醒过来。又过了几分钟,那只受伤的山雀就和伙伴们一起飞走了。
大 雁
大雁在飞行时,排成人字形队列,打头的一只最为费力气,因此它们飞行个把小时后,第二只就会主动地顶上去,将头雁换下来。雁阵尾的两个位置最为轻松,强壮的大雁就让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据这些省力的位置。雁阵不停地鸣叫,这是强壮的大雁在鼓励落后的同伴。即使有大雁因为过度疲劳或因生病而掉队,雁群也不会遗弃它,头雁会委派一只健壮的伙伴,陪伴掉队的同伴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继续飞行。
抹香鲸
一头抹香鲸被捕鲸炮击中了,群鲸不但没有逃走保命,反而快速游向受伤的伙伴身边,开始用吻去顶它,从一旁靠住它,尽力地将它抬出水面,好让它能呼吸到空气;即使它没有力气时,也不致于呛水而死。这时,可以看到许多头抹香鲸挤在捕鲸船附近,似乎在向人类抗议。
海 豚
海豚喜欢群居,经常是几只或几十只生活在一起,互相有个照看。如果哪只海豚受了伤,便会有两只海豚前去救助,一左一右地扶持着,使它不致沉入水中被淹死。另外,当小海豚出生时,如果离开母体后没有立即浮出水面,这时就会有其他成年海豚帮助母亲,一起将小海豚推到水面上,以免窒息而死。
黑猩猩
1977年的一天,大约60多只黑猩猩连续两天在午夜时分,大闹喀麦隆的欧拉姆泽村,寻找被抓走的同类。原因是当地猎人捕捉了一只小猩猩并把它转移。这群大猩猩不停地敲击村民住所的门窗,搅得全村鸡犬不宁。见到这种情况,村长只好下令释放了小猩猩。小猩猩一回到猩猩群里,大猩猩们立即欢呼着回到了大森林里。
老 鼠
老鼠虽然糟蹋粮食咬坏衣物,令人痛恨,但它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两位战士在宿舍里抓到一只老鼠,用细铁丝将其拴在门外示众。夜里,门外老鼠叽叽声不断。他们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十几只同伴围在它的身边着急,还为它弄来了麦穗和馒头等“慰问品”。
老鼠在搬家时,即使它们遇到险情,也不肯抛下那些瞎眼或瘸腿的同伴不管不顾,而是让瞎鼠衔着另一只健壮老鼠的尾巴,带着它转移;对于瘸鼠则是让它衔着前面的鼠尾巴,后面的一只鼠则衔着它的尾巴抬着它走。